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假期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针对“争”,春秋战囯时代的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 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一种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 另一方面,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 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 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老子《道德经》的最 后一句话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老子的思想中,“不争”和“无为 是互为表里的,“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 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 召而自来”,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在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旧是最终的目标。 与老子相仿,孔子也始终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追求,认为 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在《论语·里仁》中说,“放于利 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为了平息或消除对一己之私利 的争夺,必须要建立起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 标准,要求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荀子则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一方 面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另一方面则开出了以 礼”息“争”的药方,甚至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欲望,防止 人们的争斗。苟子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 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韩非子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 而且,他还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争”有着不同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 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在这里,“竞”“逐”和“争”是同义语。他还指出 人口的增长、耕地与财货的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 “耕战”的治国理念,主张用“法”“术”和“势”钳制并消除这些恶性的 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 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 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则主张以积极的伦理和道徳手段去制约甚至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而 法家的解决办法则更依赖权力主体的强制性。 摘编自王大庆《尚争与崇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代各家都提出“不争”的思想,对“不争”的阐述既关乎人 的处世哲学,也着眼于当时社会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的现实需要。 B.老子的“不争”并非一味消极退让,而是与“无为”互为表里,主张不 妄为,不强争,以“不争”的姿态“争”,以获胜为最终的目标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假期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针对“争”,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 一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一种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 另一方面,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 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 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老子《道德经》的最 后一句话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老子的思想中,“不争”和“无为” 是互为表里的,“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 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 召而自来”,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在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旧是最终的目标。 与老子相仿,孔子也始终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追求,认为 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在《论语·里仁》中说,“放于利 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为了平息或消除对一己之私利 的争夺,必须要建立起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 标准,要求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荀子则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一方 面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另一方面则开出了以 “礼”息“争”的药方,甚至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欲望,防止 人们的争斗。荀子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 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韩非子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 而且,他还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争”有着不同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 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在这里,“竞”“逐”和“争”是同义语。他还指出, 人口的增长、耕地与财货的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 “耕战”的治国理念,主张用“法”“术”和“势”钳制并消除这些恶性的 “争”。 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 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 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则主张以积极的伦理和道德手段去制约甚至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而 法家的解决办法则更依赖权力主体的强制性。 (摘编自王大庆《尚争与崇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代各家都提出“不争”的思想,对“不争”的阐述既关乎人 的处世哲学,也着眼于当时社会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的现实需要。 B. 老子的“不争”并非一味消极退让,而是与“无为”互为表里,主张不 妄为,不强争,以“不争”的姿态“争”,以获胜为最终的目标
C.在如何消除或缓解“争”的问题上,儒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相对积 极的,孔子强调以“义”制“利”,荀子则主张以“礼”息“争”。 D.韩非子认为当时社会的“争”在于“气力”,他主张建立完备而合理的 等级制度,以“法”“术”和“势”来钳制并消除恶性的“争”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在阐明各家“不争”思想的差异时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既增强 了说理的权威性,又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B.选文采用“总—分一总”结构,先指出各派都提出“不争”思想,再列 举各派具体主张,最后作简要总结,思路清晰。 C.选文在分析同为儒家的孔子与荀子的主张时,能够同中求异,通过类比 论证阐明了荀子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可操作性。 D.选文用平易质朴的语言分析了古代中国的“不争”思想,用词准确严密 深入浅出,议论条分缕析,从容不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具有 崇髙美德的上古圣君贤臣在诸侯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B.“争则乱,乱则穷”道出了“争”的最终危害就是“穷”,这不利于国家 的发展,统治者都要考虑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 C.孔子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追求,主张依靠权力主体的 强制性来节制人们的欲望,使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 D.韩非子主张以“耕战”制止“民争”,虽然解决了人口增长和耕地与财 货的紧张及不足等问题,但在施行中却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1.D【解析】“主张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是孔子的主张。 2.C【解析】“通过类比论证”不正确,“可操作性”在原文中也无依据 3.B【解析】A“圣人”的内涵文中没有明确说明,“在诸侯的竞争中能立 于不败之地”,是目标而非事实;C“依靠权力主体的强制性”是法家观点;D“但 在施行中却增加了人们的负担”,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高铁对经济社会影响广泛,高铁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 中国向‘一体化城市’时空格局的转变,并对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梁建英 (我囯高铁装备行业女总工程师康表示,中囯高铁这十几年来快速发展,在运输能 力、轨道交通装备的整体能力上均有提升。 她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包含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和条件,让中囯高铁产品谱 系和研发平台有了更全面的发展,甚至可以挑战全球恶劣环境,向不同用户提供 所需要的动车组。梁建英说,现在中国高铁发展拥有完善创新的研发体系,并建 成了一支肯打硬仗的研发队伍,为高铁产品提供良好的基础。她透露,研发团队 正在研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礒浮列车,以填补高速列车和航空之间速度上的空 白,预计样车将于2020年下线。谈及未来中国交通系统的模式,梁建英认为, 将是结合航空、高速碱浮、高铁、城市地铁,以及公路交通等立体的空、天、地 体化模式,其中高速碱浮列车将是重要的交通补充模式。 摘编自“新华网”2018-9-28《中国高铁发展为社会整体发展带来深远
C. 在如何消除或缓解“争”的问题上,儒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相对积 极的,孔子强调以“义”制“利”,荀子则主张以“礼”息“争”。 D. 韩非子认为当时社会的“争”在于“气力”,他主张建立完备而合理的 等级制度,以“法”“术”和“势”来钳制并消除恶性的“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在阐明各家“不争”思想的差异时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既增强 了说理的权威性,又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B. 选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指出各派都提出“不争”思想,再列 举各派具体主张,最后作简要总结,思路清晰。 C. 选文在分析同为儒家的孔子与荀子的主张时,能够同中求异,通过类比 论证阐明了荀子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可操作性。 D. 选文用平易质朴的语言分析了古代中国的“不争”思想,用词准确严密, 深入浅出,议论条分缕析,从容不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德经》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具有 崇高美德的上古圣君贤臣在诸侯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B. “争则乱,乱则穷”道出了“争”的最终危害就是“穷”,这不利于国家 的发展,统治者都要考虑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 C. 孔子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追求,主张依靠权力主体的 强制性来节制人们的欲望,使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 D. 韩非子主张以“耕战”制止“民争”,虽然解决了人口增长和耕地与财 货的紧张及不足等问题,但在施行中却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1. D【解析】“主张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是孔子的主张。 2. C【解析】“通过类比论证”不正确,“可操作性”在原文中也无依据。 3. B【解析】A“圣人”的内涵文中没有明确说明,“在诸侯的竞争中能立 于不败之地”,是目标而非事实;C“依靠权力主体的强制性”是法家观点;D“但 在施行中却增加了人们的负担”,无中生有。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高铁对经济社会影响广泛,高铁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 中国向‘一体化城市’时空格局的转变,并对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梁建英 (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女总工程师)表示,中国高铁这十几年来快速发展,在运输能 力、轨道交通装备的整体能力上均有提升。 她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包含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和条件,让中国高铁产品谱 系和研发平台有了更全面的发展,甚至可以挑战全球恶劣环境,向不同用户提供 所需要的动车组。梁建英说,现在中国高铁发展拥有完善创新的研发体系,并建 成了一支肯打硬仗的研发队伍,为高铁产品提供良好的基础。她透露,研发团队 正在研制时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以填补高速列车和航空之间速度上的空 白,预计样车将于 2020 年下线。谈及未来中国交通系统的模式,梁建英认为, 将是结合航空、高速磁浮、高铁、城市地铁,以及公路交通等立体的空、天、地 一体化模式,其中高速磁浮列车将是重要的交通补充模式。 (摘编自“新华网”2018-9-28《中国高铁发展为社会整体发展带来深远
影响》) 材料二 2017年全球各国高铁保有量情况 (列) 30002700 2500 中国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韩国 2017年全球各国高铁运营时速最快五大高铁情况 运营时速(km/h) 国“复兴号”法国TGV日本 SCMagley西班牙AVE德国CE (材料来源:《2018--2023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告》 材料三:“和谐号”和“复兴号”的区别 它们发展的历程不同。“和谐号”是我国铁道部于2004年在引进国外列车 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需求,生产出来的列车,于2007年被正式命名 为“和谐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CRH。“复兴号”的研发时间比较晩,于2012 年开始研发的,是由中囯铁路带头完全自主研发的列车,技术达到了世界的先进 水平,2017年才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CR 它们的能耗也不相同。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复兴号”的能耗比“和谐号” 低,总能耗可以下降10%。“复兴号”寿命要比“和谐号”长。在相同的环境下, “复兴号”可以使用30年而“和谐号”只能使用20年。“复兴号”的车身造型 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复兴号”的车身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不仅使得“复兴 号”的外观更加流畅,使用起来也更加节能。 “复兴号”容量也比“和谐号”大,不仅增加了列车的高度,连座位之间的 距离也变得更加宽敞了。在安全性上,“复兴号”做出了很大的提升,智能化的 感应系统可以及时察觉到列车的问题,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复兴号” 列车减速或者停车。“复兴号”列车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即使生产厂家 不同,也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互联互通的性能在囯际上可以说是首创 (摘编自“百家号” 材料四:“复兴号”代表了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铁的兴起让铁路迎 来了新时代,而“复兴号”的运营则是另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复兴号”代表 了交通强国的目标正在实现。对于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三的中囯来说,高铁动车 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经济圈范围由一城一市向更广阔的 夭地迈进,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复兴号”让中国人的民族 自信更有底气。全自主研发而又世界领先的“复兴号”就像是一记强心剂让我们 备受鼓舞,外媒的关注也证明“高铁文化”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摘编自“众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影响》) 材料二: 2017 年全球各国高铁保有量情况 2017 年全球各国高铁运营时速最快五大高铁情况 (材料来源:《2018—2023 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告》) 材料三:“和谐号”和“复兴号”的区别: 它们发展的历程不同。“和谐号”是我国铁道部于 2004 年在引进国外列车 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需求,生产出来的列车,于 2007 年被正式命名 为“和谐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 CRH。“复兴号”的研发时间比较晚,于 2012 年开始研发的,是由中国铁路带头完全自主研发的列车,技术达到了世界的先进 水平,2017 年才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 CR。 它们的能耗也不相同。在 350 公里的时速下,“复兴号”的能耗比“和谐号” 低,总能耗可以下降 10%。“复兴号”寿命要比“和谐号”长。在相同的环境下, “复兴号”可以使用 30 年而“和谐号”只能使用 20 年。“复兴号”的车身造型 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复兴号”的车身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不仅使得“复兴 号”的外观更加流畅,使用起来也更加节能。 “复兴号”容量也比“和谐号”大,不仅增加了列车的高度,连座位之间的 距离也变得更加宽敞了。在安全性上,“复兴号”做出了很大的提升,智能化的 感应系统可以及时察觉到列车的问题,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复兴号” 列车减速或者停车。“复兴号”列车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即使生产厂家 不同,也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互联互通的性能在国际上可以说是首创。 (摘编自“百家号”) 材料四:“复兴号”代表了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铁的兴起让铁路迎 来了新时代,而“复兴号”的运营则是另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复兴号”代表 了交通强国的目标正在实现。对于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三的中国来说,高铁动车 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经济圈范围由一城一市向更广阔的 天地迈进,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复兴号”让中国人的民族 自信更有底气。全自主研发而又世界领先的“复兴号”就像是一记强心剂让我们 备受鼓舞,外媒的关注也证明“高铁文化”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摘编自“众说”)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几年来,我国高铁蓬勃发展,已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时速600公里 的高速磁浮列车的样车预计于2020年下线。 B.材料二图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高铁保有量为2700列,比法国、日本 等其他国家的高铁保有量总和还要多。 C.由材料二可知,国外高铁的运营时速最快是320km/h,而我国“复兴号"能 达到350km/h,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铁。 D.“复兴号”的能耗比“和谐号”低,总能耗可以下降10%,且“复兴号” 的设计寿命是30年,比“和谐号”长10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幅员辽阔,包含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和条件,让中国髙铁可以挑战全 球恶劣环境,如外媒关注的“复兴号”,可以向不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动车组, B.“和谐号”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列车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而“复兴号 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且技术水平更高,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C.“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而且 即使生存厂家不同,也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这些都是国际首创。 D.髙铁动车的出现,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使得经济圈范围由 城一市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高铁速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 6.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复兴号”的特点与意义。 4.D【解析】D项,表述不严密。原文有“在350公里的时速下”的限制。 5.B【解析】A项,原文“让中国高铁产品谱系和研发平台有了更全面的 发展,甚至可以挑战全球恶劣环境,向不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动车组”,并非“复 兴号”可以“向不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动车组”。C项,“这些都是国际首创”不 正确,文中没有明确说“‘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是“国际首 创”。D项,原文是“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经济概念”不 等于“传统理念 6.特点:速度快;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能耗低;寿命长;互联互通的性能 在国际上是首创。意义:代表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我国交通强国的 目标正在实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 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 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 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 一点水分
A. 十几年来,我国高铁蓬勃发展,已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时速 600 公里 的高速磁浮列车的样车预计于 2020 年下线。 B. 材料二图表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高铁保有量为 2700 列,比法国、日本 等其他国家的高铁保有量总和还要多。 C. 由材料二可知,国外高铁的运营时速最快是 320km/h,而我国“复兴号”能 达到 350km/h,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铁。 D. “复兴号”的能耗比“和谐号”低,总能耗可以下降 10%,且“复兴号” 的设计寿命是 30 年,比“和谐号”长 10 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幅员辽阔,包含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和条件,让中国高铁可以挑战全 球恶劣环境,如外媒关注的“复兴号”,可以向不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动车组。 B. “和谐号”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列车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而“复兴号” 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且技术水平更高,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C. “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而且 即使生存厂家不同,也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这些都是国际首创。 D. 高铁动车的出现,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使得经济圈范围由一 城一市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高铁速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 6.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复兴号”的特点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解析】D 项,表述不严密。原文有“在 350 公里的时速下”的限制。 5. B【解析】A 项,原文“让中国高铁产品谱系和研发平台有了更全面的 发展,甚至可以挑战全球恶劣环境,向不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动车组”,并非“复 兴号”可以“向不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动车组”。C 项,“这些都是国际首创”不 正确,文中没有明确说“‘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是“国际首 创”。D 项,原文是“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经济概念”不 等于“传统理念”。 6. 特点:速度快;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能耗低;寿命长;互联互通的性能 在国际上是首创。意义:代表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我国交通强国的 目标正在实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 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 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 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 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 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 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 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 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 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 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 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撒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 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 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枭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 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 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 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 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 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 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 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 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 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 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 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 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 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剛从藤上摘下,有 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 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 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 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i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 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 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 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 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8.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 行分析。(6分) 【答案】 8.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2分)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 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3分) 9.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当国。世卿奏匡 时五要。居正欲重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遂出为楚 府右长史。 迁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世卿饶心计。凡所条奏,凡所条奏,酌剂赢缩,军国赖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 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 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 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 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 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 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 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 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8.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 分) 9.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 行分析。(6 分) 【答案】 7.B 8.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2 分)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 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3 分) 9.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当国。世卿奏匡 时五要。居正欲重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遂出为楚 府右长史。 迁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世卿饶心计。凡所条奏,凡所条奏,酌剂赢缩,军国赖
焉。进户部尚书。时矿税使四出为害,曩时关税所入岁四十余万,自为税使所夺,商贾不 行,数年间减三之一,四方杂课亦如之。岁入益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 岁增金花银二十万,宫帑日充羡。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罢续增数,不许。乞发内库 银百万以济边储,忤旨切责。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帝亦 税监刘成以水灾请暂停米税。帝以不当尽停。世卿上言:“急者既免术税旅复再铤总 失太信于天下令成欲免税额之半而贱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中使尚春而贱下反漠然不动心 诏罢矿使,税亦稍减。然辽东、云南、四川税使自若,吏民尤苦之。云南遂变作,杨 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 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先是,福王将婚,进部帑二十七 万,帝犹以为少,数這中使趣之。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 朝,帝置不问。 世卿素励清操,当官尽职。帝雅重之。吏部缺尚书,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 辅政,世卿力推之。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御史苏为霖等先后劾之, 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径去。廷臣以闻,帝亦不罪也。家居七年 (选自《明史·赵世卿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B.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C.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D.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职事,长官为兵部 尚书
焉。进户部尚书。时矿税使四出为害,曩时关税所入岁四十余万,自为税使所夺,商贾不 行,数年间减三之一,四方杂课亦如之。岁入益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 岁增金花银二十万,宫帑日充羡。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罢续增数,不许。乞发内库 银百万以济边储,忤旨切责。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帝亦 不省。 税监刘成以水灾请暂停米税。帝以不当尽停。世卿上言:“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 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 乎?”不报。 诏罢矿使,税亦稍减。然辽东、云南、四川税使自若,吏民尤苦之。云南遂变作,杨 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 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先是,福王..将婚,进部帑二十七 万,帝犹以为少,数遣中使趣之。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 朝,帝置不问。 世卿素励清操,当官尽职。帝雅重之。吏部缺尚书,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 辅政,世卿力推之。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御史苏为霖等先后劾.之, 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径去。廷臣以闻,帝亦不罪也。家居七年 卒。 (选自《明史·赵世卿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B. 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C. 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D. 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 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职事,长官为兵部 尚书
B.福王:王爵名。一般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是开国的元勋,或有赫赫战功的人,才封 C.疏:文中指古代的一类文书,是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 上行公文。 D.劾: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与现代社会的“弹劾”的 含义有所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世卿敢于进言,不惧权贵。他上奏提出几点纠正时政的建议,得罪了当权者张居正, 张居正要惩治他,被王国光劝阻。 B.赵世卿富有心计,关注边防。他监督淸理仓场时,考虑周全,国家、军队都依靠他:他 先后两次请求拨款百万支援边防 C.赵世卿要求减税,反对奢靡。矿税使到处做坏事,国家经费捉襟见肘,他请求减少百万 税款:福王结婚,皇帝要加钱,他不予执行, D.赵世卿做官尽职,不恋官位。他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推重李廷机却被怀疑结党,于是请 求离职,没被批准,最终自己坐车离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 (2)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 【答案】10A11.C12.C 13.(1)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村萧条,死亡祸乱(时局动乱)值得忧虑,武 装暴动不远了。(2)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开仓救济,国家经费 更加不能支出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 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错,不包括“上司
B. 福王:王爵名。一般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是开国的元勋,或有赫赫战功的人,才封 王。 C. 疏:文中指古代的一类文书,是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 上行公文。 D. 劾: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与现代社会的“弹劾”的 含义有所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世卿敢于进言,不惧权贵。他上奏提出几点纠正时政的建议,得罪了当权者张居正, 张居正要惩治他,被王国光劝阻。 B. 赵世卿富有心计,关注边防。他监督淸理仓场时,考虑周全,国家、军队都依靠他;他 先后两次请求拨款百万支援边防。 C. 赵世卿要求减税,反对奢靡。矿税使到处做坏事,国家经费捉襟见肘,他请求减少百万 税款;福王结婚,皇帝要加钱,他不予执行。 D. 赵世卿做官尽职,不恋官位。他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推重李廷机却被怀疑结党,于是请 求离职,没被批准,最终自己坐车离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 (2)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村萧条,死亡祸乱(时局动乱)值得忧虑,武 装暴动不远了。(2)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开仓救济,国家经费 更加不能支出。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 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 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错,不包括“上司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他请求减少百万税款”错,应是请求恢复百万税款数额。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 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 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 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 选项C事件错误。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脂膏”“虞”“揭竿”见告”振”国用”翻译。 参考译文: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考中进士。授任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掌管国家 大权。赵世卿上奏纠正时政的五个要点。张居正想从重以罪名处理他。吏部尚书王国光 说:“以罪名处理他正好成就他的名声,请让我为您承受怨恨。”于是外放赵世卿担任楚 府右长史。 升任户部右侍郎,监督清理仓场。赵世卿富有心计。凡是条陈上奏,考虑调节增减 军队国家都依赖他。升任户部尚书。当时矿税使到处做坏事,过去关税收入每年四十多 万,自从被矿税使侵占,商人不通行,几年间减少三之一,各地各种杂税也像这样。每年 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防储备缺乏,而宫内的供给曰渐繁多。每年增加税 收银两二十万,宫内金库每天有多余。赵世卿请求恢复税收银两百万的原来数额,停止继 续增加数目,朝廷没答应。赵世卿请求拨发国库银两一百万来增加边防储备,违反了皇帝 的旨意而被严厉责备。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村萧条,死亡祸乱(时局动 乱)值得忧虑,武装暴动不远了。皇帝也不醒悟。 税监刘成因水灾请求暂停征收米税。皇帝认为不应当全部停止。赵世卿上奏说:“从 前己经免除米税,接着又再征收,已经在天下大大失去信用。现在刘成想免除税额的 半,但是陛下不完全同意,难道恻隐这一念头,宦官尚且存有,而陛下反而冷漠不动心 么?”皇帝没有答复。 皇帝下诏罢除矿税使,税额也稍微减少。但是辽东、云南、四川的矿税使还是原样 官吏和百姓被他们折磨得尤其严重。云南于是发生变故,杨荣被害。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 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开仓救济,国家经费更加不能支出。过了一个月又请求指出 国库银两一百万资助军队费用,皇帝不听从。先前,福王将要结婚,收进部里银两二十七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他请求减少百万税款”错,应是请求恢复百万税款数额。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 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 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 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 选项 C 事件错误。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脂膏”“虞”“揭竿”“见告”“振”“国用” 翻译。 参考译文: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考中进士。授任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掌管国家 大权。赵世卿上奏纠正时政的五个要点。张居正想从重以罪名处理他。吏部尚书王国光 说:“以罪名处理他正好成就他的名声,请 让我为您承受怨恨。”于是外放赵世卿担任楚 府右长史。 升任户部右侍郎,监督清理仓场。赵世卿富有心计。凡是条陈上奏,考虑调节增减, 军队国家都依赖他。 升任户部尚书。当时矿税使到处做坏事,过去关税收入每年四十多 万,自从被矿税使侵占,商人不通行,几年间 减少三之一,各地各种杂税也像这样。每年 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防储备缺乏,而宫内的供给曰 渐繁多。每年增加税 收银两二十万,宫内金库每天有多余。赵世卿请求恢复税收银两百万的原来数额,停止继 续增加数目,朝廷没答应。赵世卿请求拨发国库银两一百万来增加边防储备,违反了皇帝 的旨意而被严厉责 备。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村萧条,死亡祸乱〔时局动 乱)值得忧虑,武装暴动不远了。皇帝也不 醒悟。 税监刘成因水灾请求暂停征收米税。皇帝认为不应当全部停止。赵世卿上奏说:“从 前已经免除米税,接着又再征收,已经在天下大大失去信用。现在刘成想免除税额的一 半,但是陛下不完全同意,难道恻隐这一念头,宦官尚且存有,而陛下反而冷漠不动心 么?”皇帝没有答复。 皇帝下诏罢除矿税使,税额也稍微减少。但是辽东、云南、四川的矿税使还是原样, 官吏和百姓被他们折磨 得尤其严重。云南于是发生变故,杨荣被害。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 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开仓救济,国 家经费更加不能支出。过了一个月又请求指出 国库银两一百万资助军队费用,皇帝不听从。先前,福王将要结 婚,收进部里银两二十七 的
万,皇帝还认为少了,多次派宦官催促他们。宦官口出责骂的话,并弹劾赵世卿违抗命 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受辱,上疏报告朝廷,皇帝放在一边不查问。 赵世卿一向用清白的节操磨炼自己,做官尽到职守。皇帝一向重视他。吏部缺少尚书, 曾经让赵世卿兼任,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李廷机辅佐治理政事,赵世卿尽力推重他。朝廷 大臣于是怀疑赵世卿与李廷机结成团伙。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人,御史苏为霖等人先后弹 劾赵世卿,赵世卿于是不上朝请求离职。奏章又上去十多次,皇帝没有答复。坐着简陋的 木车直接离去了。朝廷大臣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也不怪罪。在家住了七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是“遣兴”,从字面上来看,本词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其实不然 B.“要愁那得功夫”的意思是“现在哪有工夫发愁啊”,直抒胸臆,表达情感。 C.“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两句是词人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D.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风格独特 15.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4.B【解析】B项,“直抒胸臆”说法错误,此处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运用 “反语”。故选B。 15.词中通过描写醉态十足、醉话连连、暂且贪得醉中欢乐的醉者情态,塑造 了一个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痛苦、无奈、满腹牢骚、壮志难酬而 又倔强的形象 西江月·遣兴 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皇帝还认为少了,多次派宦官催促他们。宦官口出责骂的话,并弹劾赵世卿违抗命 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受辱,上疏报告朝廷,皇帝放在一边不查问。 赵世卿一向用清白的节操磨炼自己,做官尽到职守。皇帝一向重视他。吏部缺少尚书, 曾经让赵世卿兼任, 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李廷机辅佐治理政事,赵世卿尽力推重他。朝廷 大臣于是怀疑赵世卿与李廷机结成团伙。 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人,御史苏为霖等人先后弹 劾赵世卿,赵世卿于是不上朝请求离职。奏章又上去十多次,皇 帝没有答复。坐着简陋的 木车直接离去了。朝廷大臣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也不怪罪。在家住了七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题目是“遣兴”,从字面上来看,本词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其实不然。 B. “要愁那得功夫”的意思是“现在哪有工夫发愁啊”,直抒胸臆,表达情感。 C.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两句是词人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D.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风格独特。 15.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B【解析】B 项,“直抒胸臆”说法错误,此处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运用 “反语”。故选 B。 15. 词中通过描写醉态十足、醉话连连、暂且贪得醉中欢乐的醉者情态,塑造 了一个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痛苦、无奈、满腹牢骚、壮志难酬而 又倔强的形象。 西江月·遣兴 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