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是最基本的光学元件,根据光学仪器的使用要求,常需选择不同的透镜或透镜组。 透镜的焦距是反映透镜特性的基本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了正确地使用 光学仪器,必须熟练掌握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学会光路的调节技术和测量焦距的方法。 【实验目的】 1.掌握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研究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学习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透镜的厚度相对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忽略时,称为薄透镜。薄透镜的近轴光线成 像公式为 111 (1) s为物距,s'为像距,∫'为像方焦距。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M B B B 2 D 图1凸透镜自准法光路 图2凸透镜共轭法光路 (1)自准法 光源置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若在透镜后放一块于 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光线反射回去,反射光再经过凸透镜后仍会聚于焦点上,此关 系称为自准原理。如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一物体,如图1所示,其像仍会聚于焦平面 上,是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实象,此时物屏至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便是焦距。 16
实验五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是最基本的光学元件 ,根据光学仪器的使用要求,常需选择不同的透镜或透镜组。 透镜的焦距是反映透镜特性的基本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了正确地使用 光学仪器,必须熟练掌握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学会光路的调节技术和测量焦距的方法。 【实验目的】 1. 掌握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研究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学习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透镜的厚度相对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忽略时,称为薄透镜。薄透镜的近轴光线成 像公式为 11 1 ss f + =′ ′ (1) s 为物距,s′为像距,f ′为像方焦距。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A' A B B' f f ' F' L M O 图 1 凸透镜自准法光路 图 2 凸透镜共轭法光路 (1)自准法 光源置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若在透镜后放一块于 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光线反射回去,反射光再经过凸透镜后仍会聚于焦点上,此关 系称为自准原理。如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一物体,如图 1 所示,其像仍会聚于焦平面 上,是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实象,此时物屏至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便是焦距。 16
(2)共轭法 如果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保持不变,且D>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两次成 像。当凸透镜移至O处时,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实象AB1,当凸透镜移至O2处时,屏上得 到一个倒立缩小实象A2B2,如图2可知,透镜在O1处时: 111 111 (2) s D-s f 透镜移至02处时: 1+1=1 1 (3) s2 s f s+d'D-s-df 由此可得: D2-d2 (4) 4D 测出D和d,即可求得焦距。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1)自准法 凹透镜是发散透镜,实物发出的光经过凹透镜后无法形成实象,为了使用自准法测量 它的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来获得平行光,然后用平面镜反射回去成像。如图3所示,先 由凸透镜L1将物屏上A点成像于A1处,然后将凹透镜L2和平面镜M放于L1和A1之间,如果 L1的光心O与A1的距离OA>||,移动L2,当O2A=||时,由A处发出的光线经过L1, L2后,变为平行光,经M反射返回,又在物屏A处形成实象。测出O2和A的位置,可得凹 透镜焦距。 (2)物距像距法 如图4所示,先用凸透镜L使A成实象A1,像A,便可视为凹透镜L2的物体所在位置, 然后将凹透镜L2放于L1和A1之间,如果OA1<||,则通过L1的光束经L2折射后,仍能形 成一实象A2。物距s=O2A1,像距s=O2A2,代入公式(1),可得凹透镜焦距。 公
(2)共轭法 如果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保持不变,且D > 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两次成 像。当凸透镜移至O1处时,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实象A1B1,当凸透镜移至O2处时,屏上得 到一个倒立缩小实象A2B2,如图 2 可知,透镜在O1处时: fss fsDs ′ = − + ′ = ′ + 111 111 11 1 1 (2) 透镜移至O2处时: fss fdsDds ′ = −− + ′ + = ′ + 111 111 22 1 1 (3) 由此可得: D dD f 4 22 − ′ = (4) 测出 D 和 d,即可求得焦距。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1)自准法 凹透镜是发散透镜,实物发出的光经过凹透镜后无法形成实象,为了使用自准法测量 它的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来获得平行光,然后用平面镜反射回去成像。如图 3 所示,先 由凸透镜L1将物屏上A点成像于A1 处,然后将凹透镜L2和平面镜M放于L1 和A1之间,如果 L1 的光心O1与A1的距离O1A1>∣f2∣,移动L2,当O2A1=∣f2∣时,由A处发出的光线经过L1, L2后,变为平行光,经M反射返回,又在物屏A处形成实象。测出O2和A1的位置,可得凹 透镜焦距。 (2)物距像距法 如图 4 所示,先用凸透镜L1使A成实象A1,像A1便可视为凹透镜L2的物体所在位置, 然后将凹透镜L2放于L1和A1之间,如果O1A1<∣f2∣,则通过L1的光束经L2折射后,仍能形 成一实象A2。物距s = O2A1,像距s ′ = O2A2,代入公式(1),可得凹透镜焦距。 17
图3凹透镜自准法光路 图4凹透镜物距像距法光路 【实验仪器】 光源(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光具座、镜架、箭孔物屏、像屏、透镜(凸、凹各一块) 【实验内容】 1.光路调整 由于应用薄透镜成像公式时,需要满足近轴光线条件,因此必须使各光学元件调节到 同轴,并使该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共轴等高”调节分两步完成: (1)目测粗调:把光源、物屏、透镜和像屏依次装好,先将它们靠拢,使各元件中心大致 等高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物屏、透镜、像屏的平面互相平行。 (2)细调:利用共轭法调整,参看图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4,在物屏与像 屏间移动凸透镜,可得一大一小两次成像。若两个像的中心重合,即表示已经共轴:若不 重合,可先在小像中心作一记号,调节透镜的高度使大像的中心与小像的中心重合。如此 反复调节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大像追小像),直至完全重合。 2.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自准法: 参看图1,平面镜紧靠在凸透镜后,考虑到人眼判断成像清晰的误差较大,采用左右 逼近测读法测定物屏位置,即从左至右移动物屏,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晰 倒像,记录此时物屏的位置:再从右至左移动物屏,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 晰倒像,记录此时物屏的位置。重复3次。在附表1中记录透镜的位置,计算焦距。 (2)共轭法: 参看图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4(可利用自准法数据),采用左右逼近测 读法分别测定凸透镜在像屏上成一大一小两次像的位置,重复3次,数据记录在附表2中。 利用公式(4)计算焦距。 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 1)参看图3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用左右 伊
图 3 凹透镜自准法光路 图 4 凹透镜物距像距法光路 【实验仪器】 光源(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光具座、镜架、箭孔物屏、像屏、透镜(凸、凹各一块) 【实验内容】 1.光路调整 由于应用薄透镜成像公式时,需要满足近轴光线条件,因此必须使各光学元件调节到 同轴,并使该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共轴等高”调节分两步完成: (1)目测粗调:把光源、物屏、透镜和像屏依次装好,先将它们靠拢,使各元件中心大致 等高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物屏、透镜、像屏的平面互相平行。 (2)细调:利用共轭法调整,参看图 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 D > 4f,在物屏与像 屏间移动凸透镜,可得一大一小两次成像。若两个像的中心重合,即表示已经共轴;若不 重合,可先在小像中心作一记号,调节透镜的高度使大像的中心与小像的中心重合。如此 反复调节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大像追小像),直至完全重合。 2.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自准法: 参看图 1,平面镜紧靠在凸透镜后,考虑到人眼判断成像清晰的误差较大,采用左右 逼近测读法测定物屏位置,即从左至右移动物屏,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晰 倒像,记录此时物屏的位置;再从右至左移动物屏,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 晰倒像,记录此时物屏的位置。重复 3 次。在附表 1 中记录透镜的位置,计算焦距。 (2)共轭法: 参看图 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 D > 4f(可利用自准法数据),采用左右逼近测 读法分别测定凸透镜在像屏上成一大一小两次像的位置,重复 3 次,数据记录在附表 2 中。 利用公式(4)计算焦距。 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 1) 参看图 3 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用左右 18
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移动像屏,直至像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用左右逼 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并在附表3中记录凹透镜的位置,利用公式(1)计算凹透镜的 焦距。 (2)自准法(选做): 1)参看图4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可略比 光源小),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和平面镜,移动凹透镜,同时观察物屏至出现一清 晰倒立像。此时需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凹透镜的位置。 【思考题】 1.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填写下表。 物距 成像情况 位置 大小 正倒 虚实 S2f 2.为什么可以用“大像追小像”的方法,调节透镜系统达到共轴等高的要求? 3.用“共轭法”测凹透镜的焦距时,为什么要让物屏与像屏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
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移动像屏,直至像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用左右逼 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并在附表 3 中记录凹透镜的位置,利用公式(1)计算凹透镜的 焦距。 (2)自准法(选做): 1)参看图 4 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可略比 光源小),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和平面镜,移动凹透镜,同时观察物屏至出现一清 晰倒立像。此时需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凹透镜的位置。 【思考题】 1.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填写下表。 成 像 情 况 物 距 位 置 大 小 正 倒 虚 实 S 2f 2.为什么可以用“大像追小像”的方法,调节透镜系统达到共轴等高的要求? 3.用“共轭法”测凹透镜的焦距时,为什么要让物屏与像屏的距离大于 4 倍焦距?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