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题材广阔 军情 国事 使词能象诗文一样 地反映生活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 入 境界宏大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 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 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 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 入”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 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 事
子暗 东坡居士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宋八大家 宋四家 四门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 ,号 “ ”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 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谥号文忠。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 父子三人与唐代的 、 和宋 代的 、 、 合称“唐 宋八大家”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 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合称为"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秦观、 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子瞻 东坡居士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黄州 省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79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 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 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 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 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 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 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 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 “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 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 世称“乌台诗案” 。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 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 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 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 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 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 甚广,这时,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彼 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 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 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 《山谷题跋》有云: “语意高妙,似非吃 人间烟火语。 ”而“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 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 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 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 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 护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 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 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 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 6分) 6分)
朗读课文,品读鉴赏 1.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4分) 2、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 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 一句 作简要赏析。(6分) 3.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 “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6分) “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 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
托物言志 借 表 现 孤寂处境和高洁自 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方法 特点 心境
本词托物言志(或托物寓人、以物 写人),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 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 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 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 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 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 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塑造形象: 塑造方法、形象特点(孤独)各1分,对 于该句的解释分析2分,作者心境2分)
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 摧残 同意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 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2分)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 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2分 )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1 分)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1分)
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 忌之诗人孤鸿把自己当时不 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切地表出 来。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 和清高
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 • 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 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 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 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 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 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