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 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 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 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 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 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 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 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 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 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 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 “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 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关于元曲 ◼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 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 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 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 曲也即“元代戏曲”。 ◼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 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 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 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 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 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 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 “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 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 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 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 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 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 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 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冫 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 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 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 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 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 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 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 “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 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 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 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 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 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 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 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 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 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 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 宫、中宫、蓖吕宫、仙昌穹、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 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 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 或雄壮,或缠 支以同一宫调 捂來雷滩霜:殷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 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 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 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 发展重来,茧曲牌氖也有和诃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 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值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 平、在边去:韵有以工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
◼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 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 方面: ◼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 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 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 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 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 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 《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 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 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 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 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 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 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 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 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 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 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 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 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 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 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 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 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 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 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 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 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 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 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 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 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 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 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声情特点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 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 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 声情特点 ◼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 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 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 ◼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 正宫唱: 〔惆怅雄壮〕 道宫唱: 〔飘逸清幽〕 ◼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 〔绮丽妩媚〕 ◼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 〔拾缀坑崭〕 ◼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 〔悲伤宛转〕 ◼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 〔凄怆怨慕〕 ◼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 〔典雅沉重〕 ◼ 越调唱:〔陶写冷笑〕
散曲的体制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 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单片只 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 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如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 的。体制特点有三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 2、各曲同押一韵。 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声] 三、带过曲 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一
◼ 散曲的体制 一、 小令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 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单片只 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 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如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二、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 的。体制特点有三。 1、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 2、 各曲同押一韵。 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三、带过曲 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
元曲三要素: 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 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 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 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 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 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 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 必然结果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 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 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 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 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 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 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 必然结果。 元曲三要素: 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清·方成 培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 -清·李 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 -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 _明·孟称舜 《长生殿》_清·洪 昇 《雷峰塔》 _清·方成 培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濂 《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 海 《墙头马上》-元·白 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 濂 《玉簪记》-明·高 濂 《风筝误》-清·李 渔
元人四大愛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 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
元人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 白 朴的《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的《西厢记》 汤显祖的《牡丹亭》 孔尚任的《桃花扇》 洪 昇的《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