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2012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15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标题 ①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 人们会客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张叫榻的大床上,屁股放在脚后跟 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②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 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 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 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并且在宋朝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 于获得了解放。 ③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 相当的冲击。 ④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 诸多社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影响到了房屋内部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 户的提高,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们能看到 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内部风 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间的中间尽量要空阔,作为人们席地而坐 之用。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 此增加起来 ⑤在椅子出现前,人们的坐姿很低,( )我国的家具普遍矮 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显然升高 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 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等 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因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饮食,都使用高足 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高桌上, 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 等食器都变得玲珑精巧。 ⑥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 时一般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 饭菜,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 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个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 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直 到八仙桌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分餐制也顺应的变成了合餐制。 ⑦椅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国人的心理。在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 跽坐,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少有坚持这种坐姿半小时以上 的。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 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的训练,除了 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不舒服, 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内涵的修炼,从而使内心与坐 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跽坐,因此,经过跽坐训练的人们都挺拔干练 的气质,都有严谨坚忍的性格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2012 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150 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 1-6 题 17 分 标题: ①在中国传统礼仪中, 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 人们会客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张叫榻的大床上,屁股放在脚后跟 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②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 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 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 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 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并且在宋朝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 于获得了解放。 ③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腿脚, 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 相当的冲击。 ④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 诸多社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影响到了房屋内部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 户的提高,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们能看到 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内部风 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间的中间尽量要空阔,作为人们席地而坐 之用。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 此增加起来。 ⑤在椅子出现前,人们的坐姿很低,( )我国的家具普遍矮 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显然升高 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 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等 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因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饮食,都使用高足 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高桌上, 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 等食器都变得玲珑精巧。 ⑥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 时一般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 饭菜,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 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个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 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 直 到八仙桌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分餐制也顺应的变成了合餐制。 ⑦椅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国人的心理。在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 跽坐,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少有坚持这种坐姿半小时以上 的。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 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的训练,除了 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不舒服, 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内涵的修炼,从而使内心与坐 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跽坐,因此,经过跽坐训练的人们都挺拔干练 的气质,都有严谨坚忍的性格
⑧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必须跽坐。 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 实也基本在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 像是事业上合作的伙伴,跪着没有现在那种低下的特殊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 的表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 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 漆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⑨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也没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那种奴化的现象 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 任何人都不用跪,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 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是君臣关系,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草民与官员之 间。前面也说过,在椅子出现后,跪的不平等性显现出来,从而逐渐起了奴化的 作用。 ⑩我国自北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恰恰和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是巧合 吗?就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 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甚至像椅子这样简单的小家具,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 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选自上海市七校2012届高三2月联考试 卷语文试题华东师大一附中、曹杨二中、市西中学、市三女子、控江、格致、 市北) 1根据第①段中的信息,给“跽坐”一词下定义。(3分) 2.第②段画线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在文中的意思是.(2 分)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于是B.因而C.以致D.以至 4.综观全文,椅子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冲击?(4分) 5.给这篇文章拟写一道标题。(2分) 6.本文结尾处说:“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其实都对我 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请另举一例对此说法加以阐述。(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0分)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 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②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 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 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 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 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③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 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 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
⑧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必须跽坐。 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 实也基本在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 像是事业上合作的伙伴,跪着没有现在那种低下的特殊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 的表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 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 漆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⑨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也没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那种奴化的现象 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 任何人都不用跪,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 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是君臣关系,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草民与官员之 间。前面也说过,在椅子出现后,跪的不平等性显现出来,从而逐渐起了奴化的 作用。 ⑩我国自北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恰恰和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是巧合 吗?就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 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甚至像椅子这样简单的小家具,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 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 选自上海市七校 2012 届高三 2 月联考试 卷语文试题 华东师大一附中、曹杨二中、市西中学、市三女子、控江、格致、 市北) 1 根据第①段中的信息,给“跽坐”一词下定义。 (3 分) 2. 第②段画线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在文中的意思是.(2 分) 3.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于是 B. 因而 C. 以致 D. 以至 4. 综观全文,椅子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冲击?(4 分) 5. 给这篇文章拟写一道标题。(2 分) 6. 本文结尾处说:“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其实都对我 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请另举一例对此说法加以阐述。(4 分) 二阅读下文 ,完成第 7-12 题。 (20 分)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 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②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 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 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 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 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③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 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 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
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 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 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 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 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 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 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 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 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 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 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 照亮 ④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⑤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 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 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 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 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 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 听见有人在喊“迟 迟 ,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 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 基本都是乞丐。 ⑥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 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 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 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 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 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⑦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 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 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⑧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 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 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 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晩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 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 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 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 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 “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原载2006.12.30《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试题来源嘉定区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7.第①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的好处是(2分) 8.第④段在文章构思上的作用是(3分)
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 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 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 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 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 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 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 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 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 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 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 照亮。 ④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⑤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 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 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 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 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 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 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 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 基本都是乞丐。 ⑥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 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 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 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 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 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⑦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 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 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⑧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 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 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 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 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 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 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 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 “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原载 2006.12.30《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试题来源嘉定区 2011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7.第①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的好处是(2 分) 8.第④段在文章构思上的作用是(3 分)
(1) (2) 9.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生动地写出了新年的喧闹与寒冷,寄寓了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 B.第③段写到的“狗”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也是故乡寒冷的一个原因。 C.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 D.描写对香港“不凋的绿”的疲乏,是为了反衬对故乡四季分明的思念。 E.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揭示了主旨。 10.第⑧段画浪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2分 11.本文与《想北平》都写到家乡的蔬菜,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辨析。(4 分) 12.联系全文,赏析结尾画线句“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清辉玉臂寒。 2)君问归期未有期, 3) 何似在人间 4)但愿人长久, 5)三山半落青天外, 6) 日月照耀金银台 7) 杜鹃声里斜阳暮。 8)师者, 四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试题来源普陀区200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 14.这首词写的是囗口时节的景色,词中最能体现这个时令特征的句子是 (2分) 15.词下阕用“望极”起笔,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2分) 16.后人认为这首词画线句中的“和”、“湿”二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17分)(试题来源上海市浦东 新区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 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 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 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 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1) (2) 9.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第②段生动地写出了新年的喧闹与寒冷,寄寓了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 B.第③段写到的“狗”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也是故乡寒冷的一个原因。 C.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 D.描写对香港“不凋的绿”的疲乏,是为了反衬对故乡四季分明的思念。 E.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揭示了主旨。 10.第⑧段画浪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2 分) 11.本文与《想北平》都写到家乡的蔬菜,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辨析。(4 分) 12.联系全文,赏析结尾画线句“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5 分) 三 默写 (6 分) 【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 1) , 清辉玉臂寒。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5)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 7)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8)师者,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14-16 题。(8 分)(试题来源普陀区 200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 14.这首词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词中最能体现这个时令特征的句子是___。 (2 分) 15.词下阕用“望极”起笔,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 _。(2分) 16.后人认为这首词画线句中的“和”、“湿”二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4 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2 题 (17 分)(试题来源上海市浦东 新区 2012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 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 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 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 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 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 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 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絰[di旬]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 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2)诸公多其行() (3)其极不测()(4)除子己为郎中( 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事博士焦永B恢谢不与交通C帝始亲事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21.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2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 行乃称疾乞骸骨 22.本文表现了乐恢和的品质。(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 (12分)(试题来源09年长宁区高 三语文期中试卷) 仆闻古之为文者,必本于经而根于道:其纪志表传记序铭赞,则各有其体,而不 可以淆焉,而莫之辨也:至其发言遣辞,又奚以剽贼①为工哉?今不本于经,不 根于道,而杂出于百家传记之说,则其立论不自其大而自其细,固已自小矣,尚 何能与古人齐驱并驾哉!老苏之文,顿挫曲折,苍然郁然,巉刻峭厉②,几不可 与争锋,然而有识之士犹有讥焉者,良以其立论之驳,而不能尽合乎圣人之道也。 今无苏公之才,而立论又下苏公远甚,则何望其言之立而不仆耶? 古之用兵,其合散进退,出奇制胜,固神速变化而不可测也,至其部伍行阵之法 则绳绳乎其弗可以乱。为文而不法,是犹用师而不以律矣。古之论文,必先体制 而后工致。譬诸梓人③之作室也,其栋梁、榱桷④之任,虽不能以大相远也,而 王公大人之居,与浮屠老子之庐、官司之署、庶民之室,其制度固悬绝而不相侔 ⑤也。使记也而与序无异焉,则庶民之室将同于浮屠老子之祠,亦可乎?铸剑而 肖于刀,且犹不可:斫车而肖于舟,不犹以为迂且拘乎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 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 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 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dié]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 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 乐恢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2)诸公多其行() (3)其极不测()(4)除子己为郎中(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 分) A 事博士焦永 B 恢谢不与交通 C 帝始亲事 D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 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21.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2 分)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恢 以 意 不 得 行 乃 称 疾 乞骸 骨 22.本文表现了乐恢和的品质。(2 分)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 23-27 题 (12 分)(试题来源 09 年长宁区高 三语文期中试卷) 仆闻古之为文者,必本于经而根于道;其纪志表传记序铭赞,则各有其体,而不 可以淆焉,而莫之辨也;至其发言遣辞,又奚以剽贼①为工哉?今不本于经,不 根于道,而杂出于百家传记之说,则其立论不自其大而自其细,固已自小矣,尚 何能与古人齐驱并驾哉!老苏之文,顿挫曲折,苍然郁然,巉刻峭厉②,几不可 与争锋,然而有识之士犹有讥焉者,良以其立论之驳,而不能尽合乎圣人之道也。 今无苏公之才,而立论又下苏公远甚,则何望其言之立而不仆耶? 古之用兵,其合散进退,出奇制胜,固神速变化而不可测也,至其部伍行阵之法, 则绳绳乎其弗可以乱。为文而不法,是犹用师而不以律矣。古之论文,必先体制 而后工致。譬诸梓人③之作室也,其栋梁、榱桷④之任,虽不能以大相远也,而 王公大人之居,与浮屠老子之庐、官司之署、庶民之室,其制度固悬绝而不相侔 ⑤也。使记也而与序无异焉,则庶民之室将同于浮屠老子之祠,亦可乎?铸剑而 肖于刀,且犹不可;斫车而肖于舟,不犹以为迂且拘乎?
(节选自朱夏《(答程伯太论文》 [注]①剽贼:抄袭。②巉(chωn)刻峭厉:形容言词尖刻、严厉。③梓人:这里 泛指木工、建筑工匠。④榱桷( cuijue):屋椽。⑤相侔:相等,相同。 23.文中提及的“老苏”,是指北宋散文家_。(1分) 24.作者推举“古之为文”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 (2) 25.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今人为文,不依据儒家经典和道统而杂采百家,在立论上是舍大取小。 B.老苏之文,由于不能尽合于圣人之道,因而其言难以做到立而不仆。 C.古人用兵,战术机动灵活、变化莫测,但部队编排布阵却有条不紊 D.匠人造屋,所用栋梁、榱桷虽相差不大,但房屋形制则各不相同 26.文中以“古之用兵”和“梓人作室”作比,是为了阐明」 。(2分) 27.联系全文,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作文70分 28有人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 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建青实验学校高三2012试卷答案 、(17分)
(节选自朱夏《(答程伯太论文》) [注]①剽贼:抄袭。②巉(chán)刻峭厉:形容言词尖刻、严厉。③梓人:这里 泛指木工、建筑工匠。④榱桷(cuījué):屋椽。⑤相侔:相等,相同。 2 3.文中提及的“老苏”,是指北宋散文家____。(1 分) 2 4.作者推举“古之为文”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今人为文,不依据儒家经典和道统而杂采百家,在立论上是舍大取小。 B.老苏之文,由于不能尽合于圣人之道,因而其言难以做到立而不仆。 C.古人用兵,战术机动灵活、变化莫测,但部队编排布阵却有条不紊。 D.匠人造屋,所用栋梁、榱桷虽相差不大,但房屋形制则各不相同。 26.文中以“古之用兵”和“梓人作室”作比,是为了阐明_________ _____。(2 分) 27.联系全文,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3 分) 作文 70 分 28 有人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 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建青实验学校高三 2012 试卷答案 一、(17 分)
1.(3分)跽坐是中国古人在会客时(或正式场合)将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跪坐在 席子或榻上的一种坐姿。 2.(2分)椅子的流行彻底改变了古代中国人跪坐的坐姿,人们的腿脚得以舒展 3.(2分)D(B也对) 4.(4分)(1)改变了古时中国的坐礼及诸多社交礼仪:(2)影响了房屋内部的风格 (3)引发了家具、茶具等一系列生活用品的改变;(4)改变了人们的就餐习俗,使分 餐制变成了合餐制:(5)影响了国民的性格,奴化了国人的心理。(答出4点即可) 5.(2分)椅子改变中国文化(将“改变”写成“冲击”或“影响”得1分) 6.(4分)举例恰当1分,自圆其说2分(要切合“文化”),语言表达1分 答案示例 罗盘的发明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没有罗盘之前,中华文化呈现出区 域性、封闭性的特征;罗盘发明后,我们由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不同文化间 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由此而变得开放与多元。 、(20分) 7.(2分)语言形象,通俗但新颖;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 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答出其中一点,意对即可) 8.(3分)(1)承上启下,由对家乡生活的叙写转到对居港生活的叙写;(2) 拓展立意空间,由自然界的寒暖转到文化、社会领域的寒暖。(每点2分,给满 为止) 9.(4分)AD 10.(2分)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 崇敬之情。 11.(4分)本文描写蔬菜为渲染家乡生活的温馨,四季分明,蔬菜丰富,与下文 香港的“苍凉、陈旧”作对比,表现“寒冷”中的一种温暖:《想北平》中的蔬 菜描写,是为了表现北平“接近自然”这一平民化的特点,表达对北平的感恩、 喜爱与怀念。(一点2分) 12.(5分)“寒冷”与“温暖”是一对矛盾的概念,放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 获得新颖警策的艺术效果。(1分)这句话强调:(1)寂寞中的大师作品,具有 种恒久、深厚的品质;(2)浮躁浅薄的时代,大师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感动与亲切(2 分)。结尾使用感叹号,将反问句变为感叹句,増强了抒情力量(1分)。照应 第②段、第⑧段的相关语句以及标题,“又”字体现了对主旨的深化(1分)。 (句子的含义2分,艺术手法及其效果1分,语言形式及其效果1分,结构形态 及其作用1分) 13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月夜》第五六句, 其全文如下 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
1.(3 分)跽坐是中国古人在会客时(或正式场合)将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跪坐在 席子或榻上的一种坐姿。 2.(2 分)椅子的流行彻底改变了古代中国人跪坐的坐姿,人们的腿脚得以舒展。 3.(2 分) D(B 也对) 4.(4 分)⑴改变了古时中国的坐礼及诸多社交礼仪;⑵影响了房屋内部的风格; ⑶引发了家具、茶具等一系列生活用品的改变;⑷改变了人们的就餐习俗,使分 餐制变成了合餐制;⑸影响了国民的性格,奴化了国人的心理。(答出 4 点即可) 5.(2 分)椅子改变中国文化(将“改变”写成“冲击”或“影响”得 1 分) 6.(4 分)举例恰当 1 分,自圆其说 2 分(要切合“文化”),语言表达 1 分。 答案示例: 罗盘的发明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没有罗盘之前,中华文化呈现出区 域性、封闭性的特征;罗盘发明后,我们由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不同文化间 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由此而变得开放与多元。 二、(20 分) 7.(2 分)语言形象,通俗但新颖;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 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答出其中一点,意对即可) 8.(3 分)(1)承上启下,由对家乡生活的叙写转到对居港生活的叙写;(2) 拓展立意空间,由自然界的寒暖转到文化、社会领域的寒暖。(每点 2 分,给满 为止) 9.(4 分)A D 10.(2 分)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 崇敬之情。 11.(4 分)本文描写蔬菜为渲染家乡生活的温馨,四季分明,蔬菜丰富,与下文 香港的“苍凉、陈旧”作对比,表现“寒冷”中的一种温暖;《想北平》中的蔬 菜描写,是为了表现北平“接近自然”这一平民化的特点,表达对北平的感恩、 喜爱与怀念。(一点 2 分) 12.(5 分) “寒冷”与“温暖”是一对矛盾的概念,放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 获得新颖警策的艺术效果。(1 分)这句话强调:⑴寂寞中的大师作品,具有一 种恒久、深厚的品质;⑵浮躁浅薄的时代,大师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感动与亲切(2 分)。结尾使用感叹号,将反问句变为感叹句,增强了抒情力量(1 分)。照应 第②段、第⑧段的相关语句以及标题,“又”字体现了对主旨的深化(1 分)。 (句子的含义 2 分,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1 分,语言形式及其效果 1 分,结构形态 及其作用 1 分) 13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月夜》第五六句, 其全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2、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解说】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 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鉴赏】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 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 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 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 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 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132)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 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 念 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一说是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话:谈论。 13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3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5)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 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 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36)青冥浩荡不见底 选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13 7)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选自秦观踏莎 suo仃 8)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选自《师说》原文:师 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14、(2分)早春;东风外、几丝碧 15、(2分)承上启下;展现出视角的由近及远,拓展了词的空间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2、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解说】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 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鉴赏】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 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 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 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 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 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13 2)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 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 念。 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一说是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8、话:谈论。 13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3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 5)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 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 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3 6)青冥浩荡不见底 选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13 7)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选自秦观 踏莎 suo 行 13 8)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选自《师说》 原文: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14、(2 分)早春;东风外、几丝碧 15、(2 分)承上启下;展现出视角的由近及远,拓展了词的空间
16、(4分)“和”字很自然地把“水”与“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 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措词精当;“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 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传神地描绘出春天西湖水光云影给人带来的清新朗 润之感 附录诗歌鉴赏 高观国的这首词十分生动贴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并藉以抒发了心中的畅 快感情,措词精当,给人以清新之感,全词写的委婉奇妙,人与周围的景物达到 了完美的统一,格调十分高雅。虽然全词短小,但写的情趣横生。 上片,词人选取早春季节司空见惯的景物:云、水、柳,抓住它们的各自特征加 以想象、挖掘。云,是水中之云,故抓住其色彩,写其洁白、纯净。水,是西湖 之水,故抓住其形态,突出其深远、浩渺。一个“和”字很自然地把“水”与 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 “湿”字。用“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 前,而人的视觉、触觉、感觉也在这刹那间沟通。一字千金,令人拍案叫绝!柳, 是初春之柳,故抓住其新芽轻漾的风情,以“几丝碧”设问,更见摇曳多姿。“几 丝碧”串以“东风”,看似不经意写出,实则风格独创。它使人联想到柳枝丝丝 弄碧的景象,同时也点出了初春这一时令。初春,正是万物复苏,大地充满生机、 充满活力,人们心情快乐、惬意之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 诸舞咏”(钟嵘《诗品·序》) 词人在睹物思情“形诸舞咏”之际,天衣无缝地将爱春赞春的感情融入春景。美 景是由词人目之所见,心之所动写出来的,因此春景愈显得秀丽素淡,情怀也就 愈见得坦荡高雅。秀美的春色与舒畅的人意,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下片转入另外一个场景。过片意脉不断,“望极”二字,既联结上片,承“几丝 碧”;又带起下意,启“连翠陌”,同时在空间上作了延伸。词人顺着湖面望去, 湖的尽头有一条翠绿的长堤。他和友人的心情急切了,让双桨快划,向堤岸驶去。 “莫愁在何处? 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乐府诗集。莫愁乐》)呵,原来 词人们急着要去寻找那位善于歌谣的莫愁女子。”双桨急“正是词人们心里急的 外部表现。”莫愁“,这里泛指歌女。”莫愁“在哪里呢?”旗亭在、画桥侧“, 就在那漂亮的小桥边的酒楼中。结尾两句,暗用唐代诗人王之涣和诗友”旗亭画 壁“的故事,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有滋有 味。以景生情,意味深长,令人浮想联翩。字里行间,没有一点市井气,酸儒气 总的来说,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淡高雅的山水画,它充分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一起 畅游西湖的情景:棉絮般的云朵,洁净的湖水,宽阔的西湖,天水一体。一片白 茫茫中,装点着几丝青翠的柳叶,一道宛如绿带的长堤,一叶扁舟,遥遥指向画 桥、旗亭。高观国刻画春夭景色,却没有显示岀姹紫嫣红,莺飞蝶舞,写踏青也 没有大肆渲染,用墨十分节俭,但给人的印象却非常秀美。作者运用高超的写景 技巧显示了他那非凡的艺术魅力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2题。(17分) 17.(4分)(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 18.(2分)D 19.(3)C 20.(6分)
16、(4 分)“和”字很自然地把“水”与“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 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措词精当;“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 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传神地描绘出春天西湖水光云影给人带来的清新朗 润之感。 附录诗歌鉴赏 高观国的这首词十分生动贴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并藉以抒发了心中的畅 快感情,措词精当,给人以清新之感,全词写的委婉奇妙,人与周围的景物达到 了完美的统一,格调十分高雅。虽然全词短小,但写的情趣横生。 上片,词人选取早春季节司空见惯的景物:云、水、柳,抓住它们的各自特征加 以想象、挖掘。云,是水中之云,故抓住其色彩,写其洁白、纯净。水,是西湖 之水,故抓住其形态,突出其深远、浩渺。一个“和”字很自然地把“水”与 “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 “湿”字。用“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 前,而人的视觉、触觉、感觉也在这刹那间沟通。一字千金,令人拍案叫绝!柳, 是初春之柳,故抓住其新芽轻漾的风情,以“几丝碧”设问,更见摇曳多姿。“几 丝碧”串以“东风”,看似不经意写出,实则风格独创。它使人联想到柳枝丝丝 弄碧的景象,同时也点出了初春这一时令。初春,正是万物复苏,大地充满生机、 充满活力,人们心情快乐、惬意之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 诸舞咏”(钟嵘《诗品·序》)。 词人在睹物思情“形诸舞咏”之际,天衣无缝地将爱春赞春的感情融入春景。美 景是由词人目之所见,心之所动写出来的,因此春景愈显得秀丽素淡,情怀也就 愈见得坦荡高雅。秀美的春色与舒畅的人意,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下片转入另外一个场景。过片意脉不断,“望极”二字,既联结上片,承“几丝 碧”;又带起下意,启“连翠陌”,同时在空间上作了延伸。词人顺着湖面望去, 湖的尽头有一条翠绿的长堤。他和友人的心情急切了,让双桨快划,向堤岸驶去。 “莫愁在何处? 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乐府诗集。莫愁乐》)呵,原来 词人们急着要去寻找那位善于歌谣的莫愁女子。”双桨急“正是词人们心里急的 外部表现。”莫愁“,这里泛指歌女。”莫愁“在哪里呢?”旗亭在、画桥侧“, 就在那漂亮的小桥边的酒楼中。结尾两句,暗用唐代诗人王之涣和诗友”旗亭画 壁“的故事,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有滋有 味。以景生情,意味深长,令人浮想联翩。字里行间,没有一点市井气,酸儒气。 总的来说,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淡高雅的山水画,它充分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一起 畅游西湖的情景:棉絮般的云朵,洁净的湖水,宽阔的西湖,天水一体。一片白 茫茫中,装点着几丝青翠的柳叶,一道宛如绿带的长堤,一叶扁舟,遥遥指向画 桥、旗亭。高观国刻画春天景色,却没有显示出姹紫嫣红,莺飞蝶舞,写踏青也 没有大肆渲染,用墨十分节俭,但给人的印象却非常秀美。作者运用高超的写景 技巧显示了他那非凡的艺术魅力。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7-22 题。(17 分) 17.(4 分)(1)拘禁 (2)称赞(3)结果 (4)任命;赐与 18.(2 分)D 19.(3)C 20.(6 分)
(1)(2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 从来没有接受。(关键点:补主语、阿、固定格式“无所”) (2)(3分)(乐恢死后,为他)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 到十分悲痛。(关键点:定语后置、庶众、痛伤) 21.(2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 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提示:从前提和结果的关联 分析) 22.(2分)刚直不阿;忠心耿耿;勤奋好学。(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 参考译文 ①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 了他,准备把他杀了。乐恢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白天黑夜号哭。县令听 到这个消息,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 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 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査,其他弟子都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 惟独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矢志成为有名的儒生。性情廉洁正 直,孤高独立,那些品行不与自己相投合的人,即使尊贵也不肯与他们交往。信 阳侯暗中接近乐恢,多次送礼请乐恢,乐恢拒绝他,不予应答, ②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 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 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 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 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 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③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 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担任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 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 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 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 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 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 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 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政务,以此显示 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 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 没有得到朝廷回复
(1) (2 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 从来没有接受。(关键点:补主语、阿、固定格式“无所”) (2)(3 分) (乐恢死后,为他)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 到十分悲痛。(关键点:定语后置、庶众、痛伤) 21.(2 分)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 恢 以 意 不 得 行,乃 称 疾 乞骸 骨(提示:从前提和结果的关联 分析) 22.(2 分)刚直不阿;忠心耿耿;勤奋好学。(答对一个要点给 1 分) 参考译文: ①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 了他,准备把他杀了。乐恢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白天黑夜号哭。县令听 到这个消息,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 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 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都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 惟独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矢志成为有名的儒生。性情廉洁正 直,孤高独立,那些品行不与自己相投合的人,即使尊贵也不肯与他们交往。信 阳侯暗中接近乐恢,多次送礼请乐恢,乐恢拒绝他,不予应答。 ②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 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 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 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 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 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③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 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担任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 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 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 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 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 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 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 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政务,以此显示 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 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 没有得到朝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