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录一 宋词 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放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
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放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
25-,词人简介 拐含(:33第甲 世 郎视真少 进士,官至屯的员外郎,故又 柳屯,柳永为人放 途重为坎均。的人将負举荐子 家,却只得四字批 去 仕途无涯 自称 声色词曲,潦倒终身 第一个专业词人,能谱曲填词 由群妓合金而 第一个创作慢词
❖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 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 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 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 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 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 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 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 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 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 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 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 第一个专业词人,能谱曲填词。 第一个创作慢词
词人创作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 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泷斟低唱”、“怪胆狂情 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 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 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 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 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 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著有 《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 《八声甘州》、《望海潮》等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 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 、 “怪胆狂情” 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 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 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 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 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 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著有 《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 《八声甘州》、《望海潮》等
5-,挑齐词史的新一页页 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 工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 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 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A 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 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把所写内容 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意致 又层次分明。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 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 工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 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 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 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 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把所写内容 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 又层次分明。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 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掀开词史的新一页 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 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 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 了同情。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 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 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 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 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 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叶梦 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 柳词”,足见其靡盛
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 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 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 了同情。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 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 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 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 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 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叶梦 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 柳词”,足见其靡盛
蝶恋花 柳永
—— 柳 永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 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思考 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相思之情。 感情基调:低缓,哀愁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 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相思之情。 感情基调:低缓,哀愁
词中那些字,词意象)或句子特别能让我m 草色、烟光、残阳(所见) 情景融 触景生情:对所爱的无限思念(愁离情别 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直捋胸臆
词中那些字、词(意象)或句子特别能让我 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 草色、烟光、残阳(所见) 触景生情:对所爱的无限思念(愁 离情别 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 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 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源自《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 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 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
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提示: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 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 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相思 满怀
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提示: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 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 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相思 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