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 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 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 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 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 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 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 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 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 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 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 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 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 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 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 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 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 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 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 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 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 40 亿年。过了 40 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 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 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 4000 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 问题的,因为在 4000 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 1%!所以,研究人 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 4000 万年为奋斗目 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 400 年前伽利略是近代 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 400 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 历史以来的 400 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 400 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 过了在 400 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 试问 4000 年后乃至 4000 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 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 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 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 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 4000 万年内发生, 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 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 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 4000 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 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 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 的含义 答: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 (2)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 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 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 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 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 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髙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 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 的恢宏气度,展现出 的艺术形式和 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 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 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 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 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 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 40 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 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 西南的 12 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 54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57%; 人口 2.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 齿化石,距今约 170 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 70 万年。这两处古人类 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 50 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 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 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 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 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 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 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 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 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 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 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 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 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第①段从 行政区域、 、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 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 将元谋人、 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精美绝伦B.博大精深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 的恢宏气度,展现出 的艺术形式和 的文 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 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 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 50 多个少数民族,几乎 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 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 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 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 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1.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 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元谋人、 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 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 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 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 200 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 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 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 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 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 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 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 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 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 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 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 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 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 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 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 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 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 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 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 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沙 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 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 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 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 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 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 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 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 1860 年至 1890 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 9000 万公顷,大片焚 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 1934 年 5 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 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 2400 公里、宽 1500 公里、高 3 公里的一个巨大黄 色尘土带,连续 3 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 40 吨, 3 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 4500 亩,16 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 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 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 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 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 3 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 12 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 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 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
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 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的主要 内容是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罪魁祸首 休养生息 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 (尽量用原文语句) 4.第三自然段中的过度开发″是指什么?这段文字采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方法,请举 例简要说明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答 5.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 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举例 措施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 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 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 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 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 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 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 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 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 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主要 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养生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用原文语句) 4.第三自然段中的“过度开发”是指什么?这段文字采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方法,请举一 例简要说明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 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 5 寸至 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 8 到 14 个字。有的把简牍 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 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 斤 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 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 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 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 报人员把一份 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 1 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 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ν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 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 答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 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 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 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 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一大 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 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 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 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 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 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 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 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 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 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 2 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 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 4 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 1 张打印纸那么大; 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 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 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 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 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 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 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 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 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 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 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 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 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 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 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 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 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 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 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 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 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 谍报人员把一份 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 1 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 重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 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 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髙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 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 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 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 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 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 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 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 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 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 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 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 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 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 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 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 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 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 约 1000 亿元,死亡人数年均 6000 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 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 5 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 来全国 105 个单位、400 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 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 50 年、100 年的气候 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 “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 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 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 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 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 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 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 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 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 的前身,40 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 一直到 90 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 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 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 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确预报 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 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 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 天,青藏髙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 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 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 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 自2001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答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 么好处? 答:改写句 好处: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4.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依次为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 写一个可加1分,最多加2分。 6.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 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 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分)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 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 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 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 抗洪年”准确预报 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 2000 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 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 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 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 年冬 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 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 年 4 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 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 自 2001 年 5 月 31 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 么好处? 答:改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 写一个可加 1 分,最多加 2 分。 6.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 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 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 分)
答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 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 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 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 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 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 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 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 家们统计,黄洄污水排放量髙达α2亿旽,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 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 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 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 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 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 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 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 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 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答: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文中第②段加点词`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 答:旧的问题指 新的问题指: 3.(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 ;(2)据此,请 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 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 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 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 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 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 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 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 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 21.2 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 4100 万吨,农药和化肥 的年使用量分别为 3.75 万吨和 600 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 13 个市县,全长 397 公里。宁夏每年 3 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 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 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 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 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 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 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 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答: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②段加点词“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 答:旧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此,请 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