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 流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共产党成为各国运动的领导者 D.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A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这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得以 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但不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共产党的领导 只是出现在部分国家,亚洲殖民体系当时还没有崩溃,故C、D两项均错误。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独立和民主而斗争的思想武 器是() A.自由、民主思想 B.民族自决原则 C.社会主义理论 D.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答案B 解析:英、法等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逐渐 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 族自治的民族自决原则逐步形成并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故B项正确。 3.史学家金冲及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 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 A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国人抗议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C.工人阶级反抗北洋军阀的尝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 13 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 流 课后·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共产党成为各国运动的领导者 D.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A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这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得以 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 A 项。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但不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主要原因,排除 B 项。共产党的领导 只是出现在部分国家,亚洲殖民体系当时还没有崩溃,故 C、D 两项均错误。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独立和民主而斗争的思想武 器是( ) A.自由、民主思想 B.民族自决原则 C.社会主义理论 D.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答案:B 解析:英、法等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逐渐 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 族自治的民族自决原则逐步形成并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故 B 项正确。 3.史学家金冲及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 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 ) A.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国人抗议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C.工人阶级反抗北洋军阀的尝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D 解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体现在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工 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为此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D项。 4.“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 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 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 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 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 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可知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把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确立为当时的主要目标,故 选C项。 5.下图反映了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手工纺线,这是为了倡导() A.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 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C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 D拒绝纳税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手 工纺线是手工制品,所以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手工纺线,是为了倡导用手工 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故C项符合题意。 6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权和《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 观上冲击了埃及一直闭关自守、因循守旧的状态,冲破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和 意识的禁锢,这些给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表明() A.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
答案:D 解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体现在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工 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为此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 D 项。 4.“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 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 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 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 年 7 月)该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 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可知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把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确立为当时的主要目标,故 选 C 项。 5.下图反映了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手工纺线,这是为了倡导( ) A.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 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C.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 D.拒绝纳税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0 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手 工纺线是手工制品,所以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手工纺线,是为了倡导用手工 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故 C 项符合题意。 6.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权和《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 观上冲击了埃及一直闭关自守、因循守旧的状态,冲破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和 意识的禁锢,这些给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表明( ) A.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
B.埃及的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C.法国对埃及实施文化上的渗透 D埃及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于法国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的革命精神客观上冲破了埃 及传统文化的禁锢,二是法国的革命精神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故A项 正确。 7.孙中山曾为南洋路刊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字,甘地则发出过“回到纺车去”的 倡议。他们的主张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答案D 解析:“造路救国”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思想,而甘地发出的“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也 是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他们的主张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致力民族自强, 故D项正确,C项错误;甘地的倡议属于非暴力不合作,但是孙中山的题字不属于 非暴力不合作,故排除A项:孙中山的题字顺应当时的世界潮流,但是甘地的倡议 则与之相反,故排除B项。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 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 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由“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众多民 族国家的建立,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 意。 9.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 民族所推崇。这表明() A.儒家思想成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真理 B.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埃及的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C.法国对埃及实施文化上的渗透 D.埃及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于法国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的革命精神客观上冲破了埃 及传统文化的禁锢,二是法国的革命精神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故 A 项 正确。 7.孙中山曾为南洋路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字,甘地则发出过“回到纺车去”的 倡议。他们的主张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答案:D 解析:“造路救国”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思想,而甘地发出的“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也 是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他们的主张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致力民族自强, 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甘地的倡议属于非暴力不合作,但是孙中山的题字不属于 非暴力不合作,故排除 A 项;孙中山的题字顺应当时的世界潮流,但是甘地的倡议 则与之相反,故排除 B 项。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 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 10 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 20 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由“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众多民 族国家的建立,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故 B 项符合题 意。 9.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 民族所推崇。这表明( ) A.儒家思想成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真理 B.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D世界文化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国“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 推崇”,可知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故选B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 除:C项表述忽视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排除;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而是儒家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0.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 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 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 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 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 组织代表团准备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巴黎和会申诉。1919年春,英 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 反英大起义。 一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不仅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风暴,也引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一王春良《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一1988)》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爆发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兴 起的原因和共同点。 参考答案:(1)爆发原因: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 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领导人。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共同点:都是民族独立和解放 运动,都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 拓展提高 1.五四运动之前,宣传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 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 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400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 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D.世界文化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国”“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 推崇”,可知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故选 B 项;A 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 除;C 项表述忽视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排除;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而是儒家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故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10.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 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 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 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1918 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 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 组织代表团准备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巴黎和会申诉。1919 年春,英 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 反英大起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不仅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风暴,也引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王春良《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爆发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兴 起的原因和共同点。 参考答案:(1)爆发原因: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 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领导人。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共同点:都是民族独立和解放 运动,都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 拓展提高 1.五四运动之前,宣传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 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 1919 年 6 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 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 400 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 生所创办。这说明( )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 刊、半月刊、季刊,多达400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 办”,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材料 中均无体现,故排除。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通 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 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 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 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 答案B 解析:20世纪50年代,法国戴高乐上台之后,不再追随美国,而是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据此可知题干材料中“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的目的是重塑法国的 大国形象,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伴随现代化发展,加快文化重建,其中与 印度文化重建相符的是( A.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B.文化上注重发扬传统文化 C.实行中央集权政治 D.确立甘地思想为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独立后,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 离的政策,故A、C两项均错误:独立后,印度常尚甘地思想,但注重与西方自由主 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发 展思想,故D项错误:印度文化上注重发扬传统文化,故B项正确。 4.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 1919 年 6 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 刊、半月刊、季刊,多达 400 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 办”,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在题干材料 中均无体现,故排除。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 年戴高乐上台后,通 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 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 ) 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 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 答案:B 解析: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戴高乐上台之后,不再追随美国,而是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据此可知题干材料中“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的目的是重塑法国的 大国形象,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伴随现代化发展,加快文化重建,其中与 印度文化重建相符的是( ) A.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B.文化上注重发扬传统文化 C.实行中央集权政治 D.确立甘地思想为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独立后,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 离的政策,故 A、C 两项均错误;独立后,印度崇尚甘地思想,但注重与西方自由主 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发 展思想,故 D 项错误;印度文化上注重发扬传统文化,故 B 项正确。 4.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解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故选A项。 5.1839年英国政府开始改变帝国政策,向英联邦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 国际形势下,转型力度继续加强,于是便有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第一次非殖民 化高潮,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主共和国。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民族主 义者深受鼓舞,1954年印度支那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开展武装斗争,给法军以沉重 的打击,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该地区建立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其中一部分选择 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形成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而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 运动又给予英属黄金海岸人民以巨大支持,1957年,加纳共和国成立,并成为英联 邦的第9个成员国和联合国的第81个成员国,人民大会党组织新政府,恩克鲁玛 出任独立后的首任总理,这是在非洲的英属殖民地中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受此 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规模最大的第三次非殖民化高潮。 —摘编自潘兴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基于二战后丘吉尔政府 非殖民化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相互支援配合,民族独立运动与民主革命相 互结合,均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相关:时间短,进程 快。 (2)原因:20世纪以来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两大阵营的对峙局势给殖民地半殖民 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力量的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 殖民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挑战创新 材料一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 现得很英勇,甚至以命抗争,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 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反击、事件应对、行动自发、目标茫然的状态,形不 成整体的斗争合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 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学生,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以及农民群众都以极 大热情投身五四运动的浪潮之中。这是鸦片战争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没有过的局 面,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彻底性的历史烙印。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
答案:A 解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故选 A 项。 5.1839 年英国政府开始改变帝国政策,向英联邦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 国际形势下,转型力度继续加强,于是便有了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的第一次非殖民 化高潮,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主共和国。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民族主 义者深受鼓舞,1954 年印度支那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开展武装斗争,给法军以沉重 的打击,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该地区建立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其中一部分选择 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形成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而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 运动又给予英属黄金海岸人民以巨大支持,1957 年,加纳共和国成立,并成为英联 邦的第 9 个成员国和联合国的第 81 个成员国,人民大会党组织新政府,恩克鲁玛 出任独立后的首任总理,这是在非洲的英属殖民地中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受此 影响,20 世纪 60 年代初出现了规模最大的第三次非殖民化高潮。 ——摘编自潘兴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基于二战后丘吉尔政府 非殖民化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 20 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相互支援配合,民族独立运动与民主革命相 互结合;均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相关;时间短,进程 快。 (2)原因:20 世纪以来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两大阵营的对峙局势给殖民地半殖民 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力量的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 殖民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挑战创新 材料一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 现得很英勇,甚至以命抗争,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 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反击、事件应对、行动自发、目标茫然的状态,形不 成整体的斗争合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 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学生,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以及农民群众都以极 大热情投身五四运动的浪潮之中。这是鸦片战争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没有过的局 面,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彻底性的历史烙印。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
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 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 体系的彻底崩溃,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 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 其国际影响。 (3)综上,谈谈你对民族觉醒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地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 到相互配合。地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国际影响:造成了帝国主义全 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认识: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 世纪 60 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 有 69 个,此后增加到 120 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 体系的彻底崩溃,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 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 其国际影响。 (3)综上,谈谈你对民族觉醒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地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 到相互配合。地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国际影响:造成了帝国主义全 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认识: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