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样卷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 (全卷四个大题,含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6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烙铁(1ao) 晕车(yin) 粗犷( guang)莘莘学子(shen) B.称心(chen) 遂愿(sui) 船舷(xudn) 茅塞顿开(se) C.应届(ying) 角色(jue) 笑靥(yan) 不落窠臼(ke) D.模板(mo) 惬意(aqie) 广袤(mao) 风靡一时(m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愚昧粗犷相提并论丰功伟绩B.浮躁招聘心无旁鹜妄自菲薄 C.题材盘踞屈指可数如火如茶D.惺松抱歉承前起后出类拔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刘翔在2012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轻松夺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对名著欣赏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而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 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C.《卖火柴的小女孩》寄寓了安徒生对孤苦无助的孩子无限的关爱和同情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 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6.根据提示填空。((1)^(4)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云南省 2013 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样卷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 (全卷四个大题,含 24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5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6 小题 6 分,共 1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烙.铁(lào) 晕.车(yùn) 粗犷.(guǎng) 莘莘.学子(shēn) B.称.心(chèn) 遂.愿(suì) 船舷.(xuán) 茅塞.顿开(sè) C.应.届(yìng) 角.色(jué) 笑靥.(yǎn) 不落窠.臼(kē) D.模.板(mó) 惬.意(qiè) 广袤.(mào) 风靡.一时(m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愚昧 粗犷 相提并论 丰功伟绩 B. 浮躁 招聘 心无旁骛 妄自菲薄 C. 题材 盘踞 屈指可数 如火如茶 D. 惺松 抱歉 承前起后 出类拔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 ....,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 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 D.刘翔在 2012 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 110 米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 ....,轻松夺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经近 30 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对名著欣赏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而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 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C.《卖火柴的小女孩》寄寓了安徒生对孤苦无助的孩子无限的关爱和同情。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 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6.根据提示填空。((1)~(4)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 1 分,共 8 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温家宝同志在联合围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说:“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 这比黄金更重要。”请你写出学过的古诗词中表现坚定信心的连续的两句诗句 ⑥6)古代诗人很喜欢写柳,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名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 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7.【汉字起源】(2分)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 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汉字风采】(2分)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一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9.【汉字传承】(2分) 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 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 “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国文化 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 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温家宝同志在联合围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说:“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 气和信心, 这比黄金更重要。”请你写出学过的古诗词中表现坚定信心的连续的两句诗句: , 。 (6)古代诗人很喜欢写柳,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名句: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 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 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7.【汉字起源】(2 分)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 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 8.【汉字风采】(2 分)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 9.【汉字传承】(2 分) 5 月 31 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 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 “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国文化 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 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
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三)阅读(36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3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①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苏轼病愈后与名医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时,看到溪水西流,见景生 情,有感而作。②白发唱黄鸡:喻指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10.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2)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三)阅读(36 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3 分)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①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苏轼病愈后与名医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时,看到溪水西流,见景生 情,有感而作。②白发唱黄鸡:喻指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10.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0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3.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答: 14.齐王和邹忌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请说说理由。(2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8题。(10分) 古老的防御兵器一一盾 马庆恒 ①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 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 ②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 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周礼·司 兵》写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是弓箭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战车上 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 ③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燕尾形及不规则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 盾所用材料主要有皮革、木材、藤条、金属等。盾牌则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早 期的盾都用木、皮革等材料制作,表面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50厘 米。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作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 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 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料制作,但其形状却有较大的变 化,其上部大多做成对称的双弧形,表面涂漆,并常绘有精美的花纹,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宽约45厘 米 ④我国明代时期曾经发明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盾,它既能防御又能 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 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
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 13.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 答: 14.齐王和邹忌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请说说理由。(2 分) 答: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5~18 题。(10 分)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 马庆恒 ①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 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 ②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 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周礼·司 兵》写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是弓箭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战车上 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 ③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燕尾形及不规则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 盾所用材料主要有皮革、木材、藤条、金属等。盾牌则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早 期的盾都用木、皮革等材料制作,表面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 50 厘 米。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作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 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 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料制作,但其形状却有较大的变 化,其上部大多..做成对称的双弧形,表面涂漆,并常绘有精美的花纹,盾高一般..有 60 多厘米,宽约.45 厘 米。 ④我国明代时期曾经发明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盾,它 既能防御又能 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 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
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6~10米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20余枚,临敌时,突 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 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 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⑤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 兵器不易砍破射入。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殁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 之步兵用 ⑥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 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此外,盾牌还是当今 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久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 (选 自《科学之友》2009年第3期) 15.我国商周、春秋战同时期的盾与明代的盾,在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2分) 16.第②段引用神话传说和诗歌,有什么作用?(2分) 17.第③段加点词“大多”、“一般”、“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9~23题。(13分) 春光美 周海亮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 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 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 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 6~10 米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 20 余枚,临敌时,突 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 25 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 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 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⑤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 兵器不易砍破射入。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殁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 之步兵用。 ⑥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 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此外,盾牌还是当今 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久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 (选 自《科学之友》2009 年第 3 期) 15.我国商周、春秋战同时期的盾与明代的盾,在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2 分) 16.第②段引用神话传说和诗歌,有什么作用?(2 分) 17.第③段加点词“大多”、“一般”、“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3 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9~ 23 题。(13 分) 春光美 周海亮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 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 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 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 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 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 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 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 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 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 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 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 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 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 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 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 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然后,老人轻 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 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 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 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 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 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 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 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 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 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 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 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 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 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然后,老人轻 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其他哪些方面?(2分) 20.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1.结合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2.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2分) 23.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3分) (四)作文(40分) 24.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林清玄说:“以清浄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他这段话让 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一颗 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 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位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评选委员一致认为:其获奖得主,实至 名归。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诗,隔几年出一本集子。从195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至今, 他总共发表了163首诗。他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终结的产品,”他 的163首诗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爱好者捧读再三,奉为典范
1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其他哪些方面?(2 分) 20.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1.结合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 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2.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2 分) 23.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3 分) (四)作文(40 分) 24.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作文。 (1)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他这段话让 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一颗 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 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位 80 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评选委员一致认为:其获奖得主,实至 名归。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诗,隔几年出一本集子。从 1954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至今, 他总共发表了 163 首诗。他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终结的产品,”他 的 163 首诗被译成 50 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爱好者捧读再三,奉为典范
托马斯除了写诗,他还是一名翻译,涉猎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和钢琴。他1990年右身瘫痪, 口齿不清,但用左手练琴仍是每天的必修课 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顽强乐观—一这是常人所缺乏的品质和精神,因而更加为人们所钦佩。 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托马斯除了写诗,他还是一名翻译,涉猎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和钢琴。他 1990 年右身瘫痪, 口齿不清,但用左手练琴仍是每天的必修课。 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顽强乐观——这是常人所缺乏的品质和精神,因而更加为人们所钦佩。 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 600 字
云南省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样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 1.A(B.“舷”应读xian;C.“应”应读ying,“靥”应读ye;D.“模”应读m,“靡”应读m)(2 分) 2.B(A.“旷”应为“犷”,“迹”应为“绩”;C.“曲”应为“屈”,“茶”应为“荼”;D.“起”应 为“肩”)(2分) 3.B(“鞠躬尽瘁”是用来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用在此处不恰当)(2分) 4.A(B项搭配不当,“广泛”不能修饰“引起”,“广泛”与“极大”重复:C.缺宾语,后面加上“的现 象”:D.滥用介词,删去“通过”或者“使”)(2分) 5.A(武松一景阳冈打虎:鲁智深_倒拔垂杨柳)(2分) 6.(1)窈窕淑女(2)化作春泥更护花(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示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示例: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每空1分,8分)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7.摘: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2分) 8.(1)自由愉悦;天真美好;轻松悠闲。 (2)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写出其中1点即可,2分) 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1分) 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1分) 10.运用了描写(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和自强不息、 奋发进取的精神。(意思对即可)(3分) (三)阅读 11.(1)偏爱(2)土地方圆(或“土地纵横”)(2分,每小题1分) 12.(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2分) (2)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2分) 13.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能以小见 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2分,答出两点即可) 14.示例①:喜欢邹忌—一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等 示例②: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知错能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2分)
云南省 2013 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样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 1. A (B.“舷”应读 xián; C.“应”应读 yīng,“靥”应读 yè;D.“模”应读 mú,“靡”应读 mǐ)(2 分) 2.B(A.“旷”应为“犷”, “迹”应为“绩”;C.“曲”应为“屈”, “茶”应为“荼”;D.“起”应 为“肩”)(2 分) 3.B(“鞠躬尽瘁”是用来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用在此处不恰当)(2 分) 4.A(B 项搭配不当,“广泛”不能修饰“引起”,“广泛”与“极大”重复;C.缺宾语,后面加上“的现 象”;D.滥用介词,删去“通过”或者“使”)(2 分) 5.A(武松一景阳冈打虎;鲁智深_倒拔垂杨柳)(2 分) 6.(1)窈窕淑女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示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示例: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每空 1 分,8 分)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7.摘;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2 分) 8.(1)自由愉悦;天真美好;轻松悠闲。 (2)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写出其中 1 点即可,2 分) 9.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1 分) 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1 分) 10.运用了描写(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和自强不息、 奋发进取的精神。(意思对即可)(3 分) (三)阅读 11.(1)偏爱 (2)土地方圆(或“土地纵横”)(2 分,每小题 1 分) 12.(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2 分) (2)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2 分) 13.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能以小见 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2 分,答出两点即可) 14.示例①: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等。 示例②: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知错能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2 分)
15.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其功能是防御(守),明代的盾,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2分 16.说明盾有悠久的历史一一在我国黄帝时代就有了,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 性。(2分) 17.不能删。“大多”表示数量很多,但不是全部:“一般”表示通常情况,而不包括特殊情况:“约”表 示大约数而非确定的数字。用上加点词符合具体事实,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分) 18.时间顺序。(1分)先引用《山海经》等作品说明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防护兵器,再介绍商周、春秋战 国时期盾的材质和用途,接着介绍明清时期盾的功能,最后介绍盾在今天作为训练、表演的用具仍在使用 的情况。(2分) 19.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答出两点以上即可,2分) 20.(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1分) (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1分) 21.(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也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2分)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 开放,乐观生活。(2分) 22.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 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2分) 23.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3分) (四)24.略(40分) 【附】作文评判标准: 类卷(36-40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 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30—35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 确,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类卷(24—29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 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0—23分)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 大 错别字两个扣一分(不重复计数)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酌情加1-5分,至满分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
15.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其功能是防御(守),明代的盾,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2 分) 16.说明盾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黄帝时代就有了,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 性。(2 分) 17.不能删。“大多”表示数量很多,但不是全部;“一般”表示通常情况,而不包括特殊情况;“约”表 示大约数而非确定的数字。用上加点词符合具体事实,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 分) 18.时间顺序。(1 分)先引用《山海经》等作品说明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防护兵器,再介绍商周、春秋战 国时期盾的材质和用途,接着介绍明清时期盾的功能,最后介绍盾在今天作为训练、表演的用具仍在使用 的情况。(2 分) 19.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答出两点以上即可,2 分) 20.(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1 分) (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1 分) 21.(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也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2 分)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 开放,乐观生活。(2 分) 22.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 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2 分) 23.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3 分) (四)24.略(40 分) 【附】作文评判标准: 一类卷(36-40 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 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 字以上。 二类卷(30—35 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 确,标点正确,600 字左右。 三类卷(24—29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 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 600 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0—23 分)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 大。 错别字两个扣一分(不重复计数)。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酌情加 1—5 分,至满分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