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生理学敏案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的任务 1.概念生理学(phy5 iology)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功能 本机制 率调节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Levels of Biological Organization Chemical Tissue *.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现象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如研究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如研究心脏的泵血功能、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 *整体水平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研究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彩响。 3生理学与医学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骨干课程,学好生理学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莫定基础 生理学并不完全归属于医学科学,它也是独立于医学的重要学利 4.如何学好生理学 深刻理解前后联系 逻辑推理学习思维方式 重视实验写好报告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之何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 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不断地获得更新。新陈代谢一旦停止, 生命便结束。 2,兴奋性生物体感受刺微产生反应的能力,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 反应强到弱抑制(inhibition) 弱到强兴奋(excitation 刺激三要素 强度 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精品课程生理学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一、生理学的任务 1.概念 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功能 * 机制 * 调节 2.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 .细胞、分子水平 研究细胞生命现象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 如研究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 器官、系统水平 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如研究心脏的泵血功能、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 * 整体水平 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研究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3. 生理学与医学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骨干课程,学好生理学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理学并不完全归属于医学科学,它也是独立于医学的重要学科 4. 如何学好生理学 深刻理解 前后联系 逻辑推理 学习思维方式 重视实验 写好报告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 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不断地获得更新。新陈代谢一旦停止, 生命便结束。 2.兴奋性 生物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 反应 强到弱 抑制(inhibition) 弱到强 兴奋(excitation) 刺激三要素 强度 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要引起组织兴奋,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来都必须达到一最小值。 3,适应性生物体对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能力。人类不仅有被运适应,还能主动适应。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生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 三、内环境和稳态 *体液机体内的液体60% 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1uid)40% 细胞外液(extrace11 ular fluid)20% 血奖(plasma)5g 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15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生活的体液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阳、渗诱压、化学组成等 目前,稳态的概念扩展到其他的生命现象。泛指凡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使某个生理过程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如体温的相对稳定。四、生理功能的测 *神经调节(nervous reg知lation)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形武。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孤: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是一种开放回路,但效应器内存 在感受器,能将效应器的活动信息反馈地回输到中枢,及时调整中枢的活动,所以整体内的神经调节实际上是闭合 回路。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反射可区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陆上,其健立过程需要 大脑皮层参与。 rer1ex)。 *体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是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途径送到全身各处,对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包括由内分 泌的激素参与的全身性体液调节,以及由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参与的局部体液因素调节两 类。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化学物质体液运输 自身节(autoregulation) 是指器宫、组织、细跑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 例如,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脑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改变其管径,使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五
要引起组织兴奋,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都必须达到一最小值。 3.适应性 生物体对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能力。人类不仅有被运适应, 还能主动适应。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生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三、内环境和稳态 * 体液 机体内的液体 60% 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40%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20% 血浆 (plasma)5% 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15% *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细胞生活的体液环境,即细胞外液 * 稳态 ( 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理化性质包括: 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 目前,稳态的概念扩展到其他的生命现象。泛指凡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使某个生理过程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如体温的相对稳定。 四、生理功能的调节 * 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是一种开放回路,但效应器内存 在感受器,能将效应器的活动信息反馈地回输到中枢,及时调整中枢的活动。所以整体内的神经调节实际上是闭合 回路。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反射可区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其建立过程需要 大脑皮层参与。 reflex)。 * 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是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途径送到全身各处,对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包括由内分 泌的激素参与的全身性体液调节,以及由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参与的局部体液因素调节两 类。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化学物质 体液运输 * 自身调节 ( autoregulation) 是指器官、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 例如,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脑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改变其管径,使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五
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凡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制约或 纠正作用的,称为负反馈 high Negative Feedback condition (e.g..temp) low time 意义:维持稳态 缺点:滞后、波动 正反(positive feedback):凡反馈信 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增强作用的,称为正反馈 意义:加速生理过程 *前馈(feed-forward):干扰信息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 控部分的影响 调节具有前瞻性 思考题 1.临床上进行高频电疗时,尽管电流足够大,为什么患者没有痛的感觉 3.试述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
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制约或 纠正作用的,称为负反馈 意义:维持稳态 缺点:滞后、波动 * 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息 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增强作用的,称为正反馈 意义:加速生理过程 * 前馈 ( feed-forward ):干扰信息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 控部分的影响 调节具有前瞻性 思考题 1. 临床上进行高频电疗时,尽管电流足够大,为什么患者没有痛的感觉? 2. 在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为什么要求进针、出针快,推药慢? 3. 试述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
参考文献 1.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五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P4774 2.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Guyton AC.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10th ed,WB Saunders Co,Philadelphia,2000 P382429 4.Gianong WF.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20th ed,McGraw-Hill publishing Co,New York.1999
参考文献 1. 姚泰 主编. 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P47~74 2. 姚泰 主编. 人体生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4.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