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4)绿云扰扰, (杜牧《阿房宫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周敦颐《爱莲说》) (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的《山 坡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方正学书① 【明】王叔英 仆于执事②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 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 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 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 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信 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 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 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 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③ 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 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④之盛 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 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 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 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时措之宜也。 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 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 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 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①这封书信写于方正学被征召进京之初。方正学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 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侍讲,进侍讲学士,文学博士,深得惠帝信任,于国家大政, 多所建议。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被执不屈,遂被杀,并灭九族。“正学》 是他的书斋的名称,学者称他为“正学先生》。作者王叔英时为知县。②执事, 对人的敬称。③皋,皋陶(goyo),传说中舜的贤臣,狱官之长。夔(kui)
2014 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4)绿云扰扰, 。(杜牧《阿房宫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周敦颐《爱莲说》) (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的《山 坡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与方正学书① 【明】王叔英 仆于执事②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 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 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 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 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信 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 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 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 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③, 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 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④之盛 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 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 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 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时措之宜也。 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 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 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 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①这封书信写于方正学被征召进京之初。方正学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 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侍讲,进侍讲学士,文学博士,深得惠帝信任,于国家大政, 多所建议。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被执不屈,遂被杀,并灭九族。“正学》 是他的书斋的名称,学者称他为“正学先生》。作者王叔英时为知县。②执事, 对人的敬称。③皋,皋陶(gāo yáo),传说中舜的贤臣,狱官之长。夔(kuí)
人名,传说中的舜的贤臣,乐官之长。④唐虞,即尧、舜,因尧又称陶唐氏,舜 又称有虞氏。雍熙,和乐光明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获膺大任矣 膺:承当 B.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 间:离间 C.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短:短处 D.贵乎得时措之宜也 宜:合适,适宜 3.下列四组中,全都体明作者敢于忠言直谏的一组是(3 分) ①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 ②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③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④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 ⑤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⑥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 A.①②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与方孝孺阔别十余年,仰慕他的才学,时常以书信求教。这封信写于方 孝孺被召进京之后。 B.张良和贾谊都有治国之才,但两个人的境遇迥然不同,其原因关键在于能否 善于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 C.作者认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在古代可以推行,在当时难于推行,表现了作者对 方孝孺知难而上的改革精神的赞美。 D.作者对方孝孺爱之深、谏之切,委婉中透出心迹,切盼方孝孺能自用其才, 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情谊。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 译 (2)必救其失于患之先。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马塍① [宋]朱淑贞 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人名,传说中的舜的贤臣,乐官之长。④唐虞,即尧、舜,因尧又称陶唐氏,舜 又称有虞氏。雍熙,和乐光明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获膺大任矣 膺:承当 B.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 间:离间 C.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短:短处 D.贵乎得时措之宜也 宜:合适,适宜 3.下列四组中,全都体明作者敢于忠言直谏的一组是(3 分) ( ) ①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 ②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③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④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 ⑤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⑥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作者与方孝孺阔别十余年,仰慕他的才学,时常以书信求教。这封信写于方 孝孺被召进京之后。 B.张良和贾谊都有治国之才,但两个人的境遇迥然不同,其原因关键在于能否 善于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 C.作者认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在古代可以推行,在当时难于推行,表现了作者对 方孝孺知难而上的改革精神的赞美。 D.作者对方孝孺爱之深、谏之切,委婉中透出心迹,切盼方孝孺能自用其才, 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情谊。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 译: ⑵必救其失于患之先。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耍赏析。(3分)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为抗议士兵对学生活动的破坏,觉慧与同学们到督军署情愿,他们见到了督 军,督军答应他们第二天会去慰问受伤同学。(《家》) B.“五四”运动纪念日,示威游行的人涌上街头,吴家张素素、吴芝生几个年 轻人也投入其中,军队、巡捕和示威的群众发生冲突,不少无辜群众被捕。(《子 夜》) C.在“愚人王”的选举中,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人们给他戴上王冠, 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巴黎圣母 院》) D.聂赫留朵夫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做过的荒唐事:在复活节夜晚,他诱奸姑妈家 的使女玛丝洛娃,给了她一百卢布后抛弃了她。(《复活》) E.査理前往印度前,送给欧也妮两颗钻石纽扣,送给葛朗台太太一个美丽的金 顶针,送给葛朗台一副袖扣,葛朗台给了査理一些钱。(《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松于袖中取出一图,递于玄德曰:“深感明公盛德,敢献此图。但看此 图,便知蜀中道路矣 此图”指什么?此前发生了哪些事让张松决定献图给刘备?结果如何?请简 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 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见不得人的去处”是什么地方?这段话是谁在什么情景下说的?请复述原著 相关情景。 答第(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对曰①:“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 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 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 惠王下》)
(l)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耍赏析。(3 分)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为抗议士兵对学生活动的破坏,觉慧与同学们到督军署情愿,他们见到了督 军,督军答应他们第二天会去慰问受伤同学。(《家》) B.“五四”运动纪念日,示威游行的人涌上街头,吴家张素素、吴芝生几个年 轻人也投入其中,军队、巡捕和示威的群众发生冲突,不少无辜群众被捕。(《子 夜》) C.在“愚人王”的选举中,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人们给他戴上王冠, 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巴黎圣母 院》) D.聂赫留朵夫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做过的荒唐事:在复活节夜晚,他诱奸姑妈家 的使女玛丝洛娃,给了她一百卢布后抛弃了她。(《复活》) E.查理前往印度前,送给欧也妮两颗钻石纽扣,送给葛朗台太太一个美丽的金 顶针,送给葛朗台一副袖扣,葛朗台给了查理一些钱。(《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松于袖中取出一图,递于玄德曰:“深感明公盛德,敢献此图。但看此 图,便知蜀中道路矣。” “此图”指什么?此前发生了哪些事让张松决定献图给刘备?结果如何?请简 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 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见不得人的去处”是什么地方?这段话是谁在什么情景下说的?请复述原著 相关情景。 答第( )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对曰①:“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 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 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 惠王下》)
[注释]①这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一段话。②旅:众。③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 ④笃:厚;祜:福。⑤对:答 (1)孔子和孟子对于“勇”的认识的角度有何不同?(3分) 答 (2)请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你对“大勇”的认识。(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好象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变化、发展、革新,一旦凝固下来, 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谓变化、发展、革新,无非有两条路线:一是各种文学 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以 诗为词,以赋为词,以文为词就是典型的例证。另一条路线是,一种文体内部的 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陈子昂、韩愈都是走的这条路线。中国三千年来文学之所 以能延续不衰,原因即在于它始终在变化,从先秦诗骚,到汉赋,到南朝骈文 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一代一代不断有新的支流加入整个文学 的长河之中。 然而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三千年来文学在本土翻新了多少 次,后来再也翻新不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来了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的文明。西方文学也像潮水一样 涌进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学吸取西方文学的新鲜血液,改变了自己的旧 面貌。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传统文学的肥沃土壤,又必须吸取其他 民族的文学的营养,培植新的文学之花。事实上,“五四”以后的小说和传统的 文言小说、白话章回小说相比,“五四”以后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相比,在体制 风格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不继承传统就没有根,不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就没 有变,这就是统观了中国文学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里, 赋和骈文早已衰落了,今后也难以复兴。词和散曲本来有希望配合新的音乐,以 新的面目求得新的繁荣,可是“五四”以来新的歌词创作并没有吸引大诗人的注 意,歌词的一般创作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的阶段。小说是“五四”以后成就最高的 种体裁,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 得突破性的成果。“五四”以后的散文创作改用白话文,但和其他体裁相比,较 多地保留了传统风格,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 最丰富,可是“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 形式,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但是我相信,在中 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 (节选自《中国文 学概论·余论》,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有删 改
[注释]①这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一段话。②旅:众。③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 ④笃:厚;祜:福。⑤对:答。 (1)孔子和孟子对于“勇”的认识的角度有何不同?(3 分) 答: (2)请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你对“大勇”的认识。(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中国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好象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变化、发展、革新,一旦凝固下来, 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谓变化、发展、革新,无非有两条路线:一是各种文学 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以 诗为词,以赋为词,以文为词就是典型的例证。另一条路线是,一种文体内部的 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陈子昂、韩愈都是走的这条路线。中国三千年来文学之所 以能延续不衰,原因即在于它始终在变化,从先秦诗骚,到汉赋,到南朝骈文, 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一代一代不断有新的支流加入整个文学 的长河之中。 然而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三千年来文学在本土翻新了多少 次,后来再也翻新不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来了。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的文明。西方文学也像潮水一样 涌进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学吸取西方文学的新鲜血液,改变了自己的旧 面貌。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传统文学的肥沃土壤,又必须吸取其他 民族的文学的营养,培植新的文学之花。事实上,“五四”以后的小说和传统的 文言小说、白话章回小说相比,“五四”以后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相比,在体制 风格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不继承传统就没有根,不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就没 有变,这就是统观了中国文学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里, 赋和骈文早已衰落了,今后也难以复兴。词和散曲本来有希望配合新的音乐,以 新的面目求得新的繁荣,可是“五四”以来新的歌词创作并没有吸引大诗人的注 意,歌词的一般创作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的阶段。小说是“五四”以后成就最高的 一种体裁,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 得突破性的成果。“五四”以后的散文创作改用白话文,但和其他体裁相比,较 多地保留了传统风格,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 最丰富,可是“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 形式,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但是我相信,在中 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 (节选自《中国文 学概论•余论》,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有删 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诗为词、以赋为词和以文为词的现象的出现,是文学在变化、发展、革新 过程中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的结果。 B.受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学在经历 了三千年来的发展与翻新之后,再也无法在本土翻出新鲜的花样 C.在“五四”运动以后发展的中国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成就最高的一种,同时 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更是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学 体裁 D.“五四”运动之后的新诗,主要借鉴西方文学,但在继承传统特色上明显不 足,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 11.通过本文的论述,作者认为从哪些方面才能增强中国文学的生命力?(3 分) 12.作者认为“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的依据是什么?(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出沙漠 沈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 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壸给他们, 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 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 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更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以诗为词、以赋为词和以文为词的现象的出现,是文学在变化、发展、革新 过程中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的结果。 B. 受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学在经历 了三千年来的发展与翻新之后,再也无法在本土翻出新鲜的花样。 C. 在“五四”运动以后发展的中国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成就最高的一种,同时 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更是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学 体裁。 D. “五四”运动之后的新诗,主要借鉴西方文学,但在继承传统特色上明显不 足,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 11.通过本文的论述,作者认为从哪些方面才能增强中国文学的生命力?(3 分) 12. 作者认为“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的依据是什么?(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走出沙漠 沈 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 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 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 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 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更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
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 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 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 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 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 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 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 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 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 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 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 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 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 路可走,还是 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 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 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伙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孟 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 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 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 子。”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 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 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 因为他已有好几天没有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实真相 告诉我并嘱咐我,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 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 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 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 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 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 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 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 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 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 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 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 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 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 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 路可走,还是 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 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 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伙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孟 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 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 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 子。”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 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 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 因为他已有好几天没有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实真相 告诉我并嘱咐我,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 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 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3.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3 分)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 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 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 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 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这 部分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14.“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5.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作者通过这些要向我 们传达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施蛰存:逝去的风度 徐百柯 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003年11月25日,巴金老人百岁诞辰,文坛学界隆重纪念,盛誉曰“见证文 学史的世纪老人”。此前6天,11月19日,小巴金一岁、同在上海华东医院的 施蛰存寂寞辞世,中国现代文学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随(wW.)一教育资源 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 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之凋零。 当时有人写下“巴金的热闹与施蛰存的孤寂”之语,伴以长长一声叹息。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拜访施蛰存,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出口说道: “ Vanity Fair(名利场)”,于是李欧梵返美后寄了几本给他。问他看了没有, 施蛰存摇摇头,淡淡地说:“看了,大不如前了!”李欧梵恍然,当年 上世纪30年代一一一施先生爱看的这本文化杂志,品位比现在“高出许多” 后来又见施蛰存,李欧梵又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说:“寄几份看过的 《纽约时报》书评和星期日特刊吧。”这次,李欧梵迟迟没有寄出,“原因无 他,怕施先生较前次更失望”。 上世纪30年代,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法文译名意为“当代人”,指能够 和世界文艺潮流同步的人。李欧梵称:“现在再翻开这个杂志的内容,特别是 内中介绍的西方文学,仍然令我咋舌,惊异不止,在当时的环境下,竟然如此 识货’,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代作家都介绍了。” 在《现代》上亮相的,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 华》,还有当时只是美国“文坛新秀”的海明威、福克纳等人。文学史家评论: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 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 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 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 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这 一部分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14.“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5.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作者通过这些要向我 们传达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施蛰存:逝去的风度 徐百柯 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2003 年 11 月 25 日,巴金老人百岁诞辰,文坛学界隆重纪念,盛誉曰“见证文 学史的世纪老人”。此前 6 天,11 月 19 日,小巴金一岁、同在上海华东医院的 施蛰存寂寞辞世,中国现代文学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随(www.)--教育资源 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 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之凋零。 当时有人写下“巴金的热闹与施蛰存的孤寂”之语,伴以长长一声叹息。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拜访施蛰存,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出口说道: “Vanity Fair(名利场)”,于是李欧梵返美后寄了几本给他。问他看了没有, 施蛰存摇摇头,淡淡地说:“看了,大不如前了!”李欧梵恍然,当年――― 上世纪 30 年代―――施先生爱看的这本文化杂志,品位比现在“高出许多”。 后来又见施蛰存,李欧梵又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说:“寄几份看过的 《纽约时报》书评和星期日特刊吧。”这次,李欧梵迟迟没有寄出,“原因无 他,怕施先生较前次更失望”。 上世纪 30 年代,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法文译名意为“当代人”,指能够 和世界文艺潮流同步的人。李欧梵称:“现在再翻开这个杂志的内容,特别是 内中介绍的西方文学,仍然令我咋舌,惊异不止,在当时的环境下,竟然如此 ‘识货’,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代作家都介绍了。” 在《现代》上亮相的,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 华》,还有当时只是美国“文坛新秀”的海明威、福克纳等人。文学史家评论: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才通过汉语译本 重新发现”了这批作家,并从中找到灵感和自己的文学偶像。“当人们在80 年代手捧艾略特的《荒原》为其深刻地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而感慨万千时,殊 不知,早在50年前,《现代》杂志早已介绍过这位诗人的这部作品,只不过, 以自己长着一个希腊式的鼻子而自傲的邵洵美把这部大著的名字译成了貌不惊 人的《荒土》而已。” 施蛰存早年就读于教会大学,故英语、法语皆佳,加上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开 放的文化风气,使他能轻易快捷地看到各国最新出版的文艺杂志和书籍,从中 建立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以及编辑的标准,“实际上,他所建立的标准,正 与当时世界文学潮流的标准相接轨”。 他的小说,《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魔道》、《夜叉》…… 几乎每一篇都是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与李欧梵谈论西方现代文学,他对任何“冷 门”问题,都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至于李欧梵自愧:“我多年身在美国, 购书和借书都甚方便,为什么施先生说的书名和作者大多对我仍然陌生?”李 曾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们这一大堆学者,集全部精力研究西方现代文学,恐 怕还比不上30年代的一个年轻人一施蛰存先生。” 施蛰存去世后,有杂志刊文:拥有“中国现代派鼻祖”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先 驱者”称誉的施蛰存,以冷眼笑看着发生在21世纪新新人类身上的一切,“今 天的一些女作家,爱用“身体’写作,施老说,这些不新鲜,30年代的左翼都 玩过 早年专注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后来长期担任大学教授,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和金石碑帖,施蛰存堪称传奇的经历表现在个人魅力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混合 体,被赞叹为“包含着中国古典温雅气息与西方文化绅士情调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作家李故回忆起与施先生的交往:“我后悔当初没有早 点登门拜访你。我一直误以为,你像其他前辈一样,被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弄得 面目全非。再说,我所在的那个中文系,你是被人谈论得最少、少到了几乎要 被人遗忘的老前辈 后来,李劼无意中听到在系资料室做了几十年的老资料员偶尔说起施先生:当 年挨批斗时被打翻在地,镇定自若站起来,理理衣衫,拾起被打飞的帽子,掸 去尘土,戴在头上,重新站直了继续听凭折腾。老资料员感慨:“施先生当时 的风度好极了。” 于是,李劼立即前去拜望,因为那种“清清淡淡的悠远,不是皎皎者易污,也 非峣峣者易折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开头巴金老人百岁诞辰的隆重与施蛰存的寂寞辞世形成对比,意在说明 施蛰存作为一个中国短篇小说大家却长期冷遇。 B.作为一名学者,施蜇存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这从他对《名利场》的批评可 以看出。 C.施蛰存的鉴别力很强,他主编的《现代》早已介绍了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 代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能得以“重新发现“乔伊斯、艾略特等作家,都得益于 他 D.施蛰存还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他去世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派 鼻祖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才通过汉语译本 “重新发现”了这批作家,并从中找到灵感和自己的文学偶像。“当人们在 80 年代手捧艾略特的《荒原》为其深刻地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而感慨万千时,殊 不知,早在 50 年前,《现代》杂志早已介绍过这位诗人的这部作品,只不过, 以自己长着一个希腊式的鼻子而自傲的邵洵美把这部大著的名字译成了貌不惊 人的《荒土》而已。” 施蛰存早年就读于教会大学,故英语、法语皆佳,加上上世纪 30 年代上海滩开 放的文化风气,使他能轻易快捷地看到各国最新出版的文艺杂志和书籍,从中 建立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以及编辑的标准,“实际上,他所建立的标准,正 与当时世界文学潮流的标准相接轨”。 他的小说,《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魔道》、《夜叉》…… 几乎每一篇都是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与李欧梵谈论西方现代文学,他对任何“冷 门”问题,都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至于李欧梵自愧:“我多年身在美国, 购书和借书都甚方便,为什么施先生说的书名和作者大多对我仍然陌生?”李 曾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们这一大堆学者,集全部精力研究西方现代文学,恐 怕还比不上 30 年代的一个年轻人——施蛰存先生。” 施蛰存去世后,有杂志刊文:拥有“中国现代派鼻祖”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先 驱者”称誉的施蛰存,以冷眼笑看着发生在 21 世纪新新人类身上的一切,“今 天的一些女作家,爱用‘身体’写作,施老说,这些不新鲜,30 年代的左翼都 玩过……” 早年专注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后来长期担任大学教授,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和金石碑帖,施蛰存堪称传奇的经历表现在个人魅力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混合 体,被赞叹为“包含着中国古典温雅气息与西方文化绅士情调”。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作家李劼回忆起与施先生的交往:“我后悔当初没有早 点登门拜访你。我一直误以为,你像其他前辈一样,被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弄得 面目全非。再说,我所在的那个中文系,你是被人谈论得最少、少到了几乎要 被人遗忘的老前辈。” 后来,李劼无意中听到在系资料室做了几十年的老资料员偶尔说起施先生:当 年挨批斗时被打翻在地,镇定自若站起来,理理衣衫,拾起被打飞的帽子,掸 去尘土,戴在头上,重新站直了继续听凭折腾。老资料员感慨:“施先生当时 的风度好极了。” 于是,李劼立即前去拜望,因为那种“清清淡淡的悠远,不是皎皎者易污,也 非峣峣者易折”。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开头巴金老人百岁诞辰的隆重与施蛰存的寂寞辞世形成对比,意在说明 施蛰存作为一个中国短篇小说大家却遭长期冷遇。 B.作为一名学者,施蜇存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这从他对《名利场》的批评可 以看出。 C.施蛰存的鉴别力很强,他主编的《现代》早已介绍了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 代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能得以“重新发现“乔伊斯、艾略特等作家,都得益于 他。 D.施蛰存还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他去世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派 鼻祖
E.本文用倒叙的手法,打破时空顺序,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向我们展现了施蛰 存虽孤寂一生却始终默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严。 14.文中说“施先生当时的风度好极了”,这句话对叙写传主有什么作用?请 根据文本简要说明。(4分) 15.本文为“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施蛰存立传,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 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金圣叹的儿子聪慧灵敏,深得亲友好评。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 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 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戏①_(xue)道:“小童子暗藏春 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②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16.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正确的汉字。(1分)答 分) 17.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 (2分) 答 18.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不超过12字)(3分 德
E.本文用倒叙的手法,打破时空顺序,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向我们展现了施蛰 存虽孤寂一生却始终默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严。 14.文中说“施先生当时的风度好极了”,这句话对叙写传主有什么作用?请 根据文本简要说明。(4 分) 15.本文为“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施蛰存立传,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 谈你的看法。(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 分) 金圣叹的儿子聪慧灵敏,深得亲友好评。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 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 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戏 ① ( xuè)道:“小童子暗藏春 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 ② 。”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16.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正确的汉字。(1 分) 答: (1 分) 17.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 (2 分) 答: 18.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不超过 12 字)(3 分)
答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近日,“人民日报网”贴出了一则“微议录”一一是英语害了中文吗?贴上说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英语要是学不好,中考、高考就免谈。而语文考试 的模式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磨灭了,那如果不学英语,国人的汉语就会 好吗?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哪些改变? 对这则微议录的内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树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雪。有的树承受不住厚厚的雪,或整棵 树倒下,或折断树枝;雪松却完好无损。仔细一看,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 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承受住了 厚厚的雪。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 1.(6分)(1)秋风萧瑟 (2)浑欲不胜 (3)幽咽泉流冰下难
答: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 分) 近日,“人民日报网”贴出了一则“微议录”——是英语害了中文吗?贴上说: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英语要是学不好,中考、高考就免谈。而语文考试 的模式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磨灭了,那如果不学英语,国人的汉语就会 好吗?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哪些改变? 对这则微议录的内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五、写作(7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树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雪。有的树承受不住厚厚的雪,或整棵 树倒下,或折断树枝;雪松却完好无损。仔细一看,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 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承受住了 厚厚的雪。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4 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 1.(6 分)(1)秋风萧瑟 (2)浑欲不胜 簪 (3)幽咽泉流冰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