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未道,母鸡能吗? 基础(22分) 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什么?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什 1.古诗文填空(8分)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二、阒读(38分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一)(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不亦君子乎?” ⑤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乎?” 衷地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 如浮云、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un nIang(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zhu xu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3)我用儿童的 jido hud( )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4)母亲 xin fu(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A.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B.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不亦说乎(也,也是)三军可夺帅也(夺取)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于我如浮云(对于)必有我师焉(啊) D.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段描写春天的话。(50字左右)(3分) 8.《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2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 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5.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问题。(4分) B.“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立思考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5页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5 页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基础(22 分) 1.古诗文填空(8 分) ①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②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③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⑤在全国中学生 夏令营大连 会场开营仪式 上,主持人 说:“孔子 说过 ‘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 衷地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ùn niàng( )。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 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我用儿童的 jiǎo huá( )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4)母亲 xìn fú(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 分) A.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 段描写春天的话。(50 字左右)(3 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问题。(4 分)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 权提出批评。” 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 味道,母鸡能吗?” 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什么?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二、阅读(38 分) (一) (10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三军可夺.帅也(夺取) D.于.我如浮云(对于) 必有我师焉.(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8.《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 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 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 立思考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_________________ 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孟子》和《春秋》合称为“四书”。宋代10.请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以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相同 D.选文中有的谈学习态度,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的谈学习方法,点 如“学而时习之”。 二)(10分) 11.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 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 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舂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 A.两地的舂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 B.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给作者的感觉是丝丝的甜美 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 C.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绿波、白帆和小岛 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 D.“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 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一一虽然怪秀美 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秋天小山 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 的色彩美 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 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 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父亲进城送梨 ③所谓舂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 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 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 舂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 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 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 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 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 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 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 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 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 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 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 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 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 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 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 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舡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 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二只只取出来,小心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 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 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5页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5 页 C.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孟子》和《春秋》合称为“四书”。宋代 以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D.选文中有的谈学习态度,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的谈学习方法, 如“学而时习之”。 (二)(10 分) 春风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 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 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 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 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 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 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 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 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 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 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 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 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 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 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 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 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 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 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 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 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 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 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 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 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 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 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 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 呀! 10.请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 相同 点: 不同 点: 11.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 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3 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B.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给作者的感觉是丝丝的甜美。 C.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绿波、白帆和小岛。 D.“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 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秋天小山 的色彩美。 (三)(13 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 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 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 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 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 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 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 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 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 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 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 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 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 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 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
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 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 A.第②段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与下文“我”和妻子对他的埋怨形成对比 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力地突出了父亲对我的牵挂与深爱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 B.第④段写父亲“中饭时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后来“我再三挽留”他 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也仍“执意要回乡下”等内容,这一情节显得父亲心胸过于狭隘,有损父亲形象 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不如删去 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 C.第⑧段通过母亲道出父亲费心种梨的情节,既解开了今年雨水多而父亲这 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来的梨子却甜津津的谜底, 了父亲对子女深沉的厚爱 D.本文告诉我们 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却往往忽 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 视了这一点,我们应当珍视父母的爱,更要懂得感恩回报 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 (四)名着导读(5分) 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 17.阅读下面小诗,回答有关问题 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 【A】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 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 你的怀里 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 【B】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 “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 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C】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D】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1)被称为“哲理诗”的应是句。(1分) 13.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2)这几首小诗各自写了什么内容?(4分) (3分) 14.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15.批注是一种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 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 三、写作(40分) A)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18.同学们,当我们用敏锐的双眸去细心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 (B)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温暖和温情: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和风是温暖的:伤心时一句安慰的话语 我选()句。批注: 是温暖的,困境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是温暖的……家庭,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淡而无味 的清茶:社会,没有温暖便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第3页共5页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5 页 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 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 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 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 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 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 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 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 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 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 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 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 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 “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 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 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13.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3 分) 14.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 分) 15.批注是一种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 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从 A、B 两句中,任选一句作 批注。(4 分) (A)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B)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 田。 我选( )句。批注: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②段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与下文“我”和妻子对他的埋怨形成对比,有 力地突出了父亲对我的牵挂与深爱。 B.第④段写父亲“中饭时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后来“我再三挽留”他 也仍“执意要回乡下”等内容,这一情节显得父亲心胸过于狭隘,有损父亲形象, 不如删去。 C.第⑧段通过母亲道出父亲费心种梨的情节,既解开了今年雨水多而父亲送 来的梨子却甜津津的谜底,更体现了父亲对子女深沉的厚爱。 D.本文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却往往忽 视了这一点,我们应当珍视父母的爱,更要懂得感恩回报。 (四)名著导读(5 分) 17.阅读下面小诗,回答有关问题。 【A】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 你的怀里。 【B】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 灵魂。 【C】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D】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1)被称为“哲理诗”的应是 句。(1 分) (2)这几首小诗各自写了什么内容?(4 分) A 诗: B 诗: C 诗: D 诗: 三、写作(40 分) 18.同学们,当我们用敏锐的双眸去细心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 温暖和温情: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和风是温暖的;伤心时一句安慰的话语 是温暖的,困境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是温暖的……家庭,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淡而无味 的清茶;社会,没有温暖便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材、体裁不限,角度自选, 题目: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 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 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 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④戒:警告。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分) 1是之后自是: 2.给文中画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第4页共5页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5 页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题材、体裁不限,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 400 600 附加题:(5 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 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③以此戒④之自是之 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辍然:忽然停止的样子。②喧:因为分心而遗忘。③裂其织:割 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④戒:警告。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 分) 乃.复进 乃:______________ 自是..之后 自是: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画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 分)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结合文段,说说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第5页共5页
2013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5 页 3 .结合文段,说说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_________________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