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I、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食品理化检验 总学时数: 90学时 理论学时: 50学时 实验学时:40学时 课外实践: 0学时 学 分:5.5学分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仪器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检验与检疫、药 学、中药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结构和进行科 学研究及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 方法及其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并得到较好的基本操作及基本 技能方面的训练,初步具有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熟悉分析领域分 析仪器的各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后继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分析工作打下坚实 基础。 该课程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 注意事项,介绍如何应用这些仪器设备技术解决实际分析问题。在实验教学过程 中给学生安排充裕的动手训练机会,通过学生自带实验样品,增加学生参与实验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组织与方法:理论课部分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大课讲授,采 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 学;分析仪器用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进行展示:实验课结合理论知 识,学生通过仪器的操作和分析过程,掌握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并得到较好 的基本操作及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
3.教学保障: 理论课:多媒体课室; 实验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分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 谱仪、电位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及相关实验室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要求注明书名、版本、作者、出版社等) ①选用教材:《仪器分析教程》(第二版),叶宪曾张新祥编著,北京大 学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 《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一版),方惠群,于俊生,史坚主编,科学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一版),徐秉玖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http:/jxzy.gdmc.edu.cn/2jxy/2-jy.phpo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2 3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 4 第四章红外光谱法 6 5 第五章分子荧光光谱法 4 6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4 7 第七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6 8 第八章质谱分析法 6 9 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法 4 10 第十章色谱法概论 4 11 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 4 12 第十二章液相色谱法 4 合计 50
实验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课时分配 1 实验一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验证型 5 2 实验二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含量镍 验证型 5 3 实验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 验证型 5 4 实验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钙、镁的含 验证型 5 量 5 实验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牙膏中氟的含量 综合型 5 6 实验六有机物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 验证型 5 7 实验七气相色谱法测定风油精中薄荷醇的含量 设计型 5 8 实验八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设计型 5 合计 40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V、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二)熟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三)了解仪器分析的定义、发展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一、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仪器分析的定义、发展及应用。 (二)仪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法、分离分析法、质谱分析 法。 (三)分析仪器的组成 (四)分析方法的主要性熊指标:精蜜度、灵敏度、检出限线性范围、.迭 择性 (五)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仪器分析的性能指标。 (二)熟悉光谱仪的各个部件及作用 (三)了解光谱分析方法的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光学分析法定义 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散射光谱法 (二)电磁辐射的性质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电磁辐射的微粒性,电磁波谱 (三)光谱法仪器 光源,单色器,样品容器,检测器,读出器件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教学要求 (一)了解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分子光谱的产生。 (二)了解化合物电子跃迁、生色团、助色团、红移、溶剂效应。 (三)熟悉分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 (四)掌握Lamber-Beer Law及其适应性。 (五)了解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六)熟悉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七)掌握吸光度测定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八)掌握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光的选择性吸收概念,分子吸收光谱产生过程,有机化合物分子内电子 跃迁类型、红移的概念,溶剂效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二)吸收定律(Lamber-Beer Law)、吸光系数及其偏离因素。 (三)单波长、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显魚尽应及甚影响因素… (五)吸光度测定误差的来源、测量条件的选择。 (六)单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红外谱图解析的方法、注意事项,官能团区、指纹区、相关峰的 概念。 (二)熟悉分子振动的基本类型,分子振动自由度、分子振动频率的基本概 念 (三)了解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概述 1.红外光区的划分 近红外光区,中红外光区,远红外光区 2.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振动转动光谱 (二)基本原理 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辐射能等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偶极矩变化不为零 2.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振动频率的计算 3.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简正振动的基本形式;振动自由度 4.吸收谱法的强度 5.基团频率 常见官能团的特征频率 (三)红外光谱仪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 (四)试样的处理与制备 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制样方法 第五章分子荧光光谱法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单线态、单线电子激发态、三线电子激发态的基本概念。 6
(二)掌握去活过程、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荧光光谱、激发光谱。 (三)掌握物质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四)熟悉环境条件对荧光的影响。 (五)了解常用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测定条件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一、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原理:单线态、单线电子激发态、三线电子激发态的基本概念。 (二)去活过程、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荧光光谱、激发光谱的概念和两者之 间的关系。 (三)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环境因素对荧光的影响。 (四)常用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特点,影响荧光测定的因素,荧光分光光度计的 主要结构。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能级跃迁及光谱的产生。 (二)了解AAS的特点及用途 (三)了解谱线变宽及谱线轮廓。 (四)熟悉AAS的定量依据。 (五)了解AAS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六)熟悉火焰的三种组成及其应用范围。 (七)掌握干扰效应及其排除方法。 (八)掌握测量条件的选择。 (九)了解火焰光谱法及原子发射光谱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一、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原子能级及辐射产生:辐射的量子力学性质、核外电子分布、原子能级、 能级跃迁、光谱产生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三).了解遭线变宽及AAS的定量依据。 (四)AAS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锐线光源、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 子化器、氢化物发生器)、火焰的三种类型(贫焰、化学计量焰、富焰)及其应用。 (五)于扰效应及抑制方法:物理于扰、光谱于扰、背景吸收干扰、化学干扰、 电离干扰。 (六)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浓度直读法。 (七)AAS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第七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以及核磁共振的产生,化学位移的产生和 表示方法及核磁共振氢谱一级图谱的解析。 (二)熟悉常见质子的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熟悉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结 构鉴定及定量分析。 (三)了解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类型和仪器各主要部分的构造及作用。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一、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1.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 量子力学模型:经典力学模型:能级分布与弛豫过程 2.核磁共振中环境因素的影响 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自旋耦合及自旋分裂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 仪器基本结构:Fourier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三)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 化合物结构鉴定:定量分析
第八章质谱分析法 一、教学要求 (一)了解质谱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分析过程: (二)了解质谱分析法的分类 (三)熟悉一般质谱仪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四)熟悉几种质谱电离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五)掌握质谱的性能指标 (六)掌握EI源中的各种离子的情况 (七)能够识别简单的谱图 (八)了解GC/MS和LC/MS的分析特点 (九)了解GC/MS和LC/MS的应用前景及现状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一、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质谱的基本概念:质谱图与质谱表 (二)质谱的分类 (三)质谱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 (四)进样系统、电离系统、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真空系统 (五)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 (六)质谱分析方法:分子式的确定有机化盒物的结构鉴定,串联质谱简介 (七)GC/MS,LC/MS分析特点、主要的概念 (八)GC/MS,LC/MS的应用 第九章 电分析化学法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电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电分析化学的分类和特点
(三)掌握金属基指示电极的应用。 (四)熟悉常用指示电极。 (五)掌握膜电位及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六)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 (七)熟悉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 (八)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定量分析方法。 (九)了解电位滴定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终点确定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基本术语和概念:化学电池、半反应、双电层、化学电池表达式、Nernst 公式、液接电位、盐桥、平衡电极电位 (二)电分析化学的分类和特点:电位分析法 (三)金属基指云电极:第类电极.第二类电极(参比电极)第三类电极 零类电极 (四)膜电位与离子选择电极:扩散电位、Donnan电位、膜电位,离子选择电 极的作用原理。 (五)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相应机理:玻璃电极、晶体电极、流动载体电极、 敏化电极 (六)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检测限与相应斜率选择性系数响应时间 (七)定量分析方法: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八)电位滴定法:原理和特点、滴定终点的确定、指示电极的选择。 第十章色谱法引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相平衡的二个重要参数: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掌握两个色谱理论: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掌握分离度的有关概念;掌握色谱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二)熟悉色谱的常见术语。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