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 (26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虬枝qiu埋怨(man)涸辙he潜滋暗长qidn B.猗郁q1酣然han秀顶q1惴惴不安zhui C.哽咽(ye) 挑剔(t) 按捺(ni) 锲_而不舍(qi) D.阔绰(chuo) 狡黠(xid) 谄媚(chan 战战兢兢(j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揠苗助长坦荡如砥战战兢兢无边无垠 B、纵横决荡浮想连翩繁茂苍绿惴惴不安 C、不屑置辨温文尔雅不屈不挠冥思苦想 D、生意盎然晶莹璀璨彬彬有礼声色俱历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形容轻微的雨声。) B.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指人先天具有体魄、智 力等方面的素质。) C.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充满生气的样子。) D.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分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运用拟人 写出了黄土高原之美 B、“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运用排比,对“绿”给予了高度的赞美。 C、“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运用夸张,突出地肥,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D、“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运用 比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温柔和慈爱。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 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 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 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 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6、结合下面报道的内容,补充下联,可宽对。 (2分)
2013—2014 (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虬 枝 qíu 埋 怨(mán) 涸 辙 hé 潜 滋 暗 长 qiǎn B. 猗 郁 qí 酣 然 hān 秀 颀 qí 惴 惴 不 安 zhuì C.哽 咽(yè) 挑 剔(tī) 按 捺(nài) 锲 而不舍(qì) D.阔绰(chuò) 狡黠(xiá) 谄.媚 (chǎn )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揠苗助长 坦荡如砥 战战兢兢 无边无垠 B、纵横决荡 浮想连翩 繁茂苍绿 惴惴不安 C、不屑置辨 温文尔雅 不屈不挠 冥思苦想 D、生意盎然 晶莹璀璨 彬彬有礼 声色俱历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形容轻微的雨声。) B.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指人先天具有体魄、智 力等方面的素质。) C.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充满生气的样子。) D.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运用拟人, 写出了黄土高原之美。 B、“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运用排比,对“绿”给予了高度的赞美。 C、“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运用夸张,突出地肥,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D、“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运用 比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温柔和慈爱。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 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 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 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 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6、结合下面报道的内容,补充下联,可宽对。 (2 分)
《眉山日报》报道:东坡区某妇女从银行取出一万元钱后,准备捐肾救女,却遭抢劫,妇 女拼死护钱,被歹徒狂砍数刀,身负重伤。歹徒被捕后,得知被害人已经不能为身患尿毒症的 女儿换肾时,悔恨万分,决定要捐出自己的肾来挽救被害人的女儿 上联母亲挺身救女惊天地 下联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 并尊为“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 的民间故事。 D.《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综合性学习 (4分 【网络调查】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2分)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20% 「文学名髫「情小说恐怖驴「摘笑漫画 口很喜欢 22% 63% 44% 33% 口不喜欢 43% 22% 【网络讨论】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帖子,请你在“回复框”中劝说她积极地阅读名著。(2分 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 画比较轻松 小宁 9名句填空。 (8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眉山日报》报道:东坡区某妇女从银行取出一万元钱后,准备捐肾救女,却遭抢劫,妇 女拼死护钱,被歹徒狂砍数刀,身负重伤。歹徒被捕后,得知被害人已经不能为身患尿毒症的 女儿换肾时,悔恨万分,决定要捐出自己的肾来挽救被害人的女儿。 上联 母 亲 挺 身 救 女 惊 天 地 下联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 并尊为“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 的民间故事。 D.《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8、综合性学习。 (4 分 【网络调查】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2 分) 【网络讨论】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帖子,请你在“回复框”中劝说她积极地阅读名著。(2分)[来源:学科网ZXXK] 9.名句填空。 (8 分) (1)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 画比较轻松。 0% 20% 40% 60% 80% 文学名著 言情小说 恐怖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13% 22% 26% 63% 随便看看 44% 56% 61% 33% 不喜欢 43% 22% 13% 4%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代诗人王安石在 《登飞来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 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记(节选)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 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 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κia):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 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斜靠。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1.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2.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3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匚《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二)回家去问妈妈毕淑敏12分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代诗人王安石在 《登飞来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 10—13 题。(12 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 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 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 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 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1.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2.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 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3.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 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二)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12 分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冋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 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 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 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 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 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 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 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 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糙湛的老人,不 厌基烦地打揽绘她们制遺的精贔。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 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 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 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 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 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15.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2分)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三)垃圾变水泥9分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 垃圾围困,1/4的堿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増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 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 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 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 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 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 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 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 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 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 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 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 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 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 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 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 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 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1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 分) 15.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2 分)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 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三)垃圾变水泥 9 分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 60 亿吨,占用耕地 5 亿平方米。全国 2/3 的城市被 垃圾围困,1/4 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 平均每年 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 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 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
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 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杋。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杋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λ垃圾焚烧炉, 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 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 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 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 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 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 ,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 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18.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分) 19.“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2分) 0.遵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 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 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 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 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四)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11分 (1)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 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 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 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 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2)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 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 ¨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
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 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 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 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 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 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 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 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 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 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 500 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 48 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 65 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 5000 吨水泥的生产 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18.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 分) 19.“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2 分) 20.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2 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 分)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 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 “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 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 5000 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 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四)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11 分 (1) 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 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 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 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 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2)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 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 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 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
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 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 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 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 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 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 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4)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 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 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 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5)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 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 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 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 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6)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 与快乐,买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 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 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7)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 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 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 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 着缕缕阳光。 2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4分) 24.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2分) 作文30分 请以“一路走来一路歌”或“班里那点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 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 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 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 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 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 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4)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 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 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 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5)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 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 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 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 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6)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 与快乐,买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 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 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7)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 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 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 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 着缕缕阳光。 2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4 分) 24.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5.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2 分) 三、作文 30 分 请以“一路走来一路歌”或“班里那点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
20132014(上)九年级语文答案 、积累与运用 (26分) 1 D 2 A A 5 B 6示例:歹徒良心发现动真情歹徒浪子回头悟良知歹徒迷途知返表悔意(基本符合 对联要求即可,可宽对) 7、A 8【网络调查】 (2分)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倾向于消遣性、刺激性的读物,对文 学名著的兴趣不高。(意近即可) 【网络讨论】 (2分)示例:小宁,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 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你和我们一起阅读名著,享受快乐, 好吗?(符合题目要求、语言得体顺畅即可) 9名句填空。 (6分) (1)山岛竦峙(2)波撼岳阳城(3)何当共剪西窗烛(4)折戟沉沙铁未销(5浑欲不胜簪(6)水中藻荇 交横(⑦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阅读理解44分 (一)(12分) 10.(4分)(1)澈:同“彻”,穿过透。(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趋:快走 (4)观:景象(景观)。【每小题1分】 11(4分)(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分),心里很害怕(1分)。【每句2分】 12(2分)(1)清(2)伟(奇〉 13(2分)《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二)回家去问妈妈12分 14.(4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 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 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2分,答出 两点即可) 5.(3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分) 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 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
2013—2014 (上)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 1 D 2 A 3 A 4、A 5 B 6 示例:歹徒良心发现动真情 歹徒浪子回头悟良知 歹徒迷途知返表悔意(基本符合 对联要求即可,可宽对) 7、A 8 【网络调查】 .(2 分)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倾向于消遣性、刺激性的读物,对文 学名著的兴趣不高。(意近即可) 【网络讨论】 (2 分)示例:小宁,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 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你和我们一起阅读名著,享受快乐, 好吗?(符合题目要求、语言得体顺畅即可) 9.名句填空。 (6 分) (1) 山岛竦峙(2)波撼岳阳城 (3)何当共剪西窗烛(4)折戟沉沙铁未销(5) 浑欲不胜簪 (6)水中藻荇 交横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阅读理解 44 分 (一)(12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10. (4 分) (1)澈:同“彻”,穿过,透。 (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趋:快走。 (4)观:景象(景观)。【每小题 1 分】 11. (4 分) (1)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 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 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 分),心里很害怕(1 分)。【每句 2 分】 12.(2 分) (1)清 (2〉伟(奇〉 13.(2 分)《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二) 回家去问妈妈 12 分 14.(4 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 分) 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 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2 分,答出 两点即可) 15.(3 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 分), 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 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 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 分)
16.(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 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1分) 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17.(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 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三)垃圾变水泥9分 18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垃圾日益増多,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引出下文 说明对象; 19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0逻辑顺序;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然后介 绍垃圾变水泥的优势。 (四)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11分 22、(2分)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或: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 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 正能量。) 23.(4分〉①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②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③文学作品 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④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高与热爱。【每点1分】「 24(3分〉举例论证(1分〉。引用了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具体典型事例(1分〉 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的观点(1分〉。【意近即可】 25.(2分)【要求指出文学作品名称说出这部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内容必须积极向上。】 参考示例:一、我阅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童心的可贵、自然的 美好,懂得了"爱的哲学 参考示例二:我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到主人公保尔在革命斗争中 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 参考示例三:我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了解到一个老北京人力车夫一祥子从人变成鬼的悲惨 经历,认识到旧中国的黑暗,从而更加珍惜今大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文略
16..(4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 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 “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 分),生动形象地(1 分) 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 分)。 17.(4 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 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 分);紧扣 文题(1 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 分)。 (三)垃圾变水泥 9 分 18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垃圾日益增多,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引出下文 说明对象; 19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0 逻辑顺序;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然后介 绍垃圾变水泥的优势。 21 A (四)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11 分 22.(2 分)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或: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 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 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 正能量。) 23.〈4 分〉①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②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③文学作品 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④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高与热爱。【每点 1 分】「 24.(3 分〉举例论证(1 分〉。引用了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具体典型事例〈1 分〉, 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的观点(1 分〉。【意近即可】 25.〈2 分)【要求:指出文学作品名称:说出这部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内容必须积极向上。】 参考示例:一、我阅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童心的可贵、自然的 美好,懂得了"爱的哲学"。 参考示例二:我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到主人公保尔在革命斗争中 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 参考示例三:我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了解到一个老北京人力车夫一祥子从人变成鬼的悲惨 经历,认识到旧中国的黑暗,从而更加珍惜今大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