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写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高考题)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竞扮演何种角色,就不 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 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 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 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 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 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 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 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 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 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 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 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 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 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 会被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行为。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资料,儒 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 素仍然在酣睡,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 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你发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如果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 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你是否会想起清澈的河水,天空中的白云在水面上投下的斑驳阴 影?是否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 ⑤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 键的因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 种多样,但经历的“重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 何方,我们事先并不知晓 ⑥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 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 文培优。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 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 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 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 ⑦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 作有时就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 作品真正质地的,也许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 (节选自《文学的邀约》,有删改)
《记忆与写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 年上海市高考题)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 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 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 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 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 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 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 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 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 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 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 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 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 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 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 会被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行为。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资料,儒 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 素仍然在酣睡,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 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你发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如果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 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你是否会想起清澈的河水,天空中的白云在水面上投下的斑驳阴 影?是否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 ⑤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 键的因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 种多样,但经历的“重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 何方,我们事先并不知晓。 ⑥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 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 文培优。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 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 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 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 ⑦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 作有时就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 作品真正质地的,也许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 (节选自《文学的邀约》,有删改)
3.第②段加点词“发酵”在文中具体是指 (2分) 4.为第⑥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合适的一项是()。(3分) 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5.以下对“非意愿性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 B.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 C.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 D.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 6.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记忆中的经历并不能保证是客观的。 B.写出好作品需要合适的“时间距离” C.作家对记忆的选择和召唤是无意识的 D.被“遗忘”的记忆是文学的主要内容。 7.“河边钓鱼”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5分) 答案 (一)(16分) 3.(2分)答案示例:记忆中的经历随时间流逝而改造、重组。 评分说明:“随时间流逝”“改造、重组”为2个点,1点1分 4.(3分)D 评分说明:选D给3分,选C给1分 5.(3分)D 6.(3分)A 7.(5分)答案示例:“河边钓鱼”事例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阐明了写作是一种选择性行 为、时间距离对经历的发酵有其作用等观点;用再次回到河边及与此相关的花香等,阐述了 经历的重复是作家召唤记忆的契机,被召唤的记忆包含着非意愿性记忆。这一事例与观点紧 密契合,多次使用使文章衔接自然。事例本身贴近生活,使说理易于理解,也增加了文章的 趣味性。这一事例的使用在论述中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沈尹默《书家和善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卷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 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 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
3.第②段加点词“发酵”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2 分) 4.为第⑥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合适的一项是( )。(3 分) 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5.以下对“非意愿性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 B.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 C.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 D.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 6.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3 分) A.记忆中的经历并不能保证是客观的。 B.写出好作品需要合适的“时间距离”。 C.作家对记忆的选择和召唤是无意识的。 D.被“遗忘”的记忆是文学的主要内容。 7.“河边钓鱼”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5 分) 答案: (一)(16 分) 3.(2 分)答案示例:记忆中的经历随时间流逝而改造、重组。 评分说明:“随时间流逝”“改造、重组”为 2 个点,1 点 1 分。 4.(3 分)D 评分说明:选 D 给 3 分,选 C 给 1 分。 5.(3 分)D 6.(3 分)A 7.(5 分)答案示例:“河边钓鱼”事例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阐明了写作是一种选择性行 为、时间距离对经历的发酵有其作用等观点;用再次回到河边及与此相关的花香等,阐述了 经历的重复是作家召唤记忆的契机,被召唤的记忆包含着非意愿性记忆。这一事例与观点紧 密契合,多次使用使文章衔接自然。事例本身贴近生活,使说理易于理解,也增加了文章的 趣味性。这一事例的使用在论述中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评分说明:1 点 1 分,给满 5 分为止。 沈尹默《书家和善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 年江苏卷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 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 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
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 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 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 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 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 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 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 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 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 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 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 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 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 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 “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 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 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 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 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 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 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 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 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 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 高的境界 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15.B 17.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15题详解】
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 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 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 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 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 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 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 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 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 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 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 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 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 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 “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 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 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 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 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 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 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 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 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 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 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 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 别有风致。 C. 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 不守法度的借口。 D. 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 高的境界。 17. 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B 16. C 17. 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 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经生 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误,原文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 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故B错误。ACD准确。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 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 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原文是“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 个道地的不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故 C错误。ABD正确。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査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要结合文本第3、4两段内容 概括即可。 《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天津卷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 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 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 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 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 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 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 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 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 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 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 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 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 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 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经生 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误,原文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 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故 B 错误。ACD 准确。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 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 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 原文是“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 个道地的不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故 C 错误。ABD 正确。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要结合文本第 3、4 两段内容 概括即可。 《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 年天津卷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 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 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 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 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 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 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 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 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 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 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 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 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 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 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 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 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 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 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 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 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答案 二、(9分,每小题3分) 5.D 6.B7.C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Ⅲ高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己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 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 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 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 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 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晩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 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 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 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 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 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 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 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答案: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5.D 6.B 7.C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 年全国卷 III 高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 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 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 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 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 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 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 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 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 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 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 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 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 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 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 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晩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答案: 2.C3.D 《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Ⅱ卷高考题)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 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 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 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 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 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 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 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 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 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 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答案: (一) 1.C 2.C 3.D 《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 年全国卷 II 卷高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一一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 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 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 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 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 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 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 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 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 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 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 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 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 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 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 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 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 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 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 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 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 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 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 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 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 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 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 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 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 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 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 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 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 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 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 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 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 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 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 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1.B 2.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 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 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 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査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 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 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 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 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 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 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 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 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 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1高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一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 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 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 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 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 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 项,“他对古今长短,各 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 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D 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 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 D。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 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 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 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 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 人。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 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 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 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 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 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 D。 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 年全国卷 I 高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 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 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 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 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 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 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 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 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 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 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 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 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 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 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 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 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 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 矛盾己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 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 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 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 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 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 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 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 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 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 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 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 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 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 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 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 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 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 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 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 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 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 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 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 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 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 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 构和本质内容。 B. 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 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 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己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 而精,凝聚共识。 答案 现代文阅读 1.B2.D3.D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 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 而精,凝聚共识。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B 2.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