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碑二中九年级十一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运用(23分) 1卷面书写。(3分)(卷面整洁1分;字迹清楚1分;书写美观1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①⑧每空1分回每空0.5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晖廪赚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②物是人事事怵。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③足蒸暑土气,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⑤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孴龜。(陆游《卜算子》) ⑦上碧音三國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盦歊λ勒元计。(范仲淹《渔家傲》) ⑨诗言志。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人采寨,喑罕发征夫”体会到将士们 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了抑君玉天下事,赢得监背 身后名”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九(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 的指导下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个 专栏。(13分) 3.专栏一:【看名人怎样读书】(4分) 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孟子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朱熹倡导:“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 等。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读书时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喧嚷,都要做到心 无旁务。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断章取意,养成习惯,才能在学习中独领风骚。 (1)栏目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给它注音。(2分) 风骚(Sao) 喧嚷(rang) (2)由于粗心,栏目中划线的两处各写错了一个字,请你改正。(2分) 心无旁务骛断章取意义 4.专栏二:【你说我说说读书】(3分)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 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 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 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 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1 高石碑二中九年级十一月月考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3 分) 1.卷面书写。(3 分)(卷面整洁 1 分;字迹清楚 1 分;书写美观 1 分)。 )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①--⑧每空 1 分⑨每空 0.5 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⑤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⑦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⑨诗言志。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体会到将士们 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九(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 的指导下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个 专栏。(13 分) 3.专栏一:【看名人怎样读书】(4 分) 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孟子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朱熹倡导:“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 等。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读书时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喧嚷,都要做到心 无旁务。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断章取意,养成习惯,才能在学习中独领风骚。 ⑴栏目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给它注音。(2 分) 风骚.(sāo) 喧嚷.(rǎng) ⑵由于粗心,栏目中划线的两处各写错了一个字,请你改正。(2 分) 心无旁务 骛 断章取意 义 4.专栏二:【你说我说说读书】(3 分)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 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 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 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 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观点(分),给出理由(2分)。理由合理即可。如(1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 所以贅成多读经典名著。(2)多读餽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 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 5.专栏三:【读图时代学读图】(3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 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 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畸形儿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画面上是一个左右雨边发育极不对称的畸形儿 左边高大,右边矮小。高大的是“生活水平”,矮小的 幾y不 是“文化水平"。 (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2分) 漫画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青少年生活水准不断提高 文化素养却跟不上来。 6.专栏四:【文化长廊一一名著大家读】(3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 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 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 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髙八尺,腰阔十围。手持 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鲁智深,从原著中可 以看出他是一个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的人(性格特点)。 、阅读理解(44分) 【古诗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報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何含义?词人借用典故来表达这一意思有何好 处?(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瑯样起用自 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2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观点(1 分),给出理由(2 分)。理由合理即可。如(1)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 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2)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 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 5.专栏三:【读图时代学读图】(3 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 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 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 分) 画面上是一个左右两边发育极不对称的畸形儿, 左边高大,右边矮小。高大的是“生活水平”,矮小的 是“文化水平”。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2 分) 漫画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青少年生活水准不断提高, 文化素养却跟不上来。 6.专栏四:【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3 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 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 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 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 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鲁智深,从原著中可 以看出他是一个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的人(性格特点)。 二、阅读理解 (44 分) 【古诗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 分)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何含义?词人借用典故来表达这一意思有何好 处?(2 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 己呢?(1 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 分)
【古文阅读】 (二)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第9-13题(1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9.解释带点字的意思。(2分)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故不错意也(通“措) 今吾以十倍之地(用) 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 0.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略 11.找出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3分) 而君递專人者,轻寡人与? 1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什么?(3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13.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3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16分) 那个孩子 朱萍 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 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 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 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 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 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 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如往常地炒菜,但毎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 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 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 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 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_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 个同学开始过藏不去后来就无y孩子本来也无听谓,但看到同学以略 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醪 大概是来自血缘 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 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 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 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
3 【古文阅读】 (二)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第 9—13 题(13 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9.解释带点字的意思。(2 分)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故不错.意也 (通“措) 今吾以.十倍之地 (用) 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 10.翻译下列句子。(2 分)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略 11.找出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3 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1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什么?(3 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13.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3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16分) 那个孩子 朱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 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 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 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 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 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 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 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 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 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 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 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 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 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 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 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 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
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 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i 縱组月 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 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 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 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 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 兑:"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 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 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ˉ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 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 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 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 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 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 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 家长说,食堂饭菜很 你干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 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 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 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 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 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 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 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 好伤心。 长大 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 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 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 乔夏百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舂天丟了》2003年4 月版有删改) 14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 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母亲嗓门很高的和邻居说话时,孩子嫌母亲粗鲁而发火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认识到应对父桌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 母亲担心狨子从床上掉下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 车回去后,孩子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15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 在下面。(2分) 獠于同学让父泉倒水这件事。 狨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導重来自他对父禀的尊重
4 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 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 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 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 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 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 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 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 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 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 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 4 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 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 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 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 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 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 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 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 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 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 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 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 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 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 年 4 月版有删改) 14.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 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母亲嗓门很高的和邻居说话时,孩子嫌母亲粗鲁而发火;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 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 车回去后,孩子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15.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 在下面。(2 分) 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这件事。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16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分) 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17.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任选一句)(2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暴的满足感。 18.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 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3分) 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幸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 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敌果 19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 在下面。(3分) 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 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3分) 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 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 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 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 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 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 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 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 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 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 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 荡气″不正是说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 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 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 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 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
5 16.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 分) 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17.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任选一句)(2 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18.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 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3 分) 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 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19.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 在下面。(3 分) 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 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3分) 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 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 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 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 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 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 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 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 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 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 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 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 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 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 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 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
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 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 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 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 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 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 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20.选文论述的观点是读书可以养气。 。(2分) 21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读书多,“薄发”指的是写出好文章 (2分) 22.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运用举例论证,从而证明“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 相同。”这 23.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 理由。(3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 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⑦、⑧。因为⑦④句名言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意义或肉涵,符合本文中心,可 以作药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而⑧③句所谈谂的是读书的方法以及要博览群韦, 并不符合本文所论述的中心。所以遽⑦④两句。 24.“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 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分) 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50分) 25.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 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 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 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地名
6 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 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 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 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 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 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 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20.选文论述的观点是读书可以养气。 。(2 分) 21.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读书多,“薄发”指的是写出好文章。 (2 分) 22.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 分) 运用举例论证,从而证明“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 不相同。”这一观点。 23.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 理由。(3 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 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①、④。因为①④句名言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意义或内涵,符合本文中心,可 以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而②③句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方法以及要博览群书, 并不符合本文所论述的中心。所以选择①④两句。 24.“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 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 分) 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50 分) 25.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 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 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 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 600;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地名
7
_□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