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波斯帝国实行“包税制”,即帝国的税收由“包税人”征收,包税人多是富商或者高利贷集团,他 们一次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然后与地方官员巧立税目,大肆搜刮。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 是() A包税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所起的作用 C.包税制无法满足波斯帝国财政的需求 D.包税制便利了波斯帝国的对外扩张 答案B 解析包税制”下,中央并不直接掌握地方的财政大权,因此无法加强中夹集权,故A项错误;根 据材料,可知包税人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包税制又加重了百 姓的负担,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2.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 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 等。这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含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频繁交往,相互交流,故C项正确:A项 说法片面,排除:B项说法属于表象,没有体现本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丝绸出口的地位,排 除D项。 3.12一13世纪,欧洲大学兴起,法学与神学成为大学中重要的课程,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 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使教会势力减弱 B.西欧城市经济的复兴 C.希腊罗马时代传统教育的影响 D.罗马法的思想深邃、体系完备 含案B 解析根据材料“12一13世纪“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一 13世纪欧洲城市经济复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私法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罗马法中对私有制 商品经济的立法适应了这一时期西欧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罗马法的研究在大学课程中受 到重视,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故排除A项;C、D两项不能准确解释题干现 象出现的原因,故排除。 4.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外来人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纠纷的外事 裁判官,他们抛弃了传统法的框架,遵循公平正义的理念审理纠纷。上述规定() A增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B.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保证了判决的公平与公正 D.体现了务实理性的法律精神
综合检测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波斯帝国实行“包税制”,即帝国的税收由“包税人”征收,包税人多是富商或者高利贷集团,他 们一次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然后与地方官员巧立税目,大肆搜刮。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 是( ) A.包税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所起的作用 C.包税制无法满足波斯帝国财政的需求 D.包税制便利了波斯帝国的对外扩张 答案:B 解析:“包税制”下,中央并不直接掌握地方的财政大权,因此无法加强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根 据材料,可知包税人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包税制又加重了百 姓的负担,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故 B 项正确;C、D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2.19 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 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 等。这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频繁交往,相互交流,故 C 项正确;A 项 说法片面,排除;B 项说法属于表象,没有体现本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丝绸出口的地位,排 除 D 项。 3.12—13 世纪,欧洲大学兴起,法学与神学成为大学中重要的课程,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 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教会势力减弱 B.西欧城市经济的复兴 C.希腊罗马时代传统教育的影响 D.罗马法的思想深邃、体系完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2—13 世纪”“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2— 13 世纪欧洲城市经济复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私法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罗马法中对私有制 商品经济的立法适应了这一时期西欧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罗马法的研究在大学课程中受 到重视,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 14 世纪,故排除 A 项;C、D 两项不能准确解释题干现 象出现的原因,故排除。 4.公元前 242 年,罗马设立了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外来人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纠纷的外事 裁判官,他们抛弃了传统法的框架,遵循公平正义的理念审理纠纷。上述规定( ) A.增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B.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保证了判决的公平与公正 D.体现了务实理性的法律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科“他们抛弃了传统法的框架,遵循公平正义的理念审理纠纷”,可知体现了务实 理性的法律精神,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5.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都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中亚 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等,都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阿拉伯商人的 足迹更是遍布亚欧非各大洲。这说明( A.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 B.阿拉伯帝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地的商品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上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 各地文明的交流,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 未涉及阿拉伯帝国的自然资源,故B项错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故C项错 误。 6.8世纪初,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垦荒。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 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承认垦田私有,土地兼并 日益加剧。此后,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据此可知,日本庄园与西欧中世纪庄 园相比其特点是() A.日本庄园是土地私有 B.日本庄园规模比较小 C.日本庄园是通过开垦荒地而不是授予兴起的 D.日本庄园独立性更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庄 园规模和独立性问题,故B、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日本的庄园是通过土地开垦兴起的, 与西欧庄园不一样,故C项正确。 7.古代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著名的国家,考古发现,津巴布韦境内发掘的金银矿遗址和熔炼炉 遗址多达几万处,古城遗址内有神殿、高塔、碉堡等巨石建筑,并有高达9米的城墙,建筑技 艺十分高超。这主要说明古代津巴布韦()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建筑技艺高超 C.手工业发达 D.是古代非洲文明的中心 客案c 解析材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金属冶炼业和建筑业发达,故C项正确,A、B两项只是体现了 材料信息的一个方面,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D三项。 8.日本战国时代(1467一1615年)基督教信徒增长到30余万人,当时日本南部的大型多扇屏风 上经常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 B.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下降 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D.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抛弃了传统法的框架,遵循公平正义的理念审理纠纷”,可知体现了务实 理性的法律精神,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5.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都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中亚 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等,都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阿拉伯商人的 足迹更是遍布亚欧非各大洲。这说明( ) A.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 B.阿拉伯帝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地的商品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上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 各地文明的交流,故 D 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故 A 项错误;材料 未涉及阿拉伯帝国的自然资源,故 B 项错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故 C 项错 误。 6.8 世纪初,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垦荒。723 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 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743 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承认垦田私有,土地兼并 日益加剧。此后,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据此可知,日本庄园与西欧中世纪庄 园相比其特点是( ) A.日本庄园是土地私有 B.日本庄园规模比较小 C.日本庄园是通过开垦荒地而不是授予兴起的 D.日本庄园独立性更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庄 园规模和独立性问题,故 B、D 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日本的庄园是通过土地开垦兴起的, 与西欧庄园不一样,故 C 项正确。 7.古代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著名的国家,考古发现,津巴布韦境内发掘的金银矿遗址和熔炼炉 遗址多达几万处,古城遗址内有神殿、高塔、碉堡等巨石建筑,并有高达 9 米的城墙,建筑技 艺十分高超。这主要说明古代津巴布韦( )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建筑技艺高超 C.手工业发达 D.是古代非洲文明的中心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金属冶炼业和建筑业发达,故 C 项正确;A、B 两项只是体现了 材料信息的一个方面,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A、B、D 三项。 8.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 年)基督教信徒增长到 30 余万人,当时日本南部的大型多扇屏风 上经常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 B.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下降 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D.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科“基督救信徒增长“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一17世纪,有大量的荷兰、葡萄牙船只到达日本,可见新航路开辟加强了 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D项。 9.16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其中谷物价格上涨了五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自然灾害发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贵族奢靡消费 D.经济大危机 答案B 解析惭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西班牙,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选B项。 10.“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 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出现这一变化的 时期应是() 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活了“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可 知材料体现了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的主张,该主张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故B项正确。 11.1867年美国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规定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 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但五十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美国最高法 院作出这一裁决的依据可能是该法案( A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违反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C违反了联邦制的原则 D违反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美国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官员,因此该 法案违反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A项符合题意;该法案的通过是符合民主 程序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的 原则,排除D项。 12.下面为西方黑人奴隶贸易废除情况表。据此推知,黑人奴隶贸易的终结根源于( 1807年后 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人奴隶贸易,但黑人奴隶贸易禁而不止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人奴隶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 1890年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人奴隶贸易最终 画上了句号 A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B.黑人奴隶贸易很难再获得高额利润 C.各地黑人奴隶的反抗斗争 D.西方各国废奴运动的蓬勃兴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基督教信徒增长”“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 15—17 世纪,有大量的荷兰、葡萄牙船只到达日本,可见新航路开辟加强了 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 D 项。 9.16 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其中谷物价格上涨了五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发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贵族奢靡消费 D.经济大危机 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西班牙,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选 B 项。 10.“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 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出现这一变化的 时期应是( ) 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活了”“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可 知材料体现了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的主张,该主张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故 B 项正确。 11.1867 年美国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规定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 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但五十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美国最高法 院作出这一裁决的依据可能是该法案( ) A.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违反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C.违反了联邦制的原则 D.违反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美国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官员,因此该 法案违反了美国 1787 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A 项符合题意;该法案的通过是符合民主 程序的,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的 原则,排除 D 项。 12.下面为西方黑人奴隶贸易废除情况表。据此推知,黑人奴隶贸易的终结根源于( ) 1807 年后 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人奴隶贸易,但黑人奴隶贸易禁而不止 1861—1865 年 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人奴隶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 1890 年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人奴隶贸易最终 画上了句号 A.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B.黑人奴隶贸易很难再获得高额利润 C.各地黑人奴隶的反抗斗争 D.西方各国废奴运动的蓬勃兴起
答案A 解析题干材科反映的是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禁止黑人奴隶贸易。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当时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列强需要把非洲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 发展黑人奴隶贸易与此矛盾,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黑人奴隶贸易最终被取消,A项正 确:B、C、D三项不是黑人奴隶贸易终结的根源,排除。 13.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公社向 银行请求借钱,为防备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据此可知,马克思() A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 B.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指出巴黎公社的结局有其偶然性 D.否定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科“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可知 马克思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故B项正确。 14.16一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许多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公司在 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 A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B.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C都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和痛苦 D.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垄断公司,采取不正当贸易、殖民 掠夺等方式攫取利润,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垄断组织推动了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殖民垄断公司产生于工业革命开始前,不适应工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要求,排除A项;垄断组织不是政府千预经济的产物,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 实,排除。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 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象(像)1815年的欧 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 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C.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 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受诺夫和奥斯受等王朝”,可 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反封建运动起了积极作用,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故A项正确;B、 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 19 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禁止黑人奴隶贸易。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当时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列强需要把非洲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 发展黑人奴隶贸易与此矛盾,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黑人奴隶贸易最终被取消,A 项正 确;B、C、D 三项不是黑人奴隶贸易终结的根源,排除。 13.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公社向 银行请求借钱,为防备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据此可知,马克思( ) A.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 B.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指出巴黎公社的结局有其偶然性 D.否定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可知 马克思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故 B 项正确。 14.16—17 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许多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公司在 19 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 ) A.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B.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C.都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和痛苦 D.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垄断公司,采取不正当贸易、殖民 掠夺等方式攫取利润,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垄断组织推动了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 D 项;殖民垄断公司产生于工业革命开始前,不适应工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要求,排除 A 项;垄断组织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产物,排除 B 项;C 项说法不符合史 实,排除。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 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 年的欧洲不同于 1914 年的欧洲,就象(像)1815 年的欧 洲不同于 1789 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 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C.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 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可 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反封建运动起了积极作用,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故 A 项正确;B、 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增长速度/% 70 60 40 30 口苏联 ☑美国 10 0 1960196519701975 1965年1970年1975年1980年 16.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20世纪70年代后 半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体制弊端日益严重 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C.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D.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 答案A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反抗殖民侵略、追求独立民主的浪潮。下列 历史事件与其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历史意义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实现了人民民主与进步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实现了民族独立 伊朗立宪革命 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埃及的抗英斗争 维护了埃及的民族独立 答案C 解析1905一1911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故C项正确;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领 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故A项错误;印度独立 是在1947年,故B项错误;埃及的抗英斗争失败了,故D项错误。 18.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让冷战发生,但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 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 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发生的原因是() A.美苏缺乏沟通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纯属历史偶然 D.美苏双方的主观意愿未达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冷战的发生与美国和苏联的利益范围密切相关,而美国和苏联之所以有 利益范围,是因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故B项正确。 19.1974一1975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后,欧共体同非 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 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洲共同市场。”这表明( A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16.右图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20 世纪 70 年代后 半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的体制弊端日益严重 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C.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D.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 答案:A 17.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广大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反抗殖民侵略、追求独立民主的浪潮。下列 历史事件与其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历史意义 A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实现了人民民主与进步 B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实现了民族独立 C 伊朗立宪革命 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 埃及的抗英斗争 维护了埃及的民族独立 答案:C 解析:1905—1911 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故 C 项正确;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 年颁 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故 A 项错误;印度独立 是在 1947 年,故 B 项错误;埃及的抗英斗争失败了,故 D 项错误。 18.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让冷战发生,但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 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 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发生的原因是( ) A.美苏缺乏沟通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纯属历史偶然 D.美苏双方的主观意愿未达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冷战的发生与美国和苏联的利益范围密切相关,而美国和苏联之所以有 利益范围,是因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故 B 项正确。 19.1974—1975 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后,欧共体同非 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 6 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 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 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洲共同市场。”这表明( ) A.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C欧共体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它们建立相应的经济组 织以保障本国的经济利益,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抗,迫使发达国家作出让步,从而冲击了旧的国 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困境,排除A项:材料体 现了欧共体成员国作出的让步,但并没有体现其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故C项错误: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之后,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 向发展,故D项错误。 20.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出来,这就是 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下列对技术 统治”认识正确的是() A.经济大危机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20世纪40年代西方国家没有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故A项错误,20世纪40年代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新的官僚机构涌 现.所谓的“技术统治”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表现.故B项正确:“福利国家”的出 现与题千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的,是不可避免 的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彼得·马第尔是一位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西班牙贵族,下面是他写的三封信的节选。 第一封信:给波罗米奥的信(1493年5月1日) 几天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名叫克利斯多福哥伦布者,利哥尔(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他是从西 方对跖地(指西半球)回来的。在去年,他为要发现这些地方,向我们王上请求帮助:经过波折, 王上勉强同意拨给三只帆船,因为他所说的一切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今天他返国了,带 回很多宝贵东西的样品.尤其是在这些地方上所产生的黄金。 第二封信:给格拉那达大主教塔勒布尔的信(1494年2月1日) 国王和女王,在哥伦布完成光挥事业回到巴塞罗那之后,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号,并当面赐 予坐位,以示对他卓越功勋的崇敬。…今天,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帆船队,到那些地方 去了。这一切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大发现。 第三封信:给庞逢尼·菜都的信(1494年12月9日) 现在,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它的统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辽远的对跖地了。…其中十二 只帆船今天回来了,它们满载着木棉、大量染料木的块子以及很多别的宝贵东西,回到欧 洲。…在从好运道群岛航行到小西班牙时,哥伦布曾采取稍偏南方的方向,驶入了无数的岛 屿丛中,在那里住着被称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这些野人虽然完全赤身露体,但在搏斗 中却是十分好战而勇敢的。 —摘编自耿淡如、黄瑞章译注 《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史料价值。(12分) 参考答案」
C.欧共体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它们建立相应的经济组 织以保障本国的经济利益,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抗,迫使发达国家作出让步,从而冲击了旧的国 际经济秩序,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困境,排除 A 项;材料体 现了欧共体成员国作出的让步,但并没有体现其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故 C 项错误;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之后,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 向发展,故 D 项错误。 20.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出来,这就是 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下列对“技术 统治”认识正确的是( ) A.经济大危机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20 世纪 40 年代西方国家没有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新的官僚机构涌 现,所谓的“技术统治”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表现,故 B 项正确;“福利国家”的出 现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的,是不可避免 的,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马第尔是一位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西班牙贵族,下面是他写的三封信的节选。 第一封信:给波罗米奥的信(1493 年 5 月 1 日) 几天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名叫克利斯多福·哥伦布者,利哥尔(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他是从西 方对跖地(指西半球)回来的。在去年,他为要发现这些地方,向我们王上请求帮助;经过波折, 王上勉强同意拨给三只帆船,因为他所说的一切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今天他返国了,带 回很多宝贵东西的样品,尤其是在这些地方上所产生的黄金。 第二封信:给格拉那达大主教塔勒布尔的信(1494 年 2 月 1 日) 国王和女王,在哥伦布完成光辉事业回到巴塞罗那之后,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号,并当面赐 予坐位,以示对他卓越功勋的崇敬。……今天,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帆船队,到那些地方 去了。这一切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大发现。 第三封信:给庞逢尼·莱都的信(1494 年 12 月 9 日) 现在,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它的统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辽远的对跖地了。……其中十二 只帆船今天回来了,它们满载着木棉、大量染料木的块子以及很多别的宝贵东西,回到欧 洲。……在从好运道群岛航行到小西班牙时,哥伦布曾采取稍偏南方的方向,驶入了无数的岛 屿丛中,在那里住着被称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这些野人虽然完全赤身露体,但在搏斗 中却是十分好战而勇敢的。 ——摘编自耿淡如、黄瑞章译注 《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史料价值。(12 分) 参考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选自15世纪90年代西班牙贵族 与哥伦布属于一个时代,其所见所闻所写具有 来源 彼得·马第尔的三封信 定真实性 第一封信:哥伦布向我们王上请求 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和目的。 材料 条件:西班牙王室赞助:地圆学说盛行;造船技 帮助: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 内容 术进步等。 带回黄金等贵重物品 目的:掠夺黄金等财富 第二封信: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 号;这一行动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 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哥伦布多次 大发现: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 远航美洲 材料 帆船队,到那些地方去了 内容 第三封信: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 可用于研究西班牙殖民扩张对欧洲、殖民地 它的统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 和世界一体化等产生的影响:还可用于研究当 辽远的对跖地了;在那里住着被称 时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和反抗 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 殖民侵略等历史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1825年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 例》。 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一1873年),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 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德国:1834年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该同盟的有18个邦,约2300万人。 英法:1860年签订《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 进口税:法国则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英普: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 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 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 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 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 张关系”的依据。(8分)》 参考答案1)准则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 影响: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初步形成。 (2)经济摩擦: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 裂,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政治上的紧张关系:为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 的方式和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德日走上 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民主国家与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日 趋尖锐。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来源 选自 15 世纪 90 年代西班牙贵族 彼得·马第尔的三封信 与哥伦布属于一个时代,其所见所闻所写具有 一定真实性 材料 内容 第一封信:哥伦布向我们王上请求 帮助;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 带回黄金等贵重物品 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和目的。 条件:西班牙王室赞助;地圆学说盛行;造船技 术进步等。 目的:掠夺黄金等财富 材料 内容 第二封信: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 号;这一行动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 大发现;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 帆船队,到那些地方去了 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哥伦布多次 远航美洲 第三封信: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 它的统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 辽远的对跖地了;在那里住着被称 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 可用于研究西班牙殖民扩张对欧洲、殖民地 和世界一体化等产生的影响;还可用于研究当 时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和反抗 殖民侵略等历史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825 年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46 年废除《谷物法》;1849 年废除《航海条 例》。 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3 年),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 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德国:1834 年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该同盟的有 18 个邦,约 2 300 万人。 英法:1860 年签订《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 进口税;法国则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英普: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 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 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 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 19 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 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 张关系”的依据。(8 分) 参考答案:(1)准则: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 影响: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初步形成。 (2)经济摩擦: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 裂,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政治上的紧张关系:为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 的方式和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德日走上 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民主国家与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日 趋尖锐。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 家观逐渐形成。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 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来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 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 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历史上的“国家观念”,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分) 参考答案论题:欧洲国家观念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阐述:古希腊城邦政治影响政治生活,城邦至上,国家观念出现,其内涵是城邦利益高于一 切。在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控制一切,国家观念受宗教的影响较大,是宗教控制政治的工 具。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随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发展,封建神学的统治动 摇,国家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强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制和分权学说,成为资产 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真正的近代国家观念兴起并发展起来。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欧洲国家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材料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 家观逐渐形成。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 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来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 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 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历史上的“国家观念”,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 分) 参考答案:论题:欧洲国家观念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阐述:古希腊城邦政治影响政治生活,城邦至上,国家观念出现,其内涵是城邦利益高于一 切。在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控制一切,国家观念受宗教的影响较大,是宗教控制政治的工 具。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随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发展,封建神学的统治动 摇,国家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强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制和分权学说,成为资产 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真正的近代国家观念兴起并发展起来。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欧洲国家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