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本课概述 本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节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 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而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和影响: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席卷了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最后介绍了美国胡佛 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危机局势进一步恶化。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丰富的感性资料,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多媒体 课件,主要以“启发一探讨式”教学法为主,同时配合讨论辨析、材料解读、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 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髙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经济危机的含义,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 (2)掌握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理解其危害的严重性 (3)掌握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2)通过历史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切身认识去体味历史过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11 第 17 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本课概述 本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节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 1929~1933 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 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而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和影响: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席卷了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最后介绍了美国胡佛 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危机局势进一步恶化。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丰富的感性资料,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多媒体 课件,主要以“启发—探讨式”教学法为主,同时配合讨论辨析、材料解读、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 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经济危机的含义,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 (2)掌握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理解其危害的严重性。 (3)掌握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2)通过历史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切身认识去体味历史过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一制 度的本质虽然一直没有改变,但其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有机地相结合。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问题导入 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乃至 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一国或几国的经济危机会迅速蔓 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呢?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影响最为深远的 次危机又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它的特点和影响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学习有 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概念导入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发生了过剩,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工厂停工、工人失业、银行倒闭,整个社会生活 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呢?1929~1933年这场资本主义世界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又给当时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这 场经济危机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导言部分及正文第一部分内容。 师生互动:多媒体展示 图1《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和图2《美国人领取救济》 问题情境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美国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 回答:图1反映了美国一战后的“繁荣”景象,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成为 美国的三大支柱。但是在这“繁荣”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图2则反映 了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很多人靠领取救济为生的贫困场景 2/
2 / 11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一制 度的本质虽然一直没有改变,但其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有机地相结合。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问题导入 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乃至 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一国或几国的经济危机会迅速蔓 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呢?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影响最为深远的 一次危机又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它的特点和影响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学习有 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概念导入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发生了过剩,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工厂停工、工人失业、银行倒闭,整个社会生活 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呢?1929~1933 年这场资本主义世界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又给当时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这 场经济危机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 17 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80~81 导言部分及正文第一部分内容。 师生互动:多媒体展示 图 1《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和图 2《美国人领取救济》。 问题情境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美国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 回答:图 1 反映了美国一战后的“繁荣”景象,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成为 美国的三大支柱。但是在这“繁荣”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图 2 则反映 了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很多人靠领取救济为生的贫困场景
过程评价: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得益于以下几个 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这为“繁 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二,美国在一战后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经 济的迅速发展,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其三,一战后,美国凭 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并注意扩大国内市场,广阔的国 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过渡)正因为如此,1928年胡佛总统上台时才能自豪地宣布美国还将继续繁荣 下去。他许愿:在他领导下,美国每个家庭的“车库里将有一辆汽车,揭开锅就有 只鸡”。他大言不惭地吹嘘:“今天我们美国人比以往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更接近于最后 战胜贫困。” 然而,他的豪言壮语并没有兑现,转而面临的是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问题情境2:为什么美国经济会从一战后的“繁荣”一下子掉进经济大危机的万 丈深渊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 合作学习:(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 回答: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 (板书)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 过程评价:不错,是这样。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 收入大约在2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 美元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 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贫富差距过大:从上面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经济虽然繁荣,但财富 却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而且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 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 3/11
3 / 11 过程评价: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对。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得益于以下几个 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这为“繁 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二,美国在一战后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经 济的迅速发展,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其三,一战后,美国凭 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并注意扩大国内市场,广阔的国 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过渡)正因为如此,1928 年胡佛总统上台时才能自豪地宣布美国还将继续繁荣 下去。他许愿:在他领导下,美国每个家庭的“车库里将有一辆汽车,揭开锅就有一 只鸡”。他大言不惭地吹嘘:“今天我们美国人比以往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更接近于最后 战胜贫困。” 然而,他的豪言壮语并没有兑现,转而面临的是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问题情境 2:为什么美国经济会从一战后的“繁荣”一下子掉进经济大危机的万 丈深渊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80~81。 合作学习:(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 回答: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 (板书)一、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 过程评价:不错,是这样。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到 1929 年,在美国占人口 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 3/5,而全年 收入大约在 200 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 60%,还有 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 100 美元。 1920~1929 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 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 55%。农业工 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 40%。 贫富差距过大:从上面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经济虽然繁荣,但财富 却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而且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 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
益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是导致当时供 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信贷消费过度膨胀:在经济虛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 的重大隐患。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 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 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 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股票投机过度: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 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 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 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 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总结: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这些具体矛盾实际上 都激化了美国当时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 度,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所以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 直接原因。 (板书)(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师生互动:既然经济危机爆发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贫富分化 严重使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产品,那么为什么工厂没有意识到减 少产量,反而还在不停地扩大再生产呢? 过程评价: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 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的。而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 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 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 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 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 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
4 / 11 益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是导致当时供 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信贷消费过度膨胀:在经济虚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 的重大隐患。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 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 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 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股票投机过度: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 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 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 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 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总结: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度膨胀,股票投机过度,这些具体矛盾实际上 都激化了美国当时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 度,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所以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 直接原因。 (板书)(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师生互动:既然经济危机爆发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贫富分化 严重使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产品,那么为什么工厂没有意识到减 少产量,反而还在不停地扩大再生产呢? 过程评价: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 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的。而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 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 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 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 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 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
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 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板书)(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 占有之间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展示示意图 贫富差距过大 具 体 原信贷消费过度膨张气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股票投机过度 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问题情境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呢? 自主学习:(1) 表现:首先是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然后是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生产锐减,伴之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很多人濒临破产。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过程评价:大家归纳得不错 (边介绍边展示有关股市崩溃的图片,加深学生对股市崩溃的感性认识) 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 5/11
5 / 11 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 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板书)(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 占有之间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展示示意图: 问题情境 3: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呢? 自主学习:(1) 表现:首先是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然后是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生产锐减,伴之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很多人濒临破产。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过程评价:大家归纳得不错。 (边介绍边展示有关股市崩溃的图片,加深学生对股市崩溃的感性认识) 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 具 体 原 因 贫富差距过大 信贷消费过度膨胀 股票投机过度 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 济 危 机
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的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 小小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 有1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 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641万股的最高记录收盘。随后,广大投资者 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股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广大 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 换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 失去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随之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这样由美国纽 约股市崩溃开始的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 临了。 (板书)2.爆发 (1)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2)表现。 过程评价: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第一,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 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 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 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第三,破坏性 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几乎下跌了4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还 低16%,后退到1908~1909年的水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后退了30~ 40年。这场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 质损失还多800亿,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板书)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师生互动: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很快蔓延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 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发生在美国 的经济危机会很快波及全世界呢? 过程评价:(学生回答后总结)一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它 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 因,在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这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6/11
6 / 11 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的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 小小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 有 1289 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 10 月 29 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 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 1641 万股的最高记录收盘。随后,广大投资者 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股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广大 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 换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 失去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随之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这样由美国纽 约股市崩溃开始的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 临了。 (板书)2.爆发 (1)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2)表现。 过程评价: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第一,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 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 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 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第三,破坏性 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几乎下跌了 4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 1913 年还 低 16%,后退到 1908~1909 年的水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后退了 30~ 40 年。这场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 2500 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 质损失还多 800 亿,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板书)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师生互动: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很快蔓延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 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发生在美国 的经济危机会很快波及全世界呢? 过程评价:(学生回答后总结)一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它 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 因,在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这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问题情境4:(历史再现)如果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回到经济大危机那 个时代,你觉得你可能会切身感受到哪些场景? 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会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职业介绍所和救济所前面肯定人满为患。资本主义国家会出现这样的奇怪场景:一方 面饥寒交迫状况普遍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老百姓整天为缺衣少食犯愁;另一方面 许多资本家、农场主为了维持利润却大量销毁商品,倒掉牛奶。所以失业工人、退伍 军人为了生计多次示威游行、罢工频繁,要求就业,要求加工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会危机加剧 学习小组二: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势力得以抬头。比如在德国,希特勒 领导的纳粹党到处活动,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乘机造势。他们向工人保证要实行“社 会主义”,让工人分享权利,执政后将消除经济危机,每个工人都会有面包和工作 他们还告诉农民,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地位,还会给予经济援助。因此,当时许多人加 入纳粹党,纳粹党最终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法西斯势力得以掌握国家大权,对内独裁 对外扩张。 而在日本,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趁势发展,他们制造了一连串暗杀、政变 等恐怖事件,许多政府官员被谋杀。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转移人民视线,他们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日本政府也一步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 学习小组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采取措施提髙关税,保护 国内市场,并积极争夺国际市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趋尖锐。而他们对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掠夺,也激化了与当地人民间的矛盾,激起当地人民激烈的反抗,整个世 界局势日益紧张 过程评价:各小组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带领我们全班同学身临其境,切实感受了 番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结合大家刚才的分析以及教材P82相关的两段文字 我们可以把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概括为如下三点 (板书)4.影响: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问题情境5: 7/
7 / 11 问题情境 4:(历史再现)如果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回到经济大危机那 个时代,你觉得你可能会切身感受到哪些场景? 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会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职业介绍所和救济所前面肯定人满为患。资本主义国家会出现这样的奇怪场景:一方 面饥寒交迫状况普遍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老百姓整天为缺衣少食犯愁;另一方面, 许多资本家、农场主为了维持利润却大量销毁商品,倒掉牛奶。所以失业工人、退伍 军人为了生计多次示威游行、罢工频繁,要求就业,要求加工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会危机加剧。 学习小组二: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势力得以抬头。比如在德国,希特勒 领导的纳粹党到处活动,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乘机造势。他们向工人保证要实行“社 会主义”,让工人分享权利,执政后将消除经济危机,每个工人都会有面包和工作。 他们还告诉农民,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地位,还会给予经济援助。因此,当时许多人加 入纳粹党,纳粹党最终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法西斯势力得以掌握国家大权,对内独裁, 对外扩张。 而在日本,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趁势发展,他们制造了一连串暗杀、政变 等恐怖事件,许多政府官员被谋杀。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转移人民视线,他们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日本政府也一步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 学习小组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采取措施提高关税,保护 国内市场,并积极争夺国际市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趋尖锐。而他们对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掠夺,也激化了与当地人民间的矛盾,激起当地人民激烈的反抗,整个世 界局势日益紧张。 过程评价:各小组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带领我们全班同学身临其境,切实感受了 一番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结合大家刚才的分析以及教材 P82 相关的两段文字, 我们可以把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概括为如下三点: (板书)4.影响: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问题情境 5:
在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下,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作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又是怎样做的呢?结果如何? 合作探究:人们最需要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国家承担起 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责,带领人民迅速渡过经济大危机,摆脱失业和贫困的局面。 但是胡佛总统却采取“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 加恶化了。 过程评价: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 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证明,“自 由放任”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 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 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 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 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结果是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 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由来和基本含义: 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 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 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 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这种理论曾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过深刻的影 响。 (板书)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措施:自由放任。 当堂检测 、选择题: 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B、通货膨胀C、市场萧条 D、产品过剩 2、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起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11
8 / 11 在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下,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作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又是怎样做的呢?结果如何? 合作探究:人们最需要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国家承担起 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责,带领人民迅速渡过经济大危机,摆脱失业和贫困的局面。 但是胡佛总统却采取“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 加恶化了。 过程评价: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 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证明,“自 由放任”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 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 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 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 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结果是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 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由来和基本含义: 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最早出现于 18 世纪的法国,意为“顺 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 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 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这种理论曾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过深刻的影 响。 (板书)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措施:自由放任。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1929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市场萧条 D、产品过剩 2、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起了 1929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的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4、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 经济的虚假繁荣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5、1929年一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 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下列关于右图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们看好股市,抢购股票 B、失业者的人群 C、人们疯狂的抛售股票,股市崩溃 D、中小银行纷纷破产 黑色星期四纽约华尔街 7、右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8、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 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9、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这主要是: 9/
9 / 11 A、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的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3、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4、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 经济的虚假繁荣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5、1929 年—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 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6、下列关于右图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们看好股市,抢购股票 B、失业者的人群 C、人们疯狂的抛售股票,股市崩溃 D、中小银行纷纷破产 黑色星期四纽约华尔街 7、右图是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8、1933 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 1500 万——1700 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 30 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9、1929 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这主要是: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10、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失业人数多 C、破坏性特别大 D、持续时间特别长 11、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日本 46.2%40.6%28.4%16.5%8.4% 上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C、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力强D、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了工业生产 1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没有: A、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制度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使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激化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战争的危险 13、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二、非选择题 14、有人说:“1929年经济危机是由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造成的。如果没有股票 市场的崩溃,就不会有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就没有如此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判 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提示:不正确。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 渐突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 动及盛行的分期付款购买方式,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生产与销售之 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1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 材料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工
10 / 11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10、下列关于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失业人数多 C、破坏性特别大 D、持续时间特别长 11、1929-1933 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上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 B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C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破坏力强 D、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破坏了工业生产 12、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没有: A、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制度 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使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激化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战争的危险 13、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二、非选择题: 14、有人说:“1929 年经济危机是由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造成的。如果没有股票 市场的崩溃,就不会有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就没有如此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判 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提示:不正确。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 渐突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 动及盛行的分期付款购买方式,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生产与销售之 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1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 材料一: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