无锡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2014.11 、积累与运用(共1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潮讯(xin)菩提(pu)拾级(shi)吃(ku)吃穷年 B.颧(quan)骨愜惬意(qie)地壳(qio)鄙夷不屑(xie) C.拮(jie)据 晦塞(se)焙烧(bei)一愁(chou)莫展 D.寒噤〔jing)嶙峋(αxun)打盹(din)探骊(11)得珠 2.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之识;多畏者,必无之见;多欲者,必 无之节;多言者,必无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值得玩味。 A.卓越笃实沉潜慷慨B.慷慨沉潜笃实卓越 C.笃实慷慨卓越沉潜D.沉潜卓越慷慨笃实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 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写信 B.以:同“己” 暗中 D.怪:学用狐狸鸣叫的声音 4.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凊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 ①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②江面骤然升起一层江雾。 ③江雾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④随着江水流动,江雾由淡变浓,转眼间像潮水似的上涨起来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 5.阅读下面列出的寒暄语,请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1)20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20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20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无锡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 语文 试题卷 2014.11 一、积累与运用 (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潮讯( xùn ) 菩提(pú) 拾级( shí) 矻(kū)矻穷年 B.颧( quán )骨 惬意( qiè ) 地壳(qiào) 鄙夷不屑( xiè) C.拮( jié )据 晦塞( sè ) 焙烧( bèi ) 一愁( chóu )莫展 D.寒噤(jìng) 嶙峋(xún) 打盹( dǔn ) 探骊( lí )得珠 2.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 之识;多畏者,必无 之见;多欲者,必 无 之节;多言者,必无 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值得玩味。 A.卓越 笃实 沉潜 慷慨 B.慷慨 沉潜 笃实 卓越 C.笃实 慷慨 卓越 沉潜 D.沉潜 卓越 慷慨 笃实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A.书:写信 B.以:同“已” C.间:暗中 D.怪:学用狐狸鸣叫的声音 4.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 。 。 。 。 ①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②江面骤然升起一层江雾。 ③江雾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④随着江水流动,江雾由淡变浓,转眼间像潮水似的上涨起来。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5.阅读下面列出的寒暄语,请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 (1)20 世纪 70 年代:“你吃饭了吗?” (2)20 世纪 80 年代:“你下海了没?” (3)20 世纪 90 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2013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生存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 B.寒暄内容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 C.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D.不同时代的寒暄语透视出不同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的心理变化 阅读与赏析(共43分) (一)(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6.诗歌描绘了友人别墅的哪些特点?(2分) 7.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答: (二)(12分) 看松庵记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 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 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 益高,峰峦益峭刻固,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 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 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注】①薜萝:薜茘和女萝,野生植物。②茹:吃。③尊罍:泛指酒器。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采之可茹 水陆草木之花 B.其西南一百余里其真不知马也 C.蛟龙潜于其中生于淮北则为枳 D.可挈尊罍而饮言和而色夷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 B.选文描绘匡山云雾弥漫、幽深恬静之景,勾勒出一幅秀美怡人的结庐山境图。 C.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 D.章三益既是宋濂的朋友,更是一位娱情山水、能琴善弈、嗜酒如命的隐居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吾友章君三益乐之乐: (2)山益高 益 (3)若大海茫无津涯涯: (4)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②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5)2013 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A.生存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 B.寒暄内容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 C.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D.不同时代的寒暄语透视出不同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的心理变化。 二、阅读与赏析 (共 43 分) (一)(4 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6.诗歌描绘了友人别墅的哪些特点?(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2 分) 看松庵记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①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 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②。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 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 益.高,峰峦益峭刻固,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 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③而饮, 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注】①薜萝:薜荔和女萝,野生植物。②茹:吃。③尊罍:泛指酒器。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 A.采之.可茹 水陆草木之.花 B.其.西南一百余里 其.真不知马也 C.蛟龙潜于.其中 生于.淮北则为枳 D.可挈尊罍而.饮 言和而.色夷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 B.选文描绘匡山云雾弥漫、幽深恬静之景,勾勒出一幅秀美怡人的结庐山境图。 C.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 D.章三益既是宋濂的朋友,更是一位娱情山水、能琴善弈、嗜酒如命的隐居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吾友章君三益乐.之 乐: (2)山益.高 益: (3)若大海茫无津涯. 涯: (4)嘉.树帖帖地上如荠 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译: ②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译:
(三)(3分) 使用你的想像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像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 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正如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 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12.为什么人们成人之后大多失去了艺术家的灵性呢?(1分) 13.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四)(14分)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 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 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 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 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 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 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 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 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 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分地点钱,然 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岀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11)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12)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旳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 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汨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 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 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13)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 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14)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呜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15)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 升 (16)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三)(3 分) 使用你的想像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像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 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正如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 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12.为什么人们成人之后大多失去了艺术家的灵性呢?(1 分) 答: 13.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四)(14 分)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 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 30 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 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 30 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 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 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 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 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 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 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 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 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 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11)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12)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 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 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 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13)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 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14)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15)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 升—— (16)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17)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 家借了五毛 (18)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 我一直压在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14.第(5)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 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4分) 15.第0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6.阅读第(15)段,体会“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4分) 答: (五)(10分) 18.根据课文默写(10分)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 (4) l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 白露为霜。 (《诗经》)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表达与交流(共45分) 19.请写一篇小短文,从下面6个词任选4个融入文中(不分先后顺序) 蓝天口罩童年排放清澈健康 要求:(1)4个词在文中须画线标识,例:“清澈的河水”。同一词语不需重复标识。 (2)不少于120字,不分段 20.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让我们全方位、多元化地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感受语文魅力。回首
(17)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 家借了五毛。 (18)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 年来, 我一直压在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14.第⑸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 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⑽ 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15)段,体会 “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0 分) 18.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1)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 (4)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 ,白露为霜。 (《诗经》)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7)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表达与交流(共 45 分) 19.请写一篇小短文,从下面 6 个词任选 4 个融入文中(不分先后顺序)。 蓝天 口罩 童年 排放 清澈 健康 要求:(1)4 个词在文中须画线标识,例:“清澈的河水”。同一词语不需重复标识。 (2)不少于 120 字,不分段。 20.作文(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让我们全方位、多元化地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感受语文魅力。回首
我们的初中语文生活——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 请选取你初中阶段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我们的初中语文生活——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 请选取你初中阶段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 600 字
北塘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评分标准 2014.11 积累与运用(共12分) 1.(2分)A2.(3分)D3.(2分)A4.(2分)B (3分)C 、阅读与赏析(共43分 6.(2分)写出了友人别墅地处幽远、景色优美、格调质朴。(一点1分,两点满分) 7.(2分)全诗体现出作者四次心理变化:先写作者见城外的郊墅美景而产生的新奇向往之感,既 而写到会友的急切心情,然后是面对极为相似的村舍庭院的焦急迷惘,最后是面对洁白素雅、芳香 四溢的枳树花而产生的惊叹与陶醉之情。(每点0.5分) (二)(12分) 8.(2分)C9.(2分)D 10.(4分)①)对…感到快乐(喜欢)、以…为乐②更加③边④好的,美好的 11.(4分)①山上多生长释松,满眼望去高入青云,清新翠绿,光彩照人,就像水洗过一样。(得分点: 弥,濯) ②大风从东面吹来,(云)就被吹散了,章君又建造了烟云万顷亭。(得分点:省略句,东,构) (三)(3分) 2.(1分)因为成人后大多数人失去了好奇心,循规蹈矩办事,思维僵化了。 13.(2分)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1分),突出论述了保持想象力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分)。 (四)(14分) 14.(4分)上课没心思听,晚上在家草罩吃饭,很早腰(“我”变得很“倦怠”);母亲间“我”身体状况 我”没言语;晨读课上,“我”撕破喉咙咡喊;家庭条件极为玉难,骗母亲两元钱去买书。(毎点1分) 15.(4分)这部分插叙交代了当年“我”家的贫寒(1分),写出了母亲被偷五元钱大哭的原因(1分), 衬托出“我”对书的强烈渴望(1分),丹亲对“我”的关爱之情(1分)。 16.(2分)表现了作者想得到《约翰,克利斯未夫》这本书的强烈愿望和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的痛苦, 17.(4分)不仅因为它是名著《约翰·克和斯朵夫》开头壮美的、给“我”以震撼的一句话(1分),更因 为这句话包含了物质匮乏年代,偏僻农衬里一个少年追求梦想,渴望了解别样人生,冲破精神饥渴的感人 至深的人生故事(1分),包含了一个儿子对贫困母亲的无限感激 歉疚和思念之情(1分),包含了一种顽强拼搏、奋力向上的精神力量(1分)。 (五)(10分) 18.(10分)(1)羌笛何须怨杨柳 (2)宵眠抱玉鞍 (3)窈窕淑女 (4)域民不以封彊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棄葭苍苍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蒌蒿满地芦芽短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达与交流(共45分) (5分)符合要求,语言流畅,即得5分;切入分为3分。 0.(40分)评分要求:①31分切入。②每少50字扣一分。③错别字每二个扣一分,扣满3分为止,重 复不累计。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优美,酌情加1-2分。卷面脏乱,书写潦草酌情扣分
北塘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评分标准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