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不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 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 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 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 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 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 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 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 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 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 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 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 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 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 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 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 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 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 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 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 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 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 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 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 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 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 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 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 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 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 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 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 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
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 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 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 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 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 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 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 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 说教了
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 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 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 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 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 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 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 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 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 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 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 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 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 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 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 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 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 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 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 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 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天坛 地坛 日坛
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 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 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 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 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 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 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 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 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 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 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 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 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 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 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 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 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 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 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 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 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 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 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 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 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 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 的稳定性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 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 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 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 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 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 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 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 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