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PPT教学讲稿(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欣赏)戴望舒诗歌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69,文件大小:531.5KB,团购合买
一、戴望舒简介 二、戴望舒诗歌 (一)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1、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 2、民族苦难的悲愤 (二)民族化的象征主义 1、古典韵味与现代情绪 2、追求意象 3、从音乐性到非音乐性 三、关于《雨巷》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戴望舒歌

戴望舒诗歌

正要日录 望舒简介 二、戴望舒诗歌 )从忧郁凄凉的中民族苦难的悲愤 忧孤寂的情感基调 民族苦难的患愤 (二)民族化的象征主义 1、古典的与现代情绪 2、追求意象 3、从音乐性到非音乐性 于《而恭》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主要目录 一、戴望舒简介 二、戴望舒诗歌 (一)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1、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 2、民族苦难的悲愤 (二)民族化的象征主义 1、古典韵味与现代情绪 2、追求意象 3、从音乐性到非音乐性 三、关于《雨巷》

栽望舒简介 ·戴望舒是30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也是20世纪著 名诗人。戴望舒30年代有一定影响,但是,在建国 以后也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80年代以后, 戴望舒的诗歌成就才被充分肯定,被认为是20世纪 的优秀诗人。但是,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却不如徐 志摩,也许是因为他的那种忧郁朦胧的风格缺乏难 以唤起更多的人的共鸣,也许是他的生活缺少商业 性的卖点吧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戴望舒简介 • 戴望舒是30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也是20世纪著 名诗人。戴望舒30年代有一定影响,但是,在建国 以后也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80年代以后, 戴望舒的诗歌成就才被充分肯定,被认为是20世纪 的优秀诗人。但是,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却不如徐 志摩,也许是因为他的那种忧郁朦胧的风格缺乏难 以唤起更多的人的共鸣,也许是他的生活缺少商业 性的卖点吧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朝寀,笔名有戴梦鸥、戴望舒 江思、艾昂甫等,1905年生于浙 江杭州。中学毕业,就开始从事 创作,戴望舒的一生的活动,比 较单纯,主要是文学活动,后期 编辑过报纸。最早的创作是小说,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 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 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 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 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 办了《兰友》旬刊。戴望舒任主 编,编辑部也设在戴家。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朝寀,笔名有戴梦鸥、戴望舒、 江思、艾昂甫等,1905年生于浙 江杭州。中学毕业,就开始从事 创作,戴望舒的一生的活动,比 较单纯,主要是文学活动,后期 编辑过报纸。最早的创作是小说,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 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 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 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 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 办了《兰友》旬刊。戴望舒任主 编,编辑部也设在戴家

1923年,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 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1929年4月, 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 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南卷诗人”。 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游学生活。 他先来到里昂中法大学就读,1934年前往巴黎,1935 年春回国 ·1936年,戴望舒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 办了《新诗》月刊,体现了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的合 流,并实际上成为提倡“纯诗”的中坚。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23年,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 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1929年4月, 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 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 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游学生活。 他先来到里昂中法大学就读,1934年前往巴黎,1935 年春回国。 • 1936年,戴望舒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 办了《新诗》月刊,体现了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的合 流,并实际上成为提倡“纯诗”的中坚

抗战爆发以后,1938年春他来到香港,主编《星岛日报》 《星座》副刊。稍后,他和艾青主编了《顶点》诗刊 1941年底,日本侵占了香港。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 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他以狱中生活为题材,写出 《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表达 种爱国主义情感。 1946年3月,望舒回到上海,任教于师范专科学校。1948 年5月再度流亡香港。1949年3月中旬,他毅然离开香港, 冒着风险来到北平。1949年6月底,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 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调至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 作。1950年2月25日,诗人于北京逝世。死后也并无隆重 的纪念活动,显得非常冷清。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抗战爆发以后,1938年春他来到香港,主编《星岛日报》 《星座》副刊。稍后,他和艾青主编了《顶点》诗刊。 1941年底,日本侵占了香港。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 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他以狱中生活为题材,写出 《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表达 一种爱国主义情感。 • 1946年3月,望舒回到上海,任教于师范专科学校。1948 年5月再度流亡香港。1949年3月中旬,他毅然离开香港, 冒着风险来到北平。1949年6月底,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 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调至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 作。1950年2月25日,诗人于北京逝世。死后也并无隆重 的纪念活动,显得非常冷清

戴望舒一生有四本诗集 《我底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塘記庄我 《望舒诗稿》(1937) 《灾难的岁月》 (1948),戴望舒一生, 共存诗90余首。有人 说92首诗。另外,《戴 望舒诗选》(1957)。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戴望舒一生有四本诗集: 《我底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 望 舒 诗 稿 》(1937) 、 《 灾 难 的 岁 月 》 (1948), 戴望舒一生, 共存诗90余首。有人 说92首诗。另外,《戴 望舒诗选》(1957)

戴望舒奇歌 (一)从忧部凄凉的呻吟 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二、戴望舒诗歌 (一)从忧郁凄凉的呻吟 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从诗歌的思想情感上看,戴望舒诗歌可以以抗战 爆发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比较狭窄, 主要是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呈现出浓郁的 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后期,内涵扩大,一些作 品抒发了民族苦难,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他的诗歌内涵有一个变化过程,就是从忧郁凄凉 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从诗歌的思想情感上看,戴望舒诗歌可以以抗战 爆发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比较狭窄, 主要是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呈现出浓郁的 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后期,内涵扩大,一些作 品抒发了民族苦难,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他的诗歌内涵有一个变化过程,就是从忧郁凄凉 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1.忧部狐寂的情感基调 和许多诗人相比,戴望舒诗歌的思想情感并不开阔,他并 不善于抒发那种深厚的社会意识和人生体验,他的诗歌, 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充满着无法自拔的 忧郁凄凉的悲剧感。这种忧郁凄凉的情绪,是戴望舒诗歌 情感的基本色调。他的诗歌的魅力不在于博大浑厚,而在 于内在的细微真诚。他仿佛总是能够把自己寂寞的灵魂淋 漓尽致地倾诉出来,没有丝毫的做作。徐志摩是灵动飘逸 的美,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戴望舒的诗,给人一种忧 郁凄凉之美。 。他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 荒坟、眼泪、雨巷等,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语调往往都 是低调的,压抑的,哀怨的。 备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 • 和许多诗人相比,戴望舒诗歌的思想情感并不开阔,他并 不善于抒发那种深厚的社会意识和人生体验,他的诗歌, 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充满着无法自拔的 忧郁凄凉的悲剧感。这种忧郁凄凉的情绪,是戴望舒诗歌 情感的基本色调。他的诗歌的魅力不在于博大浑厚,而在 于内在的细微真诚。他仿佛总是能够把自己寂寞的灵魂淋 漓尽致地倾诉出来,没有丝毫的做作。徐志摩是灵动飘逸 的美,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戴望舒的诗,给人一种忧 郁凄凉之美。 • 他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 荒坟、眼泪、雨巷等,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语调往往都 是低调的,压抑的,哀怨的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9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