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购物的概念已今非昔比。几年前必须攒钱才能更新衣服,而今花上很少的钱就可以购买 最时髦的衣服。这就是“快速时尚” 个由大型连锁商场成功引入市场的概念。领导这 种穿衣新方式的连锁商场变成了消费者的天堂,人们可以尽情挑选。一季过后,我们可以不 假思索地把便宜的衣服随手丢弃,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喜爱这个概念。 但是,环境要为这种使用和丢弃的方式付出高昂代价。这种新型“快速时尚”服装是导 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此外,加工服装需要大量水、能源和化学品 从环保的角度看,有些纺织品带来了一场灾难。例如,全世界使用的近30%的杀虫剂都 要归咎于棉花。此外,棉花的种植和生长需要大量水,这给地球上某些地区造成了真正的灾 难。 剑桥大学的研究指出:“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人们不仅出于需要购买服装和纺织品, 还出于对时尚的追求,这说明衣服在其自然寿命结東之前就被更换了。”在中国和印度等 地,随处可见的便宜衣服已逐渐代替了二手服装,成为主要的穿衣方式。因此人们对“快速 时尚”的需求增加了,对用于制造衣服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很多人已养成回 收罐头、瓶子和报纸的习惯,却普遍将旧衣服随手扔进垃圾堆。问题在于制造商和消费者都 不理解购买衣服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情况一直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设计师意识到全球 变暖,因而钟情于环保时尚。他们的衣服是用有机原料制成的,例如没有使用过杀虫剂的棉 布和从塑料瓶中提取的可回收原料,而这些原料没有使用化学产品,将来也无须漂白或染色 魅力并不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背道而驰。穿上使用植物纤维制作的衣服也可以显得有 趣、优雅、酷而性感。引领这场新兴的环保时尚运动的设计师之一是琳达·劳德米尔克。她 在环保奢华的服装和配饰中所使用的线是以持续的方式从异域植物中提取的材料制成的,例 如竹子、海藻、大豆和一种类似亚麻的日本植物纤维一一莎莎和纸,这种纤维具有抗过敏和 抗菌的特性。这还不是全部:在伦敦、巴黎、马德里和米兰,环保服饰开始变得普及。2005 年,在纽约时装周上提出了“未来时尚”的创意,旨在制造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服装。 虽然环保材料比普通材料的价格更高,但具有环保意识的新一代仍愿意为它们掏腰包 (选自2008年6月18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快速时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须攒钱就能购买最时尚的衣服,而且衣服质地优良,穿着舒适方便, B.深得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喜欢的可以尽情挑选,随手丢弃的购物方式。 C.这种消费观念对环境破坏极大,因为它消耗大量水、能源和化学品 D.只需花少量的钱就能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的需要的一种消费方式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逐渐走向富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里,二手服装市场正受到“快速时尚”的冲击。 B.有许多钟情于环保时尚的设计师正设法淘汰棉布服饰,因为它越来越远离时尚 C.“莎莎和纸”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一种环保服饰,具有抗过敏和抗菌的特性 D.在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环保服饰,具有“未来时尚”创意的服装销售火暴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世界各地种植棉花需要大量杀虫剂,因此现在的棉衣都对人体有危害。 B.人们普遍追求“快速时尚”,意味着价格昂贵的名牌服饰将要退出时尚舞台。 C.人们逐渐懂得购买衣服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道理后,环保服饰将受到青睐。 D.随着科技发展,环保材料更多的从异域将不需要从植物中提取,成本也将比普通材 料低得多
马鞍山市 2009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购物的概念已今非昔比。几年前必须攒钱才能更新衣服,而今花上很少的钱就可以购买 最时髦的衣服。这就是“快速时尚”——一个由大型连锁商场成功引入市场的概念。领导这 种穿衣新方式的连锁商场变成了消费者的天堂,人们可以尽情挑选。一季过后,我们可以不 假思索地把便宜的衣服随手丢弃,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喜爱这个概念。 但是,环境要为这种使用和丢弃的方式付出高昂代价。这种新型“快速时尚”服装是导 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此外,加工服装需要大量水、能源和化学品。 从环保的角度看,有些纺织品带来了一场灾难。例如,全世界使用的近 30%的杀虫剂都 要归咎于棉花。此外,棉花的种植和生长需要大量水,这给地球上某些地区造成了真正的灾 难。 剑桥大学的研究指出:“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人们不仅出于需要购买服装和纺织品, 还出于对时尚的追求,这说明衣服在其自然寿命结束之前就被更换了。”在中国和印度等 地,随处可见的便宜衣服已逐渐代替了二手服装,成为主要的穿衣方式。因此人们对“快速 时尚”的需求增加了,对用于制造衣服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很多人已养成回 收罐头、瓶子和报纸的习惯,却普遍将旧衣服随手扔进垃圾堆。问题在于制造商和消费者都 不理解购买衣服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情况一直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设计师意识到全球 变暖,因而钟情于环保时尚。他们的衣服是用有机原料制成的,例如没有使用过杀虫剂的棉 布和从塑料瓶中提取的可回收原料,而这些原料没有使用化学产品,将来也无须漂白或染色。 魅力并不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背道而驰。穿上使用植物纤维制作的衣服也可以显得有 趣、优雅、酷而性感。引领这场新兴的环保时尚运动的设计师之一是琳达·劳德米尔克。她 在环保奢华的服装和配饰中所使用的线是以持续的方式从异域植物中提取的材料制成的,例 如竹子、海藻、大豆和一种类似亚麻的日本植物纤维——莎莎和纸,这种纤维具有抗过敏和 抗菌的特性。这还不是全部:在伦敦、巴黎、马德里和米兰,环保服饰开始变得普及。2005 年,在纽约时装周上提出了“未来时尚”的创意,旨在制造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服装。 虽然环保材料比普通材料的价格更高,但具有环保意识的新一代仍愿意为它们掏腰包。 (选自 2008 年 6 月 18 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快速时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须攒钱就能购买最时尚的衣服,而且衣服质地优良,穿着舒适方便。 B.深得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喜欢的可以尽情挑选,随手丢弃的购物方式。 C.这种消费观念对环境破坏极大,因为它消耗大量水、能源和化学品。 D.只需花少量的钱就能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的需要的一种消费方式。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逐渐走向富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里,二手服装市场正受到“快速时尚”的冲击。 B.有许多钟情于环保时尚的设计师正设法淘汰棉布服饰,因为它越来越远离时尚。 C.“莎莎和纸”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一种环保服饰,具有抗过敏和抗菌的特性。 D.在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环保服饰,具有“未来时尚”创意的服装销售火暴。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世界各地种植棉花需要大量杀虫剂,因此现在的棉衣都对人体有危害。 B.人们普遍追求“快速时尚”,意味着价格昂贵的名牌服饰将要退出时尚舞台。 C.人们逐渐懂得购买衣服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道理后,环保服饰将受到青睐。 D.随着科技发展,环保材料更多的从异域将不需要从植物中提取,成本也将比普通材 料低得多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绍兴居浙东下流,凡邻郡属邑之水多会于斯,以入于海,其西江多因潮涌沙涨,水不能 行,而亦往往有害于其间。故昔官于兹、有志利民者,若马氏之筑鉴湖,龟山之筑湘湖,赵 彦倓之筑海塘,皆所以为民计也。虽然,十地变迁,古今异宜,固有昔然而今不然者。君子 举事,视夫利之所在何如尔,又何陈迹之泥哉?当是之时,水散流以入于海,利在于蓄水也 是宜昔人筑塘积堰,而禁民废湖以为田。今则塘堰久废之余,悉成膏腴之壤,四邑之仰给以 生生者,非一日矣,尚欲泥其迹而不知变更,可不可哉?此绍兴府浮梁戴侯琥水利之兴所以 异于前人也欤! 侯以名御史来知郡事,下车之初,问民疾苦,知其所患急于水利之修,乃躬临其地而遍 阅之,以求其利之所在与夫害之所必至,备得其实。乃择日庀徒!,于其要害处建石以为 闸以泄江湖之水。其所建置,疏塞启闭咸有法则,断断乎必有利而无害,必可经久而不坏。 诸费一出于 郡之耆旧封给事中张蕴辉为乡人唱,属节推蒋君谊来京师求予文,以永戴侯之功于不泯。 窃惟五行之用,水土为大。土爱稼穑,而所以生者水也,然失所制,则往往或能以为害,故 水必赖土以制之。此古之明王所以必谨沟洫防庸之制,而世之良吏亦必举夫疏通潴蓄之政, 有以也 夫绍兴古名郡,吏治之载于史册者代有其人,而尤以兴水利为良。今其遗迹或存或堙, 而百世之下蒙其利而仰其德者,恒如一日。戴侯继前人后而兴此役,虽不拘拘于其已往之陈 迹,而其利民之心则固昔人之心也。后之继侯者,人人存侯之心,行侯之政,次第推广之 则其利之在民者庸有既耶?于是乎书以为记,盖美前政之良,所以启后之继者于无穷焉。 【注】庀(pi)徒:聚集工匠、役夫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何陈迹之泥哉 泥:拘泥 B.下车之初 下车:官吏初到任所 C.窃惟五行之用 窃:私自,私下。 D.则其利之在民者庸有既耶 庸:平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郡之耆旧封给事中张蕴辉为乡人唱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以永戴侯之功于不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尚欲泥其迹而不知变更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吏治之载于史册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绍兴地处浙东地区,河湖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但河道堵塞的情况严重, 当地官员大都因此围湖筑塘,造福于民。 B.戴侯主持绍兴府政务后,遍察湖泽之区,不拘成法,勇于创新,主要采取了建造水 闸,调节河塘的办法 C.当地有名望的老乡绅封给事中张蕴辉充分肯定戴侯兴修水利的事迹以及水土对耕种 收获的作用,并请求作者著文宣扬。 D.戴侯大兴水利,为民谋利的德行广为传颂,作者写下这篇记除了赞扬戴侯之外,还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绍兴居浙东下流,凡邻郡属邑之水多会于斯,以入于海,其西江多因潮涌沙涨,水不能 行,而亦往往有害于其间。故昔官于兹、有志利民者,若马氏之筑鉴湖,龟山之筑湘湖,赵 彦倓之筑海塘,皆所以为民计也。虽然,土地变迁,古今异宜,固有昔然而今不然者。君子 举事,视夫利之所在何如尔,又何陈迹之泥.哉?当是之时,水散流以入于海,利在于蓄水也, 是宜昔人筑塘积堰,而禁民废湖以为田。今则塘堰久废之余,悉成膏腴之壤,四邑之仰给以 生生者,非一日矣,尚欲泥其迹而.不知变更,可不可哉?此绍兴府浮梁戴侯琥水利之兴所以 异于前人也欤! 侯以名御史来知郡事,下车..之初,问民疾苦,知其所患急于水利之修,乃躬临其地而遍 阅之,以求其利之所在与夫害之所必至,备得其实。乃择日庀徒【注】,于其要害处建石以为 闸以泄江湖之水。其所建置,疏塞启闭咸有法则,断断乎必有利而无害,必可经久而不坏。 诸费一出于官,而民无与焉。 郡之耆旧封给事中张蕴辉为.乡人唱,属节推蒋君谊来京师求予文,以.永戴侯之功于不泯。 窃.惟五行之用,水土为大。土爰稼穑,而所以生者水也,然失所制,则往往或能以为害,故 水必赖土以制之。此古之明王所以必谨沟洫防庸之制,而世之良吏亦必举夫疏通潴蓄之政, 有以也。 夫绍兴古名郡,吏治之载于史册者.代有其人,而尤以兴水利为良。今其遗迹或存或堙, 而百世之下蒙其利而仰其德者,恒如一日。戴侯继前人后而兴此役,虽不拘拘于其已往之陈 迹,而其利民之心则固昔人之心也。后之继侯者,人人存侯之心,行侯之政,次第推广之, 则其利之在民者庸.有既耶?于是乎书以为记,盖美前政之良,所以启后之继者于无穷焉。 【注】庀(pǐ)徒:聚集工匠、役夫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又何陈迹之泥.哉 泥:拘泥。 B.下车..之初 下车:官吏初到任所。 C.窃.惟五行之用 窃:私自,私下。 D.则其利之在民者庸.有既耶 庸:平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郡之耆旧封给事中张蕴辉为.乡人唱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以.永戴侯之功于不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尚欲泥其迹而.不知变更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吏治之载于史册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绍兴地处浙东地区,河湖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但河道堵塞的情况严重, 当地官员大都因此围湖筑塘,造福于民。 B.戴侯主持绍兴府政务后,遍察湖泽之区,不拘成法,勇于创新,主要采取了建造水 闸,调节河塘的办法。 C.当地有名望的老乡绅封给事中张蕴辉充分肯定戴侯兴修水利的事迹以及水土对耕种 收获的作用,并请求作者著文宣扬。 D.戴侯大兴水利,为民谋利的德行广为传颂,作者写下这篇记除了赞扬戴侯之外,还
希望有更多的继任者发扬光大 7.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然,土地变迁,古今异宜,固有昔然而今不然者。(4分) 译文: (2)诸费一出于官,而民无与焉。(2分) 译文 (3)于是乎书以为记,盖美前政之良,所以启后之继者于无穷焉。(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泊扬子岸 鲍溶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注】鲍溶,初为隐士,后客居他乡。 8.这首诗的颔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巧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9.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余虽好修姱以機羁,謇朝谇而夕替。 (屈原《离骚》)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2)是日也,天朗气清,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 王阁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三、文学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朱以撒 城市是噪声的故乡。这是我越来越肯定的一种认识。这和我当初进入这个城市的感觉, 已经相反 记得我当初带着行李从山村到这个省会城市来念大学,一下火车就被声浪网络住了 时十分满意,觉得城市应该如此
希望有更多的继任者发扬光大。 7.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虽然,土地变迁,古今异宜,固有昔然而今不然者。(4 分) 译文: (2)诸费一出于官,而民无与焉。(2 分) 译文: (3)于是乎书以为记,盖美前政之良,所以启后之继者于无穷焉。(4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泊扬子岸 鲍溶【注】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注】鲍溶,初为隐士,后客居他乡。 8.这首诗的颔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巧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 分) 9.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 ,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謇朝谇而夕替。 (屈原《离骚》)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白居易《琵琶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2)是日也,天朗气清, 。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 王阁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三、文学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噪 声 朱以撒 城市是噪声的故乡。这是我越来越肯定的一种认识。这和我当初进入这个城市的感觉, 已经相反。 记得我当初带着行李从山村到这个省会城市来念大学,一下火车就被声浪网络住了。当 时十分满意,觉得城市应该如此
闲散下来,便有了更多的时日徜徉山水。正由于这样,噪声渐渐让我不满,虽然说我在 它面前如此无能和软弱可欺 城市里的噪声和里边行业众多是可以联系的。不同的工厂使用不同的机械,不同的机械 在碰撞、撕扯、挤压、切割、椎柘中发出凌厉强大的声音。如果说噪声是有颜色的,我以为 如雨中的闪电,是浅蓝色的,锐利并且冲动,狠狠地扑向耳鼓。我们曾经为噪声感到自豪 很长时间,震耳欲聋的噪声代表了热气腾腾的劳动精神,代表了繁荣兴旺的社会现象。相反 如果安静下来,好像呈现出不祥之兆了。那时我根据自己的工人经历进行写作,总是离不开 令人耳聋的机声、雄浑的烟雾、油腻的工作服,为此自豪了好几年。在如水的流年中,感觉 也偷偷地变着,现在我感到匪夷所思。 听觉的改变是精神走向的前兆 声响的发生本来是无所谓悦耳赏心的,直到有了人的存在,由实用走向审美,才区分出 噪声和和声。越是噪声集中的地方就越是繁乱的、急促的、人为的,它与荒蛮、寂寞已遥隔 久远。我发现,有的人正是冲着这种噪动的音符,从和声区赶来倾听。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 己的身体、自己的气力,都投入其中。我就是在一个嘈杂无比的工地上和几位相识的农家子 弟说话的。打桩声、搅拌声、电锯切割场重锤击钢板声,使面对面的语言如隔山海。心在腾 腾跳跃,血在突突翻滚,说不上两句便转身逃离。轮到他们没有什么感觉了,居然在如此强 大的声浪中安之若素。还有什么比生存更为实际?人是很容易适应环境的动物啊!对于声响, 从不习惯到习惯,肯定有一些器官被伤害了,或者被驯服了,从肉体到精神都变了样。噪声 在身后追着我,心头有一种浅浅的疼痛 对于噪声,我们更多的替肉体担心,因为肉体受到了伤害,让我们寝食不安日渐枯瘦,日 子的节奏在潦潦草草中随便带过,从容不迫成了奢望。在公共的场合上,人们要躲避噪声是徒 劳的,噪声生命力正在增强,运动的状态使它们不分城南城北,涵盖了整个城市。我想起了 古人有过“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佳句,庭院成了单元房,那些梦中的回廊、花径、天井消失 了,幽深的场境一浅显,噪声就长驱直入 现在我们就爱说古人坐得住。宁静是古文人的恋人,拥之而坐。宁静使人心绪淡远,举 止斯文而有雅气。坐品宁静,可以由此穿透到永久,与那时的人相聚。古文人的息息相通, 从氛围上来解是同一个谜底,他们有那么多的暗合之处,如合符契令人惊艳。后来的空间转 为“现代”,声响也变得难以捉控了。多了一种声响,静坐书斋就多了一份踌躇。当一个人 守不住他的冷板凳,有许多梦想今生是注定无法实现了。渴望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迎接八面 来风,这是有很多浪漫气息的。商海漫游、仕途拼搏,更多的人习惯了觥筹交错中的热闹, 习惯了前呼后唤的虚荣。当然,对于独处默坐的书斋生活再也不会习惯了。 乡村将再一次吸引我们。当城市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牧场,我们会更加地思念乡村,思 念在天地轮转中那默契合律的声响,一切都是自然的。对于城市向乡村逼近、威胁乡村的自 然之声,我是一直心存不满的。当整个大地都充满了城市的喧闹,我们要寻找一处比较隐秘 的灵魂梄泊地,梳理一下头绪,我们会被失望包围。乡村的、原野的声响,有时就是无声。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自然的抚慰就是这么朴素。如果真的融进去,会在草从中发现残破的 古砖、石兽,发现一些盛满岁月的陶罐、瓷器。用手指抚上去、把耳鼓贴上去,会有一首首 沉沉的长调古歌从里边流出,拙朴简淡、古厚生涩,尽是前朝韵致。这时,躁动的心会平息 下来,看到自己渺小如尘。岁月走了那么远,任何一个人的风云叱咤之声,不过如青苗拔节 般微弱,倾刻间飘散无存了。我听过编钟奏响的曲子,那套编钟不是仿制的,真真切切是从 土层里走出来的,沉淀的岁月精华,积蕴的土地灵气战栗,倾听的灵魂在钟声中首先回归平 和的老家 如果繁杂的声响真是一种有穿透力的物质,这个空间的任何一种外表和内在,都被击穿 和吸附,交织重叠,充满自古至今的无限信息。人的有生不能到达一切,只能在有限的时空 里吸纳相应的声响,从熟悉的声响中感到家园的亲近,从陌生的声响中感到寄寓的辽远。在 声响秩序延伸嬗变的漫长日子里,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推算出转向的成因。我们心明如镜: 新旧石器时代、青铜冶炼时代、活字印刷时代、佛法淸谈时代、中原逐鹿时代……·众多的古 典声响的叠加,也比不过工业社会创造高度的物质财富时,导致的无数声响的进发和裂变 我们的喜悦和忧患由此而生 (有删改)
闲散下来,便有了更多的时日徜徉山水。正由于这样,噪声渐渐让我不满,虽然说我在 它面前如此无能和软弱可欺。 城市里的噪声和里边行业众多是可以联系的。不同的工厂使用不同的机械,不同的机械 在碰撞、撕扯、挤压、切割、椎柘中发出凌厉强大的声音。如果说噪声是有颜色的,我以为 如雨中的闪电,是浅蓝色的,锐利并且冲动,狠狠地扑向耳鼓。我们曾经为噪声感到自豪, 很长时间,震耳欲聋的噪声代表了热气腾腾的劳动精神,代表了繁荣兴旺的社会现象。相反, 如果安静下来,好像呈现出不祥之兆了。那时我根据自己的工人经历进行写作,总是离不开 令人耳聋的机声、雄浑的烟雾、油腻的工作服,为此自豪了好几年。在如水的流年中,感觉 也偷偷地变着,现在我感到匪夷所思。 听觉的改变是精神走向的前兆。 声响的发生本来是无所谓悦耳赏心的,直到有了人的存在,由实用走向审美,才区分出 噪声和和声。越是噪声集中的地方就越是繁乱的、急促的、人为的,它与荒蛮、寂寞已遥隔 久远。我发现,有的人正是冲着这种噪动的音符,从和声区赶来倾听。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 己的身体、自己的气力,都投入其中。我就是在一个嘈杂无比的工地上和几位相识的农家子 弟说话的。打桩声、搅拌声、电锯切割场重锤击钢板声,使面对面的语言如隔山海。心在腾 腾跳跃,血在突突翻滚,说不上两句便转身逃离。轮到他们没有什么感觉了,居然在如此强 大的声浪中安之若素。还有什么比生存更为实际?人是很容易适应环境的动物啊!对于声响, 从不习惯到习惯,肯定有一些器官被伤害了,或者被驯服了,从肉体到精神都变了样。噪声 在身后追着我,心头有一种浅浅的疼痛。 对于噪声,我们更多的替肉体担心,因为肉体受到了伤害,让我们寝食不安日渐枯瘦,日 子的节奏在潦潦草草中随便带过,从容不迫成了奢望。在公共的场合上,人们要躲避噪声是徒 劳的,噪声生命力正在增强,运动的状态使它们不分城南城北,涵盖了整个城市。我想起了 古人有过“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佳句,庭院成了单元房,那些梦中的回廊、花径、天井消失 了,幽深的场境一浅显,噪声就长驱直入。 现在我们就爱说古人坐得住。宁静是古文人的恋人,拥之而坐。宁静使人心绪淡远,举 止斯文而有雅气。坐品宁静,可以由此穿透到永久,与那时的人相聚。古文人的息息相通, 从氛围上来解是同一个谜底,他们有那么多的暗合之处,如合符契令人惊艳。后来的空间转 为“现代”,声响也变得难以捉控了。多了一种声响,静坐书斋就多了一份踌躇。当一个人 守不住他的冷板凳,有许多梦想今生是注定无法实现了。渴望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迎接八面 来风,这是有很多浪漫气息的。商海漫游、仕途拼搏,更多的人习惯了觥筹交错中的热闹, 习惯了前呼后唤的虚荣。当然,对于独处默坐的书斋生活再也不会习惯了。 乡村将再一次吸引我们。当城市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牧场,我们会更加地思念乡村,思 念在天地轮转中那默契合律的声响,一切都是自然的。对于城市向乡村逼近、威胁乡村的自 然之声,我是一直心存不满的。当整个大地都充满了城市的喧闹,我们要寻找一处比较隐秘 的灵魂栖泊地,梳理一下头绪,我们会被失望包围。乡村的、原野的声响,有时就是无声。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自然的抚慰就是这么朴素。如果真的融进去,会在草从中发现残破的 古砖、石兽,发现一些盛满岁月的陶罐、瓷器。用手指抚上去、把耳鼓贴上去,会有一首首 沉沉的长调古歌从里边流出,拙朴简淡、古厚生涩,尽是前朝韵致。这时,躁动的心会平息 下来,看到自己渺小如尘。岁月走了那么远,任何一个人的风云叱咤之声,不过如青苗拔节 般微弱,倾刻间飘散无存了。我听过编钟奏响的曲子,那套编钟不是仿制的,真真切切是从 土层里走出来的,沉淀的岁月精华,积蕴的土地灵气战栗,倾听的灵魂在钟声中首先回归平 和的老家。 如果繁杂的声响真是一种有穿透力的物质,这个空间的任何一种外表和内在,都被击穿 和吸附,交织重叠,充满自古至今的无限信息。人的有生不能到达一切,只能在有限的时空 里吸纳相应的声响,从熟悉的声响中感到家园的亲近,从陌生的声响中感到寄寓的辽远。在 声响秩序延伸嬗变的漫长日子里,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推算出转向的成因。我们心明如镜: 新旧石器时代、青铜冶炼时代、活字印刷时代、佛法清谈时代、中原逐鹿时代……众多的古 典声响的叠加,也比不过工业社会创造高度的物质财富时,导致的无数声响的迸发和裂变。 我们的喜悦和忧患由此而生。 (有删改)
11.文章以“噪声”为题有何含义?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6分) 12.为什么说“听觉的改变是精神走向的前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答 13.本文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4.文末作者说“我们的喜悦和忧患由此而生”,请结合现实生活与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7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业主的合法 应该得到保障 ②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 应该受到限制。 ③高三模拟考试开始后,考场内 ④面对老师严厉的批评,班上的同学都 A.权利权力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B.权力权利鸦雀无声噤若寒蝉 C.权利权力鸦雀无声噤若寒蝉 D.权力权利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屈原特殊的身份、个性、遭遇、追求,决定了“楚辞”富含政治学意义与丰富生动 的古史信息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 康 C.近年来,我市从中小学教师中先后抽调了2000多人次去农村学校支教,有力地促进 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D.对野生动物的养殖和利用,中国近年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规范措施,收到了 明显成效。 17.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 )。(3分) 不管怎样,我们应该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
11.文章以“噪声”为题有何含义?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6 分) 答: 12.为什么说“听觉的改变是精神走向的前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 分) 答: 13.本文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14.文末作者说“我们的喜悦和忧患由此而生”,请结合现实生活与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7 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 84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业主的合法 应该得到保障。 ②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 应该受到限制。 ③高三模拟考试开始后,考场内 。 ④面对老师严厉的批评,班上的同学都 。 A.权利 权力 噤若寒蝉 鸦雀无声 B.权力 权利 鸦雀无声 噤若寒蝉 C.权利 权力 鸦雀无声 噤若寒蝉 D.权力 权利 噤若寒蝉 鸦雀无声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屈原特殊的身份、个性、遭遇、追求,决定了“楚辞”富含政治学意义与丰富生动 的古史信息。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 康。 C.近年来,我市从中小学教师中先后抽调了 2000 多人次去农村学校支教,有力地促进 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D.对野生动物的养殖和利用,中国近年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规范措施,收到了 明显成效。 17.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 )。(3 分) A.不管怎样,我们应该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B.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
C.我们创造的业绩将是前人无法比拟的,谁不认为我们比前人强呢? D.我们无论如何不会比前人逊色,我们要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18.当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连连失利,让幕僚写战报上报朝廷,要求补充粮饷。其幕僚的 战报上有“臣屡战屡败”一句,曾看后极为不满,提笔改成“臣屡败屡战 请你指出上文中“臣屡败屡战”和“臣屡战屡败”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3分) 19.下面是关于“波普艺术”的经典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6分)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 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词目前已知的是1956 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 2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根据要求答题。(6分) 2008年5月15日,NBA东部决赛第一场在湖人队主场洛杉矶进行,由湖人迎战圣安东 尼奥马刺队。双方力拼防守,比赛紧张激烈。双方当家球星科比和邓肯各使看家本领,都有 出色发挥。双方比分大起大落,最后,主队成功翻盘,凭借科比终场前的一记绝杀,以87: 86取得比赛的胜利。 两支球队所在俱乐部的官方网站当天都报道了这则消息,请根据消息内容,为两家网站 各写一个新闻标题。(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湖人网站: 马刺网站: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电脑的普及,不用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值得忧虑,也有人认 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马鞍山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D2、A3、C4、D5、D6、C(1-6,每小题3分。) 7、(1)虽然如此,山水地貌变动,古今不同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围湖筑塘)就有过去是 对的,但现在却不妥的情况。(重点词语:虽然、然,2分。语句通顺,语意正确,2分。) 的入(2)所需费用全都出自官府,百姓没有承担费用。(重点词语:无与,1分:语句通顺, 正确,1分。) (3)于是我写下这些作为记,赞美戴侯的德政,是为了启发后人学习戴侯,以至于无 穷无尽。(重点词语:书、美,2分。语句通顺,语意正确,2分。) 8、“藏”和“退”。(2分)用“藏”字,意蕴丰富,雨停天晴,若去寻找雨的踪迹,只能
C.我们创造的业绩将是前人无法比拟的,谁不认为我们比前人强呢? D.我们无论如何不会比前人逊色,我们要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18.当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连连失利,让幕僚写战报上报朝廷,要求补充粮饷。其幕僚的 战报上有“臣屡战屡败”一句,曾看后极为不满,提笔改成“臣屡败屡战”。 请你指出上文中“臣屡败屡战”和“臣屡战屡败”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3 分) 19.下面是关于“波普艺术”的经典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6 分)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 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词目前已知的是 1956 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 2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根据要求答题。(6 分) 2008 年 5 月 15 日,NBA 东部决赛第一场在湖人队主场洛杉矶进行,由湖人迎战圣安东 尼奥马刺队。双方力拼防守,比赛紧张激烈。双方当家球星科比和邓肯各使看家本领,都有 出色发挥。双方比分大起大落,最后,主队成功翻盘,凭借科比终场前的一记绝杀,以 87: 86 取得比赛的胜利。 两支球队所在俱乐部的官方网站当天都报道了这则消息,请根据消息内容,为两家网站 各写一个新闻标题。(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湖人网站: 马刺网站: 五、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随着电脑的普及,不用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值得忧虑,也有人认 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马鞍山市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D 6、C (1-6,每小题 3 分。) 7、(1)虽然如此,山水地貌变动,古今不同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围湖筑塘)就有过去是 对的,但现在却不妥的情况。(重点词语:虽然、然,2 分。语句通顺,语意正确,2 分。) (2)所需费用全都出自官府,百姓没有承担费用。(重点词语:无与,1 分;语句通顺, 语意正确,1 分。) (3)于是我写下这些作为记,赞美戴侯的德政,是为了启发后人学习戴侯,以至于无 穷无尽。(重点词语:书、美,2 分。语句通顺,语意正确,2 分。) 8、“藏”和“退”。(2 分)用“藏”字,意蕴丰富,雨停天晴,若去寻找雨的踪迹,只能
从树叶树枝挂着的水珠上见出分晓,但诗人远望无法看清。(1分)“退”意思是说雨睛风起, 风吹退江面新涨的潮水,形象地描绘出风吹潮涌的景观。(1分 9、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衣衫单薄,天气越来越寒冷,“客衣”之“薄”与 “寒气”之“饶”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且有因果关系。突出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艰辛 抒发了漂泊失意之叹。(2分) 10、(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蓑烟 雨任平生。(2)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两题任选一题。全做,默认第一题。每空1分。错字、漏字、增字,该空不得分。) 11、从表层意义上看,作者写出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各种嘈杂而刺耳的声响对人们肉体和心 灵的冲击:(2分)从深层意义上讲,作者写出了现今城市的喧嚣与人们心灵的浮躁。(2分) 作者以“噪声”为题,意在表达现今人们在追求物质生产与享受的同时,应追求精神上的宁 静与恬适,回归自然的平和,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2分) 各种“噪声”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感觉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2分)这种听觉感受 的变化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素养的变化,由物质而精神的追求是由表及里、由浅层到深层的 追求。(2分)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2分 13、本文由生活中的噪声写起,由表及里,进而对生活进行深层的思考,立意深刻:(2分)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城市与乡村对照起来写,表意鲜明;(2分)语言自然、流畅、优美, 于闲适中传达对生活的感悟。(2分) 14、作者喜悦的是:现今工业化时代,虽然噪声增多,但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物质文明飞 速发展,这表明了社会的进步:(3分)但同时又忧虑人们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会变得浮躁 忽略精神的追求,而难以达到生活目标的更高境界。(4分)(围绕要点简要分析即可) 15、C16、A17、B(15-17.每小题3分。) 18、“屡战屡败”是说作战无能,一败涂地:“屡败屡战”则是强调坚毅勇猛,不怕失败的 顽强精神。(意思对即可得分) 19、探讨推翻转向(每个词语,2分。) 20、湖人网站:湖人队主场1分险胜马刺。(3分) 马刺网站:马刺队客场1分惜败湖人。(3分)(根据对象表达,得体方可得分。) 21、参照安徽省2008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从树叶树枝挂着的水珠上见出分晓,但诗人远望无法看清。(1 分)“退”意思是说雨晴风起, 风吹退江面新涨的潮水,形象地描绘出风吹潮涌的景观。(1 分) 9、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 分)诗人衣衫单薄,天气越来越寒冷,“客衣”之“薄”与 “寒气”之“饶”形成鲜明的对比,(1 分)且有因果关系。突出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艰辛, 抒发了漂泊失意之叹。(2 分) 10、(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蓑烟 雨任平生。 (2)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两题任选一题。全做,默认第一题。每空 1 分。错字、漏字、增字,该空不得分。) 11、从表层意义上看,作者写出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各种嘈杂而刺耳的声响对人们肉体和心 灵的冲击;(2 分)从深层意义上讲,作者写出了现今城市的喧嚣与人们心灵的浮躁。(2 分) 作者以“噪声”为题,意在表达现今人们在追求物质生产与享受的同时,应追求精神上的宁 静与恬适,回归自然的平和,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2 分) 12、各种“噪声”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感觉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2 分)这种听觉感受 的变化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素养的变化,由物质而精神的追求是由表及里、由浅层到深层的 追求。(2 分)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2 分) 13、本文由生活中的噪声写起,由表及里,进而对生活进行深层的思考,立意深刻;(2 分)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城市与乡村对照起来写,表意鲜明;(2 分)语言自然、流畅、优美, 于闲适中传达对生活的感悟。(2 分) 14、作者喜悦的是:现今工业化时代,虽然噪声增多,但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物质文明飞 速发展,这表明了社会的进步;(3 分)但同时又忧虑人们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会变得浮躁, 忽略精神的追求,而难以达到生活目标的更高境界。(4 分)(围绕要点简要分析即可) 15、C 16、A 17、B (15-17.每小题 3 分。) 18、“屡战屡败”是说作战无能,一败涂地;“屡败屡战”则是强调坚毅勇猛,不怕失败的 顽强精神。(意思对即可得分) 19、探讨 推翻 转向 (每个词语,2 分。) 20、湖人网站:湖人队主场 1 分险胜马刺。(3 分) 马刺网站:马刺队客场 1 分惜败湖人。(3 分)(根据对象表达,得体方可得分。) 21、参照安徽省 2008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