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测试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 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①过孤独,_②过孤 独,③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升华, 获得永恒的价值。 A.①体验和认识 ②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 拥抱 B.①把握和拥抱 ②体验和认识 ③遭遇和 感受 C.①遭遇和感受 ②体验和认识 ③把握和 拥抱 D.①遭遇和感受 ②把握和拥抱 ③体验和 认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 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B.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 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 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 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3分) ①中外哲人都认为,只有丰富的心灵就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②每个人天性中都蕴含着精神 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求理应越来越成为人生活的主 要目标。③那些醉心于功利,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 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 啊? (1)第①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相 应的横线上
1 语文测试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 献的杰出人物,无不 ① 过孤独, ② 过孤 独, ③ 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升华, 获得永恒的价值。 A. ① 体验和认识 ② 遭遇和感受 ③ 把握和 拥抱 B. ① 把握和拥抱 ② 体验和认识 ③ 遭遇和 感受 C. ① 遭遇和感受 ② 体验和认识 ③ 把握和 拥抱 D. ① 遭遇和感受 ② 把握和拥抱 ③ 体验和 认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 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 B.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 ... 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 后春笋 ...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 能随心所欲 ....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3 分) ①中外哲人都认为,只有丰富的心灵就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②每个人天性中都蕴含着精神, 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求理应越来越成为人生活的主 要目标。③那些醉心于功利,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 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 啊? (1)第①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相 应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3)改正第③句中的错误标点。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风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 的仙鹤 5.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 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2分)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 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 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 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 阅读下面二篇文章,完成6—13题。 (一)像蒲公英一样生存(13分) 李智红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 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 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笠 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自如雪、轻盈如羽 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 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 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 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 模样。它们要么庸俗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
2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3)改正第③句中的错误标点。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 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 的仙鹤 5.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 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2 分)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 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 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 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 阅读下面二篇文章,完成 6—13 题。 (一)像蒲公英一样生存(13 分) 李智红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 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 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 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 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 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 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 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 模样。它们要么庸俗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
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 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 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 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 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 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 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 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 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 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 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 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 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 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 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 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 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 海棠“朝醉暮昑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 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 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 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 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竞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 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 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 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 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 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 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 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6.“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3 分)
3 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 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 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 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 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 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 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 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 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 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 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 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 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 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 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 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 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 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 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 ,为自己、为后 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 ......,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 ....而产生一 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 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竞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 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 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 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 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 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 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 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6.“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3 分)
7.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 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 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8.第3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 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4分) 9.请简要说说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2分) (二)滴江情韵(13分)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 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 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 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 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 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 你好 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 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 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 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 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 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 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 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 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 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 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条和那张脸一样瘦削 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 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
4 7.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 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 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 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8.第 3 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 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4 分) 9.请简要说说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2 分) (二)漓江情韵(13 分)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 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 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 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 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 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 ——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 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 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 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 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 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 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 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 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 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 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条和那张脸一样瘦削, 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 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
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 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 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 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 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 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 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 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 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 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 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 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 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 一一不可以一一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 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 诗章…… 10.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2.“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 的目的是什么?(4分) 13.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 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小题
5 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 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 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 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 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 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 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 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 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 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 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 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 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 ——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 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 诗章…… 10.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 1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12.“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 的目的是什么?(4 分) 13.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 主要的方面即可) (4 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6 小题
韩愈传(节选)(8分)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 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寻登进土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 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 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 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 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 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 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i):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 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 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寻登进士第( 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②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16.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8-19题(5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7.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 分) 8.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 回答。(3分)
6 韩愈传(节选)(8 分)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 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 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 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 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 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 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 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i):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 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 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寻.登进士第( ) 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②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16.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 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18-19 题(5 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7.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 分) 18.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 回答。(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