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京市高淳县语文二模试卷 (26分)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8)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9)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10)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4月30日晚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盛大开幕,我们可以援引《论语》 中的“ ▲”来表达我们对世界友人的欢迎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哺育(▲)(2)供给(▲)(3j然而止(▲)(4)qi(▲)宇轩昂 3、这是名著中一些主要人物曾说过的话语,其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这是林教头风雪山 神庙杀死陆谦时的话语。 B.“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 于人民。”这是保尔身体垮了之后告诚自己的话语。 C.“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 好的整理、归纳。”这是《童年》中外祖母告诫阿廖沙的话语 D.“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这是罗曼·罗兰在《名 人传〉序》开头题记引用的贝多芬的一句名言。 班级开展了“走进低碳生活”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9分) 【低碳理念】 4、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警醒,一个叫作“低碳”的概念从此叫响,什么是“低碳生活”昵? 请根据下面所给材料提炼“低碳生活”内涵。(2分) 材料一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材料二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越来越大,对大气、生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 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低碳生活: 【低碳世博】
2010 南京市高淳县语文二模试卷 一(26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 ▲ ,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 (2) ▲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 ▲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 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5)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 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7) ▲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8)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9)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10)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于 4 月 30 日晚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盛大开幕,我们可以援引《论语》 中的“ ▲ , ▲ ”来表达我们对世界友人的欢迎。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哺.育( ▲ ) (2)供给. ( ▲ ) (3)jiá然而止( ▲ )(4)qì( ▲ )宇轩昂 3、这是名著中一些主要人物曾说过的话语,其中判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这是林教头风雪山 神庙杀死陆谦时的话语。 B.“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 于人民。”这是保尔身体垮了之后告诫自己的话语。 C.“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 好的整理、归纳。”这是《童年》中外祖母告诫阿廖沙的话语。 D.“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这是罗曼·罗兰在《〈名 人传〉序》开头题记引用的贝多芬的一句名言。 班级开展了“走进低碳生活”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9 分) 【低碳理念】 4、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警醒,一个叫作“低碳”的概念从此叫响,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请根据下面所给材料提炼“低碳生活”内涵。(2 分) 材料一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材料二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越来越大,对大气、生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 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低碳生活: ▲ 【低碳世博】
5、下面是关于“低碳世博”的一则报道,但其中出现了标点错误和语病各一处,请你指出并改 正。(3分) ①“低碳世博”是2010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②在它背后是节能、(a)低碳和新能 源技术的大量运用。③大大小小的300多个场馆,从灯光,(b)浇灌用水到厕所用纸,各处细 节都显示出人们对未来低碳城市的探索。④园区道路的路基是由建筑渣土处理而成,世博轴的空 调系统完全不用电,“沪上生态家"(c)城市案例是用旧城改造拆迁下来的砖头砌成…⑤园区内 的场馆、建筑、交通、照明等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 (1)标点修改 处 1分) (2)病句修改▲处: (2分) 【低碳未来】 6、2010年42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低碳的未来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太 阳能技术将成为低碳社会的一个标签。左图是是体现这一主旨的一幅宣传画,请用简明语言说明 这幅图片的内容和含义。(4分) 说明画面内容:(2分) 含义:(2分) 二(41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6分) 【诗词阅读】 江城子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词的“老夫”形象。(2分)
5、下面是关于“低碳世博”的一则报道,但其中出现了标点错误和语病各一处,请你指出并改 正。(3 分) ①“低碳世博”是 2010 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②在它背后是节能、(a)低碳和新能 源技术的大量运用。③大大小小的 300 多个场馆,从灯光,(b)浇灌用水到厕所用纸,各处细 节都显示出人们对未来低碳城市的探索。④园区道路的路基是由建筑渣土处理而成,世博轴的空 调系统完全不用电,“沪上生态家”(c)城市案例是用旧城改造拆迁下来的砖头砌成……⑤园区内 的场馆、建筑、交通、照明等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 (1)标点修改 ▲ 处: ▲ (1 分) (2)病句修改 ▲ 处: ▲ (2 分) 【低碳未来】 6、2010 年 4·22 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经济 绿色发展”。低碳的未来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太 阳能技术将成为低碳社会的一个标签。左图是是体现这一主旨的一幅宣传画,请用简明语言说明 这幅图片的内容和含义。(4 分) 说明画面内容:(2 分) ▲ 含义:(2 分) ▲ 二(41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7—12 题。(16 分) 【诗词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词的“老夫”形象。(2 分)
8、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的作用。(2分) 【古文阅读】 宝山记游 管同(清) 宝山县城临大海,潮汐万态,称为奇观。而予初至县时,顾未尝一出,独夜卧人静,风涛汹 汹,直逼枕簟,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海 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凊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 咫尺不辨,但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隐见, 久之而后升。《楚词》曰:“长太息兮将上”。不至此,安知其体物之工哉明?及其大上,则斑驳激 射,大低与月同。而其光侵眸,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月五日,保绪复邀子置酒吴淞台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 波间者,不食顷间,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舟也。苏子瞻记登州之境,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 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 注释:口1]簟(dian店):竹席。[2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3]低昂:起伏,升降。 [4]体物之工:表现事物工巧,精确。[5]侵眸:刺眼。[6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时间 9、以下加点的实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称为奇观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保绪故好奇,与予善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C.及其大上 及鲁肃过寻阳 D.今乃信之 忌不自信 10、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安知其体物之工哉 A.久之而后升 B.又数刀毙之 C.辍耕之垄上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l1、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 8、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的作用。(2 分) ▲ 【古文阅读】 宝山记游 管同(清) 宝山县城临大海,潮汐万态,称为奇观。而予初至县时,顾未尝一出,独夜卧人静,风涛汹 汹,直逼枕簟[1],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2]。海 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 咫尺不辨,但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3]隐见, 久之而后升。《楚词》曰:“长太息兮将上”。不至此,安知其体物之工哉[4]?及其大上,则斑驳激 射,大低与月同。而其光侵眸[5],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月五日,保绪复邀子置酒吴淞台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 波间者,不食顷[6],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舟也。苏子瞻记登州之境,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 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 注释:[1]簟(diàn 店):竹席。[2]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3]低昂:起伏,升降。 [4]体物之工:表现事物工巧,精确。[5]侵眸:刺眼。[6]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时间。 9、以下加点的实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称为奇观.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保绪故好奇,与予善.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C.及.其大上 及.鲁肃过寻阳 D.今乃信.之 忌不自信. 10、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例句:安知其体物之.工哉 A.久之.而后升 B.又数刀毙之. C.辍耕之.垄上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翻译下面的句子。(5 分)
(1)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2分) (2)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3分) 12、作者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哪些奇观,请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读书的三境界 童道明 (1)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分三个境界。 (2)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顾准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 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革命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理想;鲁迅读外国书译外国书, 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顾准读书硏究希腊城邦式民主,试图解开一些历史悲剧的社会 历史根源。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 (3)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生动的例子是曹禺1930年进入 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 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华园图书馆内于1934年写成了《雷雨》。这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 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4)第三境界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忘食”。这个境界,我们自觉努力之后是可能达到的。重要的是,要“好读书”。“不求甚解 可以理解为不要“死读书”,这样就能“会意”。读书务求“会意”,清代有位诗人就说过,“读 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知味”与“会意”是一个意思。“会意”可以有大小之别,概括 言之就是能诱发恻隐之心等美好情愫产生的联想 (5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表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 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 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
(1)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 (2 分) ▲ (2)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3 分) ▲ 12、作者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哪些奇观,请概括。(3 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 一 17 题。(12 分) 读书的三境界 童道明 ⑴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分三个境界。 ⑵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顾准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 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革命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理想;鲁迅读外国书译外国书, 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顾准读书研究希腊城邦式民主,试图解开一些历史悲剧的社会 历史根源。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 ⑶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生动的例子是曹禺 1930 年进入 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 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华园图书馆内于 1934 年写成了《雷雨》。这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一 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⑷第三境界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忘食”。这个境界,我们自觉努力之后是可能达到的。重要的是,要“好读书”。“不求甚解” 可以理解为不要“死读书”,这样就能“会意”。读书务求“会意”,清代有位诗人就说过,“读 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知味”与“会意”是一个意思。 “会意”可以有大小之别,概括 言之就是能诱发恻隐之心等美好情愫产生的联想。 ⑸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表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 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 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
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 (6我要补充的是,最好不是“寻找一个”,而是寻找几个。拿我自己来说,与我最贴心的作 家,在中国古代作家里是陶渊明,在中国五四以来是冯至,在俄罗斯是契诃夫。 (7)前几年我沉浸在契诃夫的文字里。他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能让我吃惊。契诃夫对“美 的空费”常生伤感之情。他有篇小说叫《美人》,写的是主人公在穷乡僻壤见到两个美丽的姑娘 之后生出的“惋惜美丽”的惆怅。去年我在云南一个哈尼族的村寨看到个美丽的姑娘,竟然也 产生了“惋惜美丽”的念想。 (8)但给我带来最大的阅读愉快的中文书,还是五四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学作品。读朱 自清的文章、王统照的文章、冯至的文章…你能愉快地感觉到你在读很正直的、很厚道的、很 有学问也很有灵性的人写的文章。 (9)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说到契诃夫的人道主义时,写了这样一句:“现在我们有 些文学作品缺乏契诃夫的善良”,我可以照着这个样子说,现在我们有些文章缺乏朱自清的厚道。 ⑩当然,寻找自己能与之“会意”的作家时,可以将眼光放宽些。 ⑩1不要忽视并非文学界的作者的作品。实际上,文学界之外的人写的文章往往是挂着作家头 衔的人未必写的出来的。像演员于是之写的《幼学记事》《祭母亲》就是绝好的文章,像画家吴 冠中的文章篇篇可读。 ⑩2不要忽视并非“大腕级”的作家的作品。实际上,所谓二流作家的有些作品是一流作家也 未必写得岀来的。如果有人要我推荐抒情散文,我也许会向他推荐夏丐尊的《白马湖之冬》;如 果有人要我推荐哲理散文,我也许会向他推荐李健吾的《切梦刀》;如果有人要我推荐学者散文, 我也许会向他推荐梁遇春的文章。还是举自己的例子,我以前写长篇论文,写剧评,起念写散文、 随笔,是在读了百花出版社出的《梁遇春散文选》之后。 3)—个人不可能读遍天下书,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阅读的局限性。我上小学 的时候,小伙伴好像都在读《七侠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但我不读,而且立志不读武侠小说 因此我很可能与金庸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选自《教师博览》,有删改 13、请简要概括作者提出的读书三境界。(3分) 关于怎样做到读书的第三境界,作者给了我们哪些建议?请概括。(3分)
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 ⑹我要补充的是,最好不是“寻找一个”,而是寻找几个。拿我自己来说,与我最贴心的作 家,在中国古代作家里是陶渊明,在中国五四以来是冯至,在俄罗斯是契诃夫。 ⑺前几年我沉浸在契诃夫的文字里。他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能让我吃惊。契诃夫对“美 的空费”常生伤感之情。他有篇小说叫《美人》,写的是主人公在穷乡僻壤见到两个美丽的姑娘 之后生出的“惋惜美丽”的惆怅。去年我在云南一个哈尼族的村寨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竟然也 产生了“惋惜美丽”的念想。 ⑻但给我带来最大的阅读愉快的中文书,还是五四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学作品。读朱 自清的文章、王统照的文章、冯至的文章......你能愉快地感觉到你在读很正直的、很厚道的、很 有学问也很有灵性的人写的文章。 ⑼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说到契诃夫的人道主义时,写了这样一句:“现在我们有 些文学作品缺乏契诃夫的善良”,我可以照着这个样子说,现在我们有些文章缺乏朱自清的厚道。 ⑽当然,寻找自己能与之“会意”的作家时,可以将眼光放宽些。 ⑾不要忽视并非文学界的作者的作品。实际上,文学界之外的人写的文章往往是挂着作家头 衔的人未必写的出来的。像演员于是之写的《幼学记事》《祭母亲》就是绝好的文章,像画家吴 冠中的文章篇篇可读。 ⑿不要忽视并非“大腕级”的作家的作品。实际上,所谓二流作家的有些作品是一流作家也 未必写得出来的。如果有人要我推荐抒情散文,我也许会向他推荐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如 果有人要我推荐哲理散文,我也许会向他推荐李健吾的《切梦刀》;如果有人要我推荐学者散文, 我也许会向他推荐梁遇春的文章。还是举自己的例子,我以前写长篇论文,写剧评,起念写散文、 随笔,是在读了百花出版社出的《梁遇春散文选》之后。 ⒀一个人不可能读遍天下书,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阅读的局限性。我上小学 的时候,小伙伴好像都在读《七侠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但我不读,而且立志不读武侠小说, 因此我很可能与金庸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选自《教师博览》,有删改) 13、请简要概括作者提出的读书三境界。(3 分) ▲ ▲ ▲ 14、关于怎样做到读书的第三境界,作者给了我们哪些建议?请概括。(3 分)
15、结合文中作者的论述,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6、关于文中的举例论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举曹禺博览群书后才创作了《雷雨》,是为了证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种天才这 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一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B.举自己在云南看到美丽姑娘产生“惋惜美丽”的念想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了契诃夫作品与自 己“贴心”,对自己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C.举自己读了《梁遇春散文选》之后,由以前写长篇论文,写剧评,改写散文、随笔,是为了 证明像梁遇春这样虽非“大腕级”的作家作品,但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 D.举小时候小伙伴好像都在读《七侠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但自己不读,是为了证明自己与 金庸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是没有办法的事。 17、作者说,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感到自己“在读很正直、很厚道的、很有学问也很有灵性的人 写的文章”,在你学的关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春》《背影》中,有和作者一样的体会吗?试举 例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3分)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1)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春天湿漉漉 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紛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 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 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2)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 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 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旧白线的枯草篷子里,像飘落 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 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 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的睡去了 (3)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轮的岁月
▲ 15、结合文中作者的论述,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 分) ▲ 16、关于文中的举例论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举曹禺博览群书后才创作了《雷雨》,是为了证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种天才这 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一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B.举自己在云南看到美丽姑娘产生“惋惜美丽”的念想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了契诃夫作品与自 己“贴心”,对自己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C.举自己读了《梁遇春散文选》之后,由以前写长篇论文,写剧评,改写散文、随笔,是为了 证明像梁遇春这样虽非“大腕级”的作家作品,但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 D.举小时候小伙伴好像都在读《七侠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但自己不读,是为了证明自己与 金庸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是没有办法的事。 17、作者说,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感到自己“在读很正直、很厚道的、很有学问也很有灵性的人 写的文章”,在你学的关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春》《背影》中,有和作者一样的体会吗?试举一 例分析。(2 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 一 21 题。(13 分)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⑴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春天湿漉漉 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 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 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⑵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 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 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 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 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 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的睡去了。 ⑶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
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暧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 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嫰的蓍,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 角处的冰冷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 看不出颜色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暄嚣市声 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4)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5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士里全部 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 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做为吃食, 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6)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腥香气息的乡间了。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 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 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 在院子里晾晒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气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8)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的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 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湿润泥士,许多的蒲公英已经鼓了 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蓍。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 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 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 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暧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 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 角处的冰冷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 看不出颜色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暄嚣市声 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⑷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⑸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 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 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做为吃食, 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⑹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腥香气息的乡间了。 ⑺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 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 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 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气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⑻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的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 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湿润泥土,许多的蒲公英已经鼓了 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 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 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 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9)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蓍都已绽开过,花 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 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 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⑩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 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η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缕晩风或流云迢 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点燃亮自己的 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 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 呢 ⑩以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粒土,不管岁月多么地苍凉,不管脚步 多么地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地沉浮,但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 回到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声苍 老的召唤里 18、读完全文后,你认为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9、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4分) (1)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簇微微 燃烧的火苗 (2)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 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⑼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 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 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 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⑽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 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⑾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 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点燃亮自己的 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 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 呢? ⑿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地苍凉,不管脚步 多么地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地沉浮,但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 回到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声苍 老的召唤里…… 18、读完全文后,你认为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 19、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4 分) (1)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 燃烧的火苗。 ▲ (2)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 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20、第(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与内容上分别概括。(2分) 21、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借物抒情,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三(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 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 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分3分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质量调研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1、(10分)(1)蒹葭苍苍2)星汉灿烂(3)受任于败军之际(4)欲辨已忘言 (5)长风破浪会有时(6)背灼炎天光(7)角声满天秋色里(8)斜晖脉脉水悠悠 (9)衡阳雁去无留意(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4分)bj戛器 3、(3分)C(这是《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诚儿子傅聪的话语。) 4、(2分)低碳生活,就是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5、(3分)(1)b处“,”改“、”(1分)(2)第⑤句,改为“园区内的场馆、建筑、交 通、照明等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理念。”(2分) 6、(4分)内容说明:画面的主体是在象征着太阳光芒的三道圆圈的背景上有一棵大树;(1分) 树干的中心有一只节能灯,右边树叶上方有一块太阳能板。(1分) 含义: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1分)倡议人们开发利用太阳能,以减少其他能源 使用中的碳排放。(1分) 7、(2分)“老夫”是一位英武豪迈(或气概不凡)、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 8、(2分)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委婉而含蓄地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来 重新起用自己
▲ 20、第⑷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与内容上分别概括。(2 分) ▲ 21、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借物抒情,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分) ▲ 三(5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 黄 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 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 600 字 ;(2)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分 3 分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质量调研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1、(10 分)(1)蒹葭苍苍 (2)星汉灿烂 (3)受任于败军之际 (4)欲辨已忘言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背灼炎天光 (7)角声满天秋色里 (8)斜晖脉脉水悠悠 (9)衡阳雁去无留意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4 分)bǔ jǐ 戛 器 3、(3 分)C(这是《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诫儿子傅聪的话语。) 4、(2 分)低碳生活,就是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5、(3 分)(1)b 处 “,”改“、” (1 分) (2)第⑤句,改为“园区内的场馆、建筑、交 通、照明等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理念。”(2 分) 6、(4 分)内容说明:画面的主体是在象征着太阳光芒的三道圆圈的背景上有一棵大树;(1 分) 树干的中心有一只节能灯,右边树叶上方有一块太阳能板。(1 分) 含义: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1 分)倡议人们开发利用太阳能,以减少其他能源 使用中的碳排放。(1 分) 7、(2 分)“老夫”是一位英武豪迈(或气概不凡)、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 8、(2 分)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委婉而含蓄地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来 重新起用自己
9、(2分)A 10、(2分)D 11、(5分)(1)面对这样的景象,怀疑不是人世间能有的景致,我感到非常高兴。(3分) (2)向南面远望大洋,像有十几片落叶漂浮在波浪之间。(2分) 12、(3分)月下观潮海上日出午间海景(一点1分) 13、(3分)即“为天下而读书”、“天才式读书”、“会意式读书”。(一点1分) 14、(1)不要“死读书”:(2)寻找几个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作家的书来读:(3)寻找自己能 与之“会意”的作家时,可以将眼光放宽些。(一点1分) 15、(2分)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能领会作者所传递的一种美好与善良的情愫,获得熏陶:(1分) 或在现实生活与之相类似的场景中产生联想(得到心灵的契合、感悟)。(1分) 16、(2分)D 17、(2分)示例:(1)读朱自清的《春》能从作者对春天各种图景的赞美中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 自然万物的热爱,(1分)对田园牧歌式祥和宁静生活的憧憬。(1分) (2)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能深深地体会到儿子对父亲追忆与深厚的爱,(1分)同时也有对 年少时不能很好地理解父亲深沉的爱的遗憾与歉意。(1分) 18、(3分)花期长、生命力强、轻盈自由飞得远。 19、(4分)(1)这个句子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蒲公英开在枯草蓬里的艳丽形态,(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蒲公英开花时茂盛和亮丽的姿态。(1分) (2)这个句子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描写蒲公英艰难而执着的回乡历程,(1分)借此 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游子渴盼早日回故园的心情。(1分) 20、(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写乡村转到写城市由写蒲公英转到写人。(1分)内容上,用“亲 戚”一词表明蒲公英和迁居城市的人血脉相连,情感相通,从而表达了从乡村进入城市的人对蒲 公英的喜爱与依恋。(1分) 21、(4分)文章由写蒲公英种子向乡野的回归,写到自己,写到所有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对故土 家园的依恋和思念。(2分)表面上文章很多笔墨是在写蒲公英,实际上实在写一个个为生计而漂 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希望心灵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借蒲公英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2分) 22、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9、(2 分)A 10、(2 分)D 11、(5 分)(1)面对这样的景象,怀疑不是人世间能有的景致,我感到非常高兴。(3 分) (2)向南面远望大洋,像有十几片落叶漂浮在波浪之间。(2 分) 12、(3 分)月下观潮 海上日出 午间海景(一点 1 分) 13、(3 分)即“为天下而读书”、“天才式读书”、“会意式读书”。(一点 1 分) 14、(1)不要“死读书”;(2)寻找几个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作家的书来读;(3)寻找自己能 与之“会意”的作家时,可以将眼光放宽些。(一点 1 分) 15、(2 分)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能领会作者所传递的一种美好与善良的情愫,获得熏陶;(1 分) 或在现实生活与之相类似的场景中产生联想(得到心灵的契合、感悟)。(1 分) 16、(2 分)D 17、(2 分)示例:(1)读朱自清的《春》能从作者对春天各种图景的赞美中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 自然万物的热爱,(1 分)对田园牧歌式祥和宁静生活的憧憬。(1 分) (2)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能深深地体会到儿子对父亲追忆与深厚的爱,(1 分)同时也有对 年少时不能很好地理解父亲深沉的爱的遗憾与歉意。(1 分) 18、(3 分)花期长、生命力强、轻盈自由飞得远。 19、(4 分)(1)这个句子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蒲公英开在枯草蓬里的艳丽形态,(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蒲公英开花时茂盛和亮丽的姿态。(1 分) (2)这个句子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描写蒲公英艰难而执着的回乡历程,(1 分)借此 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游子渴盼早日回故园的心情。(1 分) 20、(2 分)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写乡村 转到写城市,由写蒲公英转到写人。(1 分)内容上, 用“亲 戚”一词表明蒲公英和迁居城市的人血脉相连,情感相通,从而表达了从乡村进入城市的人对蒲 公英的喜爱与依恋。(1 分) 21、(4 分)文章由写蒲公英种子向乡野的回归,写到自己,写到所有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对故土 家园的依恋和思念。(2 分)表面上文章很多笔墨是在写蒲公英,实际上实在写一个个为生计而漂 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希望心灵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借蒲公英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2 分) 22、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