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之主编华友想 法律思 史 国近下 下
目录 目录 第十一章国民党的复礼制法及其社会反响 第一节蒋介石叛变革命与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再 巩固…… 第二节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复礼制法 5 、复礼制法的先声—一戴季陶主义的出笼及其斗 、蒋介石强行宣扬“礼义廉耻”的新生活运动 三、国民党的立法活动和所引起的论争 第三节以三民主义为立法根据的胡汉民的法律 思想 …40 关于三民主义的立法观 关于民法、土地法、工厂法的思想……45 关于训政、宪政方面的主张 第四节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反动 法律 革命人民反对白色恐怖的斗争日益高涨 宋庆龄、鲁迅等领导的中国自由大同盟与中国 民权保障同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
目 录 第 十 一 章 国 民 党 的 复 礼 制 法 及 其 社 会 反 响 … … … … … … 1 第 一 节 蒋 介 石 叛 变 革 命 与 帝 国 主 义 在 华 统 治 再 巩 固 … … … … … … … … … … … … … … … … … 1 第 二 节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初 期 的 复 礼 制 法 … … … … … … 5 一 、 复 礼 制 法 的 先 声 — — 戴 季 陶 主 义 的 出 笼 及 其 斗 争 … … … … … … … … … … … … … … … … … … … 6 二 、 蒋 介 石 强 行 宣 扬 “ 礼 义 廉 耻 ” 的 新 生 活 运 动 … … … … … … … … … … … … … … … … … … … 1 1 三 、 国 民 党 的 立 法 活 动 和 所 引 起 的 论 争 … … … … 1 5 第 三 节 以 三 民 主 义 为 立 法 根 据 的 胡 汉 民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 … 4 0 一 、 关 于 三 民 主 义 的 立 法 观 … … … … … … … … … 4 1 二 、 关 于 民 法 、 土 地 法 、 工 厂 法 的 思 想 … … … … 4 5 三 、 关 于 训 政 、 宪 政 方 面 的 主 张 … … … … … … … 4 9 第 四 节 广 大 人 民 反 对 国 民 党 的 白 色 恐 怖 和 反 动 法 律 … … … … … … … … … … … … … … … … 5 5 一 、 革 命 人 民 反 对 白 色 恐 怖 的 斗 争 日 益 高 涨 … … 5 6 二 、 宋 庆 龄 、 鲁 迅 等 领 导 的 中 国 自 由 大 同 盟 与 中 国 民 权 保 障 同 盟 为 争 取 民 主 自 由 而 斗 争 … … … 5 8 目 录 1
目录 三、反对几个反动法律的斗争………… 第十二章④年代的法学研究和主要法律家的思想……74 第一节30年代法学研究概况 ……74 第二节宪法与法律史研究中的思想斗争……78 、宪法与宪政研究中的不同认识…… 8 二、法律史研究中的各种思想及其分歧……85 第三节王宠惠的法律思想 关于民法的认识以及各国民法比较 关于司法独立及其改良措施 第四节张知本的法律思想…… 106 、关于社会法律学… 、关于破产法………… …112 第五节周鲠生的法律思想…………118 关于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118 关于不平等条约和领事裁判权问题 第六节吴经熊的法律思想 132 、中国旧法制的哲学背景… 二、对西洋法律思想的认识 第十三章抗日战争中的法律思想斗争………147 第一节抗战救亡运动中的爱国主义蓬勃发展……147 第二节爱国无罪与取缔抗日的斗争…………151 国民党的《维持治安紧急办法》等法律严重 摧残人民民主权利和损害人民抗日活动……151 二、国民党取缔抗日舆论的“新生案件”… 154 三、国民党取缔抗日组织、迫害爱国志士的“七君
三 、 反 对 几 个 反 动 法 律 的 斗 争 … … … … … … … … 6 8 第 十 二 章 3 0 年 代 的 法 学 研 究 和 主 要 法 律 家 的 思 想 … … 7 4 第 一 节 3 0 年 代 法 学 研 究 概 况 … … … … … … … … … 7 4 第 二 节 宪 法 与 法 律 史 研 究 中 的 思 想 斗 争 … … … … 7 8 一 、 宪 法 与 宪 政 研 究 中 的 不 同 认 识 … … … … … … 7 8 二 、 法 律 史 研 究 中 的 各 种 思 想 及 其 分 歧 … … … … 8 5 第 三 节 王 宠 惠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9 2 一 、 关 于 民 法 的 认 识 以 及 各 国 民 法 比 较 … … … … 9 3 二 、 关 于 司 法 独 立 及 其 改 良 措 施 … … … … … … … 9 8 第 四 节 张 知 本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1 0 6 一 、 关 于 社 会 法 律 学 … … … … … … … … … … … … 1 0 6 二 、 关 于 破 产 法 … … … … … … … … … … … … … … 1 1 2 第 五 节 周 鲠 生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1 1 8 一 、 关 于 国 际 法 中 的 国 家 主 权 问 题 … … … … … … 1 1 8 二 、 关 于 不 平 等 条 约 和 领 事 裁 判 权 问 题 … … … … 1 2 3 第 六 节 吴 经 熊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1 3 2 一 、 中 国 旧 法 制 的 哲 学 背 景 … … … … … … … … … 1 3 3 二 、 对 西 洋 法 律 思 想 的 认 识 … … … … … … … … … 1 3 7 第 十 三 章 抗 日 战 争 中 的 法 律 思 想 斗 争 … … … … … … … 1 4 7 第 一 节 抗 战 救 亡 运 动 中 的 爱 国 主 义 蓬 勃 发 展 … … 1 4 7 第 二 节 爱 国 无 罪 与 取 缔 抗 日 的 斗 争 … … … … … … 1 5 1 一 、 国 民 党 的 《 维 持 治 安 紧 急 办 法 》 等 法 律 严 重 摧 残 人 民 民 主 权 利 和 损 害 人 民 抗 日 活 动 … … 1 5 1 二 、 国 民 党 取 缔 抗 日 舆 论 的 “ 新 生 案 件 ” … … … 1 5 4 三 、 国 民 党 取 缔 抗 日 组 织 、 迫 害 爱 国 志 士 的 “ 七 君 2 目 录
目录 子之狱” 第三节颁行《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秘密文件和 发动皖南事变上的法律思想斗争……170 《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秘密文件的主要 内容及其被批判………………17 二、皖南事变上的法律思想斗争……176 第四节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宪政问题上的分歧与 矛盾 …………183 抗战时期实行宪政的必要性以及它的条件和 内容 184 企图继续训政和维护《五五宪草》的国民党 的所谓宪政 188 三、各党各派和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假宪政 第五节伪满洲国和汪精卫伪政权的殖民地法律 思想……… 伪满政权的法律措施及其反动实质… 200 二、汪伪政权的殖民地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危 三、汪伪政权殖民地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 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学说的歪曲和背叛 212 四、举国反对伪满、汪伪政权的殖民地法律思想 第六节审判日本帝国主义战犯及其斗争…… 国共两党对处理日本战犯的不同态度 224
子 之 狱 ” … … … … … … … … … … … … … … … 1 5 8 第 三 节 颁 行 《 限 制 异 党 活 动 办 法 》 等 秘 密 文 件 和 发 动 皖 南 事 变 上 的 法 律 思 想 斗 争 … … … … 1 7 0 一 、 《 限 制 异 党 活 动 办 法 》 等 秘 密 文 件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其 被 批 判 … … … … … … … … … … … … 1 7 1 二 、 皖 南 事 变 上 的 法 律 思 想 斗 争 … … … … … … … 1 7 6 第 四 节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实 行 宪 政 问 题 上 的 分 歧 与 矛 盾 … … … … … … … … … … … … … … … … 1 8 3 一 、 抗 战 时 期 实 行 宪 政 的 必 要 性 以 及 它 的 条 件 和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1 8 4 二 、 企 图 继 续 训 政 和 维 护 《 五 五 宪 草 》 的 国 民 党 的 所 谓 宪 政 … … … … … … … … … … … … … … 1 8 8 三 、 各 党 各 派 和 全 国 人 民 坚 决 反 对 国 民 党 的 假 宪 政 … … … … … … … … … … … … … … … … … … … 1 9 2 第 五 节 伪 满 洲 国 和 汪 精 卫 伪 政 权 的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 … 1 9 9 一 、 伪 满 政 权 的 法 律 措 施 及 其 反 动 实 质 … … … … 2 0 0 二 、 汪 伪 政 权 的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其 危 害 … … … … … … … … … … … … … … … … … … 2 0 5 三 、 汪 伪 政 权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对 孙 中 山 先 生 三 民 主 义 学 说 的 歪 曲 和 背 叛 … … 2 1 2 四 、 举 国 反 对 伪 满 、 汪 伪 政 权 的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 … … … … 2 1 8 第 六 节 审 判 日 本 帝 国 主 义 战 犯 及 其 斗 争 … … … … 2 2 3 一 、 国 共 两 党 对 处 理 日 本 战 犯 的 不 同 态 度 … … … 2 2 4 目 录 3
4 目录 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日本战犯以及对美国包 庇行为的谴责 …………230 第十四章国民党没落时期的法律思想………………238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在和平建国问题上的纷争及国民 党破坏和平统一发动全面内战 238 第二节《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对它的批 判 违背政协决议的国民大会的召开及其斗争 243 二、《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46 三、决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 251 第三节《五五宪草》和《中华民国宪法》的坚决 主张者——孙科的法律思想………255 关于立法术语和法制改革 ………256 关于宪法 ……258 三、关于刑法与民法…… ………262 第四节庞德的社会法学派思想及其在中国的 影响 庞德社会法学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中国的法律教育问题… 273 三、庞德社会法学派思想在中国的影响………276 第五节居正等对近代立法的批评与重建中国法系的 要求… ………………282 居正对近代立法的意见和重建中国法系的 主张 283
二 、 远 东 国 际 军 事 法 庭 判 决 日 本 战 犯 以 及 对 美 国 包 庇 行 为 的 谴 责 … … … … … … … … … … … … … 2 3 0 第 十 四 章 国 民 党 没 落 时 期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2 3 8 第 一 节 抗 战 胜 利 后 在 和 平 建 国 问 题 上 的 纷 争 及 国 民 党 破 坏 和 平 统 一 发 动 全 面 内 战 … … … … … … 2 3 8 第 二 节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的 主 要 内 容 和 对 它 的 批 判 … … … … … … … … … … … … … … … … … 2 4 2 一 、 违 背 政 协 决 议 的 国 民 大 会 的 召 开 及 其 斗 争 … … … … … … … … … … … … … … … … … … … 2 4 3 二 、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的 主 要 内 容 … … … … … … 2 4 6 三 、 决 不 承 认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 … … … … … … 2 5 1 第 三 节 《 五 五 宪 草 》 和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的 坚 决 主 张 者 — — 孙 科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2 5 5 一 、 关 于 立 法 术 语 和 法 制 改 革 … … … … … … … … 2 5 6 二 、 关 于 宪 法 … … … … … … … … … … … … … … … 2 5 8 三 、 关 于 刑 法 与 民 法 … … … … … … … … … … … … 2 6 2 第 四 节 庞 德 的 社 会 法 学 派 思 想 及 其 在 中 国 的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2 6 7 一 、 庞 德 社 会 法 学 派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 … … … … 2 6 8 二 、 关 于 中 国 的 法 律 教 育 问 题 … … … … … … … … 2 7 3 三 、 庞 德 社 会 法 学 派 思 想 在 中 国 的 影 响 … … … … 2 7 6 第 五 节 居 正 等 对 近 代 立 法 的 批 评 与 重 建 中 国 法 系 的 要 求 … … … … … … … … … … … … … … … … 2 8 2 一 、 居 正 对 近 代 立 法 的 意 见 和 重 建 中 国 法 系 的 主 张 … … … … … … … … … … … … … … … … … 2 8 3 4 目 录
目录 二、蔡枢衡对近代立法的批评和建设新法的 要求…… 第六节蒋介石要求保全“法统”与中共中央废除 国民党《六法全书》……… 302 、国民党的伪法统和《六法全书》的内容与实质 蒋介石等要求保全伪法统和伪宪法… 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决反对伪法统和要 求废除《六法全书》…… 第十五章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立法及无产阶级革命家 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立法概况… 第二节宪法性文件及人权保障条例所表明的人民 民主法律思想 …32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反映了彻底 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 321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宪法性文件立法原则 和内容的变化及其意义 、重视人权保障及其思想影响…… 第三节不同时期土地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 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土地法规体现了 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333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法的主要内 337
二 、 蔡 枢 衡 对 近 代 立 法 的 批 评 和 建 设 新 法 的 要 求 … … … … … … … … … … … … … … … … … 2 9 2 第 六 节 蒋 介 石 要 求 保 全 “ 法 统 ” 与 中 共 中 央 废 除 国 民 党 《 六 法 全 书 》 … … … … … … … … … 3 0 2 一 、 国 民 党 的 伪 法 统 和 《 六 法 全 书 》 的 内 容 与 实 质 … … … … … … … … … … … … … … … … … … … 3 0 3 二 、 蒋 介 石 等 要 求 保 全 伪 法 统 和 伪 宪 法 … … … … 3 0 6 三 、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各 民 主 党 派 坚 决 反 对 伪 法 统 和 要 求 废 除 《 六 法 全 书 》 … … … … … … … … … … 3 1 0 第 十 五 章 革 命 根 据 地 和 解 放 区 的 立 法 及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家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3 1 6 第 一 节 革 命 根 据 地 和 解 放 区 立 法 概 况 … … … … … 3 1 6 第 二 节 宪 法 性 文 件 及 人 权 保 障 条 例 所 表 明 的 人 民 民 主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3 2 1 一 、 《 中 华 苏 维 埃 共 和 国 宪 法 大 纲 》 等 反 映 了 彻 底 反 帝 反 封 建 的 工 农 民 主 专 政 思 想 … … … … … 3 2 1 二 、 抗 日 战 争 和 解 放 战 争 时 期 宪 法 性 文 件 立 法 原 则 和 内 容 的 变 化 及 其 意 义 … … … … … … … … … 3 2 5 三 、 重 视 人 权 保 障 及 其 思 想 影 响 … … … … … … … 3 2 8 第 三 节 不 同 时 期 土 地 法 规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其 历 史 意 义 … … … … … … … … … … … … … … … … … 3 3 3 一 、 《 中 华 苏 维 埃 共 和 国 土 地 法 》 等 土 地 法 规 体 现 了 彻 底 的 反 封 建 精 神 … … … … … … … … … … … 3 3 3 二 、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党 的 土 地 政 策 和 土 地 法 的 主 要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 3 3 7 目 录 5
目录 三、《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与《中国 土地法大纲》的基本思想及其巨大意义……341 第四节诉讼法规的基本宗旨及“马锡五审判方式” 所反映的主要思想……… 、诉讼法规的基本宗旨…… 348 实行审级及复判、复核等制度体现了 慎法思想 ……354 三、“马锡五审判方式”所反映的主要思想 及其影响 第五节毛泽东的法律思想 、关于宪法与宪政……………………363 、关于土地法、劳动法及婚姻法· 三、关于司法制度………………………378 第六节董必武的法律思想 关于民主制度和政权建设的宪法性主张……386 二、关于法律的阶级性和不能援用旧法律 391 三、关于“恶法胜于无法”和“有法必依” 第十六章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小结 中华法系”所反映的封建法律思想已成为 历史的陈迹 405 以《六法全书》为主要代表的半封建半殖民 地法律思想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混血儿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法律思想的 兴起、发展以及最终战胜一切旧的法律思
三 、 《 中 共 中 央 关 于 土 地 问 题 的 指 示 》 与 《 中 国 土 地 法 大 纲 》 的 基 本 思 想 及 其 巨 大 意 义 … … 3 4 1 第 四 节 诉 讼 法 规 的 基 本 宗 旨 及 “ 马 锡 五 审 判 方 式 ” 所 反 映 的 主 要 思 想 … … … … … … … … … … 3 4 7 一 、 诉 讼 法 规 的 基 本 宗 旨 … … … … … … … … … … 3 4 8 二 、 实 行 审 级 及 复 判 、 复 核 等 制 度 体 现 了 慎 法 思 想 … … … … … … … … … … … … … … … 3 5 4 三 、 “ 马 锡 五 审 判 方 式 ” 所 反 映 的 主 要 思 想 及 其 影 响 … … … … … … … … … … … … … … … 3 5 7 第 五 节 毛 泽 东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3 6 3 一 、 关 于 宪 法 与 宪 政 … … … … … … … … … … … … 3 6 3 二 、 关 于 土 地 法 、 劳 动 法 及 婚 姻 法 … … … … … … 3 6 9 三 、 关 于 司 法 制 度 … … … … … … … … … … … … … 3 7 8 第 六 节 董 必 武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3 8 5 一 、 关 于 民 主 制 度 和 政 权 建 设 的 宪 法 性 主 张 … … 3 8 6 二 、 关 于 法 律 的 阶 级 性 和 不 能 援 用 旧 法 律 … … … 3 9 1 三 、 关 于 “ 恶 法 胜 于 无 法 ” 和 “ 有 法 必 依 ” … … 3 9 5 第 十 六 章 中 国 近 代 法 律 思 想 史 小 结 … … … … … … … … 4 0 5 一 、 “ 中 华 法 系 ” 所 反 映 的 封 建 法 律 思 想 已 成 为 历 史 的 陈 迹 … … … … … … … … … … … … … … 4 0 5 二 、 以 《 六 法 全 书 》 为 主 要 代 表 的 半 封 建 半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是 资 本 主 义 与 封 建 主 义 的 混 血 儿 … … … … … … … … … … … … … … … … … … … 4 1 0 三 、 具 有 社 会 主 义 性 质 的 人 民 民 主 法 律 思 想 的 兴 起 、 发 展 以 及 最 终 战 胜 一 切 旧 的 法 律 思 6 目 录
日录 想 414 四、对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的一些看法与 认识 后记 481
想 … … … … … … … … … … … … … … … … … … 4 1 4 四 、 对 中 国 近 代 法 律 思 想 史 的 一 些 看 法 与 认 识 … … … … … … … … … … … … … … … … … 4 1 9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1 目 录 7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 第十一章国民党的复礼制法 及其社会反响 第一节蒋介石叛变革命与帝国主义 在华统治再巩固 自袁世凯开始的长达十五、六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统治,对 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后期段祺瑞政府的专 制独裁,使人民没有丝毫民主权利。因此,他们在孙中山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个抵制“善后会议”和反对 《国民代表会议条例》的国民会议运动,显示了人民对军阀统 治的强烈不满。但段祺瑞政府并不退让,而是变本加厉地镇 压人民,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的惨案,如“五卅惨案”等。这 不但使广大人民无法照常生活下去,也导致了他们必须以武 装斗争的手段,去对付自己的敌人。为此,1926年7月1日, 广东革命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并组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以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但是操纵了北伐战争领导权的蒋介石,却在革命形势迅 速发展和敌人内部斗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扩展自己的武装 力量,并推行所谓的以军治党和以军干政。同时,大肆摧残
第 十 一 章 国 民 党 的 复 礼 制 法 及 其 社 会 反 响 第 一 节 蒋 介 石 叛 变 革 命 与 帝 国 主 义 在 华 统 治 再 巩 固 自 袁 世 凯 开 始 的 长 达 十 五 、 六 年 之 久 的 北 洋 军 阀 统 治 , 对 人 民 进 行 了 残 酷 的 剥 削 和 压 迫 , 特 别 是 后 期 段 祺 瑞 政 府 的 专 制 独 裁 , 使 人 民 没 有 丝 毫 民 主 权 利 。 因 此 , 他 们 在 孙 中 山 和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下 , 掀 起 了 一 个 抵 制 “ 善 后 会 议 ” 和 反 对 《 国 民 代 表 会 议 条 例 》 的 国 民 会 议 运 动 , 显 示 了 人 民 对 军 阀 统 治 的 强 烈 不 满 。 但 段 祺 瑞 政 府 并 不 退 让 , 而 是 变 本 加 厉 地 镇 压 人 民 , 于 是 发 生 了 一 系 列 的 惨 案 , 如 “ 五 卅 惨 案 ” 等 。 这 不 但 使 广 大 人 民 无 法 照 常 生 活 下 去 , 也 导 致 了 他 们 必 须 以 武 装 斗 争 的 手 段 , 去 对 付 自 己 的 敌 人 。 为 此 , 1 9 2 6 年 7 月 1 日 , 广 东 革 命 政 府 发 表 《 北 伐 宣 言 》 , 并 组 织 国 民 革 命 军 出 师 北 伐 , 以 推 翻 北 洋 军 阀 政 府 。 但 是 操 纵 了 北 伐 战 争 领 导 权 的 蒋 介 石 , 却 在 革 命 形 势 迅 速 发 展 和 敌 人 内 部 斗 争 激 烈 的 情 况 下 , 积 极 扩 展 自 己 的 武 装 力 量 , 并 推 行 所 谓 的 以 军 治 党 和 以 军 干 政 。 同 时 , 大 肆 摧 残 中 国 近 代 法 律 思 想 史 1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 工农革命运动,以便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勾结与妥协。 蒋介石继扩大武装力量和残酷镇压工农运动以后,就是 积极准备另立中央,以分裂国民党。1926年底,当中国共产 党和国民党左派决定迁都武汉时,而蒋介石一定要迁都南昌, 实现其分裂国民党、另立中央的阴谋。国民党左派为了抵制 蒋介石的阴谋,于1927年3月,召开了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工作是实行民主,反 对独裁,巩固党的组织,提高党权,要“防止党内投机腐化, 与个人独裁军事专政之倾向”。为了裁抑军人专制独裁之 弊,议决裁撤中央军人部,并通过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 委员会组织大纲》,对于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及总 司令的权限和任免都作了规定,必须处于中央执行委员会和 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的权力。 但是,自此之后,蒋介石竭力抵制和破坏国民党二届中 执会三次全会的决议,更加仇视国民党左派和中国共产党。因 而,反共事件和惨案一个接一个发生,制造了赣州和安庆等 惨案。 蒋介石一到上海,为了发动“四·一二”反共政变,除 了进行一系列反共活动之外,还于4月2日,在上海召开了 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体紧急会议。由吴敬宣提出“致国民党中 央监委会请查办共产党函。”4月10日,便有“国民党中央监 委会咨中央执行委员会检举共产分子文”。把矛头直指共产 ①《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2册,第377页
工 农 革 命 运 动 , 以 便 与 帝 国 主 义 、 封 建 军 阀 的 勾 结 与 妥 协 。 蒋 介 石 继 扩 大 武 装 力 量 和 残 酷 镇 压 工 农 运 动 以 后 , 就 是 积 极 准 备 另 立 中 央 , 以 分 裂 国 民 党 。 1 9 2 6 年 底 , 当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国 民 党 左 派 决 定 迁 都 武 汉 时 , 而 蒋 介 石 一 定 要 迁 都 南 昌 , 实 现 其 分 裂 国 民 党 、 另 立 中 央 的 阴 谋 。 国 民 党 左 派 为 了 抵 制 蒋 介 石 的 阴 谋 , 于 1 9 2 7 年 3 月 , 召 开 了 第 二 届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第 三 次 全 体 会 议 。 这 次 会 议 最 重 要 的 工 作 是 实 行 民 主 , 反 对 独 裁 , 巩 固 党 的 组 织 , 提 高 党 权 , 要 “ 防 止 党 内 投 机 腐 化 , 与 个 人 独 裁 军 事 专 政 之 倾 向 ” 。 ① 为 了 裁 抑 军 人 专 制 独 裁 之 弊 , 议 决 裁 撤 中 央 军 人 部 , 并 通 过 了 《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军 事 委 员 会 组 织 大 纲 》 , 对 于 军 事 委 员 会 、 军 事 委 员 会 主 席 团 及 总 司 令 的 权 限 和 任 免 都 作 了 规 定 , 必 须 处 于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和 国 民 政 府 的 领 导 之 下 。 这 极 大 地 限 制 了 北 伐 军 总 司 令 蒋 介 石 的 权 力 。 但 是 , 自 此 之 后 , 蒋 介 石 竭 力 抵 制 和 破 坏 国 民 党 二 届 中 执 会 三 次 全 会 的 决 议 , 更 加 仇 视 国 民 党 左 派 和 中 国 共 产 党 。 因 而 , 反 共 事 件 和 惨 案 一 个 接 一 个 发 生 , 制 造 了 赣 州 和 安 庆 等 惨 案 。 蒋 介 石 一 到 上 海 , 为 了 发 动 “ 四 · 一 二 ” 反 共 政 变 , 除 了 进 行 一 系 列 反 共 活 动 之 外 , 还 于 4 月 2 日 , 在 上 海 召 开 了 中 央 监 察 委 员 会 全 体 紧 急 会 议 。 由 吴 敬 宣 提 出 “ 致 国 民 党 中 央 监 委 会 请 查 办 共 产 党 函 。 ” 4 月 1 0 日 , 便 有 “ 国 民 党 中 央 监 委 会 咨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检 举 共 产 分 子 文 ” 。 把 矛 头 直 指 共 产 2 中 国 近 代 法 律 思 想 史 ① 《 中 国 现 代 史 资 料 选 辑 》 第 2 册 , 第 3 7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