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2014年第2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3,文件大小:1.26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K3)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2014年12月4日) 要闻 白春礼: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 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成立 院友风采 师长技昌家国熔古今济苍生—追忆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 柳传志:首次回忆自己的70年 院友文稿 石元春:中国能源革命不能没有“一片” 田溯宁: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产业互联网时代 科苑往事 科学院人的历史担当 科学传播局综合处

2014 年第 2 期·总第 2 期 (2014 年 12 月 4 日) 白春礼:传承历史 创新未来——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 65 周年 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成立 师长技昌家国 熔古今济苍生——追忆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 柳传志:首次回忆自己的 70 年 石元春:中国能源革命不能没有“一片” 田溯宁:未来 20 年中国将迎来产业互联网时代 科学院人的历史担当 科学传播局综合处 要 闻 院友风采 院友文稿 科苑往事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要闻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传承历史创新未来—一—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 白春礼 2014年11月1日 值,让我们对新一代学子的科学未来寄予美 庆祝建院65周年 好的祝福。 中国科学院的建立是中国近现代科技 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科学院的发展是新中 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国科学院的 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的历史。 本文为作者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65 建院初期,中国科学院在原中央研究 周年暨“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 赛决赛活动上的讲话。 院、北平研究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基础上, 凝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科学家,迅速整合 秋风万里动,嘉气接云天。金秋时节, 组建了一批研究机构,其后成立了中国科学 我们刚刚庆祝了共和国65岁华诞,又迎来 院学部,开启了新中国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事 了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 业,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奠定了我院 65年前,人民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散 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制基础 尽,新中国的美好蓝图正在擘划,中央就作 “十二年规划”实施期间,党中央发出 出建立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决策。1949年11“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用极大的力 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科 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 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我 65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与祖国同行, 院创建了一批新技术和应用类研究所,加强 与科学共进。在这里,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了资源生态方面的研究布局,逐步成为学科 虑,筚路蓝缕,奠定了新中国的科技基础, 齐全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 开创了共和国的科技伟业,让我们永远铭记心,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带动了 他们的历史功勋。在这里,一代代科学家奋 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地方科 勇拼搏,努力攀登,为新中国的建设、改革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科技贡献,让我们对 十年动乱期间,中国科学院遭受严重摧 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在这里,一批批青年残。1975年,中国科学院的整顿使中国科技 学子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在追求真理、界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一缕曙光。在“科学 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的春天”里,我院率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要闻 1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白春礼 2014 年 11 月 1 日 秋风万里动,嘉气接云天。金秋时节, 我们刚刚庆祝了共和国 65 岁华诞,又迎来 了中国科学院建院 65 周年。 65 年前,人民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散 尽,新中国的美好蓝图正在擘划,中央就作 出建立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决策。1949 年 11 月 1 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科 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65 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与祖国同行, 与科学共进。在这里,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 虑,筚路蓝缕,奠定了新中国的科技基础, 开创了共和国的科技伟业,让我们永远铭记 他们的历史功勋。在这里,一代代科学家奋 勇拼搏,努力攀登,为新中国的建设、改革 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科技贡献,让我们对 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在这里,一批批青年 学子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在追求真理、 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让我们对新一代学子的科学未来寄予美 好的祝福。 (一) 中国科学院的建立是中国近现代科技 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科学院的发展是新中 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国科学院的 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的历史。 建院初期,中国科学院在原中央研究 院、北平研究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基础上, 凝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科学家,迅速整合 组建了一批研究机构,其后成立了中国科学 院学部,开启了新中国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事 业,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奠定了我院 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制基础。 “十二年规划”实施期间,党中央发出 “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用极大的力 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 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我 院创建了一批新技术和应用类研究所,加强 了资源生态方面的研究布局,逐步成为学科 齐全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 心,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带动了 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地方科 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中国科学院遭受严重摧 残。1975 年,中国科学院的整顿使中国科技 界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一缕曙光。在“科学 的春天”里,我院率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传承历史 创新未来——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 65 周年 本文为作者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 65 周年暨“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 赛决赛活动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要闻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正常科研秩序,恢人民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 复研究生教育并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量。 生院,打通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交流合作我们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国家富 的渠道。 强、人民幸福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 改革开放之后,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点,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充分体 场经济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现了科技国家队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质量完 院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改革探索,充分发挥成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了国家科研机构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先行载人深潜、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 和示范带动作用。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务;解决了国防安全中的一批重大科技问 基金,实行所长负责制,建立开放实验室制题,成为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方面军; 度;建立了中国的院士制度,启动了“百人突破了新材料、激光器、计算机、能源科技 计划”;探索“一院两种运行机制”,孕育等战略必争领域的关键技术,解决了一批国 和发展了联想集团,催生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家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卡脖子”的关键问 和科技园区。 题 世纪之交,中央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作我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学术 岀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支持我卓越,不懈探究真理,弘扬科学精神,勇攀 院先走一步,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我院科学高峰。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哥德 进行了大幅度科技布局调整,凝练科技目巴赫猜想、高温超导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 标,聚焦战略重点,调整、优化、新建了一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先后有20项成果获国 批硏究机构。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调整优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占总数的61%),建成我 化队伍结构,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完成人才队伍代际转移,凝聚和造就了一批在量子通信、千细胞、中微子振荡、量子反 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建成一批国际先常霍尔效应等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物理、化 进水平的大科学装置,科研条件和园区面貌学、纳米与材料科学、数学等学科整体水平 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构建了与社会紧密合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的创新网络和平台,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 我们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科学 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我院的整体创新能力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取得了海水养殖、顺 发生了质的跃升,成为在国际科技界具有重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等 要影响力的国家科研机构。 重大技术突破,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开展 (二) 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等重大科技会战,培 65年来,中国科学院不断出创新成果、育了以小偃系列小麦为代表的一系列农作 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是一支党、国家、物新品种,为我国农业产量上台阶作出了重

·要闻 2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正常科研秩序,恢 复研究生教育并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 生院,打通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交流合作 的渠道。 改革开放之后,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 院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改革探索,充分发挥 了国家科研机构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先行 和示范带动作用。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 基金,实行所长负责制,建立开放实验室制 度;建立了中国的院士制度,启动了“百人 计划”;探索“一院两种运行机制”,孕育 和发展了联想集团,催生了中国高技术企业 和科技园区。 世纪之交,中央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作 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支持我 院先走一步,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我院 进行了大幅度科技布局调整,凝练科技目 标,聚焦战略重点,调整、优化、新建了一 批研究机构。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调整优 化队伍结构,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顺利 完成人才队伍代际转移,凝聚和造就了一批 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建成一批国际先 进水平的大科学装置,科研条件和园区面貌 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构建了与社会紧密合作 的创新网络和平台,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 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我院的整体创新能力 发生了质的跃升,成为在国际科技界具有重 要影响力的国家科研机构。 (二) 65 年来,中国科学院不断出创新成果、 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是一支党、国家、 人民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 我们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国家富 强、人民幸福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充分体 现了科技国家队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质量完 成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载人深潜、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 务;解决了国防安全中的一批重大科技问 题,成为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方面军; 突破了新材料、激光器、计算机、能源科技 等战略必争领域的关键技术,解决了一批国 家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卡脖子”的关键问 题。 我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学术 卓越,不懈探究真理,弘扬科学精神,勇攀 科学高峰。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哥德 巴赫猜想、高温超导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 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先后有 20 项成果获国 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占总数的 61%),建成我 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在量子通信、干细胞、中微子振荡、量子反 常霍尔效应等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物理、化 学、纳米与材料科学、数学等学科整体水平 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科学 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取得了海水养殖、顺 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等 重大技术突破,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开展 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等重大科技会战,培 育了以小偃系列小麦为代表的一系列农作 物新品种,为我国农业产量上台阶作出了重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要闻 3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要贡献;开展了沙坡头流沙治理、重大地质主体功能区划等一批重要研究报告。一批战 灾害监测与防治、东北盐碱地治理等一批事略科学家提岀的重要科学思想产生了深远 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研制了青蒿素、影响,如竺可桢先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 地奥心血康、丹参多酚酸盐等一批重大创新想,顾准先生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 药物,通过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转移转想,周立三先生等关于《生存与发展》系列 化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国情研究报告,王大珩先生等关于跟踪国外 会效益。 战略高技术的建议等。 我们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立足创 新实践培养人才,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凝聚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继续前行 和造就创新人才。在中国科学院这个大家庭的不竭动力。中国科学院65年的发展历程, 里,有22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和精 章”(全国共23位),18位科学家获得国家神财富,形成了我院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 最高科技奖(全国共24位),有千余名科学优良文化传统。 家被授予院士称号,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国家 是民主办院。在最早的中国科学院建 重大科技任务首席科学家或主要带头人,院草案中,就有建立评议会加强学术自主的 900余位在国际科技组织和科学团体担任学设想,建院初期就聘任优秀科学家担任各学 术职务。率先实行学位制和建立博士后制科专门委员,发挥学术顾问作用。1955年, 度,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各研究所相继建立学 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术委员会,使民主办院在体制上得到保证 士,为社会输送了13万名高素质的创新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虽然体制上有所变化, 业人才。 但依靠和尊重科学家、充分听取科学家意 我们坚持以创新思想服务国家决策,科见,一直是我院的优良传统。这是我院科学 学引导公众。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展的根本所在。 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开展重大二是人才强院。建院初期,国内大部分 科技咨询和评议,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优秀科学家人心向院,大批海外归国学子加 作用。组织和动员全国科学家制定了国家盟我院,奠定了我院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 “十二年规划”,提出了被邓小平称为“科的核心地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次政治 研工作宪法”的“科学十四条”,提出了建运动中,我院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知识分子 立科学基金制度、建立中国工程院等重大政政策,竭尽所能保护科学家。改革开放时期, 策建议,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我院为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尊重知 国家创新体系》《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识、尊重人才思想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贡 《面向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和献。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全院

·要闻 3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要贡献;开展了沙坡头流沙治理、重大地质 灾害监测与防治、东北盐碱地治理等一批事 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研制了青蒿素、 地奥心血康、丹参多酚酸盐等一批重大创新 药物,通过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转移转 化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我们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立足创 新实践培养人才,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凝聚 和造就创新人才。在中国科学院这个大家庭 里,有 22 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全国共 23 位),18 位科学家获得国家 最高科技奖(全国共 24 位),有千余名科学 家被授予院士称号,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国家 重大科技任务首席科学家或主要带头人, 900 余位在国际科技组织和科学团体担任学 术职务。率先实行学位制和建立博士后制 度,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 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 士,为社会输送了 13 万名高素质的创新创 业人才。 我们坚持以创新思想服务国家决策,科 学引导公众。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开展重大 科技咨询和评议,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 作用。组织和动员全国科学家制定了国家 “十二年规划”,提出了被邓小平称为“科 研工作宪法”的“科学十四条”,提出了建 立科学基金制度、建立中国工程院等重大政 策建议,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面向 2020 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和 主体功能区划等一批重要研究报告。一批战 略科学家提出的重要科学思想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竺可桢先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 想,顾准先生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 想,周立三先生等关于《生存与发展》系列 国情研究报告,王大珩先生等关于跟踪国外 战略高技术的建议等。 (三)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继续前行 的不竭动力。中国科学院 65 年的发展历程,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和精 神财富,形成了我院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 优良文化传统。 一是民主办院。在最早的中国科学院建 院草案中,就有建立评议会加强学术自主的 设想,建院初期就聘任优秀科学家担任各学 科专门委员,发挥学术顾问作用。1955 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各研究所相继建立学 术委员会,使民主办院在体制上得到保证。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虽然体制上有所变化, 但依靠和尊重科学家、充分听取科学家意 见,一直是我院的优良传统。这是我院科学 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人才强院。建院初期,国内大部分 优秀科学家人心向院,大批海外归国学子加 盟我院,奠定了我院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 的核心地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次政治 运动中,我院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知识分子 政策,竭尽所能保护科学家。改革开放时期, 我院为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思想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贡 献。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全院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要闻 4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同志务必高度重视人才问题,这是我院持续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 发展的百年大计。 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这 三是开放兴院。中国科学院是全国人民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 的科学院,我院的建立与发展,始终得到老求,着眼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历届党和国家领导势,对我院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赋予我 的亲切关怀,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院的新使命、新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院 持。我们必须秉持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党组认真研究,组织制定了《中国科学院 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提炼科技目标,加强产(简称《“率先行动”计划》)。最近,习近 学研用合作,用我们的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平总书记对《“率先行动”计划》作出重要 创新思想回报社会,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批示,进一步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 为国家作出创新贡献;必须扩大战略视野,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创新起“三个面向”,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是 点。这是我院兴盛不衰的动力源泉。 新时期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方针和中心任务。 2011年以来,我院党组总结历史经验,历史是前人创造的,我们这一代人正在 着眼未来发展,提出了“民主办院、人才强创造新的历史。根据《“率先行动”计划》 院、开放兴院”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到2020年左右,我院将基本实现“四个率 新的政策举措。如,院机关科硏管理改革时,先”目标,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院宏观管理层面组建了4个委员会,进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步丰富了民主办院的内涵,加强了组织保应有的骨干引领作用;到2030年左右,将 障;相继提出了“3H工程”“特聘研究员计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在新中国成 划”“新百人计划”等新的人才强院举措,立100年、我院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 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努力凝聚和激励优秀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 才,创造安心致研的良好环境;推动科技资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组织实施科技服务网史又是后人书写的,我们的奋斗要接 络计划和国际化推进战略,进一步扩大了国受历史的评价。我衷心希望,未来的历史是 内外开放合作。 这样评述我们中国科学院的 (四) 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弦歌不辍声自远,薪火相传铸伟业。去中,20世纪后半叶,中国科学院奠定了中国 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科技发展的雄厚基础 院,对我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率先”要21世纪前半叶,中国科学院引领带动了 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中国科技的创新跨越。人们可以欣慰地说

·要闻 4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同志务必高度重视人才问题,这是我院持续 发展的百年大计。 三是开放兴院。中国科学院是全国人民 的科学院,我院的建立与发展,始终得到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历届党和国家领导 的亲切关怀,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 持。我们必须秉持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 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提炼科技目标,加强产 学研用合作,用我们的创新成果、创新人才、 创新思想回报社会,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为国家作出创新贡献;必须扩大战略视野,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创新起 点。这是我院兴盛不衰的动力源泉。 2011 年以来,我院党组总结历史经验, 着眼未来发展,提出了“民主办院、人才强 院、开放兴院”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 新的政策举措。如,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时, 在院宏观管理层面组建了 4 个委员会,进一 步丰富了民主办院的内涵,加强了组织保 障;相继提出了“3H 工程”“特聘研究员计 划”“新百人计划”等新的人才强院举措, 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努力凝聚和激励优秀人 才,创造安心致研的良好环境;推动科技资 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组织实施科技服务网 络计划和国际化推进战略,进一步扩大了国 内外开放合作。 (四) 弦歌不辍声自远,薪火相传铸伟业。去 年 7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 院,对我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率先”要 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 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 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这 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 求,着眼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 势,对我院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赋予我 院的新使命、新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院 党组认真研究,组织制定了《中国科学院 “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 (简称《“率先行动”计划》)。最近,习近 平总书记对《“率先行动”计划》作出重要 批示,进一步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 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 “三个面向”,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是 新时期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方针和中心任务。 历史是前人创造的,我们这一代人正在 创造新的历史。根据《“率先行动”计划》, 到 2020 年左右,我院将基本实现“四个率 先”目标,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应有的骨干引领作用;到 2030 年左右,将 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在新中国成 立 100 年、我院成立 100 年时,把我国建成 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又是后人书写的,我们的奋斗要接 受历史的评价。我衷心希望,未来的历史是 这样评述我们中国科学院的: ——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20 世纪后半叶,中国科学院奠定了中国 科技发展的雄厚基础; 21 世纪前半叶,中国科学院引领带动了 中国科技的创新跨越。人们可以欣慰地说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要闻 5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中国终于站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彻底告我们的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 别了近代以来科技长期落后的历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科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可能实现 中,20世纪后半叶,中国科学院为我国的大跨越发展。《“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 国地位奠定了科技基础;21世纪前半叶,中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 国科学院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大新征程,迈入了率先跨越发展的新阶段。让 动力。人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占据了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齐心协力,勇攀 发展的制高点,屡次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时高峰,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作出无愧 代一去不复返了。 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创新成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就! 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成立 国际合作局 2014年11月13日 10月4日,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到中国访问交流,为 筹委会在德国科隆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中国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推荐优 决定正式成立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秀旅欧华人学者和有关人才,并介绍优秀的 旨在加强中欧学术联系,促进欧洲有关研究中国学者来德工作或访间。 机构与中国科学院的学术交流。 会议推选德国THK高技术有限公司缪强 学者联合会 教授为联合会首届会长,德国 Dynamco材料 咨询和贸易有限公司马森源博士、荷兰代尔 夫特理工大学范吉堂博士为联合会首届副 会长,德国达姆施塔德技术大学崔剑博士为 首届秘书长。会议还确认了首届理事人选, 并确定聘请院外知名旅欧学者为联合会顾 照片左1副会长范吉堂博士,左2副会长 问 马森源博士,左3会长缪强教授。 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计划不定 期召开中欧学术交流会议、组织和联系欧洲

·要闻 5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中国终于站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彻底告 别了近代以来科技长期落后的历史。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20 世纪后半叶,中国科学院为我国的大 国地位奠定了科技基础;21 世纪前半叶,中 国科学院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大 动力。人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占据了未来 发展的制高点,屡次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时 代一去不复返了。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的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国 的科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可能实现 跨越发展。《“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 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 新征程,迈入了率先跨越发展的新阶段。让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齐心协力,勇攀 高峰,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作出无愧 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创新成 就! 国际合作局 2014 年 11 月 13 日 10 月 4 日,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 筹委会在德国科隆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 决定正式成立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 旨在加强中欧学术联系,促进欧洲有关研究 机构与中国科学院的学术交流。 会议推选德国 THK 高技术有限公司缪强 教授为联合会首届会长,德国 Dynamco 材料 咨询和贸易有限公司马森源博士、荷兰代尔 夫特理工大学范吉堂博士为联合会首届副 会长,德国达姆施塔德技术大学崔剑博士为 首届秘书长。会议还确认了首届理事人选, 并确定聘请院外知名旅欧学者为联合会顾 问。 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计划不定 期召开中欧学术交流会议、组织和联系欧洲 科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到中国访问交流,为 中国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推荐优 秀旅欧华人学者和有关人才,并介绍优秀的 中国学者来德工作或访问。 传承历史 创新未来——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 65 周年 旅欧中国科学院学者联合会成立 照片左 1 副会长范吉堂博士,左 2 副会长 马森源博士,左 3 会长缪强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院友风泉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师长技昌家国熔古今济苍生——追忆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 科技日报陈瑜 2014年11月11日 与防护领域,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 应用相结合。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 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常常这样说。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生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国家”。 师昌绪 在目前我国的歼击机上有一个部件极 201年1月10日下午,广州,中国高温合金为重要,它是一个不到10厘米的高温合金, 父师昌绪院士在华工讲座 它当中有十个细小的孔,最小的孔只有一毫 “他每周要上5天班,早上8点离家来米,这种技术难度极高的材料决定了我国歼 击机的安全。 单位,下午4点从单位回家。我每天在办公 室接送他。去年4月2日上午他还在单位上 1964年10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师 班,中午去了医院就再也没出来。”电话那绪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头,秘书郝红全低声诉说着老人的点点滴 “空心叶片,你能不能做?我已经拿脑 袋担保了。”门一打开,时任航空研究院副 可是,他再也等不到那个陪伴了三年的总工程师的荣科就急匆匆地冲进来说。 师昌绪留学回国后,作为中国科学院金 老人了。 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我国著名 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从1957 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年起领衔由冶金部主持的航空发动机的关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键材料—一高温合金的攻关研究。听到荣科 的话,他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荣科是 绪走完了96年的人生。 先生曾经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 让他研制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合金空心叶 片 研究所的主页已修改成黑色,挂上了关于师 昌绪先生的生前照片和讣闻消息。 空心叶片铸造技术,当时只有美国有, 高度保密,英国人试了多年,因为性能不稳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这是国外同行 送给他的称号。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 定裹足不前 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也不知道怎么 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 做。”40多年后,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脱国外掣肘;也是他,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

·院友风采 6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科技日报 陈瑜 2014 年 11 月 11 日 “他每周要上 5 天班,早上 8 点离家来 单位,下午 4 点从单位回家。我每天在办公 室接送他。去年 4 月 2 日上午他还在单位上 班,中午去了医院就再也没出来。”电话那 头,秘书郝红全低声诉说着老人的点点滴 滴。 可是,他再也等不到那个陪伴了三年的 老人了。 2014 年 11 月 10 日 7 时 7 分,我国著名 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 绪走完了 96 年的人生。 先生曾经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 研究所的主页已修改成黑色,挂上了关于师 昌绪先生的生前照片和讣闻消息。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这是国外同行 送给他的称号。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 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 脱国外掣肘;也是他,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 与防护领域,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 应用相结合。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 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常常这样说。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生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国家”。 在目前我国的歼击机上有一个部件极 为重要,它是一个不到 10 厘米的高温合金, 它当中有十个细小的孔,最小的孔只有一毫 米,这种技术难度极高的材料决定了我国歼 击机的安全。 1964 年 10 月的一天,晚上 8 点多,师 昌绪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空心叶片,你能不能做?我已经拿脑 袋担保了。”门一打开,时任航空研究院副 总工程师的荣科就急匆匆地冲进来说。 师昌绪留学回国后,作为中国科学院金 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从 1957 年起领衔由冶金部主持的航空发动机的关 键材料——高温合金的攻关研究。听到荣科 的话,他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荣科是 让他研制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合金空心叶 片”。 空心叶片铸造技术,当时只有美国有, 高度保密,英国人试了多年,因为性能不稳 定裹足不前。 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也不知道怎么 做。”40 多年后,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师长技昌家国 熔古今济苍生——追忆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 2011 年 11 月 10 日下午,广州,中国高温合金 之父师昌绪院士在华工讲座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院成风泉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坦陈,“但当时就想,美国人做出来了,我及。 们怎么做不出来?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 “我们的国防太需要碳纤维了,不能总 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 是靠进口。”先生说,“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 “当时您心里很有底吗?”面对记者的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 问题,先生笑了,“没底。一点底都没有。”李克健听后深受感动,接受了先生的邀 就在这种无法形容的巨大压力下,他立请。随后先生开始召集会议,争取各方支持 即开始组织上百人的研究团队展开了试验。为研究单位申请经费、到生产厂家现场调 他们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攻研 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等一道道难关, “搞材料研究,就要千万百计把材料用 于196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上去。”1978年,时任金属研究所副所长的 叶片,这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师昌绪确定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研究方 台阶,只比美国晚了5年。而英国在这之后向。 走完这段路程,却整整用了15年时间 但当时这种观念并不被人接受,有人认 “这种叶片装备了我国上个世纪60至为科研院所应重视理论,写几篇文章就行, 90年代生产的大部分先进发动机。多年来从先生倡导的是器材科长该干的事情 未因为该叶片的问题出过任何事故。”当时 实践证明,先生对材料发展途径的判断 和先生一起工作的中科院金属所原所长李具有前瞻的眼光。 依依院士说。 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 前瞻材料学科发展 立项工作,只有农业等5个领域,1998年 “如今我国碳纤维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同 展,各种型号都出来了。虽然还有诸多问题意将材料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 有待攻克,但已不再受制于人。”共事近30 “材料使用面很广,但因为太基础,很 年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多时候反而容易被忽视。”2008年,在接受 副主任李克健说,这也是对先生在天之灵最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师先生如是说。 好的告慰了。 1986年,先生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年春,年届八旬的师昌绪找到李克员会副主任,当时正值科技体制改革,全国 健,说想和他一起抓一下碳纤维。李克健听建立了几十年的几十个材料腐蚀数据网站 后立马摇头:“这事大复杂,谁抓谁麻烦!”眼看着没人管,这意味着多年积累的数据将 李克健说的是大实话。质量轻、强度高毁于一旦。他力排众议,把腐蚀试验站的数 的碳纤维是航天航空基础原材料,我国从据监测分析建设列为基金委重大项目,常年 1975年就开始攻关,大会战搞了不少,就是给予支持。后来,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 拿不岀合格稳定的产品,许多人避之唯恐不桥等国家建设工程上马,这时大家才明白

·院友风采 7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坦陈,“但当时就想,美国人做出来了,我 们怎么做不出来?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 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 “当时您心里很有底吗?”面对记者的 问题,先生笑了,“没底。一点底都没有。” 就在这种无法形容的巨大压力下,他立 即开始组织上百人的研究团队展开了试验。 他们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攻 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等一道道难关, 于 1965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 叶片,这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 台阶,只比美国晚了 5 年。而英国在这之后 走完这段路程,却整整用了 15 年时间…… “这种叶片装备了我国上个世纪 60 至 90 年代生产的大部分先进发动机。多年来从 未因为该叶片的问题出过任何事故。”当时 和先生一起工作的中科院金属所原所长李 依依院士说。 前瞻材料学科发展 “如今我国碳纤维技术已取得重大进 展,各种型号都出来了。虽然还有诸多问题 有待攻克,但已不再受制于人。”共事近 30 年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 副主任李克健说,这也是对先生在天之灵最 好的告慰了。 2000 年春,年届八旬的师昌绪找到李克 健,说想和他一起抓一下碳纤维。李克健听 后立马摇头:“这事太复杂,谁抓谁麻烦!” 李克健说的是大实话。质量轻、强度高 的碳纤维是航天航空基础原材料,我国从 1975 年就开始攻关,大会战搞了不少,就是 拿不出合格稳定的产品,许多人避之唯恐不 及。 “我们的国防太需要碳纤维了,不能总 是靠进口。”先生说,“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 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 李克健听后深受感动,接受了先生的邀 请。随后先生开始召集会议,争取各方支持, 为研究单位申请经费、到生产厂家现场调 研。 “搞材料研究,就要千万百计把材料用 上去。”1978 年,时任金属研究所副所长的 师昌绪确定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研究方 向。 但当时这种观念并不被人接受,有人认 为科研院所应重视理论,写几篇文章就行, 先生倡导的是器材科长该干的事情。 实践证明,先生对材料发展途径的判断 具有前瞻的眼光。 1997 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 立项工作,只有农业等 5 个领域,1998 年, 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同 意将材料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 “材料使用面很广,但因为太基础,很 多时候反而容易被忽视。”2008 年,在接受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师先生如是说。 1986 年,先生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副主任,当时正值科技体制改革,全国 建立了几十年的几十个材料腐蚀数据网站 眼看着没人管,这意味着多年积累的数据将 毁于一旦。他力排众议,把腐蚀试验站的数 据监测分析建设列为基金委重大项目,常年 给予支持。后来,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 桥等国家建设工程上马,这时大家才明白: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院成风泉 8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材料环境腐蚀数据资料太重要了! 立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成功争取到2012 有人说,耄耋人该在家尽享天伦之乐年在我国召开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 了。可先生是个大忙人,退休后坚持上班三 “与先生相处,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亲 十多年 和力。”李克健说,在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 郝红全说,从去年住院,一直到今年早领域,尤其需要团队精神,需要德高望重的 些时候,先生在身体状况不错时,还整天关学术牵头人,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 心研究领域的最新情况。 这在我国科技界特别重要,也特别不容易。 爱“管闲事”的战略科学家 先生解释,这是因为自己考虑的是国家 先生是个特别热心的人,不管和他有全局,不是某个部门利益,更不是个人。 没有关系,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事,他都 为科学普及和传播奔走呼号 管。”共事近30年,这是李克健对先生最2013年3月23日,这是先生生前在公 深刻的印象 众场合的最后一次亮相,可容纳500人的中 2008年,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先生时,他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座无虚席,甚至过道 虽然发已掉光、牙已全无,但背不驼、眼不门口也挤满了人。 花,步伐稳健、思维敏捷。 讲台中央的先生缓缓开口:没人请我 先生有一本“效率手册”,上面记录着来,我是“自告奋勇”。因为科学家的责任 他每天的工作安排。翻开手册可以看到一一不光是搞科学,还要搞科普,科普是提高我 2010年,出差10次,在京主持大小会议几们人民幸福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虽然我今 十个,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工年95岁,老态龙钟,但是还没有糊涂,我 作 想我还是有责任来向公众讲一讲《材料与社 先生常说自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但他会》… 管的所谓“闲事”,却都是关乎于国家发展这些年,先生越来越关注科学家与媒体 方向的大事 的社会责任。 有人评价,先生是一位特别的科学家,早些时候,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因为他不仅在自己的硏究领域做出了卓越活动上,先生站在讲台,忧心忡忡地说出了 的贡献,还总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这么一段话:有人说,现在当科学家的职业 针对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必要性,1982向往度排在各职位向往度中列倒数第二。过 年、1992年他两次与张光斗等几位院士联名去一问小孩长大想干什么,都说想当科学 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参与筹备建家,现在的小孩却都想当企业家或公务员。 设;2000年前后,又向国家建议组建国家纳我们强调科教兴国,媒体就应该自小培养孩 米科学中心和国家纳米工程中心;生物材料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好奇 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又联合我国多个学会成心,让他们将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

·院友风采 8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材料环境腐蚀数据资料太重要了! 有人说,耄耋人该在家尽享天伦之乐 了。可先生是个大忙人,退休后坚持上班三 十多年。 郝红全说,从去年住院,一直到今年早 些时候,先生在身体状况不错时,还整天关 心研究领域的最新情况。 爱“管闲事”的战略科学家 “先生是个特别热心的人,不管和他有 没有关系,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事,他都 管。” 共事近 30 年,这是李克健对先生最 深刻的印象。 2008 年,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先生时,他 虽然发已掉光、牙已全无,但背不驼、眼不 花,步伐稳健、思维敏捷。 先生有一本“效率手册”,上面记录着 他每天的工作安排。翻开手册可以看到—— 2010 年,出差 10 次,在京主持大小会议几 十个,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工 作…… 先生常说自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但他 管的所谓“闲事”,却都是关乎于国家发展 方向的大事。 有人评价,先生是一位特别的科学家, 因为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还总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 针对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必要性,1982 年、1992 年他两次与张光斗等几位院士联名 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参与筹备建 设;2000 年前后,又向国家建议组建国家纳 米科学中心和国家纳米工程中心;生物材料 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又联合我国多个学会成 立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成功争取到 2012 年在我国召开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 “与先生相处,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亲 和力。”李克健说,在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 领域,尤其需要团队精神,需要德高望重的 学术牵头人,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 这在我国科技界特别重要,也特别不容易。 先生解释,这是因为自己考虑的是国家 全局,不是某个部门利益,更不是个人。 为科学普及和传播奔走呼号 2013 年 3 月 23 日,这是先生生前在公 众场合的最后一次亮相,可容纳 500 人的中 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座无虚席,甚至过道、 门口也挤满了人。 讲台中央的先生缓缓开口:没人请我 来,我是“自告奋勇”。因为科学家的责任, 不光是搞科学,还要搞科普,科普是提高我 们人民幸福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虽然我今 年 95 岁,老态龙钟,但是还没有糊涂,我 想我还是有责任来向公众讲一讲《材料与社 会》…… 这些年,先生越来越关注科学家与媒体 的社会责任。 早些时候,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活动上,先生站在讲台,忧心忡忡地说出了 这么一段话:有人说,现在当科学家的职业 向往度排在各职位向往度中列倒数第二。过 去一问小孩长大想干什么,都说想当科学 家,现在的小孩却都想当企业家或公务员。 我们强调科教兴国,媒体就应该自小培养孩 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好奇 心,让他们将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友通讯 院成风泉 9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国家应像支持科技人员作研究一样, 他的这个呼吁得到了高层的重视。随 支持媒体做科普。”先生在多种场合呼吁,后,很多国家部委和机构都加强了科技宣传 因为媒体宣传对引导孩子的思维非常重要,工作,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日渐把科技报道 “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为传播的“重头戏”。从事科研,心系科 几年前,一位国家领导人专程到师昌绪学传播。他就是这样一个有责任的科学家 家看望他。这位老人言辞恳切地提出两点建“其实我有冠心病、肺栓塞、高血压, 议:主流媒体增加科技报道内容,媒体从业还经常容易感冒,可老在家呆着我反倒苦 人员要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恼,工作起来生活就充实了。”先生曾这样 这缘于他自己的经历。师昌绪常年读书对媒体说:“一般人60岁退休,我已经多干 看报、收看电视,他发现主流媒体上科技报了30年,也算对得起国家。” 道太少,对热点事件的科普做得不够。同时,先生一路走好! 作为我国著名科学家,他经常接受媒体采 访,但感觉记者和编导的科学素养不高,甚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4-11-1103 至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令他十分忧虑。 柳传志:首次回忆自己的70年 柳传志 2014年1月23日 我今天谈的内容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1966年,文化 革命以前 此文为柳传志先生在成都商报的“我看未来20 年”大型公益演讲活动上的发言,也是他首次回忆 自己的70年。在演讲中,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 时代,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时代”, 自己是摸过象的人“尽量客观地回顾过去 后来的人从各个角度能看到中国当年真实的历 史 也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这是 我讲这段话的目的。”1984年底,柳传志创办了联 想,仅以此文向将联想带向世界的老人致敬,希望 他健康!向联想30年致敬,他们为许多中国企业做 1961年高中毕业照片 出了榜样!

·院友风采 9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国家应像支持科技人员作研究一样, 支持媒体做科普。”先生在多种场合呼吁, 因为媒体宣传对引导孩子的思维非常重要, “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几年前,一位国家领导人专程到师昌绪 家看望他。这位老人言辞恳切地提出两点建 议:主流媒体增加科技报道内容,媒体从业 人员要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这缘于他自己的经历。师昌绪常年读书 看报、收看电视,他发现主流媒体上科技报 道太少,对热点事件的科普做得不够。同时, 作为我国著名科学家,他经常接受媒体采 访,但感觉记者和编导的科学素养不高,甚 至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令他十分忧虑。 他的这个呼吁得到了高层的重视。随 后,很多国家部委和机构都加强了科技宣传 工作,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日渐把科技报道 作为传播的“重头戏”。从事科研,心系科 学传播。他就是这样一个有责任的科学家。 “其实我有冠心病、肺栓塞、高血压, 还经常容易感冒,可老在家呆着我反倒苦 恼,工作起来生活就充实了。”先生曾这样 对媒体说:“一般人 60 岁退休,我已经多干 了 30 年,也算对得起国家。” 先生一路走好!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4-11-11 03 版) 柳传志 2014 年 1 月 23 日 我今天谈的内容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 年到 1966 年,文化 革命以前 柳传志:首次回忆自己的 70 年 此文为柳传志先生在成都商报的“我看未来 20 年”大型公益演讲活动上的发言,也是他首次回忆 自己的 70 年。在演讲中,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 时代,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时代”, 自己是摸过象的人“尽量客观地回顾过去......让 后来的人从各个角度能看到中国当年真实的历 史......也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这是 我讲这段话的目的。”1984 年底,柳传志创办了联 想,仅以此文向将联想带向世界的老人致敬,希望 他健康!向联想 30 年致敬,他们为许多中国企业做 出了榜样! 1961 年高中毕业照片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