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3)杜甫在《月夜》中, 两句描写了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 【答案】(1).竟无语凝噎(2).雨霖铃(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4) 香雾云鬟湿(5).清辉玉臂寒 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李怕失败,做事怕尝试,朋友劝说万事开头难,要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 B.国家存亡关头,大家终于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捐弃前嫌,携起 手来 C.对待批评的态度,我们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也许能够对大家有 帮助 D.不要只羡慕人家成绩好,“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己也应该要实践并 努力 【答案】A 3.以下选项中推理的有效性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应该成为“利”的奴隶,重利会成为“利”的奴隶,所以人不应该重利。 A.团员都是青年,中学生都是青年,所以,中学生都是团员 B.所有的狗都是动物,没有猫是狗的,所以,没有猫是动物。 C.班长应当起模范作用,我不是班长,所以,我不应该起模范作用。 D.没有英雄是胆小鬼,有的士兵是胆小鬼,所以,有的士兵不是英雄。 【答案】D
上海市黄浦区 2019 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 (1)执手相看泪眼,_____。(柳永《_____》) (2)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 (韩愈《师说》) (3)杜甫在《月夜》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 【答案】 (1). 竟无语凝噎 (2). 雨霖铃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4). 香雾云鬟湿 (5). 清辉玉臂寒 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李怕失败,做事怕尝试,朋友劝说万事开头难,要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 道理。 B. 国家存亡关头,大家终于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捐弃前嫌,携起 手来。 C. 对待批评的态度,我们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也许能够对大家有 帮助。 D. 不要只羡慕人家成绩好,“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己也应该要实践并 努力。 【答案】A 3.以下选项中推理的有效性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人不应该成为“利”的奴隶,重利会成为“利”的奴隶,所以人不应该重利。 A. 团员都是青年,中学生都是青年,所以,中学生都是团员。 B. 所有的狗都是动物,没有猫是狗的,所以,没有猫是动物。 C. 班长应当起模范作用,我不是班长,所以,我不应该起模范作用。 D. 没有英雄是胆小鬼,有的士兵是胆小鬼,所以,有的士兵不是英雄。 【答案】D
阅读7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 ②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这条手又肿 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 下的野花。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③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 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 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 和朋友们聊天。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 的胸口 ④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水泥路面并且遍地狗屎,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 你会觉得一层层的环路就像个紧身胸衣。你会闻到郊外芬芳多汁的草木气息,从而充满怀念 和向往。但你仍然会把现有条件用到极致。你会沿着迷宫般的老路行走,这是依靠早已作古 的大象们的智慧形成的,如今传给了你的女族长。你拥有的最愉快的政治体系,掌管在睿智 的老妇人们手中。她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获得领导地位,不是为了权位而谋求权 位,而是为最多数的成员谋求最大的福祉 ⑤如果你是头雄象,你将处于边缘,在家庭集团间来回游荡或者和你的单身汉朋友们在 乱糟糟的象窝里鬼混。如此而已。至于政治,那是雌性们的事。 ⑥你将成为一个社群主义者,关系在这里就是一切。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独自生存,尽管 成为社群成员必然能够带来一些生存上的好处,就像那些加入某个教会或者保龄球俱乐部的 人会活得更长。没错,在某种层面上你的利他主义可能是一种互惠的利他,我给你挠挠背 你也给我挠一挠背。这种利他主义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你的流血牺牲通常是为了保护那些 携带相同基因的大象亲戚 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你会欣然地肩负起集体的责任,因为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这一 事实令你愉悦。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大象常常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想过我们为什么这 么做吗?是因为要合力抵御外敌?还是因为对方有好吃的?当然都不是,我们这么做只是因 为彼此喜欢。 ⑧这其实丝毫不应该令人吃惊,但许多人类却会感到惊奇。这说明我们在所谓只有人类
二、阅读 70 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 ②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这条手又肿 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 下的野花。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 ③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 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 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 10 个八度的声音 和朋友们聊天。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 的胸口。 ④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水泥路面并且遍地狗屎,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 你会觉得一层层的环路就像个紧身胸衣。你会闻到郊外芬芳多汁的草木气息,从而充满怀念 和向往。但你仍然会把现有条件用到极致。你会沿着迷宫般的老路行走,这是依靠早已作古 的大象们的智慧形成的,如今传给了你的女族长。你拥有的最愉快的政治体系,掌管在睿智 的老妇人们手中。她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获得领导地位,不是为了权位而谋求权 位,而是为最多数的成员谋求最大的福祉。 ⑤如果你是头雄象,你将处于边缘,在家庭集团间来回游荡或者和你的单身汉朋友们在 乱糟糟的象窝里鬼混。如此而已。至于政治,那是雌性们的事。 ⑥你将成为一个社群主义者,关系在这里就是一切。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独自生存,尽管 成为社群成员必然能够带来一些生存上的好处,就像那些加入某个教会或者保龄球俱乐部的 人会活得更长。没错,在某种层面上你的利他主义可能是一种互惠的利他,我给你挠挠背, 你也给我挠一挠背。这种利他主义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你的流血牺牲通常是为了保护那些 携带相同基因的大象亲戚。 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你会欣然地肩负起集体的责任,因为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这一 事实令你愉悦。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大象常常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想过我们为什么这 么做吗?是因为要合力抵御外敌?还是因为对方有好吃的?当然都不是,我们这么做只是因 为彼此喜欢。 ⑧这其实丝毫不应该令人吃惊,但许多人类却会感到惊奇。这说明我们在所谓只有人类
才拥有思想和真正情感的人类中心论的谎言里陷得有多深。值得庆幸的是它如今已经过时, 但它曾长久阻碍对动物行为的研究。 ⑨作为一头大象,你是有思想的。不用怀疑,你也是有意识的。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 点,完全没有任何疑问。你已经拥有一种自身有别于其它事物的自我认识。当你轻蔑地看向 人类的时候,会奇怪他们为什么要吃显然被污染了的食物,为什么选择过悲惨而孤单的生活, 为什么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野心和焦虑上。这种心情只属于你自己,与其他大象都无关,更 不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这是从你眼中看到的东西,你也明白这是你在思考 ⑩美国生态学家卡尔·萨菲纳认为,大象X可以理解大象Y与大象Z之间的关系,无论 是亲缘关系或者单纯的友谊。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吧:大象X要对自身有所认识,还要将自己 放到其它大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必须给自己清晰阐释一个三方关系的概念,这需要多么 复杂的思考! ①我们可以谨慎地像儿童绘本作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那样用拟人的方式看待大象。当 它们眼睛附近的颞腺湿润的时候,就是和我们一样动了感情,它们在哭泣。当一头刚刚丧子 的母象把死去的孩子放在自己象牙上,垂着头颅在象群后面踽踽独行好几周,她是在思悼自 己的孩子。当其它大象好几个小时围坐在一头死去的大象身边,它们正在哀悼同伴。当它们 用土壤和植物盖在大象的尸体上,或者移动大象的骨头,它们在表示敬意。当它们盖住一个 死掉的人类,或者用树枝为一个受伤的人类筑起一座防护墙,它们是在表示对我们共同命运 的移情认知,这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这些生灵完美地阐释了大道至简的真谛 2如果大象有思想,我们就能期待它们能与远处的大象进行交流,或许还能与其它物 种建立联系。有一些不那么确切的证据似乎表明它们可以做到这一点。肯尼亚大象庇护所的 位饲养员告诉萨菲纳,这里的大象从很远处就知道其它大象正在路上走,这个距离远远超 过了我们通常的感知范围。这就像非洲南部卡拉哈里的布须曼人可以知道在五十英里外的人 们正在猎捕什么动物,还知道猎人什么时候回结束狩猎返回部落。当“象语者”劳伦斯·安 东尼死去的时候,他救援的两群大象连续两天来到他家,而之前它们已经有一年没有来过了。 ③3我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否定非人生物的思想、意识和“人格”,一个原因或许就是 如果它们是人的话,就会是比我们更好的人 ④回到我们最初的设定:你变成了一头城市里的大象。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 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你将比当地人更加当地,尽管你的老家其实在非洲。你懂得会比地 理学家、历史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还要多 ⑤但是,要小心。你很有可能惨遭屠戮,因为有人看上了你的那对长牙
才拥有思想和真正情感的人类中心论的谎言里陷得有多深。值得庆幸的是它如今已经过时, 但它曾长久阻碍对动物行为的研究。 ⑨作为一头大象,你是有思想的。不用怀疑,你也是有意识的。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一 点,完全没有任何疑问。你已经拥有一种自身有别于其它事物的自我认识。当你轻蔑地看向 人类的时候,会奇怪他们为什么要吃显然被污染了的食物,为什么选择过悲惨而孤单的生活, 为什么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野心和焦虑上。这种心情只属于你自己,与其他大象都无关,更 不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这是从你眼中看到的东西,你也明白这是你在思考。 ⑩美国生态学家卡尔•萨菲纳认为,大象 X 可以理解大象 Y 与大象 Z 之间的关系,无论 是亲缘关系或者单纯的友谊。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吧:大象 X 要对自身有所认识,还要将自己 放到其它大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必须给自己清晰阐释一个三方关系的概念,这需要多么 复杂的思考! ⑪我们可以谨慎地像儿童绘本作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那样用拟人的方式看待大象。当 它们眼睛附近的颞腺湿润的时候,就是和我们一样动了感情,它们在哭泣。当一头刚刚丧子 的母象把死去的孩子放在自己象牙上,垂着头颅在象群后面踽踽独行好几周,她是在思悼自 己的孩子。当其它大象好几个小时围坐在一头死去的大象身边,它们正在哀悼同伴。当它们 用土壤和植物盖在大象的尸体上,或者移动大象的骨头,它们在表示敬意。当它们盖住一个 死掉的人类,或者用树枝为一个受伤的人类筑起一座防护墙,它们是在表示对我们共同命运 的移情认知 ....,这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这些生灵完美地阐释了大道至简的真谛。 ⑫如果大象有思想,我们就能期待它们能与远处的大象进行交流,或许还能与其它物 种建立联系。有一些不那么确切的证据似乎表明它们可以做到这一点。肯尼亚大象庇护所的 一位饲养员告诉萨菲纳,这里的大象从很远处就知道其它大象正在路上走,这个距离远远超 过了我们通常的感知范围。这就像非洲南部卡拉哈里的布须曼人可以知道在五十英里外的人 们正在猎捕什么动物,还知道猎人什么时候回结束狩猎返回部落。当“象语者”劳伦斯•安 东尼死去的时候,他救援的两群大象连续两天来到他家,而之前它们已经有一年没有来过了。 ⑬我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否定非人生物的思想、意识和“人格”,一个原因或许就是 ﹣﹣如果它们是人的话,就会是比我们更好的人。 ⑭回到我们最初的设定:你变成了一头城市里的大象。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 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你将比当地人更加当地,尽管你的老家其实在非洲。你懂得会比地 理学家、历史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还要多。 ⑮但是,要小心。你很有可能惨遭屠戮,因为有人看上了你的那对长牙
4.第①段加点的“移情认知”在文中指」 5.将以下内容回置到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迫在眉睫的危险 ②食物和水③愉快的情绪 ④短期及长期的天气预报⑤潜在的威胁 A.①⑤②④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①⑤③④ D.⑤①②③④ 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大象能感受到次声波,所以它们对汽车驶过的震动更敏感 B.雄性大象在象群中地位较低,它们只能更多选择独自生存 C.大象的意识中,人类的行为不过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罢了 D.大象能认清自己,认清其他大象,还能认清其他大象间的关系 7.在第⑩段中,作者说“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综览全 文,分析理由 8.本文第①段到第④4段阐述的角度转化为“我们”,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答案】4.答案示例:大象把对同类的感情转化为对人类的感情,为死去的或者受伤的人 筑起防护墙。5.A6.D 7.答案示例:大象拥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大象的社群构成使他们有集体责任感(或利他行 为、相处融洽、单纯愉快):大象能思考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大象有情感更有同情心。 8.答案示例:文章主要从自己假定为大象角度阐述为主,通过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使读 者感到亲切,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突出大象出色的生活能力和丰富健康的情感。第段到第 段转化为“我们”的角度,以第一人称从人类视角引导读者深入观察大象的内在情感,真实 地反映人类对大象认知的缺失,阐述角度的转化使行文活泼,多侧面全方位引发人们的反思。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李娟 ①我们祖上几乎每一辈人都会出一个嗜赌成性的败家子。到了我外婆那一代,不幸轮到 了我外公。据外婆回忆,当时破草屋里的一切家私被变卖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只木箱一面铁
4. 第⑪段加点的“移情认知”在文中指 。 5. 将以下内容回置到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迫在眉睫的危险 ②食物和水 ③愉快的情绪 ④短期及长期的天气预报 ⑤潜在的威胁 A. ①⑤②④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①⑤③④ D. ⑤①②③④ 6. 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 大象能感受到次声波,所以它们对汽车驶过的震动更敏感。 B. 雄性大象在象群中地位较低,它们只能更多选择独自生存。 C. 大象的意识中,人类的行为不过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罢了。 D. 大象能认清自己,认清其他大象,还能认清其他大象间的关系。 7. 在第⑭段中,作者说“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综览全 文,分析理由。 8. 本文第⑪段到第⑭段阐述的角度转化为“我们”,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答案】4. 答案示例:大象把对同类的感情转化为对人类的感情,为死去的或者受伤的人 筑起防护墙。 5. A 6. D 7. 答案示例:大象拥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大象的社群构成使他们有集体责任感(或利他行 为、相处融洽、单纯愉快);大象能思考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大象有情感更有同情心。 8. 答案示例:文章主要从自己假定为大象角度阐述为主,通过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使读 者感到亲切,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突出大象出色的生活能力和丰富健康的情感。第段到第 段转化为“我们”的角度,以第一人称从人类视角引导读者深入观察大象的内在情感,真实 地反映人类对大象认知的缺失,阐述角度的转化使行文活泼,多侧面全方位引发人们的反思。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李 娟 ①我们祖上几乎每一辈人都会出一个嗜赌成性的败家子。到了我外婆那一代,不幸轮到 了我外公。据外婆回忆,当时破草屋里的一切家私被变卖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只木箱一面铁
锅和五个碗。此外就只有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连全家人 冬夏的衣裳都被卖得一人只剩一身单衣,老老小小全打着赤脚。 ②但是外婆一直藏着一只手掌心大小的铜磬,那是她多年前有一次走了五十里的山路, 去邻县赶一场隆重的庙会时买的。对她来说,这只小小的磬是精美的器物,质地明亮光滑, 小而沉重,真是再漂亮不过了。更何况她曾亲眼见过庙子里的和尚就是敲着它来念经的(当 然,那一只大了许多)。于是它又是神圣的 ③她时常对外公说,那是观音菩萨的东西,不可“起心”。可外公偏偏起了心,有一天 输得眼红了回家对外婆拳打脚踢,逼她交出磬。后来外婆实在是被打急了,只好从怀中掏出 来掷到门槛外,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 ④六十多年过去了,外婆至今还时常唠叨起那只小磬,不时地啧啧夸赞它的精巧可爱。 而那个男人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似乎早已与她亳无关系了。毕竟外公都已经过世半个多世 纪了,死去的人全都是已经被原谅的人 ⑤另外外婆时常会提到的还有一只大黄猫。那是继外公卖掉磬之后,第二个最不该卖的 东西 ⑥第一次大黄猫被卖到了放生铺。放生铺离家门只有十几里路。清早捉去卖的,结果还 没吃晌午饭,那黄猫就自己跑回来了。外婆和孩子们欢天喜地,连忙从各自的碗里滗出一些 米汤倒给猫喝 ⑦结果第二天一大早猫又被外公捉去了。这次卖到永泉铺。永泉铺更远一些,离家有三 十多里。外婆想,这回猫再也回不来了。结果,那天外公还没回来,那神奇的大黄猫就又 次找回了自家门。亏得外公赶集去的一路上还是把它蒙在布袋子里,又塞进背篼里的。 ⑧外婆央求外公再也不要卖了。她说,只听说卖猪卖鸡换钱用,哪里听说卖猫的!再说 谁家屋头没养只鸡、养条狗的,而自家连鸡都没有一只,就只剩这最后一条养生了……,这 猫也造孽,都卖了两次还在想着自家里头,就可怜可怜它吧……但外公哪里能听得进去!过 了不久,龙林铺逢集时他又把那只黄猫逮走了。 ⑨龙林铺在邻县境内,离我们足有五十多里。虽然都晓得这回这猫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可外婆还是心存侥幸,天天把喂猫的有钵里注满漬水,等回家 ⑩这一次,却再也没有等到 ①我在新疆出生,大部分时间在新疆长大。我所了解的这片土地,是一片绝大部分才 刚刚开始承载人的活动的广袤大地。在这里,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 熟悉井,火不熟悉煤。在这里,我们报不出上溯三代以上的祖先的名字,我们的孩子比远离
锅和五个碗。此外就只有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连全家人 冬夏的衣裳都被卖得一人只剩一身单衣,老老小小全打着赤脚。 ②但是外婆一直藏着一只手掌心大小的铜磬,那是她多年前有一次走了五十里的山路, 去邻县赶一场隆重的庙会时买的。对她来说,这只小小的磬是精美的器物,质地明亮光滑, 小而沉重,真是再漂亮不过了。更何况她曾亲眼见过庙子里的和尚就是敲着它来念经的(当 然,那一只大了许多)。于是它又是神圣的。 ③她时常对外公说,那是观音菩萨的东西,不可“起心”。可外公偏偏起了心,有一天 输得眼红了回家对外婆拳打脚踢,逼她交出磬。后来外婆实在是被打急了,只好从怀中掏出 来掷到门槛外,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 ④六十多年过去了,外婆至今还时常唠叨起那只小磬,不时地啧啧夸赞它的精巧可爱。 而那个男人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似乎早已与她毫无关系了。毕竟外公都已经过世半个多世 纪了,死去的人全都是已经被原谅的人。 ⑤另外外婆时常会提到的还有一只大黄猫。那是继外公卖掉磬之后,第二个最不该卖的 东西。 ⑥第一次大黄猫被卖到了放生铺。放生铺离家门只有十几里路。清早捉去卖的,结果还 没吃晌午饭,那黄猫就自己跑回来了。外婆和孩子们欢天喜地,连忙从各自的碗里滗出一些 米汤倒给猫喝。 ⑦结果第二天一大早猫又被外公捉去了。这次卖到永泉铺。永泉铺更远一些,离家有三 十多里。外婆想,这回猫再也回不来了。结果,那天外公还没回来,那神奇的大黄猫就又一 次找回了自家门。亏得外公赶集去的一路上还是把它蒙在布袋子里,又塞进背篼里的。 ⑧外婆央求外公再也不要卖了。她说,只听说卖猪卖鸡换钱用,哪里听说卖猫的!再说 谁家屋头没养只鸡、养条狗的,而自家连鸡都没有一只,就只剩这最后一条养生了……,这 猫也造孽,都卖了两次还在想着自家里头,就可怜可怜它吧……但外公哪里能听得进去!过 了不久,龙林铺逢集时他又把那只黄猫逮走了。 ⑨龙林铺在邻县境内,离我们足有五十多里。虽然都晓得这回这猫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可外婆还是心存侥幸,天天把喂猫的石钵里注满清水,等它回家。 ⑩这一次,却再也没有等到。 ⑪我在新疆出生,大部分时间在新疆长大。我所了解的这片土地,是一片绝大部分才 刚刚开始承载人的活动的广袤大地。在这里,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 熟悉井,火不熟悉煤。在这里,我们报不出上溯三代以上的祖先的名字,我们的孩子比远离
故土更加远离我们。哪怕再在这里生活一百年,我仍不能说自己是“新疆人” ①2哪怕到了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离家万里,过去的生活被断然切割,我又即将 与外婆断然切割。外婆终将携着一世的记忆死去,使我的“故乡”终究变成一处无凭无据的 所在。在那里,外婆早已修好的坟窟依山傍水,年复一年地空着,渐渐坍塌;坟前空白的碑 石花纹模糊,内部正在悄悄脆裂:老家旧屋久无人住,恐怕已经塌了一间半套……而屋后曾 经引来泉水的竹管残迹寂寞地横搁在杂草之中,那泉眼四面围栏的石板早已经塌坏,泉水四 处乱淌,荒早丛生。村中旧人过世,年轻人纷纷离家出走。通向家门口的路盖满竹叶,这路 通向的木门上,铁锁锈死,屋檐断裂。在这扇门背后,在黑暗的房间里,外婆早年间备下的, 漆得乌黑明亮的寿棺早已寂静地朽坏。泥墙上悬挂的纺车挂满蛛丝……再也回不去了! ④3那个地方,与我唯一的关联似乎只是:我的外婆和我母亲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我 不认识任何一条能够通向它的道路,我不认识村中的任何一家邻居。但那仍是我的故乡,那 条被外婆无数次提及的大黄猫,如被我从小养大一般,深深怜惜着它。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 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底该往官的有铱果注上漬水了 ④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 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 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 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那里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浆果,每一只夏日 午后准时振翅的鸣蝉,比我亲眼见过的还要令我熟悉。 ⑤我不是虚弱的人,不是短暂的人--哪怕此时立刻死去也不是短暂的人。 ⑩还有那只猫,它的故事更为漫长。哪怕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 有时被乡间的顽童追赶过一条条陌生的沟渠;有时迷路了,在高高的坡崖上如婴孩一样凄厉 厉地惨叫;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浑身的毛乍起,看到前面路中央盘起的一条花蛇……圆月当空, 它找到一处隐蔽的草丛卧下。有时是冬月间的霜风露气,有时是盛夏的瓢泼大雨 ①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 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 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 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 9.第①段画直线句是细节描写,看似随意实则精巧,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10.联系全文,分析文中三处画浪线句所涉及的“注入清水”这一行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
故土更加远离我们。哪怕再在这里生活一百年,我仍不能说自己是“新疆人”。 ⑫哪怕到了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离家万里,过去的生活被断然切割,我又即将 与外婆断然切割。外婆终将携着一世的记忆死去,使我的“故乡”终究变成一处无凭无据的 所在。在那里,外婆早已修好的坟窟依山傍水,年复一年地空着,渐渐坍塌;坟前空白的碑 石花纹模糊,内部正在悄悄脆裂;老家旧屋久无人住,恐怕已经塌了一间半套……而屋后曾 经引来泉水的竹管残迹寂寞地横搁在杂草之中,那泉眼四面围栏的石板早已经塌坏,泉水四 处乱淌,荒早丛生。村中旧人过世,年轻人纷纷离家出走。通向家门口的路盖满竹叶,这路 通向的木门上,铁锁锈死,屋檐断裂。在这扇门背后,在黑暗的房间里,外婆早年间备下的, 漆得乌黑明亮的寿棺早已寂静地朽坏。泥墙上悬挂的纺车挂满蛛丝……再也回不去了! ⑬那个地方,与我唯一的关联似乎只是:我的外婆和我母亲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我 不认识任何一条能够通向它的道路,我不认识村中的任何一家邻居。但那仍是我的故乡,那 条被外婆无数次提及的大黄猫,如被我从小养大一般,深深怜惜着它。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 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应该往它的石钵里注上清水了! ⑭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 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 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 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那里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浆果,每一只夏日 午后准时振翅的鸣蝉,比我亲眼见过的还要令我熟悉。 ⑮我不是虚弱的人,不是短暂的人﹣﹣哪怕此时立刻死去也不是短暂的人。 ⑯还有那只猫,它的故事更为漫长。哪怕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 有时被乡间的顽童追赶过一条条陌生的沟渠;有时迷路了,在高高的坡崖上如婴孩一样凄厉 厉地惨叫;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浑身的毛乍起,看到前面路中央盘起的一条花蛇……圆月当空, 它找到一处隐蔽的草丛卧下。有时是冬月间的霜风露气,有时是盛夏的瓢泼大雨。 ⑰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 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 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 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 9. 第①段画直线句是细节描写,看似随意实则精巧,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10. 联系全文,分析文中三处画浪线句所涉及的“注入清水”这一行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
11.文章最后两段,句式长短整散各有侧重,对此语言特点加以赏析 2.紧扣文章标题,对本文的象征手法进行评析。 【答案】9.答案示例: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 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 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10.答案示例: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 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 11.答案示例: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 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 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 灵活,与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12.答案示例: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 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 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 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 的异乡感,这一手法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题沈隐侯八咏楼 唐)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犷,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注】①八咏楼:南朝沈约所建。②狁: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长尾猴 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体裁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B.从题材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山水诗 C.从对仗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两联对仗
11. 文章最后两段,句式长短整散各有侧重,对此语言特点加以赏析。 12. 紧扣文章标题,对本文的象征手法进行评析。 【答案】9. 答案示例: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 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 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10. 答案示例: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 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 弦。 11. 答案示例: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 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 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 灵活,与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12. 答案示例: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 的 路上,猫与故乡相互 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 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 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 的异乡感,这一手法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题沈隐侯八咏楼① (唐)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②,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注】①八咏楼:南朝沈约所建。②狖: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长尾猴。 13.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体裁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B. 从题材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山水诗。 C. 从对仗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两联对仗
D.从押韵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五个韵脚。 14.以下意境的描述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深沉隽永 B.意蕴深邃 C.苍凉辽阔 D.凝重悠远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3.C14.CD 15.答案示例:首联点明八咏楼的由来:颔联“明月在”与“古人空”形成对比,由眼前景 物联想到历史变化,抒发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颈联以声衬寂,视听结合,描绘登临 八咏楼所见环境的幽静开阔及引发内心的伤感:尾联由景入情,直抒胸臆,表达当下古人遗 风缺失的遗憾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养斋暨子心之家传 ①程养斋,讳文邃,字乘素,养斋其自号也。先世居歙黄墩,唐末徙新建,至宋淳佑中 徙婺源。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 经理家事,称为贤孝。及既孤, 上事母、兄,下抚三庶弟,人无间言 ②程氏建立祖祠,而增修饬之。至养斋,为立祭法,规久远,益虔且密。恤宗族,厚乡 里,能嗣其家风。为人循谨,践履质实。著《无忝志》、《经目志》、《礼考》若干卷。又辑《先 代遗训》、《师友格言》。自端楷细书为卷,日取以自警。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 处事。婺源尝值岁饥,君率众出粟平粜°,设立规条,事举而为利溥.总理《婺源县志》 书成人以为善云。年五十七卒于家,以例得都察院都事职。卒后以子尚义由知府加五级,得 赠资政大夫。娶董氏。子二:尚志、尚义。 ③尚志字心之,其为人年少而沈静,寡言笑,严毅如宿德。十八岁补邑弟子员,力学不 懈,于《十三经》皆成诵,而不牖于时文之卑陋。尝读古史书,分类而纂记之,求经济之用 自厉气节,尝曰:“士入世,立脚不坚,任事不巨,则庸人耳!”兼通算法,能推三角八线 以阐宣城梅氏之义。居家孝悌,最为养斋所喜,赴试金陵,卒于途,年二十二。养斋哭之 有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于朋友肸肸,于兄弟怡怡。”兹足著其人矣。以子学
D. 从押韵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五个韵脚。 14. 以下意境的描述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 深沉隽永 B. 意蕴深邃 C. 苍凉辽阔 D. 凝重悠远 15. 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3. C 14. CD 15. 答案示例:首联点明八咏楼的由来;颔联“明月在”与“古人空”形成对比,由眼前景 物联想到历史变化,抒发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颈联以声衬寂,视听结合,描绘登临 八咏楼所见环境的幽静开阔及引发内心的伤感;尾联由景入情,直抒胸臆,表达当下古人遗 风缺失的遗憾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养斋暨子心之家传 ①程养斋,讳文邃,字乘素,养斋其自号也。先世居歙黄墩,唐末徙新建,至宋淳佑中 徙婺源。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及既孤, 上事母、兄,下抚三庶弟,人无间言。 ②程氏建立祖祠,而增修饬之。至养斋,为立祭法,规久远,益虔且密。恤宗族,厚乡 里,能嗣.其家风。为人循谨,践履质实。著《无忝志》、《经目志》、《礼考》若干卷。又辑《先 代遗训》、《师友格言》。自端楷细书为卷,日取以自警。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 处事。婺源尝值岁饥,君率众出粟平粜①,设立规条,事举.而为利溥②.总理《婺源县志》, 书成人以为善云。年五十七卒于家,以例得都察院都事职。卒后以子尚义由知府加五级,得 赠资政大夫。娶董氏。子二:尚志、尚义。 ③尚志字心之,其为人年少而沈静,寡言笑,严毅如宿德。十八岁补邑弟子员,力学不 懈,于《十三经》皆成诵,而不牖.于时文之卑陋。尝读古史书,分类而纂记之,求经济..之用, 自厉气节,尝曰:“士入世,立脚不坚,任事不巨,则庸人耳!”兼通算法,能推三角八线, 以阐宣城梅氏之义。居家孝悌,最为养斋所喜,赴试金陵,卒于途,年二十二。养斋哭之, 有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于朋友肸肸③,于兄弟怡怡。”兹足著其人矣。以子学
金为户部主事加二级,得赠奉政大夫。妻王氏以节孝获旌。子二:学金、南金 (节选自《惜抱轩文集》) 【注】①平粜:遇到荒年,官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②溥:广大。③肸肸:笑声。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能嗣其家风 ②事举而为利溥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不牖于时文之卑陋 A.窗户 B.诱导 C.制止 D.约束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②求经济之用,自厉气节 A.节约俭省 B.个人消费 C.治理国家 D.物质生产 19.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B.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C.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D.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20.把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 21.分析第②段作者写婺源饥荒事件的作用 22.原文末有一段作者的评论,从中推断作者为程氏父子作传的缘由 姚鼐曰:婺源为大贤朱子之乡,士大夫犹以敦礼讲义为贵,君子之遗风远矣!如程养斋 者,诚无愧一乡之善也与?养斋于修县志时,婺源士皆惜心之之死,欲载之志内,养斋不可 今学金乃请馀传之。其父子用意,显晦皆是也。如心之之贤俊,矫出于俗,使天假之年,所 成立可量哉!
金为户部主事加二级,得赠奉政大夫。妻王氏以节孝获旌。子二:学金、南金。 (节选自《惜抱轩文集》) 【注】①平粜:遇到荒年,官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②溥:广大。③肸肸:笑声。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能嗣.其家风_____ ②事举.而为利溥_____ 1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不牖.于时文之卑陋 A. 窗户 B. 诱导 C. 制止 D. 约束 1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②求经济..之用,自厉气节 A. 节约俭省 B. 个人消费 C. 治理国家 D. 物质生产 19. 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B. 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C. 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D. 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 20. 把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 21. 分析第②段作者写婺源饥荒事件的作用。 22. 原文末有一段作者的评论,从中推断作者为程氏父子作传的缘由。 姚鼐曰:婺源为大贤朱子之乡,士大夫犹以敦礼讲义为贵,君子之遗风远矣!如程养斋 者,诚无愧一乡之善也与?养斋于修县志时,婺源士皆惜心之之死,欲载之志内,养斋不可, 今学金乃请馀传之。其父子用意,显晦皆是也。如心之之贤俊,矫出于俗,使天假之年,所 成立可量哉!
【答案】16.(1).(1)继承(2).(2)成功 7.(1)B(2)C18.C 19.答案示例:(程养斋)十九岁时父亲被风疾所缠绕,两个哥哥刚好在外游历,他在父亲 左右侍侯陪伴,以及经营处理家务,被人们称为贤者孝子。 20.答案示例:表现程养斋处事机敏果断,为民着想;承接上文写程养斋性格“明于处事”, 为下文表现他对程氏家风的传承作铺垫 21.答案示例:希望敦礼讲义的君子之风能够流传;赞颂程氏父子的才学和人品;表达对心 之的痛惜与缅怀 参考译文: 程养斋,尊名文邃,字乘素,养斋是他给自己取的号。祖先世代居住在歙黄墩,唐末时搬 到新建,到宋朝淳佑年间搬到婺源。他十九岁,父亲患了风疾,两位兄长恰好在外地远游, 他侍奉在父亲身旁,并主持家事,被人称为贤孝。等到父亲去世后,他上事母、兄,下养三 位庶弟,人无闲言 程氏建立祖祠,后来增补修理它。到了养斋这一代,为之立下祭法,规则久远,更加严 密虔敬。顾惜宗族,厚待乡里,能继承他的家风。为人循规谨慎,脚踏实地质朴诚实。著有 《无忝志》、《经目志》、《礼考》等几卷。又编辑《先代遗训》、《师友格言》。亲自用端正的 楷体细书成卷,每天取读以自警。平时居住时衣冠严整,动作谨慎,见人肃然又善于处事。 婺源曾逢饥荒,他率众人拿出粟米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设立法规条例,事成而利大。主 持修订《婺源县志》,书写成后,大家认为他做了好事。五十七时死于家,按旧例得到都察 院都事一职。死后因为儿子崇尚道义,就由知府加封五级,得以赠封资政大夫的称号。娶 妻董氏。有两个儿子:尚志、尚义。 尚志字心之,他为人年少且沉静,少言笑,严正刚毅如年老有德者。十八岁时补录为地 方上的弟子生员,勤学不懈,对于《十三经》都能成诵,而不局限于时文之卑陋。曾读古史 书,分类整理记录,追求学以致用,磨砺自己的气节,曾说:“士人入世,立脚不坚,做事 不定,就是庸人罢了!”他兼通算法,能推导三角八线,来阐发宣城梅氏之精义。在家孝顺 母亲尊敬兄长,最被养斋所喜欢,赶赴金陵应试,死于途中,享年二十二。养斋为他痛哭 有人说:“人非善友不交,物不合道义则不取;对朋友友好,对兄弟和睦。”都足以显扬其 名声了。因为儿子学金为户部主事而加封二级,得以赠封奉政大夫的称号。妻子王氏以节俭 孝顺获得旌奖。有两个儿子:学金、南金
【答案】16. (1). (1)继承 (2). (2)成功 17. (1)B (2)C 18. C 19. 答案示例:(程养斋)十九岁时父亲被风疾所缠绕,两个哥哥刚好在外游历,他在父亲 左右侍侯陪伴,以及经营处理家务,被人们称 为 贤者孝子。 20. 答案示例:表现程养斋处事机敏果断,为民着想;承接上文写程养斋性格“明于处事”, 为下文表现他对程氏家风的传承作铺垫。 21. 答案示例:希望敦礼讲义的君子之风能够流传;赞颂程氏父子的才学和人品;表达对心 之的痛惜与缅怀。 参考译文: 程养斋,尊名文邃,字乘素,养斋是他给自己取的号。祖先世代居住在歙黄墩,唐末时搬 到新建,到宋朝淳佑年间搬到婺源。他十九岁,父亲患了风疾,两位兄长恰好在外地远游, 他侍奉在父亲身旁,并主持家事,被人称为贤孝。等到父亲去世后,他上事母、兄,下养三 位庶弟,人无闲言。 程氏建立祖祠,后来增补修理它。到了养斋这一代,为之立下祭法,规则久远,更加严 密虔敬。顾惜宗族,厚待乡里,能继承他的家风。为人循规谨慎,脚踏实地质朴诚实。著有 《无忝志》、《经目志》、《礼考》等几卷。又编辑《先代遗训》、《师友格言》。亲自用端正的 楷体细书成卷,每天取读以自警。平时居住时衣冠严整,动作谨慎,见人肃然又善于处事。 婺源曾逢饥荒,他率众人拿出粟米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 ,设立法规条例,事成而利大。主 持修订《婺源县志》,书写成后,大家认为他做了好事。五十七时死于家,按旧例得到都察 院都事一职。 死后因为儿子崇尚道义,就由知府加封五级,得以赠封资政大夫的称号。娶 妻董氏。有两个儿子:尚志、尚义。 尚志字心之,他为人年少且沉静,少言笑,严正刚毅如年老有德者。十八岁时补录为地 方上的弟子生员,勤学不懈,对于《十三经》都能成诵,而不局限于时文之卑陋。曾读古史 书,分类整理记录,追求学以致用,磨砺自己的气节,曾说:“士人入世,立脚不坚,做事 不定,就是庸人罢了!”他兼通算法,能推导三角八线,来阐发宣城梅氏之精义。在家孝顺 母亲尊敬兄长,最被养斋所喜欢,赶赴金陵应试,死于途中,享年二十二。养斋为他痛哭, 有人说:“人非善友不交,物不合道义则不取;对朋友友好,对兄弟和睦。”都足以显扬其 名声了。因为儿子学金为户部主事而加封二级,得以赠封奉政大夫的称号。妻子王氏以节俭 孝顺获得旌奖。有两个儿子:学金、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