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三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散文阅读 【名师精讲指南篇】 【经典考题回顾】 1.【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陆蠡 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 脚尖喙,头有璎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 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 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 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 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她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哪种耿介不屈的 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 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 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看 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 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 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 尾部很短。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 本上也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把鱼放在它的面前,看它认识趔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 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 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 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 们讲些“乘轩”“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 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己痊愈, 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 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 我的虚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 可笑的题材了。舅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2015 年高三三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 14 散文阅读 【名师精讲指南篇】 【经典考题回顾】 1.【2014 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鹤 陆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 脚尖喙,头有璎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 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 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 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 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 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她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哪种耿介不屈的 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 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 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看 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 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 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 尾部很短。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 本上也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把鱼放在它的面前,看它认识趔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 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 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 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 们讲些“乘轩 ”“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 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 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 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 我的虚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 可笑的题材了。舅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冒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 加地高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 打在它洁白的羽毛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 己的园子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远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 近时依然做出亲热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 水对岸的松林,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 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 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 养的鹭。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 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 “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 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那末给你好了。”他卸下枪端的鸟。 “不要,我要活的。 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 在沙滩上,日日等候它的主人,不忍他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 受的不是一尾鱼,而一颗子弹。 (选自《美丽中国·自然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6.“我”为什么会以白鹭为“鹤”?(3分) 17.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6分) ①啊!我的鹤!②“不要,我要活的。” 18.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6分) 2.【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 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 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 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 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到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 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冒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 加地高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 打在它洁白的羽毛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 己的园子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远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 近时依然做出亲热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 水对岸的松林,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 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 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 养的鹭。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 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 “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 “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那末给你好了。” 他卸下枪端的鸟。 “不要,我要活的。” “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 在沙滩上,日日等候它的主人,不忍他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 受的不是一尾鱼,而一颗子弹。 (选自《美丽中国·自然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年,有删改) 16.“我”为什么会以白鹭为“鹤”?(3 分) 17.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6 分) ①啊!我的鹤! ②“不要,我要活的。” 18.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6 分) 2.【2014 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 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 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 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 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到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 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
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 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 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 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 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 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 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 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 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 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 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 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 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下大米 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是 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噬的一下 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 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 闲暇,成了友谊,成为角力场,成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 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 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 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 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 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 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 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晩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 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 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 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 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 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 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 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 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 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 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 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 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 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 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 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 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 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 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 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下大米、 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是一 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 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 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 闲暇,成了友谊,成为角力场,成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 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 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 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 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 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 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 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 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 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 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 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 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 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 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4分) 16.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分) 17.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6分) 18.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考点深度剖析】 (1)考纲要求 能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散文中的形象,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 美取向作出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命题预测 题型稳定,一般设置三至五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是客观选择题 道)加主观题。选材涉及中外散文,试题贴近实际,要求由文章内容出发对 生活进行联想、感悟。探究能力中“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仍是探究 的重点 【应试技巧点拨】 1.强化阅读,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与高考阅读试题相关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需要贯穿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不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这样就会轻松解 决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问题了。 2.多写散文,改写古代诗歌,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写散文,可以熟悉散文的写作方法。散文是扩展的诗歌,诗歌是压缩的散文。 改写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有效地提高散文的写作与理解能力 3.加强练习,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习游 戏规则”。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每周自主练习1道髙考 真题或者各地模拟题,可以快速熟悉解题思路。通过对高考散文阅读题目(尤其 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 方面,可以掌握髙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散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 式,对正确答题规范答题大有帮助。 4.按照步骤,准确答题,提升能力 答题前应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简答题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 原文中找,不要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仔细审出试题题干中暗示的答题指向,从 原文中找命题点,并从命题点的前后文中找相应的词或句,或用原文,或稍加概 括作答。对于散文中的写法及其作用的赏析,一是要充分运用赏析常识作具体分 析,分析所用的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并且要紧扣文章主旨;二是要 分条陈述,力求有理,分析宁多勿少,因为评卷是据理评分的 【最新模拟引领】 【例】(15届山东青岛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18分) 不识 (台湾)张晓风
(选自《散文》,2013 年第 10 期,有删节)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 上有哪些特点?(4 分) 16.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 分) 17.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6 分) 18.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 分) 【考点深度剖析】 (1)考纲要求 能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散文中的形象,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 美取向作出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命题预测 题型稳定,一般设置三至五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是客观选择题 (一道)加主观题。选材涉及中外散文,试题贴近实际,要求由文章内容出发对 生活进行联想、感悟。探究能力中“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仍是探究 的重点。 【应试技巧点拨】 1.强化阅读,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与高考阅读试题相关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需要贯穿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不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这样就会轻松解 决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问题了。 2.多写散文,改写古代诗歌,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写散文,可以熟悉散文的写作方法。散文是扩展的诗歌,诗歌是压缩的散文。 改写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有效地提高散文的写作与理解能力。 3.加强练习,熟悉高考,把握 规律。 历年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习游 戏规则”。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每周自主练习 1 道高考 真题或者各地模拟题,可以快速熟悉解题思路。通过对高考散文阅读题目(尤其 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 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散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 式,对正确答题规范答题大有帮助。 4.按照步骤,准确答题,提升能力。 答题前应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简答题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 原文中找,不要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仔细审出试题题干中暗示的答题指向,从 原文中找命题点,并从命题点的前后文中找相应的词或句,或用原文,或稍加概 括作答。对于散文中的写法及其作用的赏析,一是要充分运用赏析常识作具体分 析,分析所用的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并且要紧扣文章主旨;二是要 分条陈述,力求有理,分析宁多勿少,因为评卷是据理评分的。 【最新模拟引领】 【例】(15 届山东青岛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18 分) 不 识 (台湾)张晓风
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ⅱ 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 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 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 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 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 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的眼 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 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 走,一面大声背书。那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然而, 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 读书不过只求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 不能算是深识他。 “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 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老家没 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 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咧!而且台湾是热带, 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 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 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岀来的卤汁就呼噜—一—呼噜一一地一直流, 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香呀一一” 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 故乡的香椿芽想来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樁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 嚕—二”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动。那香樁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 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 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 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 心崇敬一一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 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 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 是幸福的—一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来源:学。科。网] 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 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一俱全的五脏,忽 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 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 难改,性难移”,从来不屑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 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一一我 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身披红斗篷的宝玉向他拜了四拜, 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 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 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 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能都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
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 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 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 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 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 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 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的眼 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 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 走,一面大声背书。那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然而, 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 读书不过只求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 不能算是深识他。 “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 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老家没 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 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咧!而且台湾是热带, 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 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 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 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香呀——” 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 故乡的香椿芽想来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 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 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 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 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 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 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 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 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 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来源:学。科。网] 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 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俱全的五脏,忽 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 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 难改,性难移”,从来不屑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 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 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身披红斗篷的宝玉向他拜了四拜, 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 ——”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 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 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能都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
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 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 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 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 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 如此无知无识。 (1)作者开头说“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 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原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一”流汁 ②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 (3)从全文来看,简要概括作者所写的父亲性格特点。(4分) 4)作者以“不识”为题,如果把题目改给“回忆父亲”好不好?试加以比较分 析。(6分) 【名题精选练兵篇】 1.(15届浙江宁波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 关于善良 六六 (1)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合肥 的腊月分外寒冷,宝宝被包裹得像个圣诞礼物,而老爷爷却在寒风呼号中伸着老 树枝丫般的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饭盆, 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 (2说真话,他的琴声远不如瞎子阿炳那样精湛动听,简单一支小曲也完成得勉强 不提五音乐律,更不说余音绕梁。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 碗寡面。 (3)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宝宝要坐摇摇晃晃(电动木马),妈妈给我 money (钱)。”老公在旁边说:“那叫coin(硬币)。” (4)我灵机一动,问宝宝:“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宝宝 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 (5)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不好。” ⑥6)我哭笑不得。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着就 把钞票递过去了,哪里晓得,原来善良和艺术修养一样,是要从小培养的。 ()我只好继续开导他:“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 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不然爷爷肚肚饿。” (8)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不好 (9)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老公说:“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 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你如果直接给他一个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 肯的。 ⑩我问:“什么是善良?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如果无关痛痒的事情,举手之劳,那如何叫善良?” ①)老公不同意:“这叫慈善,不叫善良。慈善就是自己吃不完用不完,分出九牛 毛来与别人买点心安或者和平的生活环境。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
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 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 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 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 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 如此无知无识。 (1)作者开头说“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 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 分) (2)结合原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 分) ①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 ②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 (3)从全文来看,简要概括作者所写的父亲性格特点。(4 分) (4)作者以“不识”为题,如果把题目改给“回忆父亲”好不好?试加以比较分 析。(6 分) 【名题精选练兵篇】 1.(15 届浙江宁波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 分) 关于善良 六六 ⑴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合肥 的腊月分外寒冷,宝宝被包裹得像个圣诞礼物,而老爷爷却在寒风呼号中伸着老 树枝丫般的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饭盆, 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 ⑵说真话,他的琴声远不如瞎子阿炳那样精湛动听,简单一支小曲也完成得勉强, 不提五音乐律,更不说余音绕梁。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一 碗寡面。 ⑶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宝宝要坐摇摇晃晃(电动木马),妈妈给我 money (钱)。”老公在旁边说:“那叫 coin(硬币)。” ⑷我灵机一动,问宝宝:“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宝宝 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 ⑸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不好。” ⑹我哭笑不得。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着就 把钞票递过去了,哪里晓得,原来善良和艺术修养一样,是要从小培养的。 ⑺我只好继续开导他:“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 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不然爷爷肚肚饿。” ⑻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不好。” ⑼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老公说:“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 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你如果直接给他一个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 肯的。” ⑽我问:“什么是善良?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如果无关痛痒的事情,举手之劳,那如何叫善良?” ⑾老公不同意:“这叫慈善,不叫善良。慈善就是自己吃不完用不完,分出九牛 一毛来与别人买点心安或者和平的生活环境。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
给别人,就可以了。如果非让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善良与苛捐杂税不同, 要心甘情愿才可以。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 ①2教育理念的偏差 3拉琴的老头都住手了,开始听我们夫妻的争论。一块钱而已,这对爹妈为何如 此计较? 040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 在儿子最终含沮①答应把钱给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沮②都快掉下来了, 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 5儿子手里捏着一块钱,递给爷爷,爷爷双手承接着说:“好孩子,谢谢啊!祝 你平安健康!” 06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 ①来到电动木马前,偶得一指说:“要坐摇摇晃晃。”老公开始掏口袋,我制止。 大丈夫言既出,必信:行既出,必果。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 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看他在前面自己摇摇晃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 马的样子,我的眼泪③都要掉下来了。 8我自己也很困惑:善良,究其本意,应该如何? 9这件事,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 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 ω我问偶得爸爸,有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 为?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 什么行为? (21)老公说,这叫高尚。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很好了,不要将伟人的心 态或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形态展现于人。能把平凡人做好,就很好了。 22)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 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 (1)第(2)段画线句对琴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第(17)段写偶得要坐电动木马,“老公开始掏口袋”,我为何制止?(3 分) (3)说说三处画线词语“泪”在文中的含义。(3分) (4)文中偶得一家三口的语言各有特点,试作分析。(6分) (5)文中偶得的爸爸妈妈对“善良”的理解显然有分歧,请谈谈你的看法。(5 分) 2.(15届安徽安庆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再到湖上 [美]爱·布·怀特 ①大概在一九○四年的夏天,父亲在缅因州的某湖上租了一间露营小屋,带了我 们去消磨整个八月。假期过得很愉快。自此之后,我们中无人不认为世上再没有 比缅因州这个湖更好的去处了。一年年夏季我们都回到这里来一一总是从八月 日起,逗留一个月时光。就在几星期前,强烈的想望驱使我去买了一对钓鲈鱼的 钩子,一只能旋转的盛鱼饵器,启程回到我们经常去的那个湖上,预备在那儿垂 钓一个星期,再去看看那些梦魂萦绕的老地方。我决定把我的孩子带了去,因为 他从来没有让水没过鼻梁 ②在去湖边的路上。我缅想时光的流逝会如何毁损这个独特的神圣的地方一一险 阻的海角和潺潺的小溪,落日掩映中的群山,露营小屋和小屋后面的小路。我缅
给别人,就可以了。如果非让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善良与苛捐杂税不同, 要心甘情愿才可以。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 ⑿教育理念的偏差。 ⒀拉琴的老头都住手了,开始听我们夫妻的争论。一块钱而已,这对爹妈为何如 此计较? ⒁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 在儿子最终含泪①答应把钱给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泪②都快掉下来了, 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 ⒂儿子手里捏着一块钱,递给爷爷,爷爷双手承接着说:“好孩子,谢谢啊!祝 你平安健康!” ⒃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 ⒄来到电动木马前,偶得一指说:“要坐摇摇晃晃。”老公开始掏口袋,我制止。 大丈夫言既出,必信;行既出,必果。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 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看他在前面自己摇摇晃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 马的样子,我的眼泪③都要掉下来了。 ⒅我自己也很困惑:善良,究其本意,应该如何? ⒆这件事,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 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 ⒇我问偶得爸爸,有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 为?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 什么行为? (21)老公说,这叫高尚。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很好了,不要将伟人的心 态或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形态展现于人。能把平凡人做好,就很好了。 (22)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 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 (1)第(2)段画线句对琴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2)第(17)段写偶得要坐电动木马,“老公开始掏口袋”,我为何制止?(3 分) (3)说说三处画线词语“泪”在文中的含义。(3 分) (4)文中偶得一家三口的语言各有特点,试作分析。(6 分) (5)文中偶得的爸爸妈妈对“善良”的理解显然有分歧,请谈谈你的看法。(5 分) 2.(15 届安徽安庆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再到湖上 [美]爱·布·怀特 ①大概在一九〇四年的夏天,父亲在缅因州的某湖上租了一间露营小屋,带了我 们去消磨整个八月。假期过得很愉快。自此之后,我们中无人不认为世上再没有 比缅因州这个湖更好的去处了。一年年夏季我们都回到这里来——总是从八月一 日起,逗留一个月时光。就在几星期前,强烈的想望驱使我去买了一对钓鲈鱼的 钩子,一只能旋转的盛鱼饵器,启程回到我们经常去的那个湖上,预备在那儿垂 钓一个星期,再去看看那些梦魂萦绕的老地方。我决定把我的孩子带了去,因为 他从来没有让水没过鼻梁。 ②在去湖边的路上。我缅想时光的流逝会如何毁损这个独特的神圣的地方——险 阻的海角和潺潺的小溪,落日掩映中的群山,露营小屋和小屋后面的小路。我缅
想那条容易辨认的沥青路,以及那些已显荒凉的其它景色。我对于那些清晨的记 忆是最清楚的,彼时湖上清凉,水波不兴,木屋的卧室里可以嗅到圆木的香味, 这些味道和从纱门透进来的树林的潮味混为一气。木屋里的间隔板很薄。由于我 总是第一个起身,轻轻穿戴以免惊醒了别人。偷偷溜出小屋去到清爽的气氛中, 驾起一只小划子,沿着湖岸上一长列松林的荫影航行。我记得自己十分小心不让 划桨在船舷上碰撞,惟恐打搅了湖上大教堂的宁静。湖岸上处处点缀着零星小屋, 这里是一片耕地,湖岸四周树林密布。有些小屋为邻近的农人所有,你可以住在 湖边而到农家去就餐,湖面很宽广,湖水平静,没有什么风涛,有些去处看来是 无穷遥远和原始的。沥青路就离湖岸不到半英里。 ③我和我的孩子回到这里,住进一间离农舍不远的小屋,就进入我所稔熟的夏季 了,我感觉它与旧日了无差异。次晨一早躺在床上,听到孩子悄悄地溜出小屋, 沿着湖岸去找一条小船。我开始产生他就是小时我的幻觉,由于换了位置,我也 就成了我的父亲。这一感觉久久不散,在我们留居湖边的时候,不断显现出来 这并不是全新的感情,但是在这种场景里越来越强烈。我好似生活在两个并存的 世界里。在一些简单的行动中,在我拿起鱼饵盒子或是放下一只餐叉,或者我在 谈到另外的事情时,突然发现这不是我自己在说话、而是我的父亲在说话或是摆 弄他的手势。 ④次晨我们去钓鱼。我感到鱼饵盒子里的蚯蚓同样披着一层苔藓,看到蜻蜓落在 我钓竿上,在水面几英寸处飞翔,蜻蜓的到来使我毫无疑问地相信一切事物都如 昨日一般。水上的涟漪如旧,在我们停船垂钓时,水波拍击着我们的船舷有如窃 窃私语,而这只船也就像是昔日的划子,一如过去那样漆着绿色,折断的船骨还 在旧处,舱底更有陈年的水迹和碎屑。我看看我的孩子,他正默默地注视着蜻蜓, 而这就如我的手替他拿着钓竿,我的眼睛在注视一样。我们钓到了两尾鲈鱼, 鱼从船边提出水面时不用什么抄网,只须在鱼头后部打上一拳 ⑤午餐前当我们再回到这里来游泳时,不过这时却已刮起一阵微风。这地方看 来完全是使人入迷的海湖。这个湖你可以离开几个钟点,听凭湖里风云多变,而 再次回来时,仍能见到它平静如故,这正是湖水的经常可靠之处。在水浅的地方 如水浸透的黑色枝枝杈杈,陈旧又光滑,在清晰起伏的沙底上成丛摇晃,而蛤贝 的爬行踪迹也历历可见。一群小鱼游了过去,游鱼的影子分外触目清晰。沿着湖 岸宿营的人在游泳,其中一个有洁癖,手里拿着一块肥皂。多少年来总有这样的 人拿着一块肥皂,年份的界限也跟着模糊了 ⑥上岸后到农家去吃饭,穿过丰饶的满是尘土的田野,橡胶鞋脚下踩着的只是条 两股车辙的道路,而中间那股过去布满牛马蹄印和薄薄粪土的路不见了。小路上 长满了各种绿色植物和野草,有一刹那我深深怀念那要可供选择的中间道。小路 蜿蜒在阳光下,引我们走过网球场。球网的长绳放松着,球网在干燥的午间松驰 下垂。日中的大地热气蒸腾,既饥渴又空荡。农家进餐时有两道点心,一日紫黑 浆果做的馅饼,另一种是苹果馅饼。女侍还是过去的普通农家女,仿佛没有时间 间隔,给人一种幕布落下的幻象:女侍依旧是十五岁,只是秀发刚洗过。 ⑦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印痕难以磨灭。那永远不会失去光 泽的湖,那树林永远不能摧毁,那牧场上香蕨木和红松永远散发着芬芳。对我说 来,往昔的那些夏日是无穷宝贵而永远值得怀念的,那里有欢乐、恬静和美满。 ⑧我们一如我儿时地过了整整一星期的露营生活。白天鲈鱼上钩,阳光照耀大地: 晚上我们躺在闷热的卧室里,小屋外微风吹拂。湖上的汽船像非洲乌班基人嘴唇 那样有着圆圆的船尾,她在月夜里又是怎样平静航行;当青年们弹着曼陀铃姑娘
想那条容易辨认的沥青路,以及那些已显荒凉的其它景色。我对于那些清晨的记 忆是最清楚的,彼时湖上清凉,水波不兴,木屋的卧室里可以嗅到圆木的香味, 这些味道和从纱门透进来的树林的潮味混为一气。木屋里的间隔板很薄。由于我 总是第一个起身,轻轻穿戴以免惊醒了别人。偷偷溜出小屋去到清爽的气氛中, 驾起一只小划子,沿着湖岸上一长列松林的荫影航行。我记得自己十分小心不让 划桨在船舷上碰撞,惟恐打搅了湖上大教堂的宁静。湖岸上处处点缀着零星小屋, 这里是一片耕地,湖岸四周树林密布。有些小屋为邻近的农人所有,你可以住在 湖边而到农家去就餐,湖面很宽广,湖水平静,没有什么风涛,有些去处看来是 无穷遥远和原始的。沥青路就离湖岸不到半英里。 ③我和我的孩子回到这里,住进一间离农舍不远的小屋,就进入我所稔熟的夏季 了,我感觉它与旧日了无差异。次晨一早躺在床上,听到孩子悄悄地溜出小屋, 沿着湖岸去找一条小船。我开始产生他就是小时我的幻觉,由于换了位置,我也 就成了我的父亲。这一感觉久久不散,在我们留居湖边的时候,不断显现出来。 这并不是全新的感情,但是在这种场景里越来越强烈。我好似生活在两个并存的 世界里。在一些简单的行动中,在我拿起鱼饵盒子或是放下一只餐叉,或者我在 谈到另外的事情时,突然发现这不是我自己在说话、而是我的父亲在说话或是摆 弄他的手势。 ④次晨我们去钓鱼。我感到鱼饵盒子里的蚯蚓同样披着一层苔藓,看到蜻蜓落在 我钓竿上,在水面几英寸处飞翔,蜻蜓的到来使我毫无疑问地相信一切事物都如 昨日一般。水上的涟漪如旧,在我们停船垂钓时,水波拍击着我们的船舷有如窃 窃私语,而这只船也就像是昔日的划子,一如过去那样漆着绿色,折断的船骨还 在旧处,舱底更有陈年的水迹和碎屑。我看看我的孩子,他正默默地注视着蜻蜓, 而这就如我的手替他拿着钓竿,我的眼睛在注视一样。我们钓到了两尾鲈鱼,把 鱼从船边提出水面时不用什么抄网,只须在鱼头后部打上一拳。 ⑤ 午餐前当我们再回到这里来游泳时,不过这时却已刮起一阵微风。这地方看 来完全是使人入迷的海湖。这个湖你可以离开几个钟点,听凭湖里风云多变,而 再次回来时,仍能见到它平静如故,这正是湖水的经常可靠之处。在水浅的地方, 如水浸透的黑色枝枝杈杈,陈旧又光滑,在清晰起伏的沙底上成丛摇晃,而蛤贝 的爬行踪迹也历历可见。一群小鱼游了过去,游鱼的影子分外触目清晰。沿着湖 岸宿营的人在游泳,其中一个有洁癖,手里拿着一块肥皂。多少年来总有这样的 人拿着一块肥皂,年份的界限也跟着模糊了。 ⑥上岸后到农家去吃饭,穿过丰饶的满是尘土的田野,橡胶鞋脚下踩着的只是条 两股车辙的道路,而中间那股过去布满牛马蹄印和薄薄粪土的路不见了。小路上 长满了各种绿色植物和野草,有一刹那我深深怀念那要可供选择的中间道。小路 蜿蜒在阳光下,引我们走过网球场。球网的长绳放松着,球网在干燥的午间松驰 下垂。日中的大地热气蒸腾,既饥渴又空荡。农家进餐时有两道点心,一日紫黑 浆果做的馅饼,另一种是苹果馅饼。女侍还是过去的普通农家女,仿佛没有时间 间隔,给人一种幕布落下的幻象:女侍依旧是十五岁,只是秀发刚洗过。 ⑦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印痕难以磨灭。那永远不会失去光 泽的湖,那树林永远不能摧毁,那牧场上香蕨木和红松永远散发着芬芳。对我说 来,往昔的那些夏日是无穷宝贵而永远值得怀念的,那里有欢乐、恬静和美满。 ⑧我们一如我儿时地过了整整一星期的露营生活。白天鲈鱼上钩,阳光照耀大地; 晚上我们躺在闷热的卧室里,小屋外微风吹拂。湖上的汽船像非洲乌班基人嘴唇 那样有着圆圆的船尾,她在月夜里又是怎样平静航行;当青年们弹着曼陀铃姑娘
们跟着唱歌时,我们则吃着撒着糖未的多福饼:而在这到处发亮的水上夜晚,乐 声传来又多么甜蜜!每天早上红松鼠一定在小屋顶上嬉戏。早饭过后,我们到商 店去,一切陈设如旧一—一瓶里装着鲦鱼,塞子和钓鱼的旋转器混在牛顿牌无花 果和皮姆牌口香糖中间,它们被宿营的孩子们移动得杂乱无章。我们在山间小溪 探索,悄悄地,乌龟在太阳曝晒的圆木间爬行,一直钻到松散的土地下,我们则 躺在小镇的码头上,用虫子喂食游乐自如的鲈鱼。 ⑨有天下午雷雨来临,又重演了一出我儿时所畏惧的闹剧。一切都显得那么熟稔, 首先感到透不过气来,接着是闷热,小屋四周的大气好像凝滞了。天际垂下古怪 的黑色,生命好像夹在一卷布里。接着来了一阵风,那些停泊的船突然向湖外漂 去,还有那作为警告的隆隆声。以后铜鼓响了,接着是小鼓,然后是低音鼓和铙 钹,再以后乌云里露出一道闪光、霹雳跟着响了。诸神在山间咧嘴而笑,舔着他 们的腮帮子。之后是一片安静,雨丝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沙沙做声。宿营人带着欢 笑跑出小屋,平静地在雨中游泳;孩子们愉快地尖叫着在雨里嬉戏。新鲜的感觉 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 ⑩我的孩子又穿上那条冰凉的游泳裤,扣上泡涨了的腰带 (选自《外国散文经典100篇》,冯亦代译,有删改) (1)请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作者为什么感觉这个夏季“与旧日了无差异”?请结合③至⑥段内容概括 原因。(6分) (3)请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生命的印痕都难以磨灭! ②新鲜的感觉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 4)本文在描写整整一星期湖边露营生活过程中,时时闪现着对往昔生活的迫 忆。这种今昔交织一体的构思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 究。(8分) 3.(15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最苍凉的海岸 迟子建 ①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 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 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 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 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 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 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 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 行在墓地间看着十字架上的碑文,后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 士,十五岁一一花季的年龄啊! ②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 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 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 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 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
们跟着唱歌时,我们则吃着撒着糖未的多福饼;而在这到处发亮的水上夜晚,乐 声传来又多么甜蜜!每天早上红松鼠一定在小屋顶上嬉戏。早饭过后,我们到商 店去,—切陈设如旧———瓶里装着鲦鱼,塞子和钓鱼的旋转器混在牛顿牌无花 果和皮姆牌口香糖中间,它们被宿营的孩子们移动得杂乱无章。我们在山间小溪 探索,悄悄地,乌龟在太阳曝晒的圆木间爬行,一直钻到松散的土地下,我们则 躺在小镇的码头上,用虫子喂食游乐自如的鲈鱼。 ⑨有天下午雷雨来临,又重演了—出我儿时所畏惧的闹剧。一切都显得那么熟稔, 首先感到透不过气来,接着是闷热,小屋四周的大气好像凝滞了。天际垂下古怪 的黑色,生命好像夹在一卷布里。接着来了一阵风,那些停泊的船突然向湖外漂 去,还有那作为警告的隆隆声。以后铜鼓响了,接着是小鼓,然后是低音鼓和铙 钹,再以后乌云里露出一道闪光、霹雳跟着响了。诸神在山间咧嘴而笑,舔着他 们的腮帮子。之后是一片安静,雨丝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沙沙做声。宿营人带着欢 笑跑出小屋,平静地在雨中游泳;孩子们愉快地尖叫着在雨里嬉戏。新鲜的感觉 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 ⑩我的孩子又穿上那条冰凉的游泳裤,扣上泡涨了的腰带…… (选自《外国散文经典 100 篇》,冯亦代译,有删改) (1)请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2)作者为什么感觉这个夏季“与旧日了无差异”?请结合③至⑥段内容概括 原因。(6 分) (3)请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 分) ①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生命的印痕都难以磨灭! ②新鲜的感觉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 (4)本文在描写整整一星期湖边露营生活过程中,时时闪现着对往昔生活的迫 忆。这种今昔交织一体的构思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 究。(8 分) 3.(15 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最苍凉的海岸 迟子建 ①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 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 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 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 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 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 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 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 行在墓地间看着十字架上的碑文,后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 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②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 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 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 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 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
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 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③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 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 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 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 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 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④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 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 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 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 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 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 怀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 个砝码 ⑤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 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 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看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 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就没有远离我们! ⑥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 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 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 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 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 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⑦黑暗消失了吗? ⑧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 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 士的深切怀念。 B.在作者看布什、布莱尔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死者,给这里带礼炮、鲜花的同时 更给他们从政带帮助。 C.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 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 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 E.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 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2)简要分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 (3)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 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4)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6分) 4.(15届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下回头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
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 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③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 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 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 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 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④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 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 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 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 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 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 怀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 一个砝码! ⑤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 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 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看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 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就没有远离我们! ⑥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 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 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 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 1957 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 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⑦黑暗消失了吗? ⑧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 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A.第②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 士的深切怀念。 B.在作者看布什、布莱尔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死者,给这里带礼炮、鲜花的同时 更给他们从政带帮助。 C.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 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 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 E.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 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2)简要分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5 分) (3)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 分) 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4)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6 分) 4.(15 届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下回头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