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离骚
简个低原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 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 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楚国 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 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 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 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 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 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 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辞” 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楚国 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 治上他推崇“美政” ,后来遭到群小 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 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 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 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九 歌代表作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屈原的出 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 厘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原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的后人也因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作“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同时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屈原的出 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 原 的 作 品
简个楚 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 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 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 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 用的虚词“兮”,可视为 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 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 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 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 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 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 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 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 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 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 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 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简介《离骚》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 ,直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 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 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 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 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 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 在情理之中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抒 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 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 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 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 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 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 在情理之中
陪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具理并为之斗不 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 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 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 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 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 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 遭遇,“骚 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 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 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 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 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 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 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 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 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 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离”— —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 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 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 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苗裔(y):后代子孙孟陬(zu):正月 揆(kui)揣度扈(hu)被、披 辟芷(zhi):香草名,即白芷 汨(u):水急流貌搴(qian):攀、折 吡(pi):山坡、岭上骐骥(qj)骏马 申椒(jo)申地产的椒蕙茝(chai香草名 昌被(p):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a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hong):脚后跟謇謇jian):忠贞的样子 荃(quan):香草名,喻楚怀王 羌( gla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g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A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 怕年岁不等待我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 怕年岁不等待我
第一节 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 朕皇考日伯庸” 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 肇锡余以嘉名” 肇:开始。锡:通“赐”嘉:美好 句式:状语后置句 名余日正则兮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第一节 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 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 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 “朕皇考曰伯庸” ⚫ 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 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 “肇锡余以嘉名” ⚫ 肇:开始。 锡:通“赐” 嘉:美好 ⚫ 句式:状语后置句 “名余曰正则兮” ⚫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