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科学院:海洋科技快报(2017年第5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845.0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海洋科技快报 2017年3月15日第5期(总第11期)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硏究所 中囯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硏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海洋科技 快 报 2017年3月15日第5期(总第11期)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简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以下简称为海洋科技情报网,MSTN)是由中国科学院 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 科学院南海海洋硏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硏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 岸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多家涉海科研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情报 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海洋科技情报网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原则,共同打造高 端海洋科技情报产品与服务体系,面向中科院院内外科硏管理与科学硏究,提供 包括海洋科技发展战略、海洋科技咨询、科硏竞争力评估、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 析、专利与技术分析、产业与市场分析等各类情报研究与服务产品,提供学科领 域科技信息监测平台建设与学科领域监测快报服务,着力推动海洋科技领域前沿 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造服务院内、辐射全国、面向 国际的一流海洋科技信息咨询与情报服务平台,有效支撑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与发 展 联系方式 Ema: marine@ mail whlib ac cn电话:027-87197630 联系人:吴跃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简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以下简称为海洋科技情报网,MSTIN)是由中国科学院 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 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 岸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多家涉海科研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情报 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海洋科技情报网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原则,共同打造高 端海洋科技情报产品与服务体系,面向中科院院内外科研管理与科学研究,提供 包括海洋科技发展战略、海洋科技咨询、科研竞争力评估、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 析、专利与技术分析、产业与市场分析等各类情报研究与服务产品,提供学科领 域科技信息监测平台建设与学科领域监测快报服务,着力推动海洋科技领域前沿 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造服务院内、辐射全国、面向 国际的一流海洋科技信息咨询与情报服务平台,有效支撑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与发 展。 联系方式 Email:marine@mail.whlib.ac.cn 电话:027-87197630 联系人:吴跃伟

海洋科技快报 2017年第5期(总第1期 本期目录 政策法规 中国农业部发布《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1 项目规划 欧盟委员会资助三项新的海洋技术项目 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 中国建造全球最大“深海铁犁” 国际资讯 无人机不会干扰海洋哺乳动物. 利用大西洋深海洋流模拟气候变化. 太平洋海域发现新的海洋物种 全球能源服务公司发明海底取样新工具… 445678 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导致北冰洋海水酸化加剧 海洋端足目外来入侵物种分类. 利用生物标志物评估近海石油排放的环境风险 波蒂尼亚海温度-溶解氧交互作用机理 大西洋塑料微粒的组成及分布格局 13 主编:吴跃伟、高峰 本期责任编辑:吴昊 E-mail: wuh@mail whlib ac cn

海洋科技快报 2017年第5期(总第11期) 本期目录 政策法规 ....................................................................................................1 中国农业部发布《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1 项目规划 ....................................................................................................2 欧盟委员会资助三项新的海洋技术项目....................................................................2 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3 中国建造全球最大“深海铁犁” ....................................................................................3 国际资讯 ....................................................................................................4 无人机不会干扰海洋哺乳动物....................................................................................4 利用大西洋深海洋流模拟气候变化............................................................................5 太平洋海域发现新的海洋物种....................................................................................6 全球能源服务公司发明海底取样新工具....................................................................7 研究进展 ....................................................................................................8 气候变化导致北冰洋海水酸化加剧............................................................................8 海洋端足目外来入侵物种分类....................................................................................9 利用生物标志物评估近海石油排放的环境风险......................................................10 波蒂尼亚海温度-溶解氧交互作用机理 ....................................................................12 大西洋塑料微粒的组成及分布格局..........................................................................13 主编:吴跃伟、高峰 本期责任编辑:吴昊 E-mail:wuh@mail.whlib.ac.cn

政策法规 中国农业部发布《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 日前,农业部发布《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对2017年海洋伏 季休渔制度作出重大调整。海洋伏季休渔是依据《渔业法》建立的一项重要渔业 资源养护制度,自1995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 到广大渔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20多年来,随着渔业资源保护形势的 变化和管理需要,农业部对这一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通告》指明,今年休渔海域为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 北部湾)海域。休渔作业类型为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 的捕捞辅助船同步休渔。调整后的伏季休渔制度对不同海域渔船伏休时间作出调 整。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为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北纬 35度至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为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 北纬26度30分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东海海域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 12时。在上述海域范围内,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休渔时 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北纬12度至“闽粵海域交界线”的南海海 域(含北部湾)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 《通告》规定,定置作业休渔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具体时间由沿海各省、 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确定,报农业部备案。特殊经济品种可执行专项捕捞 许可制度。具体品种、作业时间、作业类型、作业海域由沿海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渔业主管部门报农业部批准后执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 门可根据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制定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 (吴昊编辑) 原文题目:2017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调整比去年延迟一个月 信息来源:htp/www.wh-fishmarket.com/ArticleInfo,aspx?D=85497

1 政策法规 中国农业部发布《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 日前,农业部发布《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对 2017 年海洋伏 季休渔制度作出重大调整。海洋伏季休渔是依据《渔业法》建立的一项重要渔业 资源养护制度,自 1995 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 到广大渔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20 多年来,随着渔业资源保护形势的 变化和管理需要,农业部对这一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通告》指明,今年休渔海域为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 12 度以北的南海(含 北部湾)海域。休渔作业类型为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 的捕捞辅助船同步休渔。调整后的伏季休渔制度对不同海域渔船伏休时间作出调 整。北纬 35 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为 5 月 1 日 12 时至 9 月 1 日 12 时。北纬 35 度至 26 度 30 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为 5 月 1 日 12 时至 9 月 16 日 12 时; 北纬 26 度 30 分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东海海域为 5 月 1 日 12 时至 8 月 16 日 12 时。在上述海域范围内,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休渔时 间为 5 月 1 日 12 时至 8 月 1 日 12 时。北纬 12 度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南海海 域(含北部湾)为 5 月 1 日 12 时至 8 月 16 日 12 时。 《通告》规定,定置作业休渔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具体时间由沿海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确定,报农业部备案。特殊经济品种可执行专项捕捞 许可制度。具体品种、作业时间、作业类型、作业海域由沿海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渔业主管部门报农业部批准后执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 门可根据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制定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 (吴昊 编辑) 原文题目: 2017 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调整 比去年延迟一个月 信息来源:http://www.wh-fishmarket.com/ArticleInfo.aspx?ID=85497

项目规划 欧盟委员会资助三项新的海洋技术项目 个新的蓝色技术项目获得欧盟委员会欧洲海洋和渔业基金(EMFF)的资 助。这次获得资助的三个新项目的预算总额约为200万欧元。基金资助协议将于 2017年4月前签署。欧委会对蓝色技术项目的资助有助于推动大西洋和北海区 域联合路线图的制定并推动银行示范投资项目,调整具有潜力的蓝色增长技术、 领域或价值链中的创新型投资。这次获得资助的“蓝色技术”项目有助于将硏究成 果更快地推向市场。项目简介见下表。 获得资助的新蓝色技术项目简表 项目名称 项目介绍 项目参与国家 该项目旨在为处理海上能源装置的腐蚀问题和新材料提供 新的商业和投资机会。项目会借鉴北海地区在传统海洋领 北海能源创新解决方案 英国、西班牙、意大利 域(即石油和天然气、造船)的专业经验,为海上可再生 (NeSSIE) 能源(波能、潮汐能和海上风能)的新机遇开发提供解决 比利时、瑞典 方案 该项目旨在为水产养殖领域制定创新的解决方法,特别是 具有竞争力的和可持续性 利用有机废料生产鱼饲料。项目将汇集整个大西洋海域的|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的水产养殖业的前瞻性机 公共和私营利益相关方,制定一份联合行动路线图和投资荷兰、爱尔兰 遇( INvertebrate) 计划,时间框架为5至10年。 该项目旨在推动关键技术能力(KEIs)开发,加速部署多 海上平台创新技术和路线用途海上平台,特别是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水产养殖的英国、法国、葡萄牙、 图支持项目( CENTROPI)|平台。项目将重点关注大西洋海域,选定3个银行示范投爱尔兰、西班牙 资项目案例,每个项目均由公私合作提供支持 (吴昊编辑) 原文题目:欧盟委员会决定资助三个蓝色技术项目 信息来源:htt/www.coi.gov.cn/news/guoji201703/2017030635343html

2 项目规划 欧盟委员会资助三项新的海洋技术项目 三个新的蓝色技术项目获得欧盟委员会欧洲海洋和渔业基金(EMFF)的资 助。这次获得资助的三个新项目的预算总额约为 200 万欧元。基金资助协议将于 2017 年 4 月前签署。欧委会对蓝色技术项目的资助有助于推动大西洋和北海区 域联合路线图的制定并推动银行示范投资项目,调整具有潜力的蓝色增长技术、 领域或价值链中的创新型投资。这次获得资助的“蓝色技术”项目有助于将研究成 果更快地推向市场。项目简介见下表。 获得资助的新蓝色技术项目简表 项目名称 项目介绍 项目参与国家 北海能源创新解决方案 (NeSSIE) 该项目旨在为处理海上能源装置的腐蚀问题和新材料提供 新的商业和投资机会。项目会借鉴北海地区在传统海洋领 域(即石油和天然气、造船)的专业经验,为海上可再生 能源(波能、潮汐能和海上风能)的新机遇开发提供解决 方案。 英国、西班牙、意大利、 比利时、瑞典 具有竞争力的和可持续性 的水产养殖业的前瞻性机 遇(INvertebrateIT) 该项目旨在为水产养殖领域制定创新的解决方法,特别是 利用有机废料生产鱼饲料。项目将汇集整个大西洋海域的 公共和私营利益相关方,制定一份联合行动路线图和投资 计划,时间框架为 5 至 10 年。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荷兰、爱尔兰 海上平台创新技术和路线 图支持项目(ENTROPI) 该项目旨在推动关键技术能力(KETs)开发,加速部署多 用途海上平台,特别是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水产养殖的 平台。项目将重点关注大西洋海域,选定 3 个银行示范投 资项目案例,每个项目均由公私合作提供支持。 英国、法国、葡萄牙、 爱尔兰、西班牙 (吴昊 编辑) 原文题目:欧盟委员会决定资助三个蓝色技术项目 信息来源:http://www.coi.gov.cn/news/guoji/201703/t20170306_35343.html

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 近日,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 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海洋生物化学常规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硏制及产业化” 项目在青岛市启动。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控与防治,浒苔、赤潮等 生态灾害的预警和处置,以及水产资源养护和海上渔业生产等方面,对海洋生化 要素和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国内海洋生态监 测分析仪器市场完全被国外垄断,价格昂贵且售后服务及零部件、耗材保障等配 套方面服务难以满足需要。因此,海洋生物化学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和产业 化,对振兴我国海洋仪器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海洋科研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意义。 据了解,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将组织20 余项科研攻关,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伩器仪表硏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 研究所等5家驻青单位的6个项目获立项,支持经费达到1.58亿元 (吴昊编辑) 原文题目: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 信息来源: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03-03/39150.html 中国建造全球最大“深海铁犁” 目前,中国中车研制的“陆地飞行器”正在全球飞驰。不久的将来,神秘的海 底也会有中车打造的高端装备畅游。3月10日,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时代艾 森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工建造一款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深水挖沟犁,预计一年后 将交付使用。按照设计规划,深水挖沟犁长达23.5米,宽约15.5米,高9.1米, 面积接近一个篮球场大小,总重量达178吨。在海面母船的帮助下,它能下潜到

3 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 近日,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 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海洋生物化学常规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研制及产业化” 项目在青岛市启动。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控与防治,浒苔、赤潮等 生态灾害的预警和处置,以及水产资源养护和海上渔业生产等方面,对海洋生化 要素和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国内海洋生态监 测分析仪器市场完全被国外垄断,价格昂贵且售后服务及零部件、耗材保障等配 套方面服务难以满足需要。因此,海洋生物化学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和产业 化,对振兴我国海洋仪器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海洋科研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意义。 据了解,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将组织 20 余项科研攻关,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 研究所等 5 家驻青单位的 6 个项目获立项,支持经费达到 1. 58 亿元。 (吴昊 编辑) 原文题目: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 信息来源: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03-03/39150.html 中国建造全球最大“深海铁犁” 目前,中国中车研制的“陆地飞行器”正在全球飞驰。不久的将来,神秘的海 底也会有中车打造的高端装备畅游。3 月 10 日,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时代艾 森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工建造一款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深水挖沟犁,预计一年后 将交付使用。按照设计规划,深水挖沟犁长达 23.5 米,宽约 15.5 米,高 9.1 米, 面积接近一个篮球场大小,总重量达 178 吨。在海面母船的帮助下,它能下潜到

l000米深的海底进行铺管作业,堪称“深海巨兽”。海底管道输送是当前海上油 气资源输送的主要方式。依靠深水挖沟犁在海床上挖设沟槽,填埋管道,可有效 避免波浪和潮流等海洋环境对管道的破坏,保证油气管道输送安全。 深水挖沟犁虽然体型庞大,但反应灵敏,作业效率很髙,根据海底土质条件」 水深及挖沟深度的不同,每小时最快可铺设1000米长的油气管道。中国中车致 力于打造集船舶驱动系统集成、船舶新材料、深海装备为单元的海洋装备产业集 群。2015年,中车二级子公司中车时代电气收购英国艾森迪公司100%股权,进 入深海装备产业领域。此后,中车积极参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主持 的国家深海采矿项目。 (吴昊编辑) 原文题目:中国建造全球最大“深海铁犁 信息来源:htp/wcoi. gov. cn/news/guonei/201703/2017031435383hm 国际资讯 无人机不会干扰海洋哺乳动物 人们经常看到关于无人机和陆上野生动物并不总是和谐相处的视频。那么无 人机是否会干扰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西澳大利亚默多 克大学的 Lars Bender和他的研究团队以及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海洋生物声学实 验室的合作者们擅长研究鲸鱼和海豚,这两种海洋哺乳动物依赖声音进行通信、 狩猎和导航,因此都对人为噪声特别敏感。 为了测量无人机发出的噪音在水中的传播程度,研究人员在距海面一米处悬 挂了水下麦克风,然后在海面上空的不同高度启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多旋翼无人 机,并监测水面下的噪声。由于海洋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深水区,所以研究人员 将这次实验设定为“最坏的情况” 幸运的是,他们发现无人机发出的声音并没有完全传播进水中,且其噪声非

4 1000 米深的海底进行铺管作业,堪称“深海巨兽”。海底管道输送是当前海上油 气资源输送的主要方式。依靠深水挖沟犁在海床上挖设沟槽,填埋管道,可有效 避免波浪和潮流等海洋环境对管道的破坏,保证油气管道输送安全。 深水挖沟犁虽然体型庞大,但反应灵敏,作业效率很高,根据海底土质条件、 水深及挖沟深度的不同,每小时最快可铺设 1000 米长的油气管道。中国中车致 力于打造集船舶驱动系统集成、船舶新材料、深海装备为单元的海洋装备产业集 群。2015 年,中车二级子公司中车时代电气收购英国艾森迪公司 100%股权,进 入深海装备产业领域。此后,中车积极参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主持 的国家深海采矿项目。 (吴昊 编辑) 原文题目:中国建造全球最大“深海铁犁” 信息来源:http://www.coi.gov.cn/news/guonei/201703/t20170314_35383.html 国际资讯 无人机不会干扰海洋哺乳动物 人们经常看到关于无人机和陆上野生动物并不总是和谐相处的视频。那么无 人机是否会干扰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西澳大利亚默多 克大学的 Lars Bejder 和他的研究团队以及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海洋生物声学实 验室的合作者们擅长研究鲸鱼和海豚,这两种海洋哺乳动物依赖声音进行通信、 狩猎和导航,因此都对人为噪声特别敏感。 为了测量无人机发出的噪音在水中的传播程度,研究人员在距海面一米处悬 挂了水下麦克风,然后在海面上空的不同高度启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多旋翼无人 机,并监测水面下的噪声。由于海洋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深水区,所以研究人员 将这次实验设定为“最坏的情况”。 幸运的是,他们发现无人机发出的声音并没有完全传播进水中,且其噪声非

常接近浅水区域的背景噪声水平。此外,研究人员还将记录到的噪音水平与已知 的鯨鱼和海豚的听力阈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海洋哺乳动物来说, 无人机噪声普遍低于它们的听觉阈值。尽管实验结果很清楚,无人机噪声并不会 干扰海洋哺乳动物,但其对于陆地物种和鸟类将的影响仍然值得我们注意。研究 人员希望这项研究会有助于指导未来无人机的使用。 (李亚清编译) 原文题目: Are drones disturbing marine mammals? 信息来源:http://marinesciencetoday.com/2017/03/03/are-drones-disturbing-ma rine-mammals/ 利用大西洋深海洋流模拟气候变化 为收集气候变化的相关数据,南安普顿国家海洋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十多年来 直奔波于大西洋亚热带。离巴哈马群岛的沙滩和珊瑚礁仅15英里远处,海底就 俯冲到了2.5英里的深处。沿着这个陡峭的斜坡,被称之为 RAPID(注: RAPID 是一项由英国自然研究理事会支持的有关大西洋海洋温度环流对气候影响的研 究计划)阵列的几十个敏感仪器,被部署来监测北方带来的低至2℃的洋流。同 时,温暖的海水由海洋的表层向北流动。这种温度差异提供了影响气候的热量 北向流动的表层海水的冷却和北大西洋强烈的生物活动导致海洋表层二氧 化碳浓度急剧降低。这些一起导致在海水下沉南向回流之前(回流约于10年后才 再次抵达巴哈马群岛),会持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来自人类活动的二氧化 碳也成为吸收过程的一部分。事实上,海洋迄今吸收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类排放 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了温室气体影响气候变化的速度。今年美国国家海洋委员 会(NOC)的团队将第一时间获取二氧化碳的运输数据。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 海洋变得越来越酸化,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这些新的测量将 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变化的速度有多快,从而提升我们对气候预测的能力 十八个月,氧气、pH值和CO2分压等传感器被部署在能够自主收集海水并对 无杋碳、总碱度、无机营养盐(磷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和有机氮等进行分析

5 常接近浅水区域的背景噪声水平。此外,研究人员还将记录到的噪音水平与已知 的鲸鱼和海豚的听力阈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海洋哺乳动物来说, 无人机噪声普遍低于它们的听觉阈值。尽管实验结果很清楚,无人机噪声并不会 干扰海洋哺乳动物,但其对于陆地物种和鸟类将的影响仍然值得我们注意。研究 人员希望这项研究会有助于指导未来无人机的使用。 (李亚清 编译) 原文题目:Are drones disturbing marine mammals? 信息来源:http://marinesciencetoday.com/2017/03/03/are-drones-disturbing-ma rine-mammals/ 利用大西洋深海洋流模拟气候变化 为收集气候变化的相关数据,南安普顿国家海洋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十多年来 一直奔波于大西洋亚热带。离巴哈马群岛的沙滩和珊瑚礁仅15英里远处,海底就 俯冲到了2.5英里的深处。沿着这个陡峭的斜坡,被称之为RAPID(注:RAPID 是一项由英国自然研究理事会支持的有关大西洋海洋温度环流对气候影响的研 究计划)阵列的几十个敏感仪器,被部署来监测北方带来的低至2℃的洋流。同 时,温暖的海水由海洋的表层向北流动。这种温度差异提供了影响气候的热量。 北向流动的表层海水的冷却和北大西洋强烈的生物活动导致海洋表层二氧 化碳浓度急剧降低。这些一起导致在海水下沉南向回流之前(回流约于10年后才 再次抵达巴哈马群岛),会持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来自人类活动的二氧化 碳也成为吸收过程的一部分。事实上,海洋迄今吸收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类排放 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了温室气体影响气候变化的速度。今年美国国家海洋委员 会(NOC)的团队将第一时间获取二氧化碳的运输数据。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 海洋变得越来越酸化,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这些新的测量将 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变化的速度有多快,从而提升我们对气候预测的能力。 十八个月,氧气、pH值和CO2分压等传感器被部署在能够自主收集海水并对 无机碳、总碱度、无机营养盐(磷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和有机氮等进行分析

的采样器上。到目前为止,这些变量中的大多数每十年才被测量一到两次。Pete Brown博士解释说:“现在每10小时就有一个数据,有些变量甚至每4小时就有 个数据,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海洋吸收和运输碳变化的理解”。来自 RAPID 阵列的热传输数据被气候科学家广泛应用,因为从这些测量数据获得的新知识或 理解有助于验证和改善气候模型。减少模型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收集数 据以监测实际变化。我们预计,二氧化碳运输的新数据将同样非常重要。 (周伯柱编译) 原文标题: The cold deep currents in the Atlantic Ocean that help shape our climate 信息来源:http://noc.ac.uk/news./old-deep-currents-atlantic-ocean-help-shape-our-cl 太平洋海域发现新的海洋物种 诺瓦东南大学国家珊瑚礁中心的 Jim Thomas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巴布亚 新几内亚的马当泻湖,距离澳大利亚板块半英里的地方,水深大约6000米,发 现了新的物种,新发现与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相关 此前的研究认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北海岸没有珊瑚礁,因为大多数珊瑚礁存在 环境中没有典型的浅海湾和泻湖。研究团队发现了海蛞蝓( nudibranchs),毛头星 ( crinoids)和片脚类动物( genus Leucothoe,与澳大利亚全长1600英里的大堡礁 相比,这里指标物种的种类更多。这项发现令人惊讶,研究人员表示在回到实验 室后,才能正式评估这次发现的价值。 托马斯领导的团队包括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加利福尼亚科学院 以及爱尔兰国家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去年进行了为期3周的海洋科考,在抵达马 当后,他们加入了来自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考队伍。 托马斯表示研究成果将于当地村民、和区域与联邦政府共享,同时结果也会发布 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此外,马当泻湖目前面临开放的陆地带来的环境威胁,陆地 污染物的排放口非常接近泻湖的珊瑚礁。希望此次的物种发现能够促使当地负责

6 的采样器上。到目前为止,这些变量中的大多数每十年才被测量一到两次。Pete Brown博士解释说:“现在每10小时就有一个数据,有些变量甚至每4小时就有一 个数据,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海洋吸收和运输碳变化的理解”。来自RAPID 阵列的热传输数据被气候科学家广泛应用,因为从这些测量数据获得的新知识或 理解有助于验证和改善气候模型。减少模型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收集数 据以监测实际变化。我们预计,二氧化碳运输的新数据将同样非常重要。 (周伯柱 编译) 原文标题:The cold deep currents in the Atlantic Ocean that help shape our climate 信息来源:http://noc.ac.uk/news/cold-deep-currents-atlantic-ocean-help-shape-our-cl imate 太平洋海域发现新的海洋物种 诺瓦东南大学国家珊瑚礁中心的 Jim Thomas 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巴布亚 新几内亚的马当泻湖,距离澳大利亚板块半英里的地方,水深大约 6000 米,发 现了新的物种,新发现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研究相关。 此前的研究认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北海岸没有珊瑚礁,因为大多数珊瑚礁存在 环境中没有典型的浅海湾和泻湖。研究团队发现了海蛞蝓(nudibranchs), 毛头星 (crinoids) 和片脚类动物(genus Leucothoe),与澳大利亚全长 1600 英里的大堡礁 相比,这里指标物种的种类更多。这项发现令人惊讶,研究人员表示在回到实验 室后,才能正式评估这次发现的价值。 托马斯领导的团队包括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加利福尼亚科学院 以及爱尔兰国家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去年进行了为期 3 周的海洋科考,在抵达马 当后,他们加入了来自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考队伍。 托马斯表示研究成果将于当地村民、和区域与联邦政府共享,同时结果也会发布 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此外,马当泻湖目前面临开放的陆地带来的环境威胁,陆地 污染物的排放口非常接近泻湖的珊瑚礁。希望此次的物种发现能够促使当地负责

人认识到泻湖的环境重要性,并且努力制止污染,保护环境 (鲁景亮编译) 原文题目: New Marine Species Discovered in Pacific Ocean 信息来源:htp/www.thefishsite.com/fishnew/19617new-marine-Species-disc overed-in-pacific-ocean/ 全球能源服务公司发明海底取样新工具 全球能源公司 Proserv的海底取样器(SSC)是目前全球最先进也是最早拥 有在海底环境中取样能力的船载海底取样器 SSC可以准确地呈现出随年代变化的岩样特征,避免岩样采集及运输过程中 的损坏,降低岩样丢失、释放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H2S和CO2气体的风险。 Proserv公司生产设备部门的高级副总裁 Andrew Anderson说,“目前采样工 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在偏远艰苦的海域对抗复杂的、高温髙压的海底 地质环境的同时将生产利益最大化。因此,能够从钻井中提取出准确又可靠的信 息变得尤为重要,SSC会逐渐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地位。” 我们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能够解决很多传统采样问题的新系统。在对岩样中 液体的保存和储藏分析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Proserv公司正在致力于成为全 球海底采样领域的技术引领者。ˆ全球能源公司的SSC适用于恶劣环境,拥有2 升的大容量取样空间:目前可以单独购买或者租赁使用,也可以定制制作用于整 合到公司现有的海底采样系统(SSS)中。 (罗维编译 原文题目: Proserv Debuts New Subsea Sampling Tool 信息来源:htp//vww.marinetechnologynews.com/news/proserv-debuts-subsea-sam pling-545

7 人认识到泻湖的环境重要性,并且努力制止污染,保护环境。 (鲁景亮 编译) 原文题目:New Marine Species Discovered in Pacific Ocean 信息来源:http://www.thefishsite.com/fishnews/19617/new-marine-species-disc overed-in-pacific-ocean/ 全球能源服务公司发明海底取样新工具 全球能源公司 Proserv 的海底取样器(SSC)是目前全球最先进也是最早拥 有在海底环境中取样能力的船载海底取样器。 SSC 可以准确地呈现出随年代变化的岩样特征,避免岩样采集及运输过程中 的损坏,降低岩样丢失、释放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 H2S 和 CO2 气体的风险。 Proserv 公司生产设备部门的高级副总裁 Andrew Anderson 说,“目前采样工 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在偏远艰苦的海域对抗复杂的、高温高压的海底 地质环境的同时将生产利益最大化。因此,能够从钻井中提取出准确又可靠的信 息变得尤为重要,SSC 会逐渐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地位。” “我们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能够解决很多传统采样问题的新系统。在对岩样中 液体的保存和储藏分析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Proserv 公司正在致力于成为全 球海底采样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全球能源公司的 SSC 适用于恶劣环境,拥有 2 升的大容量取样空间;目前可以单独购买或者租赁使用,也可以定制制作用于整 合到公司现有的海底采样系统(SSS)中。 (罗维 编译) 原文题目:Proserv Debuts New Subsea Sampling Tool 信息来源:http://www.marinetechnologynews.com/news/proserv-debuts-subsea-sam pling-54574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