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综合性学习 (1)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邓中翰 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 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 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 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可是,在很多人眼 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 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 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 心得:搞科硏要有对科研的热爱。【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 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 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 无穷。【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 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 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 科技进步的成果。【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 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 坚实有力 (有删改) 【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③ 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 纤之父
2010 年中考试题汇编之综合性学习 (1) 2010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邓中翰 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 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 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 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可是,在很多人眼 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 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 ......。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 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 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 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 .....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 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 无穷。【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 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 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 科技进步的成果。【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 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 坚实有力。 (有删改) ------------------ 【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③ 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 纤之父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25个字)(2分) 19.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 成果的分享”。(3分) 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18.答案:创新的快乐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19.答案示例: 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创新的过程可以使人享受到因不 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创新成果的分享为大众创造了美好生活,这正是科硏工 作者最大的快乐。 20.答案:【甲】②【乙】③【丙】① 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不以人蔽已,不以己蔽人 ①“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主张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学术观点, 同时又主张客观看待自己的意见和学术观点,反对独断专行。这种态度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尤为重 ②不以人蔽己,可以解疑解蔽,推动认识的前进。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 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如此,科学亦然。普朗克教授虽然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但因为这 发现破坏了他一直虔诚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所以他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物理学理论因此停滞了 几十年。而25岁的爱因斯坦不以人蔽己,他赞赏普朗克的假设并向纵深探索研究,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 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他又锐意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事 实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与片面性。谁 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如果对别人的观点理论全盘接受,也许就会被错误见解 蒙蔽头脑而一错再错了。所以,只有具有不以人蔽己的精神,才能去鉴别前人认识的对错,才能在实践中 去认真考察,不断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③不以己蔽人,可以解放思想,让许多后进者创造出比前人更高的成就来。罗蒙洛索夫在德国留学时, 指出老师沃尔夫的一个论点有错,沃尔夫这位欧洲著名科学家,在自己学生的真知灼见面前,欣然认错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19.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 成果的分享”。(3 分) 答: 2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 分)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18.答案:创新的快乐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19.答案示例: 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创新的过程可以使人享受到因不 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创新成果的分享为大众创造了美好生活,这正是科研工 作者最大的快乐。 20.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2010 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①“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主张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学术观点, 同时又主张客观看待自己的意见和学术观点,反对独断专行。这种态度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尤为重 要。 ②不以人蔽己,可以解疑解蔽,推动认识的前进。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 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如此,科学亦然。普朗克教授虽然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但因为这一 发现破坏了他一直虔诚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所以他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物理学理论因此停滞了 几十年。而 25 岁的爱因斯坦不以人蔽己,他赞赏普朗克的假设并向纵深探索研究,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 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他又锐意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事 实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与片面性。谁 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如果对别人的观点理论全盘接受,也许就会被错误见解 蒙蔽头脑而一错再错了。所以,只有具有不以人蔽己的精神,才能去鉴别前人认识的对错,才能在实践中 去认真考察,不断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③不以己蔽人,可以解放思想,让许多后进者创造出比前人更高的成就来。罗蒙洛索夫在德国留学时, 指出老师沃尔夫的一个论点有错,沃尔夫这位欧洲著名科学家,在自己学生的真知灼见面前,欣然认错
并鼓励他写成论文在校刊上发表。应该说,罗蒙诺索夫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许多领 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被人称为“俄罗斯科学之父”,这与他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了像沃尔夫这样不以己蔽 人的前辈有关。正是在这些“不以己蔽人”的学者名家的引导下,更多的人才能推陈出新,获得了比前人 更高的成就 ④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不以人蔽己,敢于否定别人的错误认识,固然不容易,但是要想做 到不以己蔽人,勇于否定自己的错误见解,就显得更加困难些。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科学家,不仅具有 “不以人蔽己”的勇气,而且具有“不以己蔽人”的胸怀,科学因此而发展,社会因此而进步 ⑤科学的昌明,社会的进步,需要大力发扬“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的精神。 19.选文要阐明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答 20.第②段与第③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答 21.读罢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简要作答。(3分) (三)《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共7分) 19.“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1分) 0.示例:两段文字的指向性不一样。第②段侧重于阐述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意见和学术观点,从而 解疑解蔽,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第③段侧重于阐述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从而推陈出新, 获得比前人更高的成就。两段文字相互补充,使全文的论证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共3分。每点1 分) 21.答案:略。(共3分,交代启示1分,展开简要说明2分)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 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 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 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 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1.5米,宽40厘米
并鼓励他写成论文在校刊上发表。应该说,罗蒙诺索夫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许多领 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被人称为“俄罗斯科学之父”,这与他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了像沃尔夫这样不以己蔽 人的前辈有关。正是在这些“不以己蔽人”的学者名家的引导下,更多的人才能推陈出新,获得了比前人 更高的成就。 ④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不以人蔽己,敢于否定别人的错误认识,固然不容易,但是要想做 到不以己蔽人,勇于否定自己的错误见解,就显得更加困难些。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科学家,不仅具有 “不以人蔽己”的勇气,而且具有“不以己蔽人”的胸怀,科学因此而发展,社会因此而进步。 ⑤科学的昌明,社会的进步,需要大力发扬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的精神。 19.选文要阐明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 分) 答: 20.第○2 段与第○3 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3 分) 答: 21.读罢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简要作答。(3 分) 答: (三)《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共 7 分) 19.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1 分) 20.示例:两段文字的指向性不一样。第②段侧重于阐述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意见和学术观点,从而 解疑解蔽,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第③段侧重于阐述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从而推陈出新, 获得比前人更高的成就。两段文字相互补充,使全文的论证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共 3 分。每点 1 分) 21.答案:略。(共 3 分,交代启示 1 分,展开简要说明 2 分) 2010 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 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 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 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 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 l.5 米,宽 40 厘米。一
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 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 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 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 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 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 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 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亳无原则的妥协,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 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 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2009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有改动) 18.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4分) 19.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4分) 20.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4分) 21.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2.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4分) 18.“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 变,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
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 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 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 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 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 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 断了。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 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 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 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 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 2009 年 11 月 20 日《广州日报》,有改动) 18.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4 分) 19.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4 分) 20.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4 分) 21.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 分) 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22.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4 分) 18.“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 变,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19.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
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 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20.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 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 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21.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弯腰就如同 蝉蜕”,比喻“弯腰”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22. 示例:我从来就是一个莽撞之人,眼里夹不得沙子,对别人“侮辱”之事,非要争斗得你死我活方可罢休, 有一次,一个我经常看不惯的人口出狂言,侮辱我妈。我火冒三丈,提起凳子就像那人砸去,结果将那人 砸得鼻血长流。万幸的是,没有砸出大问题,现在想来就后怕,如果砸出大事来,后悔的一定是我。这件 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莽撞成分,我要改改自己了,要学会弯腰,训练自己的韧性,磨砺自己的好性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卢新宇 (1)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2)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 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 (3)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4)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 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 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 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5)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 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 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己,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 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 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6)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
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 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20.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 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 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 21.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弯腰就如同 蝉蜕”,比喻“弯腰”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22. 示例:我从来就是一个莽撞之人,眼里夹不得沙子,对别人“侮辱”之事,非要争斗得你死我活方可罢休。 有一次,一个我经常看不惯的人口出狂言,侮辱我妈。我火冒三丈,提起凳子就像那人砸去,结果将那人 砸得鼻血长流。万幸的是,没有砸出大问题,现在想来就后怕,如果砸出大事来,后悔的一定是我。这件 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莽撞成分,我要改改自己了,要学会弯腰,训练自己的韧性,磨砺自己的好性 格。 2010 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卢新宇 ⑴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⑵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 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 是”。 ⑶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⑷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 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 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 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⑸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 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 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 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 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⑹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
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 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 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 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 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 (8)“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 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 (9)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 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0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7.阅读第5.6段,简要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3分) 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9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9.比较第6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 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分) 10.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010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将兴趣进行到底 葛玲玲廖奎斗 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 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 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 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 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 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 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
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 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 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 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⑺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 语。 ⑻“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 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 颜? ⑼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 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⑽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7.阅读第 5.6 段,简要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3 分) 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 9 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4 分) 9.比较第 6 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 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 分) 10.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2010 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将兴趣进行到底 葛玲玲 廖奎斗 2010 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 岁那年 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 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 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 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 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 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 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
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 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 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 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 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 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 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 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 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 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 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 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 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兴趣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 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 入场券 飞船: 13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2分) 14.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 体会。(50字左右)(4分) 11“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 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12(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13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 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 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 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 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 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 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 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 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 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 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 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 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 年 3 月 10 日,有改动) 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2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 ...,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 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 分) 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2 分) 14.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 体会。(50 字左右)(4 分) 11 “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 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12 (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13 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14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 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 2010年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杂谈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 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 ②我们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 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 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 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 我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③我们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 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现,更是掀起了数字化阅 读的高潮。而有些人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对于电子书,首先不说 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 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 率性圈点。总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载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 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 ④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 以读书为本。”可见古 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 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 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那种以为买 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 界。因为阅读,你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 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根据2010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刘伟见《重构阅读信仰》改编) 1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阅读的?请简要回答。(3分) 12阅读第③段,说说阅读纸质图书有哪些好处?(3分) 13第④段中引用欧阳修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14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 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 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 2010 年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杂谈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 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 ②我们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 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 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 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 我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③我们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 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现,更是掀起了数字化阅 读的高潮。而有些人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对于电子书,首先不说 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 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 率性圈点。总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载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 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 ④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 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 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 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那种以为买 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 界。因为阅读,你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 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根据 2010 年 4 月 30 日《 人民日报》刘伟见《重构阅读信仰》改编) 11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阅读的?请简要回答。(3 分) 12 阅读第③ 段,说说阅读纸质图书有哪些好处?( 3 分) 13 第④段中引用欧阳修的话有什么作用?(2 分) 14 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4 分)
(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 11文章是从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和我们的 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三个方面来谈阅读的 12可以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可以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 13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 获取 2010年浙江东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0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 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 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 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 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 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 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 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 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 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 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二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一一地震发生后响彻 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 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 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 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一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 斗的崇高精神
(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 11 文章是从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和我们的 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三个方面来谈阅读的 12 可以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可以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 13 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 获取。 14 略。 2010 年浙江东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0 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 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 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 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 8 万多同胞遇难,数 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 为历经 30 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 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 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 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 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 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 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 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 个对口援建省市 10 万多名援 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 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 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 斗的崇高精神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 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 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 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 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査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 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 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 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 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 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 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 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 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 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2分) 15.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16.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13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14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15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16这是一个事实,举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或见证了 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淡竹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 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 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 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 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 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 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 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 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 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 发生后,军队 12 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 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 天后灾区 172 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 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 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 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4.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2 分) 15.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 分) 16.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 分) 13 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14 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15 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16 这是一个事实,举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或见证了 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0 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淡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