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谣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 本期我们转载了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杨卫平同志于 009年12月23日发表在《科学时报》上的文章“梧桐长成材,方 得凤凰来"。这是杨卫平同志随中国科学院赴美学习考察团回国 后写的一篇心得。这篇文章隽永深刻,敏锐介然,持之有故,言 之成理",用对比、反思、哲理来诠释机制创新和科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一幕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的好文章。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三,这一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归纳起来除了 有一个坚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之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尺也是核心动力技们国家近几年具有深远寓意的专 题作了一些回顾性的文章,比如:2008年我们激情澎湃的叵顾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业绩,2009年 我们满怀深情的回顾了建国60周年的伟大历程,这些亘要文章目的是总结经验,认清规律,明确方 向警示后人。正如杨卫平同志在其文章的题记部分所言:“我们在不容忍平庸懒惰和失败的同时, 放弃了对杰出的渴望"。只有不断地进行总结得与失,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科学发展。 基因组所恰是新世纪十年的中期诞生的,基因纲学是年轻的学科是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 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对此,我们体会很漯、感触也颇多。十年前,耗费巨资,耗时数载的人类基因组计 划完成时,誉美之词铺天盖地。然而,我们没有想到仅仅十年之间,从为人类基因组立下赫赫战功的 第一代测序仪,到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从庞然大物的计算机到生物云计算,犹如坐上了时光隧道 车,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十年锐变,昨天预见不到今天,今天也难以预见到明天。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屋来,对于基因组所主要领导者来说栽好梧桐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谨的 管理科学,从2008年起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在两年的时间里,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引进了“千人计划 1名、百人计划成员7名、研究员、副研究员10余人,形成了一群有理想、有追求、高智商、年轻的 研究团队。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项目,打造一支很棒的研究团队,营造一种让研究人员可以潜心 做研究的氛围,对于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谁拥有了第一流的人才资源,就拥有 了第一流的科学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庚寅虎年,开门见喜中科院批复我所基因组学实验楼的建设项目.告别“临租房”,彻底解决发 展空间不足的瓶颈问题。筑巢引凤,没有人能预见未来,但我们可以畅想未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已经充满期盼。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一个新的十年又开始了
刊首语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 本期我们转载了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杨卫平同志于 2009 年 12 月 23 日发表在《科学时报》上的文章“梧桐长成材,方 得凤凰来”。这是杨卫平同志随中国科学院赴美学习考察团回国 后写的一篇心得。这篇文章隽永深刻,敏锐介然,“持之有故,言 之成理”,用对比、反思、哲理,来诠释机制创新和科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一篇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的好文章。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三,这一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归纳起来,除了 有一个坚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之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一 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尺,也是核心动力。我们国家近几年具有深远寓意的专 题作了一些回顾性的文章,比如:2008 年我们激情澎湃的回顾了改革开放 30 年的辉煌业绩,2009 年 我们满怀深情的回顾了建国 60 周年的伟大历程,这些重要文章目的是总结经验,认清规律,明确方 向,警示后人。正如杨卫平同志在其文章的题记部分所言:“我们在不容忍平庸、懒惰和失败的同时, 放弃了对杰出的渴望”。只有不断地进行总结得与失,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科学发展。 基因组所恰是新世纪十年的中期诞生的,基因组学是年轻的学科,是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 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对此,我们体会很深、感触也颇多。十年前,耗费巨资,耗时数载的人类基因组计 划完成时,誉美之词铺天盖地。然而,我们没有想到仅仅十年之间,从为人类基因组立下赫赫战功的 第一代测序仪,到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从庞然大物的计算机到生物云计算,犹如坐上了时光隧道 车,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十年锐变,昨天预见不到今天,今天也难以预见到明天。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于基因组所主要领导者来说栽好梧桐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谨的 管理科学,从 2008 年起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在两年的时间里,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引进了“千人计划” 1 名、“百人计划”成员 7 名、研究员、副研究员 10 余人,形成了一群有理想、有追求、高智商、年轻的 研究团队。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项目,打造一支很棒的研究团队,营造一种让研究人员可以潜心 做研究的氛围,对于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谁拥有了第一流的人才资源,就拥有 了第一流的科学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庚寅虎年,开门见喜,中科院批复我所基因组学实验楼的建设项目,告别“临租房”,彻底解决发 展空间不足的瓶颈问题。筑巢引凤,没有人能预见未来,但我们可以畅想未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已经充满期盼。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一个新的十年又开始了。 UnRegistered
国科学跪北京垦因组研氕所所刊 Beijing Institute of Ge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北宗组研炱厮 所刊 刊百语 所情所药 4梧桐长成材方得凤凰来 杨卫平 从美国的科研环境看中国的人才政策 “①通面县因目“证 9白春礼考察中沙椰枣基因项目"进展 张晓伟 10水稻功能基囡研究入选“2009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综合办 11基因组所与浪潮强强联合开发基因组学新技术…科技处 所刊 12积推进信息化建设展示新活力…… 综合办 二O→O年1月总第十三期 13基因组所召开所级后备干部调整推荐会 综合办 13日本科学技术与社会论坛理事长率团访问基因组所…科技处 主编:杨卫平 责任编辑:张玉琪徐磊 美术设计:徐磊 利研字术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 西路7号国恒基业大 4完成¨人类多层次多人群自然选择数据库”构建 张祥龙 厦G座 16癌基因的双重作用 邢蕊 邮编:100029 18 On the Mechanisms of MirNa Regulation 蔡亦梅 电话:010-8295363 传真:010-82995373 3基因组所09年研究生论文工作优秀奖答辩圆满结束…研究生办 网址:www.big.cas,cn 24近期僻科学》、《自然》内容精选 本刊选稿 电子信箱: xilei@big.ac,cn
中 国 科 学 院 北 京 基 因 组 研 究 所 所刊 所 刊 二○一○年 1 月 总第十三期 主 编:杨卫平 责任编辑:张玉琪 徐 磊 美术设计:徐 磊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 西路 7 号国恒基业大 厦 G 座 邮 编:100029 电 话:010-82995363 传 真:010-82995373 网 址:www.big.cas.cn 电子信箱:xulei@big.ac.cn 刊 首 语 所情所务 4 梧桐长成材 方得凤凰来 杨卫平 ——从美国的科研环境看中国的人才政策 9 白春礼考察“中沙椰枣基因项目”进展 张晓伟 10 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入选“2009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综合办 11 基因组所与浪潮强强联合开发基因组学新技术 科技处 12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展示新活力 综合办 13 基因组所召开所级后备干部调整推荐会 综合办 13 日本科学技术与社会论坛理事长率团访问基因组所 科技处 科研学术 14 完成“人类多层次多人群自然选择数据库”构建 张祥龙 16 癌基因的双重作用 邢 蕊 18 On the Mechanisms of MiRNA Regulation 蔡亦梅 23 基因组所09年研究生论文工作优秀奖答辩圆满结束 研究生办 24 近期《科学》、《自然》内容精选 本刊选稿 所情所务 科研学术 刊 首 语 UnRegistered
2010年1月忌第13期 CONTENTS 莞团园地 26基因组所党委召开2009年度民主生活会………所党委 27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师生到基因组所参观交流……所团委 28基因组所研究生2010年元旦晚会圆满结束 学生会 利晋之窗 基因组科学联合实验室 30“天使宝宝“诞生记… …徐磊 广约及揭牌仪式 从动物身上学习的生物医学灵感…… 刘侃 应长博览 梦中的天堂 刘静 36研究生生活随想 禹海英 38安静的雪 李语丽 9隐形的翅膀 李望华 趣味天地 40祝您健康:严冬中用温水洗手,暖手又暖心 袁瑞君 即将迎来的节日:20
基因组所所刊 CONTENTS 2010 年 1 月 总第 13 期 党团园地 26 基因组所党委召开2009年度民主生活会 所党委 27 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师生到基因组所参观交流 所团委 28 基因组所研究生2010年元旦晚会圆满结束 学生会 科普之窗 30 “天使宝宝”诞生记 徐 磊 32 从动物身上学习的生物医学灵感 刘 侃 成长博览 35 梦中的天堂 刘 静 36 研究生生活随想 禹海英 38 安静的雪 李语丽 39 隐形的翅膀 李望华 趣味天地 40 祝您健康:严冬中用温水洗手,暖手又暖心 袁瑞君 成长博览 科普之窗 党团园地 即将迎来的节日院20 UnRegistered
风华正 我们在不容忍平庸、懒惰和失 败的同时,放弃了对杰出的渴望 梧桐长成材 方得凤凰来 -从美国的科研环境看中国的人才政策 杨卫平 近曰,笔者随中国科学院所级领导T部科研西蒙教授。西蒙教授是美国科技政策方面的专 管理培训班赴美国考察培训,耳闻目这个世界家,也是研究中国科技政策的美国专家曾在中 第一科技大国完善、优良的科研环境,再次感受国工作和生活多年。由于彼此非常熟悉,所以西 到美国科学技术领域所蕴涵的巨大创造力。在中蒙的言谈直率而随意尽管不乏调侃之意,但他 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保的一段会议发言给笔者很大的震撼并引起深思 持清醒头脑认清我们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是他说:你们中国有最优秀的人才,但你们自己管 十分必要的 理不了这些人才,我们能管理好。所以一流的人 科学是人类认知未知世界的创造性劳动,这才来美国,二流的人才去应聘你们的“千人计 种创造性来源于人类精英分子的创造性思维。从划”所以美中两国要合作 这个意义上说,造就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造力的 我们当然不愿意承认管理不了世界上最杰 基本条件是:有最好的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能出的人才,认为二流人才应聘“千人计划的观点 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才智。相对来说,美国集也是对热切回归祖国之海外科技精荚的不公平 中了最好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这些科事实上,应聘“千人计划“的学者中不乏世界一流 学家创造了最好的科研环境 的科学家,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更大学术舞台的 此行的美方接待者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渴望而选择中国。但我们还是要虚心地承认,我 4|基因组所所刊
基因组所所刊 风 华 正 茂 近日,笔者随中国科学院所级领导干部科研 管理培训班赴美国考察培训,耳闻目睹这个世界 第一科技大国完善、优良的科研环境,再次感受 到美国科学技术领域所蕴涵的巨大创造力。在中 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保 持清醒头脑,认清我们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是 十分必要的。 科学是人类认知未知世界的创造性劳动,这 种创造性来源于人类精英分子的创造性思维。从 这个意义上说,造就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造力的 基本条件是:有最好的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能 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才智。相对来说,美国集 中了最好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这些科 学家创造了最好的科研环境。 此行的美方接待者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 西蒙教授。西蒙教授是美国科技政策方面的专 家,也是研究中国科技政策的美国专家,曾在中 国工作和生活多年。由于彼此非常熟悉,所以西 蒙的言谈直率而随意,尽管不乏调侃之意,但他 的一段会议发言给笔者很大的震撼并引起深思。 他说:你们中国有最优秀的人才,但你们自己管 理不了这些人才,我们能管理好。所以一流的人 才来美国,二流的人才去应聘你们的“千人计 划”,所以美中两国要合作。 我们当然不愿意承认管理不了世界上最杰 出的人才,认为二流人才应聘“千人计划”的观点 也是对热切回归祖国之海外科技精英的不公平。 事实上,应聘“千人计划”的学者中不乏世界一流 的科学家,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更大学术舞台的 渴望而选择中国。但我们还是要虚心地承认,我 梧桐长成材 方得凤凰来 要要从美国的科研环境看中国的人才政策 杨卫平 我们在不容忍平庸尧 懒惰和失 败的同时袁放弃了对杰出的渴望遥 4 UnRegistered
所睛所务 们在高档次人才培养、储备和使用方面与美国的获得更好生活待遇的目的而回国,相反,主人翁 巨大差距 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事业的成就感是他们归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为何出不了大师的疑国的最重要原因。这样的例子很普遍,不必赘 问不绝于耳。最近,某著名高校原常务副校长在述 钱学森逝世后所发表的博客文章中调侃式地认 今天,美国一流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大约在 为中国现在不需要太多像钱学森式的人才(中15万美元左右,按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当然十分 国高端人才)……可能还是比较少。我们在世界可观,但其绝对购买力也远低于汇率换算的结 顶尖的领域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恐怕是整个果。中国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正教授们的 氛围和环境的问题。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实际购买力已经达到或接近美国教授的水平。而 人,实际上也是从欧洲或其他地方去的,但他们“千人计划入选者,按相关政策据有关测算可以 在美国就能够生根发芽。现在不断有海外人才引在40万~80万元之间甚至更高。其实际购买力 进(到国内)来,但目前的学术环境不改变,可能水平已经远超美国教授。加果考虑税收等因素 很难让他们自由地发挥长处 则国内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事实上,最优秀精英 认真比较我们在学术环境方面和美国及其级学者们{不是一般的学者)更重视的是其学术 他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深刻思考我们学术环境生命的发展和延续。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无限热 的客观现状和开诚布公地探讨逐渐改进之道等,。爱才能造就尖端的人才。记得一位商界名家曾 都是科研机构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应该⌒经说过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可能取得成功:如 是我们国家人才战略和科研管理,乃至完善科果你仅以赚钱为目标,你成就有限。科学家更加 创新体系所必须涉及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在这如此。因此可以认为,薪酬待遇标准已经不是我 些方面阐述一些初步思考 们人才战略的“短板”。 薪酬待遇很重要,但并非最重要 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是精英们的最爱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知识 学术自由对于学术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亚里 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性,都纷纷制定和完善了各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把自由作为科学产 自的人才战略。其手段也都大同小异无外乎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认为知识是自足的,它不 加投入、改善待遇、灵活政策、賦予名誉、委以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 任等。实践的经验表明,薪酬待遇无疑是重要的,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 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下,薪酬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待遇的重要性是绝对的正如著名的马斯洛人类 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就是政治待遇、经济条 需求层次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一旦跨越了这个底件和职业安全的保障。19世纪后期,科学研究逐 线,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就会上升。事实上,那些共步确立为美国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为学术自由 和国成立早期归国的海外精英们,都并非出于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需求。为了维护学术自由 基因组所所利|5
基因组所所刊 所 情 所 务 们在高档次人才培养、储备和使用方面与美国的 巨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为何出不了大师”的疑 问不绝于耳。最近,某著名高校原常务副校长在 钱学森逝世后所发表的博客文章中调侃式地认 为“中国现在不需要太多像钱学森式的人才(中 国高端人才)……可能还是比较少。我们在世界 顶尖的领域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恐怕是整个 氛围和环境的问题。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 人,实际上也是从欧洲或其他地方去的,但他们 在美国就能够生根发芽。现在不断有海外人才引 进(到国内)来,但目前的学术环境不改变,可能 很难让他们自由地发挥长处”。 认真比较我们在学术环境方面和美国及其 他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深刻思考我们学术环境 的客观现状和开诚布公地探讨逐渐改进之道等, 都是科研机构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应该 是我们国家人才战略和科研管理,乃至完善科研 创新体系所必须涉及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在这 些方面阐述一些初步思考。 薪酬待遇很重要袁但并非最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知识 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性,都纷纷制定和完善了各 自的人才战略。其手段也都大同小异,无外乎增 加投入、改善待遇、灵活政策、赋予名誉、委以重 任等。实践的经验表明,薪酬待遇无疑是重要的, 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下,薪酬 待遇的重要性是绝对的,正如著名的马斯洛人类 需求层次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一旦跨越了这个底 线,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就会上升。事实上,那些共 和国成立早期归国的海外精英们,都并非出于为 获得更好生活待遇的目的而回国,相反,主人翁 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事业的成就感是他们归 国的最重要原因。这样的例子很普遍,不必赘 述。 今天,美国一流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大约在 15 万美元左右,按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当然十分 可观,但其绝对购买力也远低于汇率换算的结 果。中国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正教授们的 实际购买力已经达到或接近美国教授的水平。而 “千人计划”入选者,按相关政策据有关测算可以 在 40 万~80 万元之间甚至更高。其实际购买力 水平已经远超美国教授。如果考虑税收等因素, 则国内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事实上,最优秀精英 级学者们(不是一般的学者)更重视的是其学术 生命的发展和延续。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无限热 爱,才能造就尖端的人才。记得一位商界名家曾 经说过: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可能取得成功;如 果你仅以赚钱为目标,你成就有限。科学家更加 如此。因此可以认为,薪酬待遇标准已经不是我 们人才战略的“短板”。 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是精英们的最爱 学术自由对于学术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亚里 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把自由作为科学产 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认为知识是自足的,它不 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 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 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就是政治待遇、经济条 件和职业安全的保障。19 世纪后期,科学研究逐 步确立为美国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为学术自由 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需求。为了维护学术自由, 5 UnRegistered
风华正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于1915年成立,并发布了源的同义语,且过多地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力量 1915年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聘任制的原则声参与到各种决策过程。一些政府部门由于自身 明,明确提出保护学术自由的原则。此后,美国大缺乏科学决策的程序和信心,纷纷寻求院士光环 学教授协会相继通过1940年、1958年等一系列的庇佑。在各种涉及科技发展的决策当中,以部 保护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原则的声明。这些举分院士成员为代表的学术权威出于自身利益的 措从思想层面为保证基本学术自由奠定了思想考虑,堂而皇之地和一些政府部门达成了相互的 和道德准则。从制度层面来看,美国的学术自由利益共识,甚至存在权力寻租现象。在有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以独立决策的学校(或研究机构)董甚至出现动用机构、部门甚至政府的力量来发展 事会为基本决策模式、以开放流动的全球青年精院士和引进院士的情况。这也造成个别院士四处 英人才政策为保障、以终身教授制度为核心、以兼职、多处取酬的现象。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在评 严格设计的同行评议为资源分配依据。所有这议研究团体的时候经常把有无院士作为一个重 些,使得美国的科学研究具有较多的学术自由,要指标。此外院在科项目立项投标评审 比较能够独立于科技资源分配以及宗教、经济和等各方面鹚遍存在显著的特权。这种院士的特殊 政治因素之外。 作用和特殊衩利,使得院士成为青年学者、特别 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挣脱了思想上的是大批归国学者们仰慕的终极理想。而一些最有 枷锁,但现实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制度设计还存在创造力的青年学者在追求这一理想的过程中部 着限制科学家自由思想、自由科研的诸多因素。分地丧失了对科学本身的迷恋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制度设计上的 在江泽民同志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产生了资 三大弊端:一是我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学研深院士制度,使80岁以上的院士不再参与一线 究工作尚过多地被各种社会生活和经济利益所的科研决策,这无疑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上善之 影响:二是存在着日益教条和近乎粗暴的科研绩举。院士是终身荣誉但其工作职位不应该是终 效考评体系;三是过多权威、派系和行政权力参身的。目前在各大学和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院 与到科研资源分配体系当中。举例来说我国的士不退休的奇怪做法。这样的制度对中国科学的 院士制度在许多情况下未能对学术民主和学术影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改善中国科研环境,应 自由发挥更好的影响。 先从改变中国的院士制度做起,还院士制度以应 不可否认,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精英的代表.有的和本来的面目。我相信,这也是广大院士的 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院士心愿,因为他们对科学有着最深刻的理解,也是 制度在各国均是一种会员制度和荣誉制度是对最热爱科学的人。 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们的一种认可。大部 分院士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和对科学的深切把握 都是在他成为院士之前。但在中国,院士不仅成 科研评价,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儿 为最高学术成就的代名词,也成为权威、权力、资 在所有科研环境当中,科技资源的分配可能 6|基因组所所刊
基因组所所刊 风 华 正 茂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于 1915 年成立,并发布了 1915 年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聘任制的原则声 明,明确提出保护学术自由的原则。此后,美国大 学教授协会相继通过 1940 年、1958 年等一系列 保护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原则的声明。这些举 措从思想层面为保证基本学术自由奠定了思想 和道德准则。从制度层面来看,美国的学术自由 主要体现在以独立决策的学校 (或研究机构)董 事会为基本决策模式、以开放流动的全球青年精 英人才政策为保障、以终身教授制度为核心、以 严格设计的同行评议为资源分配依据。所有这 些,使得美国的科学研究具有较多的学术自由, 比较能够独立于科技资源分配以及宗教、经济和 政治因素之外。 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挣脱了思想上的 枷锁,但现实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制度设计还存在 着限制科学家自由思想、自由科研的诸多因素。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制度设计上的 三大弊端:一是我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学研 究工作尚过多地被各种社会生活和经济利益所 影响;二是存在着日益教条和近乎粗暴的科研绩 效考评体系;三是过多权威、派系和行政权力参 与到科研资源分配体系当中。举例来说,我国的 院士制度在许多情况下,未能对学术民主和学术 自由发挥更好的影响。 不可否认,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精英的代表, 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院士 制度在各国均是一种会员制度和荣誉制度,是对 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们的一种认可。大部 分院士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和对科学的深切把握 都是在他成为院士之前。但在中国,院士不仅成 为最高学术成就的代名词,也成为权威、权力、资 源的同义语,且过多地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力量 参与到各种决策过程。一些政府部门,由于自身 缺乏科学决策的程序和信心,纷纷寻求院士光环 的庇佑。在各种涉及科技发展的决策当中,以部 分院士成员为代表的学术权威出于自身利益的 考虑,堂而皇之地和一些政府部门达成了相互的 利益共识,甚至存在权力寻租现象。在有些地方, 甚至出现动用机构、部门甚至政府的力量来发展 院士和引进院士的情况。这也造成个别院士四处 兼职、多处取酬的现象。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在评 议研究团体的时候,经常把有无院士作为一个重 要指标。此外,院士在科技项目立项、投标、评审 等各方面普遍存在显著的特权。这种院士的特殊 作用和特殊权利,使得院士成为青年学者、特别 是大批归国学者们仰慕的终极理想。而一些最有 创造力的青年学者在追求这一理想的过程中部 分地丧失了对科学本身的迷恋。 在江泽民同志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产生了资 深院士制度,使 80 岁以上的院士不再参与一线 的科研决策,这无疑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上善之 举。院士是终身荣誉,但其工作职位不应该是终 身的。目前在各大学和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院 士不退休的奇怪做法。这样的制度对中国科学的 影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改善中国科研环境,应 先从改变中国的院士制度做起,还院士制度以应 有的和本来的面目。我相信,这也是广大院士的 心愿,因为他们对科学有着最深刻的理解,也是 最热爱科学的人。 科研评价袁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儿 在所有科研环境当中,科技资源的分配可能 6 UnRegistered
所睛所务 是最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资源的分配必然迹”。这方面的其他例证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依赖于科技评价,科技评价是科技活动最重要和 是评议的指导思想违背科学规律和价值 最困难的环节之一。没有评价就没有科学家的荣错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芝加哥大学进 誉、地位和待遇,也就没有了基本的价值基础,科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原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基因 学家共同体也就失去了社会性存在的意义。但科组研究所所长吴仲义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 学是揭示未知的特殊领域,这种认知过程有其巨评价体系的初衷和结果是防止出现差的,不鼓 大的特殊性。不可能用以往的结果来评价正在进励出现好的。国内科学评议的初衷是奖勤罚懒 行的研究,也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来评价科学家的所谓先改革先收益”,“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我 劳动。科学的评价只能由学术共同体内部具有相们的评价结果和科研单位、科学家绩效密切挂钩 同领域的背景和研究的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就是明证。但科学研究是创造性劳动,它来源于 判断来实现。这就是同行评议 定的积累,来源于对科学的热爱,来源于“众里 我国的科技评价总体也是遵循同行评议的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入郑在灯火阑珊处的 原理。即使是以论文发表作为评价指标,其基本灵感。我们现行的频繁、筒单、量化的评价体系和 的依据也是审稿专家的同行评议。我们的问题办法,在督促懒惰科学家勤奋工作的同时,使 是:有同行评议的形式,没有或缺乏同行评议的得最有潜力成为优秀科学家的人才疲于应付,放 精髓——没有任何利益牵扯的纯学术价值的评。弃了对科学发现规律的应有遵循。我们在不容忍 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平庸懒惰和失败的同时,放弃了对杰出的渴 是企图使用间接同行评议取代直接同行。 评议,且间接同行评议的标准摇摆不定。中园的 三是国内机构评审失去公信力,目前国内 科技政策制定和科研管理者深知科技评价的堇流研究机构正在尝试使用“国际评价”。此举当然 要性,也洞悉中国学者“文人相轻的传统,所以是为了更多地得到国际专家的咨询意见,但也表 直寻求使用客观标准来评价科学家和评价科明了国内科技评价机构的缺失,或原有科技评价 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情及机构公信力的丧失。反观美国,存在着大量以 报研究所设立全国科研机构、大学SC论文排名科技评价和科技咨询为主业的中介机构。如美国 课题研究。之后,该课题组每年发布排名结果。这科学促进会、纽约科学院等等。这些机构虽然也 开启了中国特色的间接同行评价的时代。之后,有些有政府背景,但从管理和隶属上完全是非政 以SC|论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评价一直繁盛至府的是独立运行的。这就从体制上保证了这些 今。所评价的对象从机构到个人,从教授到研究机构评价结果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至于一些科技 生。这种评价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科学研究与国政策咨询公司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际接轨,却再次抹杀了科学的真谛。有代表性的这些咨询公司由于其评价结果必须接受市场的 例子是某些学者每年发表SC|论文30~40篇,检验,其评价的客观性就成为其存在的生命线 高产之极,被国际同行不无讥讽地认为是“奇中国的科技评价应该呼唤独立的非政府隶属的
基因组所所刊 是最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资源的分配必然 依赖于科技评价,科技评价是科技活动最重要和 最困难的环节之一。没有评价就没有科学家的荣 誉、地位和待遇,也就没有了基本的价值基础,科 学家共同体也就失去了社会性存在的意义。但科 学是揭示未知的特殊领域,这种认知过程有其巨 大的特殊性。不可能用以往的结果来评价正在进 行的研究,也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来评价科学家的 劳动。科学的评价只能由学术共同体内部具有相 同领域的背景和研究的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主观 判断来实现。这就是同行评议。 我国的科技评价总体也是遵循同行评议的 原理。即使是以论文发表作为评价指标,其基本 的依据也是审稿专家的同行评议。我们的问题 是:有同行评议的形式,没有或缺乏同行评议的 精髓——没有任何利益牵扯的纯学术价值的评 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图使用间接同行评议取代直接同行 评议,且间接同行评议的标准摇摆不定。中国的 科技政策制定和科研管理者深知科技评价的重 要性,也洞悉中国学者“文人相轻”的传统,所以 一直寻求使用客观标准来评价科学家和评价科 学。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情 报研究所设立全国科研机构、大学 SCI 论文排名 课题研究。之后,该课题组每年发布排名结果。这 开启了中国特色的间接同行评价的时代。之后, 以 SCI 论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评价一直繁盛至 今。所评价的对象从机构到个人,从教授到研究 生。这种评价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科学研究与国 际接轨,却再次抹杀了科学的真谛。有代表性的 例子是某些学者每年发表 SCI 论文 30~40 篇, 高产之极,被国际同行不无讥讽地认为是“奇 迹”。这方面的其他例证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二是评议的指导思想违背科学规律和价值 错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芝加哥大学进 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原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基因 组研究所所长吴仲义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 评价体系的初衷和结果是:防止出现差的,不鼓 励出现好的。国内科学评议的初衷是奖勤罚懒。 所谓“先改革先收益”,“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我 们的评价结果和科研单位、科学家绩效密切挂钩 就是明证。但科学研究是创造性劳动,它来源于 一定的积累,来源于对科学的热爱,来源于“众里 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灵感。我们现行的频繁、简单、量化的评价体系和 办法,在督促“懒惰”科学家勤奋工作的同时,使 得最有潜力成为优秀科学家的人才疲于应付,放 弃了对科学发现规律的应有遵循。我们在不容忍 平庸、懒惰和失败的同时,放弃了对杰出的渴 望。 三是国内机构评审失去公信力,目前国内一 流研究机构正在尝试使用“国际评价”。此举当然 是为了更多地得到国际专家的咨询意见,但也表 明了国内科技评价机构的缺失,或原有科技评价 及机构公信力的丧失。反观美国,存在着大量以 科技评价和科技咨询为主业的中介机构。如美国 科学促进会、纽约科学院等等。这些机构虽然也 有些有政府背景,但从管理和隶属上完全是非政 府的,是独立运行的。这就从体制上保证了这些 机构评价结果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至于一些科技 政策咨询公司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些咨询公司由于其评价结果必须接受市场的 检验,其评价的客观性就成为其存在的生命线。 中国的科技评价应该呼唤独立的非政府隶属的 所 情 所 务 7 UnRegistered
风华正 专业评价机构。 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确实是吸引国际一流 四是同行评议普遍存在着叠加价值标准”。人才的重要因素。 所谓叠加价值标准是指:评审专家首先考虑被评 本次美国之行,我们对以人为本有了进一步 审者的学术价值:同时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通的理解。在美国的许多科研机构当中,所有的设 俗的说法就是:既当裁判员也当运动员,同时考施虽然不极尽奢华,但材料、做工、色彩、灯光无 虑评审的结果是否对评审者有利,并把这种考虑不细致入微。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研机构里,就 叠加到学术价值之上。由于评价的标准经过叠是以科学家为本。就是要让科学家最放松、最舒 加,是不纯粹的学术价值评价,其对学术评价的心、最享受。这样的科研环境.再碰上有潜力的科 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学人才,科学的发展才能有一番新的面貌。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如社会大众对科 基础设施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科学管理者 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政府部门高层决策者对科学的理解。美国斯坦福大学最近新落成一座 科学素养不够:社会和学术风气不良:学术资源B0o- Building.就是基于校长认识到生命科学发 分配不均和不足导致竞争激烈:评议过程缺乏精展的巨大前景,以及生物科学和其他各学科的交 细管理和严格控制、学术评价机构公信力缺失叉融合的特点所倡议建造的。在校长的大力倡导 等。针对目前中国科技现状应适当扶植成立非下这座建筑呈完全敞开式办公共有来自30多 政府的甚至是商业模式运作的科技评价中介机个系的40多个科学家小组在这座大楼里建立了 构。加强科学家学(协)会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目己的实验室 前这些学会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学术研讨,倀少对 中国有句古语: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其 政府决策科学家自身和社会大众产生影啊,我实刚刚破土的梧桐也是不能供凤凰栖身的。梧 相信,只要有合理的运行机制,优化的科学家群桐必须枝繁叶茂,凤凰才会择木而栖。让我们的 体和中立的科技评价机构是可以通过精细管理科学家、科研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 和严格控制而实现较为莼粹的同行评议的 科研环境,培育我们已经栽下的梧桐苗,并以此 来吸引和欢迎我们的凤凰。 科研基础设施须从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科研基础设施的 杨卫平: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党 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委书记、常务副所长) 已经基本实现。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日新月异的 科研大楼和在仪器设备方面的巨大投资就可以原文链接:《科学时报》(2009-12-23A3 知道。但由于我们自己是刚刚富裕起来,科学研观察) 究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成从基本功能型向完善 舒适型的转换。这种影响对于勤劳节俭的中国人 来说似乎影响不应太大,但美国以人为本的舒适 8基因组所所刊
基因组所所刊 风 华 正 茂 专业评价机构。 四是同行评议普遍存在着“叠加价值标准”。 所谓叠加价值标准是指:评审专家首先考虑被评 审者的学术价值;同时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通 俗的说法就是:既当裁判员也当运动员,同时考 虑评审的结果是否对评审者有利,并把这种考虑 叠加到学术价值之上。由于评价的标准经过叠 加,是不纯粹的学术价值评价,其对学术评价的 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如社会大众对科 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政府部门高层决策者 科学素养不够;社会和学术风气不良;学术资源 分配不均和不足导致竞争激烈;评议过程缺乏精 细管理和严格控制、学术评价机构公信力缺失 等。针对目前中国科技现状,应适当扶植成立非 政府的,甚至是商业模式运作的科技评价中介机 构。加强科学家学(协)会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目 前这些学会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学术研讨,很少对 政府决策、科学家自身和社会大众产生影响。我 相信,只要有合理的运行机制,优化的科学家群 体和中立的科技评价机构是可以通过精细管理 和严格控制而实现较为纯粹的同行评议的。 科研基础设施须从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科研基础设施的 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已经基本实现。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日新月异的 科研大楼和在仪器设备方面的巨大投资就可以 知道。但由于我们自己是刚刚富裕起来,科学研 究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成从基本功能型向完善 舒适型的转换。这种影响对于勤劳节俭的中国人 来说似乎影响不应太大,但美国以人为本的舒适 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确实是吸引国际一流 人才的重要因素。 本次美国之行,我们对以人为本有了进一步 的理解。在美国的许多科研机构当中,所有的设 施虽然不极尽奢华,但材料、做工、色彩、灯光无 不细致入微。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研机构里,就 是以科学家为本。就是要让科学家最放松、最舒 心、最享受。这样的科研环境,再碰上有潜力的科 学人才,科学的发展才能有一番新的面貌。 基础设施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科学管理者 对科学的理解。美国斯坦福大学最近新落成一座 Bio-Xbuilding,就是基于校长认识到生命科学发 展的巨大前景,以及生物科学和其他各学科的交 叉融合的特点所倡议建造的。在校长的大力倡导 下,这座建筑呈完全敞开式办公,共有来自 30 多 个系的 40 多个科学家小组在这座大楼里建立了 自己的实验室。 中国有句古语: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其 实,刚刚破土的梧桐也是不能供凤凰栖身的。梧 桐必须枝繁叶茂,凤凰才会择木而栖。让我们的 科学家、科研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 科研环境,培育我们已经栽下的梧桐苗,并以此 来吸引和欢迎我们的凤凰。 (杨卫平: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党 委书记、常务副所长) 原文链接:《科学时报》 (2009-12-23 A3 观察) 8 UnRegistered
所睛所务 凨解榔枣燕 共茶学需途 自春礼考囊“中沙椰枣基因项管经进展 张晓伟 2010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白春礼在沙特朔间,与国王科技城总裁莫罕 白春礼访问了位于沙特利雅得市的阿卜杜拉阿默德沙维叶博士以及副总裁特尔基.萨乌迪王 齐兹国王科技城亲切接见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子举行了会谈。两位总裁均给予椰枣项目极高的 研究所驻沙特椰枣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并与国评价对该项目的进展十分满意并愿意在沙特 王科技城执行副总裁特尔基.萨乌迪王子签署了地方特有物种基因组研究和医疗健康领域展开 成立联合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备忘录,双方示特长期合作,并希望以后所有与中方合作的项目都 大力支持联合中心的发展 能以此为榜样。另外沙特方面还介绍了沙特政府 视察期间.白春礼一行在基因组所副斯长于对科研基金的资助力度等情况.并希望与更多的 军的陪同下参观了椰枣项目组的基因组测序及中国科学家进行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会谈结 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并与基因组所驻沙特枣椰项束时白春礼与特尔基王子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国 目组全体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询问了研究所科王科技城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及成立中国科学院与 技人员的生活与学习情况。白春礼表示,十分高沙特国王科技城联合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备忘录 兴能再次来到沙特看望大家,该项目是中科院在双方表示将继续推进在各个领域的科研合作。 海外最大的科研合作项目,也是沙特方面最为满陪同白春礼一同到访的人员有:中科院院士 意的国际合作项目,感谢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李灿,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黄 付出,祝贺椰枣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维,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中科院研究 白春礼十分关心项目组中方人员的学习生生院副院长王颖,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国家 活,此行还特地向大家赠送了近百册的基因组领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域及社科类畅销图书。并特地为项目组撰写了副所长雷家强,中科院办公厅秘书处处长胥伟 同解椰枣基因,燕山大漠一脉连;共攀科学高华,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亚非处助理蒋一琪。 峰,中沙友谊谱新篇”的题词
基因组所所刊 所 情 所 务 2010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白春礼访问了位于沙特利雅得市的阿卜杜拉阿 齐兹国王科技城,亲切接见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 研究所驻沙特椰枣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并与国 王科技城执行副总裁特尔基.萨乌迪王子签署了 成立联合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备忘录,双方表示将 大力支持联合中心的发展。 视察期间,白春礼一行在基因组所副所长于 军的陪同下参观了椰枣项目组的基因组测序及 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并与基因组所驻沙特枣椰项 目组全体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询问了研究所科 技人员的生活与学习情况。白春礼表示,十分高 兴能再次来到沙特看望大家,该项目是中科院在 海外最大的科研合作项目,也是沙特方面最为满 意的国际合作项目,感谢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和 付出,祝贺椰枣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白春礼十分关心项目组中方人员的学习生 活,此行还特地向大家赠送了近百册的基因组领 域及社科类畅销图书。并特地为项目组撰写了 “同解椰枣基因,燕山大漠一脉连;共攀科学高 峰,中沙友谊谱新篇”的题词。 白春礼在沙特期间,与国王科技城总裁莫罕 默德.沙维叶博士以及副总裁特尔基.萨乌迪王 子举行了会谈。两位总裁均给予椰枣项目极高的 评价,对该项目的进展十分满意,并愿意在沙特 地方特有物种基因组研究和医疗健康领域展开 长期合作,并希望以后所有与中方合作的项目都 能以此为榜样。另外沙特方面还介绍了沙特政府 对科研基金的资助力度等情况,并希望与更多的 中国科学家进行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会谈结 束时白春礼与特尔基王子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国 王科技城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及成立中国科学院与 沙特国王科技城联合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备忘录, 双方表示将继续推进在各个领域的科研合作。 陪同白春礼一同到访的人员有:中科院院士、 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李灿,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黄 维,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中科院研究 生院副院长王颖,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国家 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副所长雷家强,中科院办公厅秘书处处长胥伟 华,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亚非处助理蒋一琪。 白春礼考察“中沙椰枣基因项目”进展 张晓伟 9 UnRegistered
风华正 我所参与的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入选 “2009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ProcNatlAcadSciUSA(htp://www.pnas 员及其项目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org/ content/106/19/7595.long)。对于这一重要 袁隆平研究团队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植进展,生命科学权威刊物Ce在其" Leading 物基因研究中心朱立煌、朱祯研究团队等合作完Edge"专栏中专文介绍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 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相关的潜在功能基项研究是凶明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的一个 因的发掘与鉴定“相关研究进展荣登00年起点 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该评选由科技部基 与会专家认为,此次入选的“中国基础研究 础研究管理中心发起,根据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大新闻”表明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持续增 式评选产生。 强,此外,该评选结果还显示:全球变化已成为基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大础研究的热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合作用凸显 面积推广,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不可我国在古生物学研究等传统优势学科稳步发展 替代的作用。虽然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等特点 用.但其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是 其它入选成果分别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个经典的科学难题。进入20世纪,中科院北京基重大改造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查明中国陆地生态 因组研究所率先完成水稻全基因组精细图构建系统的碳平衡状况,揭示A1型短指症致病机 及分析,经过数年的硏究,在水稻杂交优势的分理,发现β一抑制因子-2复合体信号缺损可导 子机理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发表在致胰岛素耐受实验证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 发育全能性,发现金属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 透明绝缘体,阐明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 机制,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 取得重要进展,找到鸟类起源的一些关键证据。 相关论文http://www.pnasorg/con tent/106/19/7695.lng 综合办公室 2010年1月 10基因组所所刊
基因组所所刊 风 华 正 茂 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 员及其项目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研究团队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植 物基因研究中心朱立煌、朱祯研究团队等合作完 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相关的潜在功能基 因的发掘与鉴定”相关研究进展,荣登“2009 年 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该评选由科技部基 础研究管理中心发起,根据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 式评选产生。 自上世纪 70 年代起,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大 面积推广,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虽然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 用,但其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是一 个经典的科学难题。进入 20 世纪,中科院北京基 因组研究所率先完成水稻全基因组精细图构建 及分析,经过数年的研究,在水稻杂交优势的分 子机理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发表在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http://www.pnas. org/content/106/19/7695.long)。对于这一重要 进 展 , 生 命 科 学 权 威 刊 物 Cell 在 其 "Leading Edge" 专栏中专文介绍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 项研究是阐明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的一个 起点。 与会专家认为,此次入选的“中国基础研究 十大新闻”表明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持续增 强,此外,该评选结果还显示:全球变化已成为基 础研究的热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作用凸显, 我国在古生物学研究等传统优势学科稳步发展 等特点。 其它入选成果分别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重大改造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查明中国陆地生态 系统的碳平衡状况,揭示 A1 型短指症致病机 理,发现 β- 抑制因子 -2 复合体信号缺损可导 致胰岛素耐受,实验证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 发育全能性,发现金属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 透明绝缘体,阐明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 机制,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 取得重要进展,找到鸟类起源的一些关键证据。 相 关 论 文 :http://www.pnas.org/content/106/19/7695.long 综合办公室 2010 年 1 月 10 UnRegis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