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2012年 铜仁地区2012年1月高一年级第二学段检测题 1月日考试前 语文(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8页,三个大题21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号 总分积分人复查人 分 得分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着装(zhao)蓊蓊郁郁(weng) 驰骋( cheng) 含情脉脉( malmal) B.流觞( shang)锲而不舍(qi) 应和(he) 扣舷而歌(xuan) C.彷徨(pang) 蹴而就(ji) 哺育(pu) 不绝如缕(10) 肄业(yi) 义愤填膺(ying)窈窕( yaotiao)如泣如诉(q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放浪形骸杯盘狼籍阿娜多姿 草木调零 D容有底止余音袅袅舳舻千里安之若泰 C.浮想连翩 戒骄戒燥 落叶知秋 各行其事 D.无精打彩 毫不犹豫 风资绰绰兴夜寐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向远处遥望。 B.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 袅娜:柔美的样子 C.安之若泰: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倩影:美丽的影子。 D.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郁:茂盛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 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 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
1 铜仁地区 2012 年 1 月高一年级第二学段检测题 语 文(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 8 页,三个大题 21 个小题;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积分人 复查人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着.装(zháo) 蓊.蓊郁郁(wēng) 驰骋.(chěng) 含情脉脉..(màimài) B.流觞(shānɡ) 锲.而不舍(qī) 应和.(hè) 扣舷.而歌(xuán) C.彷.徨(páng) 一蹴.而就(jiù) 哺.育(pú) 不绝如缕.(lǔ) D.肄业(yì) 义愤填膺. (yīng) 窈窕..(yǎotiǎo) 如泣.如诉(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放浪形骸 杯盘狼籍 阿娜多姿 草木调零 B.容有底止 余音袅袅 舳舻千里 安之若泰 C.浮想连翩 戒骄戒燥 落叶知秋 各行其事 D.无精打彩 毫不犹豫 风资绰绰 夙兴夜寐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向远处遥望。 B.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 袅娜:柔美的样子。 C.安之若泰: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倩影:美丽的影子。 D.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猗郁:茂盛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 ....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 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 ....,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 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 〖机密〗2012 年 1 月 日考试前 得分 评卷人
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分)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同“非”,不是 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不要。 D.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三捷:“三”指多次:“捷”:胜利;多次打胜仗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吼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B.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虽与府吏要,渠会用无缘 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险以远,则至者少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兴。 L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8.下列表述,有的是关于文学常识的,有的是关于名著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 雅”“颂”三大类。《诗经》又称作《诗三百》,因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B.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 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 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 情诗,作者是南北朝时代的徐陵。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 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 (《家》) 9.下面是《囚绿记》中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把这些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 一段话。(只写序号) (2分) ①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②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③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2 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同“非”,不是。 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C.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不要。 D.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三捷:“三”指多次;“捷”:胜利;多次打胜仗。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B.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虽与府吏要.,渠会用无缘。 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险以远,则至.者少。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兴。 D.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8.下列表述,有的是关于文学常识的,有的是关于名著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 “雅”“颂”三大类。《诗经》又称作《诗三百》,因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B.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 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 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 情诗,作者是南北朝时代的徐陵。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 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 (《家》) 9.下面是《囚绿记》中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把这些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 一段话。(只写序号) (2 分) ①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②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③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④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 意伸进伸出。 ⑤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或相近。(4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仿写 11.下面对联的下联结构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下联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调整后的下联 得分评卷人 、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选段),回答12-15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 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淸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 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 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 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 上奏着的名曲。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2.选文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那些景物?突出了月下荷塘的什么特点? (4分)
3 ④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 意伸进伸出。 ⑤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答: 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或相近。(4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仿写: 11.下面对联的下联结构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 分) 下联内容: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 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调整后的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选段),回答 12—15 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 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 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 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 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 上奏着的名曲。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2.选文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那些景物?突出了月下荷塘的什么特点? (4 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13.品味段①中画线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说说你对其表达效果的理解。(4分) 14.品味段②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的理解 (4分)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15-17题 自然(节选) 【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 ①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空气就是 剂拥有不可思议效力的补品。在阴沉天空下的暮色中,当我穿行在一片荒芜的坑坑洼洼的雪地里时,我 并没有想到任何特别好的运气,但就在这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喜悦。 ②同样,在森林里,一个人抛掉他所经历过的岁月,就像一条蛇蜕掉自己的皮一样,因此无论在生 命的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个孩子。在森林里,人们拥有永恒的青春。在这些上帝的花园里,笼罩着端庄 神圣的气氛,常年举行着欢宴,园里的客人即使过了一干年也找不到厌倦的理由 在森林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到我们心中。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到我的身 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除了我的眼睛以外)。站在赤裸的土地上—一-我的头脑沐浴 在无忧无虑的空气中,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我变成了 个透明的眼球:我空如无物,但我却将万物都纳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循环流动。我是上 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 朋友,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④我热爱那不受遏抑的永恒的美。我从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还要亲切自然。 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的东西。 ⑤人们从荒野和森林中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暗示了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联系。我并不是独 自一人无人回应的。它们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雨中树枝的摇曳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使
4 13.品味段①中画线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说说你对其表达效果的理解。(4 分) 答: 14.品味段②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的理解。 (4 分) 答: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 15-17 题。 自 然(节选) 【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 ①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空气就是一 剂拥有不可思议效力的补品。在阴沉天空下的暮色中,当我穿行在一片荒芜的坑坑洼洼的雪地里时,我 并没有想到任何特别好的运气,但就在这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喜悦。 ②同样,在森林里,一个人抛掉他所经历过的岁月,就像一条蛇蜕掉自己的皮一样,因此无论在生 命的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个孩子。在森林里,人们拥有永恒的青春。在这些上帝的花园里,笼罩着端庄 神圣的气氛,常年举行着欢宴,园里的客人即使过了一千年也找不到厌倦的理由。 ③在森林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到我们心中。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到我的身 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除了我的眼睛以外)。站在赤裸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 在无忧无虑的空气中,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我变成了一 个透明的眼球:我空如无物,但我却将万物都纳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循环流动。我是上 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 朋友,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④我热爱那不受遏抑的永恒的美。我从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还要亲切自然..。 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的东西。 ⑤人们从荒野和森林中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暗示了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联系。我并不是独 自一人无人回应的。它们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雨中树枝的摇曳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使
我感到惊奇,但却并不是从未见过,那感觉就像当我认为我的思想公正或行为正确时,我的心中产生了 个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种更优秀的情感。 ⑥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产生这种喜悦的力量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里,或者在这两 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对于这些喜悅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然并不总是穿着节日的盛裝, 相反,昨天还在仙女的嬉戏中散发芳香、闪烁光芒的景象,今天就被忧伤笼罩。自然总是会染上精神的 颜色。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他内心的火焰中就蕴涵着忧伤。一个刚刚失去了亲近朋友的人会从 自然风景中感受到一种轻视。而天空在那些卑贱的人头顶上,也会显得不那么庄严宏大。 15.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段①“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 样适合悲剧”,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6.第三段写道:站在神圣的自然面前,作者感到头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结合上下文,简要概 括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答: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的标题“自然”,与段④中加点的“自然”,含义有什么不同?(2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赤壁赋》(选段),回答18—20题。(10分)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 大矣”,岂不痛哉!
5 我感到惊奇,但却并不是从未见过,那感觉就像当我认为我的思想公正或行为正确时,我的心中产生了 一个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种更优秀的情感。 ⑥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产生这种喜悦的力量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里,或者在这两 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对于这些喜悦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然并不总是穿着节日的盛装, 相反,昨天还在仙女的嬉戏中散发芳香、闪烁光芒的景象,今天就被忧伤笼罩。自然总是会染上精神的 颜色。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他内心的火焰中就蕴涵着忧伤。一个刚刚失去了亲近朋友的人会从 自然风景中感受到一种轻视。而天空在那些卑贱的人头顶上,也会显得不那么庄严宏大。 15.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段①“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 样适合悲剧”,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答: 16.第三段写道:站在神圣的自然面前,作者感到头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结合上下文,简要概 括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分) 答: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的标题“自然”,与段④中加点的“自然”,含义有什么不同? (2 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阅读《赤壁赋》(选段),回答 18——20 题。(10 分)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 大矣”,岂不痛哉! 得分 评卷人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 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8.选文侧重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4分) 19.从原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心境的词语,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答: 2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1.①“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分) ②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诗人运用 (表达技巧)表达了 (感情)。 (2分) 名篇名句写(4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昔我往矣
6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 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8.选文侧重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4 分) 答: 19.从原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心境的词语,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在下面横线上。(3 分) 答: 2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1.①“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诗人运用_______ _ (表达技巧)表达了_____ ___ (感情)。 (2 分) 名篇名句默写(4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昔我往矣,
天下归心 ③羁鸟恋旧林, ④寄蜉蝣于天地, 得分评卷人 四、写作(共30分) 23.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在品味各种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请以“成 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7 ② ,天下归心。 ③羁鸟恋旧林, 。 ④寄蜉蝣于天地, 。 四、写 作(共 30 分) 23.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在品味各种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请以“成 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 800 字。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