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 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 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 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贯 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 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 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 年 10 月 15 日) 胡锦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 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 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 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贯 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 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 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
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 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 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 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 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 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 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 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 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 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 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 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 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 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 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良
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 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 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 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 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 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 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 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 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 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 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 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 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 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 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良
好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和 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 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 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 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 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 比较严重。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 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 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 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 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 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 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 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 终走在时代前列
好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和 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 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 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 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 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 比较严重。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 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 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 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 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 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 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 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 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 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 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 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 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 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 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 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 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 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 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 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 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 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 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 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 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 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 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 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 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 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 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 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 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 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 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 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 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 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 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 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 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 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 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 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 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 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
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 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 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 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 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 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 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 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 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 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 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 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 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 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 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 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 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 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 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 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
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 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 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 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 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 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 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 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 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 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 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 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 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 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 一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 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 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 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一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 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 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
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 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 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 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 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 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 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 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 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 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 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 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一一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 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 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 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 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 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 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 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 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 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 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 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 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 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 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 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 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 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 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 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 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 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 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 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 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 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 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 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 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 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 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 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 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 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 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 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 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 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 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 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 会发展各个方面。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我们己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 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 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 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 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 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 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一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 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一一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 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 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一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 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 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 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 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 会发展各个方面。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 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 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 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 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 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 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 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 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 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
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 加健全。 一一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 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 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 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 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 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 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 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 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 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 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 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 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 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
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 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 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 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 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 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 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 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 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 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 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 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 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 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 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