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儒道禅三位一体的复杂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前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比较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播放幻灯 片),是他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 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 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 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 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 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 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 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 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整体感知】 题目为“后赤壁赋”,但是本文却写了多个场景,请你把所描述的场景的相关地点找出来,并说说三段 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黄坂、家:第二段,赤壁下、赤壁上:第三段,江上、家 第一段:夜游黄泥坂。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夜半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 【内容解析】 1、请找出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此句写的季节、对象是什么?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 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的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明确:“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黃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良 宵、美酒、贵宾、佳肴,使夜游赤壁的兴致更浓,为游赤壁作铺垫。平静的乐。 2、请找出第二段中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示苏轼 怎样的情感?并生发出怎样的冲动?联系《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比较景色的异同
后赤壁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儒道禅三位一体的复杂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前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比较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播放幻灯 片),是他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 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第一次是 45 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 59 岁时被贬往惠州,62 岁时贬至儋州,到 65 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 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 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 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 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 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 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整体感知】 题目为“后赤壁赋”,但是本文却写了多个场景,请你把所描述的场景的相关地点找出来,并说说三段 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黄坂、家;第二段,赤壁下、赤壁上;第三段,江上、家。 第一段:夜游黄泥坂。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夜半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 【内容解析】 1、请找出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此句写的季节、对象是什么?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 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的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明确:“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良 宵、美酒、贵宾、佳肴,使夜游赤壁的兴致更浓,为游赤壁作铺垫。平静的乐。 2、请找出第二段中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示苏轼 怎样的情感?并生发出怎样的冲动?联系《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比较景色的异同
明确:写景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 画,景色清冷峭拔。诗人由此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从中暗示了苏轼无奈、 惊叹的情感。生发出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特点:宁静清幽。两者都有对人生 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苏轼下小舟、登高山,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他为什么要“划 然长啸”? 明确:第一,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 第二,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感情:激昂的乐。 4、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 胜寒的忧惧、伤感。感情:悲伤恐惧 5、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体现了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态度。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 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 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小结:第二段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 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 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 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6、第三段写了有关“鹤"的哪几个内容?“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什么? 明确:第三段写了有关“鹤”的三个内容,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醒来不见其(鹤)处。“我知之 ”中的“之”指“鹤乃道士所化 7、“鹤”有什么特点? 明确: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教师讲解: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 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 拘束,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比较项目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所写景物 清幽的秋色,江与月 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明确:写景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 画,景色清冷峭拔。诗人由此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从中暗示了苏轼无奈、 惊叹的情感。生发出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特点:宁静清幽。两者都有对人生 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苏轼下小舟、登高山,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他为什么要“划 然长啸”? 明确:第一,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 第二,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感情:激昂的乐。 4、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 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 胜寒的忧惧、伤感。感情:悲伤恐惧。 5、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体现了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态度。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 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 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小结:第二段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 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 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 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6、第三段写了有关“鹤”的哪几个内容?“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什么? 明确:第三段写了有关“鹤”的三个内容,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醒来不见其(鹤)处。“我知之 矣”中的“之”指“鹤乃道士所化”。 7、“鹤”有什么特点? 明确: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教师讲解: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 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 拘束,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比较项目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所写景物 清幽的秋色,江与月 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预先计划 对美景陡起游兴 游踪 人不离舟 舟游、山游、舟游 抒情方式 主客问答,自发议论 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后赋用道 土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抒写重点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抒发感情 主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8、苏子为何偏偏梦见道士化鹤,醒来又去追鹤? 明确:作者梦见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騰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 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 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这里营造出一种恍惚 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 脉相承的 9、比较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见前表)。 10、从整篇来看,苏轼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平静的乐无奈、惊叹激昂的乐悲伤、恐惧 而安的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 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无论苏轼是发表对人生的感叹或对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 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像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 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是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 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达到了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美 作业布置:预习《荔枝赋并序》
起兴 预先计划 对美景陡起游兴 游踪 人不离舟 舟游、山游、舟游 抒情方式 主客问答,自发议论 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后赋用道 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抒写重点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抒发感情 主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8、苏子为何偏偏梦见道士化鹤,醒来又去追鹤? 明确:作者梦见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 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 “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这里营造出一种恍惚 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 脉相承的。 9、比较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见前表)。 10、从整篇来看,苏轼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平静的乐 无奈、惊叹 激昂的乐 悲伤、恐惧 随遇而安的淡泊 借梦境表达超脱 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无论苏轼是发表对人生的感叹或对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 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像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 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是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 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达到了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美。 作业布置:预习《荔枝赋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