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酸碱平衡和酸碱瀹定法 教学目的:化学平衡是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掌握化学平衡及相关计算;了解缓冲作 用的原理相关讣算;掌握瞹碱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反应平衡常数,分布系数,质子平衡条件及[H]的近似计算,缓冲溶液的有 关计算,会配制缓冲溶液,滴定误差、滴定突跃、滴定可行性判据,一元弱酸、泥合酸体系 的滴定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H]的近似计算,缓冲容量的推导,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 和应用;对于不同体系[]计算的公式不同,关键是写出化学计量点产物的质子条件。 2.1概述 2.1.1酸碱平衡研究的内容 1.由投料组分的浓度和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浓度、活度或pH值 2.由p值和相关的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分布分数 3.由某些形式的浓度和投料组分的浓度测算相关的平衡常数 4.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 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 2.1.2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 1.代数法:代数法是最常用的,是教科书中主要介绍的方法。它的理论性强,适用广泛是其它各种方 法的基础。但代数法比较繁琐、冗长,计算过程复杂,有时甚至无求解,再者,它的直观性差,不易 用来讨论离子酸碱的全貌,这是它在教学中不利的一面。在酸碱平衡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pH值的 计算,分布分数(或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缓冲问题,滴定曲线,常数测定,离子强度计算等都主要 使用代数法2.图解法图解法是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方法,数和形的结合历来是数理科学领会复杂概念 和解决深奥问题的常规手段。 3.计算机方法计算机可以把我们从烦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并且它特别适合把公式转换为图形,有利 于数和形的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提高,这一方法肯定会成为分析化学各种计算的主要方法。不过,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教材还是以代数法和图解法作为主要内容 2.1.3离子的活度与平衡浓度 活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 a=yc y一离子i的活度系数c—平衡浓度 ☆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y=1☆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y=1 离子的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有库仑引力,因此 中心离子为异性离子所包围,使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减弱。减弱的程度用y来衡量,它与溶液中离子的 总浓度和离子的价态有关。 离子强度:=∑c22其中,c,2分别为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 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1 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教学目的:化学平衡是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掌握化学平衡及相关计算;了解缓冲作 用的原理相关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反应平衡常数,分布系数,质子平衡条件及[H+ ]的近似计算,缓冲溶液的有 关计算,会配制缓冲溶液,滴定误差、滴定突跃、滴定可行性判据,一元弱酸、混合酸体系 的滴定。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H+ ]的近似计算,缓冲容量的推导,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 和应用;对于不同体系[D]eq计算的公式不同,关键是写出化学计量点产物的质子条件。 2.1 概述 2.1.1 酸碱平衡研究的内容 1. 由投料组分的浓度和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浓度、活度或 pH 值 2. 由 pH 值和相关的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分布分数 3. 由某些形式的浓度和投料组分的浓度测算相关的平衡常数 4. 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 5. 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 2.1.2 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 1.代数法: 代数法是最常用的,是教科书中主要介绍的方法。它的理论性强,适用广泛是其它各种方 法的基础。但代数法比较繁琐、冗长,计算过程复杂,有时甚至无求解,再者,它的直观性差,不易 用来讨论离子酸碱的全貌,这是它在教学中不利的一面。在酸碱平衡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pH 值的 计算,分布分数(或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缓冲问题,滴定曲线,常数测定,离子强度计算等都主要 使用代数法 2.图解法 图解法是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方法,数和形的结合历来是数理科学领会复杂概念 和解决深奥问题的常规手段。 3.计算机方法 计算机可以把我们从烦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并且它特别适合把公式转换为图形,有利 于数和形的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提高,这一方法肯定会成为分析化学各种计算的主要方法。不过,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教材还是以代数法和图解法作为主要内容。 2.1.3 离子的活度与平衡浓度 活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 i i a c = i —离子 i 的活度系数 c —平衡浓度 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 i =1 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 i =1 离子的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有库仑引力,因此 中心离子为异性离子所包围,使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减弱。减弱的程度用 i 来衡量,它与溶液中离子的 总浓度和离子的价态有关。 离子强度: 1 2 2 i i i I c Z = 其中, , i i c Z 分别为溶液中第 I 种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 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Debye-Huckel公式:-lgy=0.512 (AB型电解质溶液I<0.1mol 1+Ba√7 1.B—常数25C时B=0.00328 2.a—离子体积常数,约等于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单位pm(1012m)(可查课本附录、P321) 3.L-溶液的离子强度 Debye-Huckel极限公式:-lg%=0512z27当离子强度较小时(通常 I<0.001mol·kg-1)<例2 2.1.4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一般是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定的,外推至I=0即为活度常数。查看手册时应注意。 以ABn为例,浓度常数:K=4"6y 41活度常数:≈ 浓度常数与活度常数的关系为 a"any""I4rBy"yB=yak中性分子ym aAmBn yAmBn [AmBn] yamEn 如弱酸的离解常数称为酸度常数:HA=H+Ac 活度常数:K 浓度常数:Aa°=hy [A y HA=K HA [H4 弱碱的离解常数称为碱度常数:A^+H2O=HA+OH THAJIOH- I 平衡常数一—滴定反应常数Kt 强酸滴定强碱:H+OH=H2O Kw-水的离子积常数 H‖OH 强碱滴定弱酸:HA+OH=A+H20 ]H]k。Ka是弱酸HA的解离常数 [HOH]四LoHH]K K 强酸滴定弱碱:H+A^=HA [HA]=Ka 2.2分布分数δ的计算 分布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某酸碱组分占总浓度的分数,以86表示 分析浓度:某物质在溶液中各种型体平衡浓度之和。用c表示。 平衡浓度:以[]表示。 元酸溶液以HAc为例:HAc=H+A总浓度c=[HAc]+[Ac]
2 Debye-Hückel 公式: 2 lg 0.512 1 i i I Z B a I − = + 。 (AB 型电解质溶液 I 2.1.4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一般是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定的,外推至 I=0 即为活度常数。查看手册时应注意。 以 A B m n 为例,浓度常数: [ ] [ ] [ ] m n c a m n A B K A B = 活度常数: m n A B a AmBn a a K a = 浓度常数与活度常数的关系为: [ ] [ ] 1 [ ] m n m n m n m n A B A B A B c m n c a a A B a AmBn AmBn m n AmBn AmBn a a A B K K K a A B = = = = 中性分子 = 如弱酸的离解常数称为酸度常数:HA = H― + Ac- 活度常数: H A a HA a a K a + − = 浓度常数: [ ][ ] 1 [ ] c HA H A a A H A H HA H A a a Ka K HA a + − − + − + + − = = = 弱碱的离解常数称为碱度常数: A - + H2O = HA + OH- [ ][ ] [ ] b HA OH K A − − = 平衡常数——滴定反应常数 Kt 强酸滴定强碱:H + + OH- = H2O 1 1 14 K K w 10 t H OH − = = = + − Kw -水的离子积常数 强碱滴定弱酸: HA + OH- = A- + H2O a t W A A H K K HA OH HA OH H K − − + − − + = = = Ka 是弱酸 HA 的解离常数 强酸滴定弱碱:H + + A- = HA 1 [ ] [ ][ ] b t a W HA K K K H A K − + − = = = 2.2 分布分数的计算 分布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某酸碱组分占总浓度的分数,以表示 分析浓度:某物质在溶液中各种型体平衡浓度之和。用 c 表示。 平衡浓度:以[ ]表示。一、一元酸溶液以 HAc 为例: HAc = H+ +Ac- 总浓度 c=[HAc]+[Ac- ]
THAc HAc c [HAc]+LAc-1 1+[Ac"/[HAc] 1+K,/H* [H*+K 同理有:δ 4[H]+K 显然:H4c 结论:只是L团的函数,知道p值即可求6,团BAc=6,c,[Ac-J=bC,这是求平衡浓度的一种途径 2.743.744.745.746.74 4.747 图2-1HAe和Ac的分布分数与溶 液pH值的关系 221一元弱碱N10δ=NHJ__OH [NH4] K OH]+K OHI+K 222二元酸溶液草酸H2C2O4=[H2C2041]+[HC204-]+Cc2042- H- H+「+KH++KK 3°H+kH1k K H+「+KH|+KK H, PO4] 2+K,K[H+]+K,K2K LH2PO4 J 0.75 [H·13+K。[H']2+K。K。 K 0 K. K [H]+KA[*J2+KK,LHJ+Ka, KK. [PO4-] pH 图2-2草酸三种形式的分布分数与pH的关系
3 0 [ ] [ ] 1 1 [ ] [ ] [ ] 1 [ ]/[ ] 1 /[ ] [ ] HAc a a HAc HAc H c HAc Ac Ac HAc K H H K + − − + + = = = = = = + + + + 同理有: 1 [ ] [ ] Ac a H H K − + + = = + 显然: 1 HAc AC + = − 结论:1只是[H + ]的函数,知道 pH 值即可求1,[HAc]=1c,[Ac - ]=0c,这是求平衡浓度的一种途径。 2.2.1 一元弱碱 NH3H2O 3 3 [ ] [ ] [ ] NH b NH OH c OH K − − = = + 4 4 [ ] [ ] b NH b NH K c OH K + + − = = + 2.2.2 二元酸溶液 草酸 H2C2O4 c= [H2 C2 O4 ]+[HC2 O4 -]+[C2 O4 2-] 2 2 4 1 1 2 2 0 H C O 2 a a a H H K H K K + + + = = + + 1 2 4 1 1 2 1 2 H H H a HC O a a a K K K K − + + + = = + + 1 2 2 2 4 1 1 2 2 2 H H a a C O a a a K K K K K − + + = = + + 0 4.74 7 14 HAc Ac-
2.2.3三元酸溶液 H3POA 2.3质子条件与pH的计算 2.3.1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物料平衡方程(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简称MBE) 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等于各有关形式平衡浓度之和。例:c(mol/1)的H3PO4溶 i l]MBE:[H3 PO4]+[ H2PO4 1+[ HPO42]+[ PO43-1=c 2.电荷平衡方程( Charge Balance Equation,简称CBE) 单位体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mol)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mol)。 例:写出CaCl2溶液的电荷平衡方程CBE:2Ca2++H+=C-]+[OH 3.质子条件(质子平衡方程 Proton Balance Equation,简称PBE) 在酸碱反应中,碱得到质子的量(mol)与酸失去质子的量(mol)相等。换句话说:溶液中得质子 失质子后产物的质子得失的量相等 列出质子条件的步骤: (1)选择参考水准;参考水准选择原则:通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2)将得质子的物质列于方程的一边,失质子的物质列于另一边 (3)以每种物质相对于参考水准的得(失)质子数作为系数。例1:cmo1·L-1的H2C3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1:参考水准为:H20和H2CO3 [H+=[HC03-]+2[c032-]+[oH 解2:参考水准为:H20和HCO [H++[HCO3]=[C032-]+H 解3:参考水准为:H20和CO3 [H+]+2[HCO3]+[HCO3]=[O 例2:cml/L的NH4H2PO4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NH4+、HPO4、H0为参考水准PBE:[r+]+[H3PO4=N3+[HPO121+2[Po43]+[OHr 例3:浓度为c(mol·L-1)的NaOH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解:以H20为参考水准PBE:[H+]=[oH] 注意:质子条件均有[H+]和[OH],而无参考水准项。 2.3.2pH的计算 1.强酸(强碱)溶液的pH 计算很简单,但是当浓度很稀时,要考虑由水离解出来的H。H2SO4第二步电离为弱酸电离。 元弱酸(弱碱)溶液的pH 弱酸HA浓度为c(molL1),解离常数Ka,参考水准为HA和H2O,质子条件[H]=[A-]+[OH] HA溶液中存在两个解离平衡
4 2.2.3 三元酸溶液 H3PO4 2.3 质子条件与 pH 的计算 2.3.1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 物料平衡方程(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简称 MBE) 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等于各有关形式平衡浓度之和。例:c(mol/l)的 H3 PO4 溶 液的 MBE:[H3 PO4 ]+[ H2 PO4 -]+[ HPO4 2-]+[ PO4 3-]=c 2. 电荷平衡方程(Charge Balance Equation,简称 CBE) 单位体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mol)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mol)。 例:写出 CaCl2 溶液的电荷平衡方程 CBE:2[Ca2+]+[H+]= [Cl- ]+[OH- ] 3.质子条件(质子平衡方程 Proton Balance Equation,简称 PBE) 在酸碱反应中,碱得到质子的量(mol)与酸失去质子的量(mol)相等。 换句话说:溶液中得质子 失质子后产物的质子得失的量相等。 列出质子条件的步骤: (1)选择参考水准; 参考水准选择原则:通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2)将得质子的物质列于方程的一边,失质子的物质列于另一边; (3)以每种物质相对于参考水准的得(失)质子数作为系数。例 1:c mol·L -1 的 H2 CO3 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 1 :参考水准为: H2 O 和 H2 CO3 [H+]= [HCO3 -]+ 2[CO3 2-]+[OH-] 解 2:参考水准为: H2 O 和 HCO3 - [H+]+[H2CO3]=[CO3 2-]+[OH-] 解 3:参考水准为: H2 O 和 CO3 2- [H+]+2[H2CO3]+[HCO3 -]=[OH-] 例 2: c mol/L 的 NH4 H2 PO4 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 :NH4 +、H2PO4 -、H2O 为参考水准 PBE:[H+]+[H3 PO4 ]=[NH3 ]+[HPO4 2-]+2[PO4 3-]+[OH-] 例 3:浓度为 c(mol·L -1)的 NaOH 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解:以 H2O 为参考水准 PBE:[H+]=[OH-]-c 注意:质子条件均有[H+ ]和[OH- ],而无参考水准项。 2.3.2 pH 的计算 1.强酸(强碱)溶液的 pH 计算很简单,但是当浓度很稀时,要考虑由水离解出来的 H +。H2SO4 第二步电离为弱酸电离。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 pH 弱酸 HA 浓度为 c(mol.L-1),解离常数 Ka,参考水准为 HA 和 H2O,质子条件[H+] = [A-] + [OH-] HA 溶液中存在两个解离平衡:
HA、H+A-→ KHA H,O=H++OH→O [H] K|H410 [H] [H]=√KH小+Km 将4与OH代入质子条件:(D)20(按不大于5的误差算)上式简化为[H]=√团又 知[HFcr=-0.那么[n]=√k(e-)解方程得[H] 4K。C 当Kac≥Kw,且/a2500时,[H]=√c 一元溶液的(1.)当Ac2r(按不大于的误差算)[oH]=k=k(-[oH (2.当c2n,且c/2500时[O]=√Rc 3.多元弱酸(弱碱)溶液的pH 二元弱酸(HB)溶液[H]精确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与一元弱酸类似 先列质子条件:[H]=[HB]+2[B2]+[OH],将有关形式用解离常数和c、[H]表示,代入质子条件后解方 程求解[H]。二元弱酸溶液[H]精确计算公式为: H·]4+K。[H+13+(K4 a1-a2 Kac-K、)[H]2-(K。K, 2K,K4c)[H·]-K。KK 2K 2K (1)当Aa1C≥20Km,且 005时,此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即 [H]=√k4(=-V 近似式 2K 2K 当Ha1C220W,且 005,且>500时, c一最简式 4.弱酸混合溶液的pH值 如c4(molL-1)HA+cm(molL-1)mB,质子条件为:[y=[A]+[B-]+[OH](参考水准HA,mB,H20, KuHA KuB K 根据平衡关系有:H|= (1)弱酸溶液忽略[OH],则 H KuHA KulHB 即[H]=√km[H4+kmlB 当两弱酸较弱时,[M]A:[m]=cB,[H]=√Bcm+kmcm 5
5 将[A]与[OH- ]代入质子条件:(1)Kac20KW(按不大于 5%的误差算),上式简化为 H K HA a + = 又 知[HA]= c-[A]=c-[H+ ],那么 H K c H a ( [ ]) + + = − 解方程得 2 4 2 K K K c a a a H + − + + = 当 Kac Kw,且 c/Ka 500 时, H K ca + = 一元弱碱溶液的 pH(1).当 Kbc20KW(按不大于 5%的误差算) OH K A K c OH b b ( ) − − − = = − (2).当 Kbc20KW,且 c/Kb 500 时, OH K cb − = 3. 多元弱酸(弱碱)溶液的 pH 二元弱酸(H2B)溶液[H+ ]精确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与一元弱酸类似: 先列质子条件:[H+ ]=[HB- ]+2[B2- ]+[OH- ],将有关形式用解离常数和 c、[H+ ]表示,代入质子条件后解方 程求解[H+ ]。二元弱酸溶液[H+ ]精确计算公式为: (1)当 Ka1c20KW,且 2 2 1 2 2 0.05 a a a K K H cK + 时,此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即 ( ) 1 [ ] H K c H a + + = − ——————近似式 当 Ka1c20KW,且 2 2 1 2 2 0.05 a a a K K H cK + ,且 1 500 a c K 时, 1 H K c a + = —最简式 4.弱酸混合溶液的 pH 值 如 cHA(molL -1)HA+cHB(molL -1 )HB,质子条件为:[H+]=[A-]+[B-]+[OH-](参考水准 HA,HB,H2O, 根据平衡关系有: HA HB W K HA K HB K H H H H + + + + = + + (1)弱酸溶液忽略[OH-],则 K HA K HB HA HB H H H + + + = + ,即 [ ] [ ] H K HA K HB HA HB + = + 当两弱酸较弱时,[HA]cHA;[HB]cHB, H K c K c HA HA HB HA + = + - HA H A + + H O H OH- 2 = + + Ka HA H A → = + − + − → = H K HA A a [ ] 10 14 + − − → = H OH [ ] 10 14 + − + + = + H H K HA H a H K HA K a W + = +
如果有,Kmm>kmCm,[H]=√mcm5、两性物质溶液的pH两性物质即起酸的作用,又起碱 的作用,常见有酸式盐和弱酸弱碱盐 较重要的两性物质有多元酸的酸式盐(如HO3、HPO42-),弱酸弱碱盐(NH4Ac,(N41)2C03)等 (1)酸式盐 以NaHA为例,浓度为c(mol/L),其质子条件为: [时y+[H24]=[A2+[oH](参考水准HA,B20),即[H+=A2-]+[oHr]-[24 Ka lHa Kr lh*lha 将解离平衡关系代入质子条件式得:HF+ K 整理得,[H]=~a(k[Br]+Km通常H的解离倾向较小,所以[H门1 HA Ka(Ka, c+Kw) KK.c a.精确式可简化为[H]= b.当C20m时,[H] 一一近似式 K. +c 当和a2C)2O且c)20a1时,H+=、KK一一最简式(常用) a ka c+ kw) b.当a2x20an时,H= 近似式 (2)弱酸弱碱盐的pa.酸碱组成比为1:1的弱酸弱碱盐,其计算公式完全同酸式盐。b.酸碱组成比 不为1:1的弱酸弱碱盐,较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写出质子条件进行简化计算。以 HCOONH4为例说明, HCO的解离常数为Ka(相当于酸式盐的Ka1),NH4的解离常数为Ka(Kw/Kb)(相当于酸式盐的Ka2)12。 (3)两性物质 分析化学中缓冲溶液的用途有 1.控制溶液的pH的缓冲溶液: 2.测量溶液p时用作参考标准,即标准缓冲溶液(如校正pH计用)。 251缓冲溶液叫H的计算BA=+ Ac-K HLA)(H/=k[H [HAI oH=pK, +Ig 6
6 如果有,K c K c HA HA HB HB , H K c HA HA + = 5、两性物质溶液的 pH 两性物质即起酸的作用,又起碱 的作用,常见有酸式盐和弱酸弱碱盐。 较重要的两性物质有多元酸的酸式盐(如 HCO3 -、HPO4 2-),弱酸弱碱盐(NH4Ac,(NH4)2CO3)等。 (1)酸式盐 以 NaHA 为例,浓度为 c(mol/L),其质子条件为: [H+]+[H2 A]=[A2-]+[OH-](参考水准 HA-,H2O),即[H+]=[A2-]+[OH-]-[H2 A] 将解离平衡关系代入质子条件式得: 2 1 a W a K HA H HA K H H H K − + − + + + = + − 整理得, 1 2 1 K K HA KW a a H K HA a − + − + = + 通常 HA-的解离倾向较小,所以[HA-]c , a. 精确式可简化为 ( ) 1 2 1 a a W a K K c K H K c + + = + b.当 Ka2 c>20KW 时, 1 2 1 a a a K K c H K c + = + ——近似式 当 Ka2 c>20KW 且 c>20Ka1 时, 1 2 H K K a a + = ――最简式(常用) b. 当 Ka2 c20Ka1 时, ( ) 1 2 K K c K a a W H c + + = ——近似式 (2)弱酸弱碱盐的 pH a.酸碱组成比为 1:1 的弱酸弱碱盐,其计算公式完全同酸式盐。 b.酸碱组成比 不为 1:1 的弱酸弱碱盐,较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写出质子条件进行简化计算。 以 HCOONH4 为例说明, HCOOH 的解离常数为 Ka(相当于酸式盐的 Ka1),NH4 +的解离常数为 Ka(KW/Kb)(相当于酸式盐的 Ka2) 2.4 对数图解法(自学) 2.5 酸碱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对溶液的酸度起稳定作用的溶液。 (1)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2)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的酸或碱;(3)溶液稍加稀释。 组成:(1)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HAc-Ac-;浓度较大的弱碱及其共轭酸,NH3-NH4 +。 (2)强酸强碱溶液 pH12。 (3)两性物质。 分析化学中缓冲溶液的用途有: 1. 控制溶液的 pH 的缓冲溶液; 2.测量溶液 pH 时用作参考标准,即标准缓冲溶液(如校正 pH 计用)。 2.5.1 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 HA = H― + Ac- [ ][ ] [ ] ,[ ] [ ] [ ] a a H A K HA K H HA A + − + − = = lg a A pH pK HA = +
近似认为HA、A的平衡浓度为其初始浓度cHA、Cf,那么pH=pK+1g标准缓冲溶液的p通常用 精确的实验测定,再以理论计算核对。理论计算必须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p58.pH=pK+lg 2.5.2缓冲指数 (1)定义:B= dcdc dch B与pH的关系一p61,图2-7 dpH dphdph ()意义:使LL溶液的pH值增加(或减少)dpH单位时所需强碱(或强酸)dcmo1(3)β越大,溶液的缓冲 能力也越大。1.缓冲指数公式的推导 (1)书上推导:(设HA-A体系,HA-A的总浓度为ca,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强碱(NaOH)使其浓度为cb,溶液 的质子条件式(以HA、H20为参考水准)为:[m+]=[A-]+[OH]-cb) (2)为简单起见,在cm中加入c,[A]=c,HA=cmC,则pH=pka+lg dph=d(In 2.303cm-Cb2.303 (dInc, - In(cHA -Ch)) 1 dcb 1 dch CHA-CB +cs dc 2303c2.303cA-c2.303cn(cm-cn) 女D=2309(cm-c)21HA=2303-cm B δc61C=230360CH C 0时,β有极值, d[2.3036(1--)cml ds 303(1-8)-o1cm=0 δ=64=0.5,[HA]:[A]=1:1,pH-pK时,β有极值。 论,d2B 2.303cm(0-2)<0,∴β有极大值。 am=2.303、\m=076c=0.58cm 22 C4=0.01molL时,Bma=0.576×001=58×10°mol/L βmax的几点说明:a.当缓冲溶液分析浓度越大,βmax越大 b.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比为1:1时弱酸与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最大 c.当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偏离1:1时,缓冲能力相应减小,如为1:10时,B=0.19cm4 2.5.3缓冲容量1.缓冲容量:1升溶液中可能引起的强酸强碱的量:AC=-△Ca=mApH 实际计算时:c=[A]=cmbr,A=CB·△6=cm( K K K+10
7 近似认为 HA、A -的平衡浓度为其初始浓度 cHA 、cA - ,那么 lg A a HA c pH pK c = + 标准缓冲溶液的 pH 通常用 精确的实验测定,再以理论计算核对。理论计算必须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p58. lg A a HA a pH pK a = + 2.5.2 缓冲指数 (1)定义: a b dc dc dc dpH dpH dpH = = − = 与 pH 的关系-p61,图 2-7 (2)意义:使 1L 溶液的 pH 值增加(或减少)dpH 单位时所需强碱(或强酸)dc mol(3)越大,溶液的缓冲 能力也越大。1.缓冲指数公式的推导 (1)书上推导:(设 HA-A 体系,HA-A 的总浓度为 ca,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强碱(NaOH)使其浓度为 cb,溶液 的质子条件式(以 HA、H2 O 为参考水准)为:[H+]= [A-] + [OH-] –cb) (2) 为简单起见,在 cHA 中加入 cb,[A_ ]=cb,[HA]=cHA-cb ,则 lg b HA b c pH pKa c c = + − 1 1 ( ln ) ( ln ln( )) 2.303 2.303 1 1 1 2.303 2.303 2.303 ( ) ( ) [ ][ ] 2.303 2.303 2.303 2.303 b b HA b HA b b b HA b b b b HA b b HA b b b HA b A HA HA HA A HA HA HA HA HA c dpH d d c d c c c c dc dc c c c dc c c c c c c dc c c c A HA c c c dpH c c c − − − = = − − − − + = + = − − − = = = = = 讨 论: 2 2 max [2.303 (1 ) ] 0 0 2.303[(1 ) ] 0 0.5 2.303 (0 2) 0 1 1 2.303 0.576 0.58 2 2 A A HA A A HA A A A HA HA A HA HA HA d d c c d d d c d c c c − − − − − − − − − = = − − = = = = − = = - a 时, 有极值, , , [HA]:[A ]=1:1, pH=pK 时, 有极值。 , 有极大值。 = HA c =0.01mol/L 时, 3 max 0.576 0.01 5.8 10 / mol L − = = max 的几点说明:a.当缓冲溶液分析浓度越大, max 越大; b.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比为 1:1 时弱酸与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最大; c.当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偏离 1:1 时,缓冲能力相应减小,如为 1:10 时,=0.19 HA c A 2.5.3 缓冲容量 1.缓冲容量:1 升溶液中可能引起的强酸强碱的量: 1 2 pH b a pH = − = c c dpH HA HA HA 2 1 , ( ) 10 10 a a b b A A pH pH a a K K c c K K − − − − − + + 实际计算时: = - [A ]=c =c =c
2.缓冲范围 1.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pKa±1个p单位。 2.二元弱酸及其共轭碱:当△pKa>2.6时,为两段缓冲溶液pKa1±1,pKa2±1:即H2A/HA,HA/A2 △pKa<2.6时,缓冲范围为:pKa1-1至pKa2+1 缓冲溶液的配制: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册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1.缓冲溶液对测量过程应没有干扰 2.所需控制的p应在缓冲范围之内,如果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pKa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pH 致,即pKa≈p 3.缓冲溶液应有足够大的缓冲指数,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4.缓冲物质应廉价易得,避免污染。缓冲溶 液pH的计算 2.6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一种物质,它能在计量点附近发生颜色变化而终止滴定 2.6.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这种物质多数是多元有机弱酸或弱碱,在计量点附近发生型体或组成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colorl color2 甲基橙(双色指示剂)红色 黄色(3.14.4) 酚酞(单色指示剂) 无色 红色(8.0°9.6)K。=[Hm 那么[hn1Ka HInh 变色范围讨论:0当21时,只能观察出碱式的(Im)颜色 E时,只能观察出酸式(HIn) 的颜色。(3)当≤10时,指示剂呈混合色,在此范围溶液对应的PH值为:pKHm1至pKHn+1。将 pH=pKHn+1称为指示剂理论变色的pH范围,简称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将pH=pkm称为指示剂的理论 变色点。 注意: 1某一具体的指示剂变色范围是通过实验测得的;2实测值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出入。(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 灵敏度不同,如甲基橙,黄中有1/10的红色即可看到红,红中有1/3的黄才能看到黄)例如:甲基橙的理 论变色范围为24-44,而实测变色范围是3.1-44(也有人报道为2.94.3)。 3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色、碱式色以及其pKHn可查附录表6。2.专属性(特殊)指示剂 指示剂与滴定剂形成一种有色物质,在化学计量点之后滴定剂极少过量时显现颜色而终止滴定。 淀粉与I2形成深蓝色物质 对指示剂的要求:变色灵敏,迅速,可逆,本身稳定。 2.6.2指示剂的用量 双色指示剂:色调深,变色不明显,消耗滴定剂
8 2.缓冲范围 1.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pKa1 个 pH 单位。 2. 二元弱酸及其共轭碱:当pKa>2.6 时,为两段缓冲溶液 pKa11,pKa21;即 H2A/HA- ,HA- /A2- pKa 2.6 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一种物质,它能在计量点附近发生颜色变化而终止滴定。 2.6.1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这种物质多数是多元有机弱酸或弱碱,在计量点附近发生型体或组成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HIn = In- + H+ color1 color2 甲基橙( 双色指示剂 ) 红色 黄色 (3.1~4.4) 酚酞(单色指示剂) 无色 红色 (8.0~9.6) a H In K HIn + − = , 那么 a In K HIn H − + = 变色范围讨论: (1). 10 In HIn − 当 时, 只能观察出碱式的(In-)颜色; 1 (2). 10 In HIn − 当 时, 只能观察出酸式(HIn) 的颜色。 1 (3). 10 10 In HIn − 当 时, 指示剂呈混合色,在此范围溶液对应的pH值为:pKHIn-1 至pKHIn+1。将 pH=pKHIn±1 称为指示剂理论变色的 pH 范围,简称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将 pH= pKHIn 称为指示剂的理论 变色点。 注意: 1.某一具体的指示剂变色范围是通过实验测得的;2.实测值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出入。(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 灵敏度不同,如甲基橙,黄中有 1/10 的红色即可看到红,红中有 1/3 的黄才能看到黄) 例如:甲基橙的理 论变色范围为 2.4-4.4,而实测变色范围是 3.1-4.4(也有人报道为 2.9-4.3)。 3.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色、碱式色以及其 pKHIn 可查附录表 6。2.专属性(特殊)指示剂 指示剂与滴定剂形成一种有色物质,在化学计量点之后滴定剂极少过量时显现颜色而终止滴定。 淀粉与 I2 形成深蓝色物质。 对指示剂的要求:变色灵敏,迅速,可逆,本身稳定。 2.6.2 指示剂的用量 双色指示剂:色调深,变色不明显,消耗滴定剂
单色指示剂:酚酞mH]c0 (H1=schm)c大,田大,pH小 [ I Ex:50-100m1溶液,加2-3d0.1%酚酞,pH=9变色,加10d0.1%酚酞,pH=8变色 滴定分析中,作平行实验时,每份试样滴加指示剂应控制一样,且以量少为佳。 2.6.3离子强度的影响1.盐类存在(1)影响I,Kmn,Ka,从而使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发生改变 (2)吸收光,影响色调:(3)吸附指示剂,影响吸附层的组成 2.离子强度增大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变小。可推导出,理论变色点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pH=p0-0.5z2 3.温度常数Kn,Ka等受温度影响。滴定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 18°C时,M.0.:3.1-4.4,P.P:8.2-9.8100°C,M.0.:2.8-3.7,P.P:8.0-9.2 4.溶剂指示剂多用乙醇配制,加至被测溶液后,溶解度变小,终点拖后,变色不灵敏,称僵化现象,加 热,加乙醇改进。 5.酸度指示剂是多元酸,不同的型体有不同的颜色,通过控制酸度呈现所需要的颜色 26.4混合指示剂 有时需要变色范围很小的指示剂,则用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可以是二种指示剂或一种 指示剂与一种染料的混合物 酸色碱色变色点 酸色碱色变色点溴甲酚 绿(pKa=4.9)黄色兰色绿色 甲基橙红色黄色橙色 甲基红(pKa=5.2)红色黄色橙色 靛蓝磺酸钠(惰性染料)兰色 混合色 橙色绿色无色 混合后 紫色绿色灰色 2.7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適定曲线是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随滴定剂加入量之间(滴定分数)的关系曲线。pH-滴定分数2.7.1 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NaOH vS HCl)酸碱反应:H+OH=H2O 滴定分数:a=n=1(1)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的值:[F=(2)化学计 量点时的p值,p.003)化学计量点后的p值:[OH]=m- Example:画出0.100o的 NaOH滴定20m10.1000m01/1的HCl的滴定曲线。(1)滴定前:p=1g0.1000=1.00a=0.000(2)加入 19.98m1NaOH[H” 20.00-1998)×0.1000 5.0×10 H=430a=0.999 20.00+1998 (3)化学计量点pH=7.00a=1.000(4)加入20.02m1NaOH,过量0.02m1NaOH [OH]=0100×002 50×10°JH1=2.0×100,pH=970 40.02 a=1.001。见书上p67,表2-2,滴定曲线:图2-8,图2
9 单色指示剂:酚酞 0 min 0 min ( [ ] ) [ ] [ ] a a In K c K c In H HIn c c H In − − + + − − = = = − c 大,[H+ ]大,pH 小。 Ex:50-100ml 溶液,加 2-3d 0.1%酚酞,pH =9 变色,加 10d 0.1%酚酞, pH=8 变色 滴定分析中,作平行实验时,每份试样滴加指示剂应控制一样,且以量少为佳。 2.6.3 离子强度的影响 1.盐类存在 (1)影响 I,KHIn,Ka,从而使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发生改变; (2)吸收光,影响色调;(3)吸附指示剂,影响吸附层的组成。 2.离子强度增大 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变小。可推导出,理论变色点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0 2 0.5 a pH pK Z I = − 3.温度 常数 KHIn,Ka 等受温度影响。滴定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 18C 时,M.O.: 3.1-4.4, P.P: 8.2-9.8 100C, M.O.: 2.8-3.7, P.P: 8.0-9.2 4.溶剂 指示剂多用乙醇配制,加至被测溶液后,溶解度变小,终点拖后,变色不灵敏,称僵化现象,加 热,加乙醇改进。 5.酸度 指示剂是多元酸,不同的型体有不同的颜色,通过控制酸度呈现所需要的颜色。 2.6.4 混合指示剂 有时需要变色范围很小的指示剂,则用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可以是二种指示剂或一种 指示剂与一种染料的混合物。 酸色 碱色 变色点 酸色 碱色 变色点溴甲酚 绿(pKa=4.9)黄色 兰色 绿色 甲基橙 红色 黄色 橙色 甲基红(pKa=5.2) 红色 黄色 橙色 靛蓝磺酸钠(惰性染料) 兰色 混合色 橙色 绿色 无色 混合后 紫色 绿色 灰色 2.7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是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值随滴定剂加入量之间(滴定分数)的关系曲线。pH滴定分数 2.7.1 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NaOH vs HCl)酸碱反应: H+ + OH- = H2O 滴定分数: t b d HCl n c a n c = = (1)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的 pH 值: HCl NaOH total n n H V + − = (2)化学计 量点时的 pH 值,pH=7.00(3)化学计量点后的 pH 值: NaOH HCl total n n OH V − − = Example:画出 0.1000mol/l 的 NaOH 滴定 20ml 0.1000mol/l 的 HCl 的滴定曲线。(1)滴定前:pH =-lg0.1000=1.00 a=0.000(2) 加入 19.98ml NaOH ( ) 5 20.00 19.98 0.1000 [ ] 5.0 10 4.30 20.00 19.98 H pH + − − = = = + , a=0.999 (3)化学计量点 pH =7.00 a=1.000(4)加入 20.02ml NaOH,过量 0.02ml NaOH - 5 10 0.02 OH 0.1000 5.0 10 [ ] 2.0 10 9.70 40.02 H pH − + − = = = = , , a=1.001。 见书上 p67,表 2-2,滴定曲线:图 2-8,图 2-9
强酸滴定强碱( Ha vs NaOH) 滴定曲线的分析: 滴定突跃范围:定义a在0.999~1.001之间时溶液pH值的变 化范围。被测物质的浓度越大,突跃范围愈大。 bask somple c增加10倍,滴定突跃范围增加2个p单位。 指示剂的选择:就是以酸碱滴定的pH滴定突跃范围为主要依 据的,只要在突跃范围内发生变色的指示剂(终点误差均小于 addi sample ±0.1%),都可作为该滴定分析的指示剂。指示剂的pKa在突 跃范围内。 2.7.2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NaoH VS HA) 滴定反应:HA+OH→H2O+A 被滴定溶液的pH同样可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滴定曲线见p69,图2-10。滴定前:实际是一元弱酸溶液 pH的计算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溶液是HA-NaA组成的缓冲溶液 化学计量点:溶液由NaA组成,pH由A弱碱溶液决定。 化学计量点后:溶液由NaOH-NaA组成,A较弱,溶液pH由过量NaOH决定。滴定曲线分析 (1)研究表明,酸越弱,突跃范围愈小 (2)要求弱酸的kac108时,终点误差才会小于0.2% 273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OH+H3P4=H2PO4+20第一个化学计量点OH+H2PO4=HPO42-+20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OH+HPO42-=PO43-+120 第三个化学计量点 判断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有两个条件 (1)cKa少108,保证第一级电离的能准确滴定 (2)相邻两级Ka比值大于105,保证第二级电离的时对第一步滴定无影响的条件。(3)混合酸的滴定同 多元酸。滴定的可行性判据: 指示剂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点(pKa)在滴定突跃范围内:颜色变化明显;不干扰测定 28终点误差 滴定误差: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E1) E=5mm,与,pD联系,E=0o=10 281强碱滴定强酸 E OH12-[rL2_10-10 10- (K)2can√k
10 强酸滴定强碱(HCl vs NaOH ) 2.7.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NaOH vs HA) 滴定反应: HA OH H O A 2 − − + → + 被滴定溶液的 pH 同样可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滴定曲线见 p69,图 2-10。滴定前:实际是一元弱酸溶液 pH 的计算。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溶液是 HA-NaA 组成的缓冲溶液 。 化学计量点:溶液由 NaA 组成,pH 由 A 弱碱溶液决定。 化学计量点后:溶液由 NaOH-NaA 组成,A 较弱,溶液 pH 由过量 NaOH 决定。滴定曲线分析: (1)研究表明,酸越弱,突跃范围愈小 (2)要求弱酸的 Ka c>10-8 时,终点误差才会小于 0.2%。 2.7.3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OH-+ H3 PO4 =H2 PO4 -+H2 0 第一个化学计量点 OH-+ H2 PO4 -=HPO4 2-+H2 O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 OH-+ HPO4 2-=PO4 3-+H2 O 第三个化学计量点 判断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有两个条件: (1)cKa1 >10-8,,保证第一级电离的 H +能准确滴定。 (2)相邻两级 Ka 比值大于 105,保证第二级电离的 H +对第一步滴定无影响的条件。(3)混合酸的滴定同 多元酸。滴定的可行性判据: 指示剂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点(pKa)在滴定突跃范围内;颜色变化明显;不干扰测定; 2.8 终点误差 滴定误差: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Et) , , , , (10 10 ) , pT pD pT pD T ep D ep t t D ep D ep c c E E c c − − − − = = sp [D] 与 , 联系, 2.8.1 强碱滴定强酸 1/ 2 1 [ ] [ ] 10 10 10 10 ( ) pH pH pH pH ep ep t ep ep HX t HX W OH H E c K c K − + − − − − − − = = = 滴定曲线的分析: 滴定突跃范围:定义 a 在 0.9991.001 之间时溶液 pH 值的变 化范围。被测物质的浓度越大,突跃范围愈大。 c 增加 10 倍,滴定突跃范围增加 2 个 pH 单位。 指示剂的选择:就是以酸碱滴定的 pH 滴定突跃范围为主要依 据的,只要在突跃范围内发生变色的指示剂(终点误差均小于 ±0.1% ),都可作为该滴定分析的指示剂。指示剂的 pKa 在突 跃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