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一中06-0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题计七大题,27小题。共150分(其中卷面分3分),答题时间 为150分钟。 2.务必将试题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处,否则不予记分。 第I卷(48分)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每小题3分,计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倾圮q 袅娜nu6 独处chu 慰藉jie B.踱步du6 倔强je 宁谧m 隽永jn C.踏莎行suo熨帖y 恪守ke 毋宁w 绵亘geng敛裾ju 炫耀xuan 梵高fa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幽避 没精打彩 游目骋怀 丰姿 B.寂寞 缥缈 斑驳 惦记 C.安祥 拜谒 狼籍 翩然 D.眩目 历尽苍桑 形迹可疑 雾蔼 3、下列带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敛裾(衣后襟)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袅娜(柔 美的样子) B.静谧(安静) 眉黛(青黑色的颜料) 消受(享受,多 用于肯定) C.脉脉的流水(流水声)跫音(脚步声)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 样子)D.漫江(满江) 佝偻(矮小的样子) 遏(阻 止)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人风华正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着巨大的创造活力 B.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大 扫除。 C.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 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D.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 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B.古往今来,谁能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的? C.这次老人节茶话会的地点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1 秦皇岛一中 06-07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题计七大题,27 小题。共 150 分(其中卷面分 3 分),答题时间 为 150 分钟。 2.务必将试题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处,否则不予记分。 第Ⅰ卷(48 分) 一.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每小题 3 分,计 27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倾圮.qǐ 袅娜.nuó 独处.chù 慰藉.jiè B.踱.步 duó 倔.强 juè 宁谧.mì 隽.永 jùn C.踏莎.行 suō 熨.帖 yù 恪.守 kè 毋.宁 wú D.绵.亘 gèng 敛裾 j ū 炫.耀 xuán 梵.高 f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幽避 没精打彩 游目骋怀 丰姿 B.寂寞 缥缈 斑驳 惦记 C.安祥 拜谒 狼籍 翩然 D.眩目 历尽苍桑 形迹可疑 雾蔼 3 、下列带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敛裾.( 衣后襟)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袅娜..( 柔 美的样子) B .静谧.( 安静) 眉黛.(青黑色的颜料) 消受..( 享受,多 用于肯定) C .脉脉..的流水(流水声) 跫音..(脚步声) 蓊蓊郁郁 ....(树木茂盛的 样子)D .漫江..(满江) 佝偻..(矮小的样子) 遏.(阻 止)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年人风华正茂 ....,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着巨大的创造活力。 B.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 ....,参加卫生大 扫除。 C.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 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 D.天下决无一挥而就 ....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 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B.古往今来,谁能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的? C.这次老人节茶话会的地点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诗歌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属于古体诗。 B.《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 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等。 C.闻一多是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诗人,其代表诗集是《赞美》 D.《战国策》是国别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 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触龙说赵太后》和《勾践灭吴》都出自该书。 7、与例句中与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夜缒而出,见秦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8、下列各句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竟自由 B.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9、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其他国家 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甚至到赵国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被)封了侯的子孙, 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存在的吗? C、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译: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只要你们同进同退。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根据自己的力量去算计别人,这是不仁道的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10-12题。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 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 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2 D.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诗歌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属于古体诗。 B.《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 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等。 C.闻一多是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诗人,其代表诗集是《赞美》。 D.《战国策》是国别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 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触龙说赵太后》和《勾践灭吴》都出自该书。 7、与例句中与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夜缒.而出,见秦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8、下列各句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万类霜天竟自由 B.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9、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其他国家。 B、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甚至到赵国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被)封了侯的子孙, 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存在的吗? C、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译: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只要你们同进同退。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根据自己的力量去算计别人,这是不仁道的。 二、(9 分,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 10—12 题。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 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 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 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C.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明日,徐公来。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12.下面四个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夫晋,何厌之有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阅读下面文段,按文后要求答题。(每小题3分,计12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 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 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 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齐之习辞者也习,熟悉。 B.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 C.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D.王曰,何坐坐,“因为”的意思。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于淮北则为枳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则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 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C.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明日..,徐公来。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12.下面四个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夫晋,何厌之有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三.阅读下面文段,按文后要求答题。(每小题 3 分,计 12 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 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 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 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齐之习.辞者也 习,熟悉。 B.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 C.齐人固.善盗乎 固,本来。 D.王曰,何坐. 坐,“因为”的意思。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生于.淮北则为枳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则曰 B.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望洋向若而叹曰 D.非所与熙也 失其所与,不知 15.从分句间关系的角度看,与“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16.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 B.楚王戏晏婴是善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齐之 习辞者”且最后晏子反驳后并没有恼羞成怒。 C.楚王戏晏婴是恶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是经过周密布署的,且目的是想借 羞辱晏子达到羞辱整个齐国的。 D.结尾处写“王笑曰”的内容写出了当时楚王想羞辱晏子没有达到目的而自嘲 的态度。 Ⅱ卷(42分)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7.翻译下列文言文句。(每小题2分,计8分) .缚者曷为者也译文: 凹.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译文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18.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句名篇的上下句。(每小题2分,计8分) .微风过处, (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图.明日,徐公来, 受下赏。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问题。(6分)
4 C.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望洋向若而.叹曰 D.非所与.熙也 失其所与.,不知 15.从分句间关系的角度看,与“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相同的一项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16.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 B.楚王戏晏婴是善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齐之 习辞者”且最后晏子反驳后并没有恼羞成怒。 C.楚王戏晏婴是恶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是经过周密布署的,且目的是想借 羞辱晏子达到羞辱整个齐国的。 D.结尾处写“王笑曰”的内容写出了当时楚王想羞辱晏子没有达到目的而自嘲 的态度。 Ⅱ卷(42 分)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7.翻译下列文言文句。(每小题 2 分,计 8 分) □1 .缚者曷为者也 译文: □2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3 .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 □4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18.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句名篇的上下句。(每小题 2 分,计 8 分) □1 .微风过处, , 。 ⑵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3 .明日,徐公来, , ;…… □4 . , ,受下赏。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问题。(6 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3分 从内容看,都是写 的 从抒情手法看, 李诗 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表现的感情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 情 (3分) 李诗: 王诗: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3题。(16分)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 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 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 颤,脸瞬间乌青。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 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 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 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 上一分钟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 告诉妈妈,我爱她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3 分) 从内容看,都是写 的。 从抒情手法看, 李诗 : 。 王诗 : 。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表现的感情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 情 (3 分) 李诗: 王诗: 。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20—23 题。(16 分)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 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 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 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 颤,脸瞬间乌青。 6 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 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 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 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 比上一分钟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 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煕煕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 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 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 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 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 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 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 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20.文中画横线的两个描写性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回答。(4分) (1)“眼光是那样忧伤”: (2)“染红了整片天空”: 21.文中的男人为什么没等到与妻子会面便倒下了?(4分) 22.奇迹的名字为什么叫父亲?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4分) 23.依据本文内容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4分) A.本文谱写了一曲伟大父亲的颂歌,使人在直白的叙述中体会到深沉、悠远、 坚韧、博大的父爱
6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 妈 ! 妈妈 !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 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 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 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 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 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 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 20. 文中画横线的两个描写性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回答。( 4 分) (1) “眼光是那样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染红了整片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中的男人为什么没等到与妻子会面便倒下了?( 4 分) 22 .奇迹的名字为什么叫父亲?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 。( 4 分) 23 .依据本文内容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 ( 4 分) A. 本文谱写了一曲伟大父亲的颂歌,使人在直白的叙述中体会到深沉、悠远、 坚韧、博大的父爱
B.文中的“他”多活了三天,惟一原因是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 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C.在写事中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语言行动中提示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特点 全文选取“父亲”生命中短暂而漫长的三天中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他 的隐忍和爱心,这是本文选材精妙的特点。 E.文章结尾一段与开篇的第一自然段相呼应,使全文结构更趋谨严。 六.(4分) 24、李小华正在阳台上浇花,忽然,住在楼下的刘阿姨大声说:“小华,你真 爱美呀,我刚晾的被单你也帮着锦上添花了。”(2分) ①你能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 是 ②如果你是李小华,应该怎样回答刘阿姨? 答 25.把下列三句话用恰当的关联词组成复句,填补在下面文段的空白处,使文 段的上下文顺畅地衔接起来。填补时,不必抄原句的文字,只用其序号即 可。(2分) ①人们所说的,“绵里藏针”或是“上面握手下面使绊子”式的微笑 ②饭店里那些服务小姐经过特殊训练学会的招待客人时的微笑 ⑤在和领导见面时出于某种需要而强拧出来的微笑 微笑,可以使人感到轻松、快乐、幸福、自信。当然这里所说的微 笑, 这里所说的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 诚的自在的微笑。 七、作文(60分) 7
7 B. 文中的“他”多活了三天,惟一原因是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 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C. 在写事中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语言行动中提示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特点 之一。 D. 全文选取“父亲”生命中短暂而漫长的三天中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他 的隐忍和爱心,这是本文选材精妙的特点。 E. 文章结尾一段与开篇的第一自然段相呼应,使全文结构更趋谨严。 六. (4 分) 24、李小华正在阳台上浇花,忽然,住在楼下的刘阿姨大声说:“小华,你真 爱美呀,我刚晾的被单你也帮着锦上添花了。”(2 分) ①你能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 是: ②如果你是李小华,应该怎样回答刘阿姨? 答: 25.把下列三句话用恰当的关联词组成复句,填补在下面文段的空白处,使文 段的上下文顺畅地衔接起来。填补时,不必抄原句的文字,只用其序号即 可。(2 分) ○1 人们所说的,“绵里藏针”或是“上面握手下面使绊子”式的微笑 ○2 饭店里那些服务小姐经过特殊训练学会的招待客人时的微笑 ○3 在和领导见面时出于某种需要而强拧出来的微笑 微笑,可以使人感到轻松、快乐、幸福、自信。当然这里所说的微 笑, , , 。这里所说的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 诚的自在的微笑。 七、作文(60 分)
倘若一个人如愿以偿做成了一件事,面对或大或小的成功,面对伴着成功 而来的别人的祝贺,除了欣慰和喜悦,更深的感慨往往是“成如容易却艰辛 总觉得此生的每一收获,都是自己努力的报偿。每个成功者都说:“世界上没有 意外,没有运气。 请以“我的成功”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C2.B3.A4.A5.D6.B7.A8.A9.D 二10.D11.C12.B 三13.D14.C15.D16.B 四.17(8分 (1)这人是干什么的?(得分重点在于“曷为”二字) (2)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采分点“得无”) (3)邻国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采分点在“取独”之语法特 点上) (4)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采分点在“孰与”二字) l8(略)(8分) 19(6分)(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 抒胸臆)(意思对即给,每处1分,共3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 感”亦可)(内容2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 五.(16分) 20.(4分)(1)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怕自己坚持不到把女儿交给她 妈妈。(②)这是从小女孩视角描写的,先是血喷如注,从心理感受上无法再看 下去,形成满眼幻觉。同时从作者角度描写具有象征意义 父亲的爱心 和精神。 21.(4分)从文中内容理解得出的。这三天,他完全是凭惊人毅力和送女儿 的信念支撑的,一达目的,他觉得完成了使命,于是倒下了。 22.(4分)伟大的父亲创造了生命奇迹,不是只凭医学原理所能解释清楚的。 23.(4分)BE(B项“惟一原因”错误,重要原因是父爱的力量;E项 “呼应”一语分析欠妥。) 六(4分) 24.(1)委婉的责备小华弄脏了自己的被单。(要点在于责备。) (2阿姨,对不起!(要点在于明确的道歉 25.不是①,也不是②,更不是③(或既不是①,也不是②,尤其不是⑤)(关
8 倘若一个人如愿以偿做成了一件事,面对或大或小的成功,面对伴着成功 而来的别人的祝贺,除了欣慰和喜悦,更深的感慨往往是“成如容易却艰辛”。 总觉得此生的每一收获,都是自己努力的报偿。每个成功者都说:“世界上没有 意外,没有运气。” 请以“我的成功”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 1.C 2.B 3.A 4.A 5.D 6.B 7.A 8.A 9.D 二 10.D 11.C 12.B 三 13.D 14.C 15.D 16.B 四.17(8 分) ⑴这人是干什么的?(得分重点在于“曷为”二字) ⑵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采分点 “得无”) ⑶邻国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采分点在“取独”之语法特 点上) ⑷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采分点在“孰与”二字) 18(略)(8 分) 19(6 分)(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 抒胸臆) (意思对即给,每处 1 分,共 3 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 感”亦可) (内容 2 分,语言通顺 1 分,共 3 分) 五.(16 分) 20.(4 分)(1) 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怕自己坚持不到把女儿交给她 妈妈。 (2) 这是从小女孩视角描写的,先是血喷如注,从心理感受上无法再看 下去,形成满眼幻觉。同时从作者角度描写具有象征意义 ------- 父亲的爱心 和精神。 21 .(4 分)从文中内容理解得出的。这三天,他完全是凭惊人毅力和送女儿 的信念支撑的,一达目的,他觉得完成了使命,于是倒下了。 22 .(4 分)伟大的父亲创造了生命奇迹,不是只凭医学原理所能解释清楚的。 23 .(4 分) BE (B 项“惟一原因”错误,重要原因是父爱的力量; E 项 “呼应”一语分析欠妥。) 六(4 分) 24. ⑴委婉的责备小华弄脏了自己的被单。(要点在于责备。) ⑵阿姨,对不起!(要点在于明确的道歉。) 25.不是○1 ,也不是○2 ,更不是○3 (或既不是○1 ,也不是○2 ,尤其不是○3 )(关
联词语恰当1分,②③①的顺序1分)
9 联词语恰当 1 分, ○2 ○3 ○1 的顺序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