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 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答案A 解析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 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根本原因是()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 本原因,故选B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埋下了祸根,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进程,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源,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是打破凡尔 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和限制,以打破不平衡局势,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3.英国史学家惠勒贝内特曾说道“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 面…有它合理的、适当的地位,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内特 论述的是() 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 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 C.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 答案A 解桐根据题干材料“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 的、适当的地位,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后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千材料无关,排除。 4.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 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己作出决定。但是我考虑,在最近几年里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 付东方。”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 () A.突袭波兰
第 17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 ) 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答案 A 解析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 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根本原因是( ) A.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 本原因,故选 B 项。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埋下了祸根,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A 项。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进程,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C 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源,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是打破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和限制,以打破不平衡局势,D 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3.英国史学家惠勒·贝内特曾说道:“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 面……有它合理的、适当的地位,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内特 论述的是( ) 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 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 C.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 的、适当的地位,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后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A 项正确;B、C、D 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4.1939 年 8 月 22 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 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作出决定。但是我考虑,在最近几年里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 付东方。”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 ( ) A.突袭波兰
B.突袭法国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空袭英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可判断出A项符合题意。 5.“要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两个字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 不论道路多么漫长,多么崎岖,一定要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这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时期英国领导人的一段演说。这段话表明英国() A继续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B.要坚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C.继续维持“静坐战争”局面 D.以此恐吓德国而阻止侵略 客案B 解桐材料“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反映了英国坚决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故 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继续 维持“静坐战争”局面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恐吓德国以阻止侵略,故D项错 误。 6.1941年上半年,德国进口所需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25%的锌都 来自苏联,斯大林填补了希特勒矿产品供应的重要缺口。这一现象() A.说明苏联违反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原则 B.彻底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 C.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 D.表明苏德己走向亲密的盟友关系 窨案 解析根据材料“德国进口所需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25%的锌都来 自苏联”,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C项符合题意。1942年《联合国 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使 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且也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变化,欧洲战场出现转折, 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苏德是亲密盟友的关系,排除D项。 7.下图为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 福和丘吉尔同框,床上的婴儿喻指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的国际组织和安全机制。该“婴儿”应当 是()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雅尔塔协定》 答案B
B.突袭法国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空袭英国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可判断出 A 项符合题意。 5.“要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两个字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 不论道路多么漫长,多么崎岖,一定要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这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时期英国领导人的一段演说。这段话表明英国( ) A.继续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B.要坚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C.继续维持“静坐战争”局面 D.以此恐吓德国而阻止侵略 答案 B 解析材料“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反映了英国坚决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继续 维持“静坐战争”局面的主张,故 C 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恐吓德国以阻止侵略,故 D 项错 误。 6.1941 年上半年,德国进口所需 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25%的锌都 来自苏联,斯大林填补了希特勒矿产品供应的重要缺口。这一现象( ) A.说明苏联违反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原则 B.彻底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 C.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 D.表明苏德已走向亲密的盟友关系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德国进口所需 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25%的锌都来 自苏联”,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C 项符合题意。1942 年《联合国 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 A 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使 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且也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变化,欧洲战场出现转折, 排除 B 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苏德是亲密盟友的关系,排除 D 项。 7.下图为发表于 1941 年 12 月 29 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 福和丘吉尔同框,床上的婴儿喻指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的国际组织和安全机制。该“婴儿”应当 是(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雅尔塔协定》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41年12月29日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的国际组织和安全机制”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 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故B项符合题意,A项发表于1941年8月,C项签署于1945年,D项签 署于1945年2月,均排除。 8.下图中的三位人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1945年2月,他们聚在一起 的主要任务是() A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C商谈对德处理政策签订《凡尔赛条约》 D.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商谈了对德处理 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故D项正确。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故排除A项; 《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在1938年,故排除B项。《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是在1919年,故 排除C项。 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这一变化的内 在因素是() A美国的强势崛起 B.经济实力的削弱 C.海外殖民地丧失 D.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解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与美国的强大有关,但这不是 内在因素,故A项错误;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说明英国实力衰落,结合所学 知识,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致命打击,实力衰落,故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与两极 格局的形成不构成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材料苏联主张苏、美、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即在对具体问题进行表 决时,只要五国中有一国反对.表决则无效,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决议方能通过。苏 联之所以提出否决权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而美、英两国则主张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坚决反对否决权。直到1945年2月,在 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美、英才同意了苏联提出的否决权问题。从此否决权(也称“大国一致”原 则)写入《联合国宪章》。按此规定,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五个常任理事国 一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事实上,后来动用否决权最多的是苏联,共动用否决权130多 次,其次是美国100余次。 —摘编自徐爱贤、华锦彬《否决权由 来:苏联坚持在安理会设立否决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坚持“大国一致”原则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41 年 12 月 29 日”“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的国际组织和安全机制”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 1942 年 1 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 26 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 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发表于 1941 年 8 月,C 项签署于 1945 年,D 项签 署于 1945 年 2 月,均排除。 8.下图中的三位人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1945 年 2 月,他们聚在一起 的主要任务是( ) A.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C.商谈对德处理政策,签订《凡尔赛条约》 D.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 1945 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商谈了对德处理 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故 D 项正确。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 1942 年,故排除 A 项;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在 1938 年,故排除 B 项。《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是在 1919 年,故 排除 C 项。 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这一变化的内 在因素是( ) A.美国的强势崛起 B.经济实力的削弱 C.海外殖民地丧失 D.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与美国的强大有关,但这不是 内在因素,故 A 项错误;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说明英国实力衰落,结合所学 知识,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致命打击,实力衰落,故 B 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依然存在,故 C 项错误;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与两极 格局的形成不构成因果关系,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材料 苏联主张苏、美、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即在对具体问题进行表 决时,只要五国中有一国反对,表决则无效,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决议方能通过。苏 联之所以提出否决权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而美、英两国则主张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坚决反对否决权。直到 1945 年 2 月,在 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美、英才同意了苏联提出的否决权问题。从此否决权(也称“大国一致”原 则)写入《联合国宪章》。按此规定,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五个常任理事国 一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事实上,后来动用否决权最多的是苏联,共动用否决权 130 多 次,其次是美国 100 余次。 ——摘编自徐爱贤、华锦彬《否决权由 来:苏联坚持在安理会设立否决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坚持“大国一致”原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联合国宪章》中的“大国一致”原则。 参考答案1)原因:苏联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将成为其主要对手,苏联当时是联合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居于少数地位,坚持“大国一致”原则可以更好地维 护国家利益。 (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利益,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利用联合 国称霸世界,有利于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消极作用:一些大国滥用否决权,阻碍了安理会 职能的公正行使;成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工具。 等级考拓展提高 1.下面是1922一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年份 事件 1922年 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日本军人制造 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可知反映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根据题干材料“日本制造九一八事 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可知反映了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故选C项:题 干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大危机的信息,排除B 项;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D项。 2.罗斯福说:“德国和日本…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和每个轴心国 家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够对它抗 衡。”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所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含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当时世界最主要的矛盾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针对当 时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反法西斯国家只有加强团结,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才能战胜它,这正 是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总战略”。 3有学者指出:“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与之相符的是() A.日本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B.英法强行割让苏台德等地区给德国 C.美国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予起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联合国宪章》中的“大国一致”原则。 参考答案(1)原因:苏联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将成为其主要对手,苏联当时是联合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居于少数地位,坚持“大国一致”原则可以更好地维 护国家利益。 (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利益,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利用联合 国称霸世界,有利于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消极作用:一些大国滥用否决权,阻碍了安理会 职能的公正行使;成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工具。 等级考拓展提高 1.下面是“1922—1938 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 年份 事件 1922 年 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1931 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3 年 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 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 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 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日本军人制造 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可知反映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根据题干材料“日本制造九一八事 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可知反映了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故选 C 项;题 干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解放运动,排除 A 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大危机的信息,排除 B 项;1939 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 D 项。 2.罗斯福说:“德国和日本……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和每个轴心国 家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够对它抗 衡。”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所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 D 解析材料反映出当时世界最主要的矛盾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针对当 时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反法西斯国家只有加强团结,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才能战胜它,这正 是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总战略”。 3.有学者指出:“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与之相符的是( ) A.日本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B.英法强行割让苏台德等地区给德国 C.美国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予起诉
D.美国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交换条件 窨案p 解析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是一次以栖牲弱小国家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带有大国强权 色彩的国际会议。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 联提出了损害中国利益的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 重侵犯,因此“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故选D项。 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利于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 C.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了霸权主义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答案A 解析判断战争的性质主要应看战争双方的主要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 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战,故可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 争。 挑战创新 材料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工业发达,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希特勒 先后制造了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五月危机和九月危机。面对严峻局势,英法两国政府要求捷 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希特勒的领土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愿依靠爱国群众…最终选 择屈服。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暑了《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地区和与 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必须无偿 地交给德国,在德意志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能确定的地区,由四国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占 领,再通过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这一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将近 1/5的领土,大约1/4的人口和1/2的重工业实力。《慕尼,黑协定》远远没有满足希特勒的贪 欲,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并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一—200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慕尼黑协定》。 惨考答案际例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积极对外扩张,吞并奥地利后,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捷克斯 洛伐克战略地位重要,工业发达,政府对德国态度软弱、退让。英法受经济危机冲击,实力下 降,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企图将战争引向苏联,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 定》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权益,导致其最终被德国吞并:增强了德国实力,改变了欧洲战略 形势;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D.美国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交换条件 答案 D 解析 1938 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是一次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带有大国强权 色彩的国际会议。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 联提出了损害中国利益的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 重侵犯,因此“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故选 D 项。 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利于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 C.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了霸权主义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答案 A 解析判断战争的性质主要应看战争双方的主要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 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战,故可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 争。 挑战创新 材料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工业发达,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 年,希特勒 先后制造了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五月危机和九月危机。面对严峻局势,英法两国政府要求捷 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希特勒的领土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愿依靠爱国群众……最终选 择屈服。1938 年 9 月,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地区和与 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必须无偿 地交给德国,在德意志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能确定的地区,由四国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占 领,再通过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这一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将近 1/5 的领土,大约 1/4 的人口和 1/2 的重工业实力。《慕尼黑协定》远远没有满足希特勒的贪 欲,1939 年 3 月 15 日,德国军队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并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1900—200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慕尼黑协定》。 参考答案示例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积极对外扩张,吞并奥地利后,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捷克斯 洛伐克战略地位重要,工业发达,政府对德国态度软弱、退让。英法受经济危机冲击,实力下 降,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企图将战争引向苏联,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 定》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权益,导致其最终被德国吞并;增强了德国实力,改变了欧洲战略 形势;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