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呼吸(Respiration)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4,文件大小:223.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精品课程生理学敏率 第五章呼吸(Respiration) 【目的与要求】 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呼吸的基本过程,紫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熟悉气体的血液运输形式,野吸节律的产 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介绍肺内微环境调控研究的有关进展(如肺表而活性物质研究,气递高反应与哮喘等)。 【重点】 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的概念、形成、呼吸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2. 肺通气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顺应性、比顺应性,非弹性阻力, 3.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换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呼吸中枢节律的形成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难点】 胸内压的形成、肺泡表而张力、肺顺应性、比顺应性、胸廓弹性回缩力、气道阻力、肺泡通气量、肺换气影 响因素和呼吸运动调节。 【课时】6h 【授课对象】 5年制医学本科生 【教材】 《生理学》(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案例:某男性惠者,29岁因右下肺肺炎入院。血气分析显示,动脉02分压(Pa02)9mg(正常值100mg) Pa00238amlg(正常40mg),pH7.42:每分通气量121/分.第二天因右肺炎症加重,呼吸增加到30 次/分,虽吸入100%,但Pa02仍只有63mg,PaC2分压反而降至32alg. (1)请解释该患者Pa02和Pa02同时降低的原因 (2)你认为志者处于何种体位有利于改善志者呼吸功能 Respiratory Physiology functional division of Key Topic: condu ting zone External Respir ation Mechanics of Breathing= Pulmonary Ventilation Gas exchanges in body (lung tissue) Gas transport in blood

精品课程生理学教案 第五章 呼吸 (Respiration) 【目的与要求】 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呼吸的基本过程,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熟悉气体的血液运输形式,呼吸节律的产 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介绍肺内微环境调控研究的有关进展(如肺表面活性物质研究,气道高反应与哮喘等)。 【重点】 1. 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的概念、形成、呼吸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2. 肺通气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顺应性、比顺应性,非弹性阻力。 3. 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换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 呼吸中枢节律的形成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难点】 胸内压的形成、肺泡表面张力、肺顺应性、比顺应性、胸廓弹性回缩力、气道阻力、肺泡通气量、肺换气影 响因素和呼吸运动调节。 【课时】 6 h 【授课对象】 5 年制医学本科生 【教材】 《生理学》(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案例:某男性患者,29 岁因右下肺肺炎入院。血气分析显示,动脉 O2 分压(PaO2)49mmHg (正常值 100mmHg) PaCO2 38mmHg(正常 40mmHg),p H 7.42;每分通气量 12 L/分。第二天因右肺炎症加重,呼吸增加到 30 次/分,虽吸入 100%,但 PaO2 仍只有 63mmHg,PaCO2 分压反而降至 32mmHg。 (1)请解释该患者 PaO2 和 PaCO2 同时降低的原因。 (2)你认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图5-1呼吸系统概图 02 吸:外界-一一一机体 C02 体内贮存021500ml,耗02250/min,供025-6分钟。 人体细胞如何得到02,排出C02? 呼吸 组 肺通气 ●2 图52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第一节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通气的动力 【投形

图 5-1 呼吸系统概图 O2 呼吸:外界――――机体 CO2 体内贮存 O21500ml,耗 O2 250/min,供 O2 5-6 分钟。 人体细胞如何得到 O2,排出 CO2? 图 5-2 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一.肺通气的动力 【投影】

黑 师困 吸运动 回 翻 降低大气压呼气 图5-3呼吸运动流程示意图 .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肺泡内的压力 ①吸气末及呼气末为零 ②平静呼吸:(-1~-2mg)~(+1~2mg) 用力呼吸:(-30~-100mlg)~(+60~140mlg) 由此可见,肺内压周期性↑/!造成压力差(肺内压一大气压)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临床意义: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①人工呼吸机②口对口呼吸 2.呼吸运动 (①呼吸肌: 吸气肌 ①膈肌:胸腔容积增加吸气 成人1cm1250m1 平静呼吸下降1~2cm6500ml 用力呼吸(最大)下降7~10cma2500ml ②肋间外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加 辅助吸气肌 胸肌、背肌、胸锁乳突肌等收缩胸腔容积 呼气肌 ①肋间内肌 ②壁腹肌

图 5-3 呼吸运动流程示意图 1.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肺泡内的压力 ①吸气末 及 呼气末为零 ②平静呼吸:(-1~-2mmHg)~(+1~2mmHg) 用力呼吸:(-30~-100mmHg)~(+60~140mmHg) 由此可见,肺内压周期性↑/↓造成压力差(肺内压-大气压)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临床意义: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①人工呼吸机 ②口对口呼吸 2.呼吸运动 ⑴ 呼吸肌: 吸气肌 ①膈肌:胸腔容积增加 à 吸气 成人↓1cmà↑250ml 平静呼吸下降 1~2cmà500ml 用力呼吸(最大)下降 7~10cmà2500ml ②肋间外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加 辅助吸气肌 胸肌、背肌、胸锁乳突肌等收缩 à 胸腔容积↑ 呼气肌 ①肋间内肌 ②壁腹肌

肌纤维走向与肋间外肌走向相反á收缩时,胸腔容积诚少 (2)平静呼吸(eupnea):安静状态下的呼吸 特点:①呼吸运动平稳、均匀。12一18次/分 ②吸气呼气 平静呼吸主动(隔肌、肋间外肌)被动(膈肌、肋间外肌舒,无呼气肌缩) 用力呼吸主动(辅助呼吸肌参与)主动(有呼气肌缩) (foreed breathing) 3。胸隙整与肺内压 (胸膜腔pl cavity) 特点:①密闭、潜在腔隙、内无气体 有少量浆液:(a)润滑(粘滞性),减少摩擦 ()内聚力(壁脏两层紧贴、不易分离) (2胸内压(intrapleural ssure):胸膜内的压力 脏层:紧贴于肺表面(壁薄柔软 作用于肺泡的力脏尽 肺内压?使肺扩张 肺回缩力à扩张的回缩力 胸内压=肺内压一肺回缩 呼气末、吸气末,大气压为 胸内压=0一肺回缩力 胸内压=一肺回缩力 图5一4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压 胸膜腔内压及呼吸气容积的变化过程(右) 和胸膜腔内压直接测量示意图(左) 吸气时:肺扩张↑a肺回缩力↑à胸膜腔的负值↑(平吸一5一一10m取】 呼气时:肺扩张!à肺回缩力1à胸膜腔的负值!(平呼-3~一5mg) 平静呼吸中,呼气末、吸气末总为负值 ②生理意义:1.有利于肺扩张 1.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

肌纤维走向与肋间外肌走向相反 à 收缩时,胸腔容积减少 ⑵ 平静呼吸(eupnea):安静状态下的呼吸 特点:①呼吸运动平稳、均匀。12~18 次/分 ② 吸气 呼气 平静呼吸 主动(膈肌、肋间外肌) 被动(膈肌、肋间外肌舒,无呼气肌缩) 用力呼吸 主动(辅助呼吸肌参与) 主动(有呼气肌缩) (forced breathing) 3.胸膜腔与肺内压 ⑴ 胸膜腔(pleural cavity): 特点:①密闭、潜在腔隙、内无气体 有少量浆液:(a)润滑(粘滞性),减少摩擦 (b)内聚力(壁脏两层紧贴、不易分离) ⑵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胸膜内的压力 ①形成原理:作用于胸膜上的力 脏层:紧贴于肺表面(壁薄柔软) 作用于肺泡的力 à 脏层 肺内压?使肺扩张 肺回缩力 à 扩张的回缩力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呼气末、吸气末,大气压为 0 胸内压=0-肺回缩力 胸内压=-肺回缩力 图 5-4 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压、胸膜腔内压及呼吸气容积的变化过程(右) 和胸膜腔内压直接测量示意图(左) 吸气时:肺扩张↑à 肺回缩力↑à 胸膜腔的负值↑(平吸-5~-10mmHg) 呼气时:肺扩张↓à 肺回缩力↓à 胸膜腔的负值↓(平呼-3~-5mmHg) 平静呼吸中,呼气末、吸气末总为负值。 ②生理意义:i.有利于肺扩张 ii.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

如果胸膜腔破裂à开放性气胸à肺缩à呼吸困难 循环血量6血压!(回心血! 抢救措施:堵塞破口、抽气á恢复胸内负压 小结: 呼吸肌 蝶 一的补 一餐蛋力 防夺 降低<大气压吸气 肺内压 升高大气压呼气 图55呼吸运动流程示意图-2 二.肺通气的阻力 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一)弹性阻力(elastic resistance) 1.肺的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回缩力:来源 一肺组织中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等扩张 弹性阻力平静呼吸占1/3 (2)肺泡表而张力(a1 veolar surface tension)】 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积尽可能缩小的力 肥皂泡存在有液气界面T,面大、小肥皂泡的T是一样大 P=uT/x,r大P小 R小P大 大、小肥皂泡连通,小大(小:塌陷,大:破裂) 同理,成人3亿个大小不等的肺泡内存在液气界面,即有下,r不等。 如果大小肺泡相等T,则如图所示

如果胸膜腔破裂 à 开放性气胸 à 肺萎缩 à 呼吸困难 à 循环血量↓à 血压↓(V 回心血↓) 抢救措施:堵塞破口、抽气 à 恢复胸内负压 小结: 图 5-5 呼吸运动流程示意图-2 二.肺通气的阻力 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一) 弹性阻力(elastic resistance) 1. 肺的弹性阻力 ⑴ 肺的弹性回缩力:来源――肺组织中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等扩张 弹性阻力平静呼吸占 1/3 ⑵ 肺泡表面张力(alveolar surface tension)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积尽可能缩小的力 肥皂泡存在有液气界面 àT,而大、小肥皂泡的 T 是一样大 P=μT/r, r 大 àP 小 R 小 àP 大 大、小肥皂泡连通,小 à 大(小:塌陷,大:破裂) 同理,成人 3 亿个大小不等的肺泡内存在液气界面,即有 T,r 不等。 如果大小肺泡相等 T,则如图所示

Laplace定往P-2T/r 肺内压 下表力 图5-6相连通的大小不网的液泡内压及气流方向示意图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1mOna surfactant,PS) 成分:PS为复杂的脂蛋白复合 磷脂占PS重量的80-90% 其中主要成分为二棕榈相酰卵磷脂(dipalmitoyl phosphatidy1 choline,DppC) h表面活世物质 (Pulmonary surfactant) 80.90% 成分 110% 的结白质 图5-7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构成成分来源:肺型细胞合成、贮存、释放 作用:降低肺表而张力 机制:DC为双极性分子,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酸链、另一端为亲水的磷脂酰胆碱 亲水端插入液体分子间,疏水端朝向空气,成单分子层分布于肺泡液气界面。 PS的生理功能: 、降低T

图 5-6 相连通的大小不同的液泡内压及气流方向示意图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 成分:PS 为复杂的脂蛋白复合物 磷脂占 PS 重量的 80-90% 其中主要成分为 二棕榈酰卵磷脂 (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oline,DPPC) 图 5-7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构成成分 来源:肺 II 型细胞 合成、贮存、释放 作用:降低肺表面张力 机制:DPPC 为双极性分子,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酸链、另一端为亲水的磷脂酰胆碱。 亲水端插入液体分子间,疏水端朝向空气,成单分子层分布于肺泡液气界面。 PS 的生理功能: 1、降低 T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作用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 增加肺顺应性 小施术器实 小变大 T P(P=2T/) 大肺泡大稀小 大不变小 2、稳定大小肺泡的溶量 3、防止肺不张 4、保持肺内干燥,防止肺水肿 由于S的上述作用,故有其临床意义:早产儿PS少(胎儿:30m左右PS合成,40m达高峰 PS少,降T小,肺泡T1à肺回缩力1à吸气困 PS少,降T小,肺泡T↑:尤其是呼气末期容积!、T很大à肺泡塌陷 PS少,降T小,肺泡Ttà肺cap中液体抽吸作用1à肺泡间液体ta肺水肿 早产儿常出现新生儿呼吸穿迫综合症(neonata1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2、5与肺防御功能有关 80年代以来,进一步研究表明:仙、N有5时,春壁、杀菌作用强: AM、N缺乏PS时,吞噬、杀菌作用弱些。 说明:PS与肺防御功能有关。 3、器官保护作用 贵抗氧化性作用 ★促进吸入异物颗粒排出 ★抗弹性蛋白酶损伤 ★降低矿物质粉尘的生物学活性 ★下调炎症因子产生,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4、潍持气道的通畅 PS生成的调控 ()体液调节 促进S合成的因索有: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索。本室的研究表明,内皮素、雌二醇 和表皮生长因子等亦可促进5的合成与分泌. (2)物理因素 肺扩张刺激是出生后促进和调控PS分泌的主要因素。 低温可抑制PS的合成

由于 PS 的上述作用,故有其临床意义:早产儿 PS 少(胎儿:30W 左右 PS 合成,40W 达高峰) PS 少,降 T 小,肺泡 T↑à 肺回缩力↑à 吸气困难 PS 少,降 T 小,肺泡 T↑;尤其是呼气末期容积↓、T 很大 à 肺泡塌陷 PS 少,降 T 小,肺泡 T↑à 肺 cap 中液体抽吸作用↑à 肺泡间液体↑à 肺水肿 早产儿常出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 2、PS 与肺防御功能有关 80 年代以来,进一步研究表明:AM、N 有 PS 时,吞噬、杀菌作用强; AM、N 缺乏 PS 时,吞噬、杀菌作用弱些。 说明:PS 与肺防御功能有关。 3、器官保护作用 * 抗氧化性作用 * 促进吸入异物颗粒排出 * 抗弹性蛋白酶损伤 * 降低矿物质粉尘的生物学活性 * 下调炎症因子产生,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4、维持气道的通畅 PS 生成的调控: (1) 体液调节: 促进 PS 合成的因素有: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本室的研究表明,内皮素、雌二醇 和表皮生长因子等亦可促进 PS 的合成与分泌。 (2)物理因素 肺扩张刺激是出生后促进和调控 PS 分泌的主要因素。 低温可抑制 PS 的合成

肺s与肺部疾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wborn respireatory disease syndrone,NRDS】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eatory disease syndrome,DS) (3)哮喘 哮喘时PS功能下降, SP-C,SP-D,SP-A,SPB、SP-D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泡Ⅱ型上皮细胞。SP-A和SP-D为亲水性蛋白,SP-B和SP-C为疏水性蛋白。SP为pulmonary surfactant发 挥作用必需。 ()陆顺应性(1 ng ComD1 iance) 顺应性(compliance,C):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弹性小,易扩张,C大:反之亦然 而顺应性可用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积变化衡量 C=△V/△P 肺顺应性: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肺容量变化 CL=(△V)肺容量的变化/(△P)跨膜压的变化(L/cm2) (种压 =肺内压一胸内压】 图58充空气和充生理盐水时肺的顺应性曲线 分步向肺内注空气后再抽气,随后注/抽生理盐水测定相应的肺容量和压力变化。以压力为横坐标,以容量 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曲线称为压力容积曲线。曲线斜率为△V/△P=CL 分析压力容积曲线, ①同样使肺扩张50%,注气比注s所需的压力大, 原因是注S消除了液气养面取消了T,克服的弹性阻力仅为肺弹性组织回缩力 ②不同肺基础容量下充气或注S,使△V一样,△P不同。 即压力容积曲线的斜率不同(不为直线)

肺 PS 与肺部疾病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wborn respireatory disease syndrome, NRDS) PS 促进胚胎肺的发育 PS 替代治疗 NRDS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eatory disease syndrome, NRDS) (3) 哮喘 哮喘时 PS 功能下降。 DPPC 的作用还需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SP 分为 SP-A、SP-B、 SP-C、SP-D,SP-A、SP-B、SP-D 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支气管非纤毛上皮细胞(Clara 细胞),SP-C 仅由肺 泡Ⅱ型上皮细胞。SP-A 和 SP-D 为亲水性蛋白,SP-B 和 SP-C 为疏水性蛋白。SP 为 pulmonary surfactant 发 挥作用必需。 ⑷ 肺顺应性(lung compliance) 顺应性(compliance, C):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弹性小,易扩张,C 大;反之亦然。 即 C=1/R 而顺应性可用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积变化衡量 C=△V/△P 肺顺应性: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肺容量变化 CL=(△V)肺容量的变化/(△P)跨膜压的变化(L/cmH2O) (跨肺压=肺内压-胸内压) 图 5-8 充空气和充生理盐水时肺的顺应性曲线 分步向肺内注空气后再抽气,随后注/抽生理盐水测定相应的肺容量和压力变化。以压力为横坐标,以容量 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曲线称为压力容积曲线。曲线斜率为△V/△P=CL 分析压力容积曲线, ① 同样使肺扩张 50%,注气比注 NS 所需的压力大, 原因是注 NS 消除了液气界面 à 取消了 T , 克服的弹性阻力仅为肺弹性组织回缩力 ② 不同肺基础容量下充气或注 NS,使△V 一样,△P 不同。 即 压力容积曲线的斜率不同(不为直线)

即不同肺容量下,不同,则肺弹性不同. ③注气、抽气时,曲线相差很大,即有滞后(hysteresis) 注S、抽S时 ,基本重合 ,无蒂后 由此可见,滞后与肺T有关。 CL反映了肺弹性阻力大小。 肺顺应性曲线的临床意义: 角气 正常 帅纤线化 种不作 图5-9正常及几种异常的肺顺应性曲线 1、正常成年人全肺平均C=0.2/cm2 2、肺纤维,肺不张时,曲线变平、右移(shift to the right)。 CL下降:0.1L/cm20.弹性阻力↑a呼吸困难 3、弹性成分大量破坏,曲线左移(shift to the1ert) 表示:CL增加0,4轧/c20,弹性阻力!听吸困难à肺气量1à肺气肿 临床上CL常用作衡量肺弹性阻力变化的指标 但(是否为反应肺弹性阻力的最好指标,下面看看: 肺顺应性(L1cmH,o) 翳全儿 8an6 比顺应性每升神容翻的收应性 一股肺容量以功能余气量来计算 聚全儿 肺容积比顺应性 008t 0075 (比较不同个体肺的弹性阻力) 问样的道理,成人与新生儿身材不同a肺容量、CL不同,比顺应性((specific compliance)一样。 符合成人与新生儿肺弹性阻力相近的事实

即 不同肺容量下,CL 不同,则肺弹性不同。 ③ 注气、抽气时,曲线相差很大,即有滞后(hysteresis) 注 NS、抽 NS 时,基本重合,无滞后。 由此可见,滞后与肺 T 有关。 CL 反映了肺弹性阻力大小。 肺顺应性曲线的临床意义: 图 5-9 正常及几种异常的肺顺应性曲线 1、正常成年人全肺平均 CL=0.2 L/cmH2O 2、肺纤维、肺不张时,曲线变平、右移(shift to the right)。 CL 下降:0.1L/cmH2O,弹性阻力↑à 呼吸困难 3、弹性成分大量破坏,曲线左移(shift to the left) 表示:CL 增加 0.4L/cmH2O,弹性阻力↓à 呼吸困难 à 肺气量↑à 肺气肿 临床上 CL 常用作衡量肺弹性阻力变化的指标。 但 CL 是否为反应肺弹性阻力的最好指标,下面看看: 同样的道理,成人与新生儿身材不同 à 肺容量、CL 不同,比顺应性(specific compliance)一样。 符合成人与新生儿肺弹性阻力相近的事实

2.胸廓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胸哪为弹性组织,呼吸运动时也产生弹性。 胸廓容积 胸廓弹性回位力 67% 自然容积 无 向内 >67% >自然容积 (吸气阻力 向外 <67% <自然容积 (吸气动力) 40% <自然容积 间外 (=肺回缩 力) 图5-10不同状态下胸哪弹性回缩力对呼吸的影响 可见,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在胸廓容积不变时,可成为吸气的阻力/动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可用胸廓的顺应性(thoracic compliance.CT)表示 CT-离腔容积△v/跨壁压变化(△P=胸内压一大气压) 成人=0.2/cm20 (二)非弹性阻力(aon-elastic resistance): 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 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占非弹性阻力的80-g0%, R=压力差(cm20)/单位时间气流量/S)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总气道阻力为1 3cnHi20/L.S-1 气道阻力的90%由大气道(直径32m气道)产生

2. 胸廓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胸廓为弹性组织,呼吸运动时也产生弹性。 图 5-10 不同状态下胸廓弹性回缩力对呼吸的影响 可见,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在胸廓容积不变时,可成为吸气的阻力/动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可用 胸廓的顺应性( thoracic compliance,CT)表示 CT=胸腔容积△V/跨壁压变化(△P=胸内压-大气压) 成人=0.2L/cmH2O (二) 非弹性阻力(non-elastic resistance): 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 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 R):占非弹性阻力的 80-90%。 R=压力差(cmH2O)/单位时间气流量(L/S)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总气道阻力为 1-3cmH2O/L.S-1 气道阻力的 90%由大气道(直径 32mm 气道)产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