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灶港初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初二备课组 (22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zhou然一亮,出现一hong水潭。它叫姊妹 潭,传说曾有两姊妺一起在此投水xun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 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qin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中 Zhou he 2、古诗文默写。(6分)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巢成雏长大, 。(葛天民《迎燕》) ⑤、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作者以浮云”为喻,表达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的 诗句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节联欢晩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从小酷爱电脑的王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 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4、(6分)(一)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 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西至嘉峪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1页(共 8 页) 东灶港初中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命题:初二备课组 一(22 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 zhòu 然一亮,出现一 hóng 水潭。它叫姊妹 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 xùn 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 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 qiàn 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Zhòu hóng xùn qiàn 2、古诗文默写。(6 分) ①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巢成雏长大, 。(葛天民《迎燕》) ⑤、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作者以“浮云”为喻,表达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的 诗句是: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地大笑。 B、从小酷爱电脑的王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 ....的程度。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 ....,开展形式多样 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 ....,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4、(6 分)(一)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 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 ,西至嘉峪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朱赫来是长篇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这本书的作者 是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题。(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an)帏:掀起帘子。 ①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字相呼应,写出 2分) ②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35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7分) 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山麓地带村民聚 居,瓜果葡萄清脆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方而来。 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 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 接着又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就形成了今天的火焰山 ②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100多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平均 海拔为500米,远看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 塔”,意思是“火红山”。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它真的像《西游记》里所描 述的那样能喷火吗?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③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1.1亿~7000 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经过高温氧 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 曲隆起,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沉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 火红底色。 ④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因为有自然环境作衬托。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是我 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强烈, 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沙砾成堆, 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漠的映衬下,火焰山的红色山体分外醒目。盛夏时节,晴 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烟缭绕, 好似熊熊烈焰。人们远眺这赤峰禿岭好似火焰喷然,又似火云蒸腾,也就会把这红色 的山看作是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了。所以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环境 下的一种幻觉。 6、结合全文来看,第②段中有一个句子暗示了说明顺序,请找出来。(2分) 答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2页(共 8 页) (二)朱赫来是长篇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这本书的作者 是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题。(4 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①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 了 。(2 分) ②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 二(35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7 分) 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山麓地带村民聚 居,瓜果葡萄清脆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方而来。 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 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 接着又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就形成了今天的火焰山。 ②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 100 多千米,最宽处达 10 千米,平均 海拔为 500 米,远看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 塔”,意思是“火红山”。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它真的像《西游记》里所描 述的那样能喷火吗?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③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 1.1 亿~7000 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经过高温氧 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 曲隆起,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沉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 火红底色。 ④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因为有自然环境作衬托。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是我 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强烈, 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沙砾成堆, 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漠的映衬下,火焰山的红色山体分外醒目。盛夏时节,晴 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烟缭绕, 好似熊熊烈焰。人们远眺这赤峰秃岭好似火焰喷然,又似火云蒸腾,也就会把这红色 的山看作是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了。所以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环境 下的一种幻觉。 6、结合全文来看,第②段中有一个句子暗示了说明顺序,请找出来。(2 分) 答:
7、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介绍了火焰山,请写出所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答 8、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 大量红色的氧化铁 答 (二)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2分) 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 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 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他 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 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③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 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 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 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 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 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 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 在一旁瞎出主意……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④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 劳动,他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 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 “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诚他们 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 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 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 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 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 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 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 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 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 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 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 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3页(共 8 页) 7、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介绍了火焰山,请写出所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 答: 8、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 分) 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 大量红色的氧化铁。 答: (二)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2 分) 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 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 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他 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 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③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 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 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 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 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 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 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 在一旁瞎出主意……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④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 劳动,他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 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 “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 “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 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 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 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 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 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 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 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 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 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 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
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 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⑤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 ⑥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 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 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⑦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 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 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9、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 。(1分) 10、文章写了两对父子:父亲和“我”,“我”和儿子。“我”的父亲和“我”作为 父亲来讲,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11、中国一般家庭里的父亲是严父(有“严父慈母”的说法),可是本文中写的父 亲却跟儿子“没大没小”,如兄弟一样,你认为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吗?为什么? (2分) 1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3分) 13、第⑥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 第二处的意思 是 (2分) 14、第七段主要用了 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 。(2分)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7-21题。(8分) 布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 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 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 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 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 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4页(共 8 页) 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 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⑤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 ⑥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 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 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⑦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 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 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9、 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 。(1 分) 10、文章写了两对父子:父亲和“我”,“我”和儿子。“我”的父亲和“我”作为 父亲来讲,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11、中国一般家庭里的父亲是严父(有“严父慈母”的说法),可是本文中写的父 亲却跟儿子“没大没小”,如兄弟一样,你认为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吗?为什么? (2 分) 1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3 分) 13、第⑥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 ,第二处的意思 是 (2 分) 14、第七段主要用了 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 。(2 分)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 17—21 题。(8 分) 布 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 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 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 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 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
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 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 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 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 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岀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阉子上,刷刷几下就 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 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 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 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 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 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 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 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 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 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 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 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λ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 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 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榣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 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 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 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 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 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 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5页(共 8 页) 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 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 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 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 或热锅里烘烤,那 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 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 阉子上,刷刷几下就 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 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 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 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 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 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 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 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 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 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 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 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 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 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 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 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 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 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 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 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5、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问忆,表达了对 之情。(3分) 16、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 上(1分) 17、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 多少个夜晩,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 都纳进了鞋底。 1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2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 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8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2)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执策而临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 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 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 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 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6页(共 8 页) 15、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问忆,表达了对 之情。(3 分) 16、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 上(1 分) 17、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 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 都纳进了鞋底。 1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2 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 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8 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2)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②执策而.临之(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 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 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 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
①弦而鼓之( )②作断纹焉 ③易之以百金( )④莫不然矣( 21、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2) ①弦而鼓之( ②还之( ③易之以百金( ④工之侨闻之(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 寓意: 三(写作43分,其中3分写字分) 23、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 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 是真情。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 念,一次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 请以“珍藏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和校名。 题目:珍藏 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7页(共 8 页) ①弦而鼓.之 ( ) ②作断纹.焉(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莫不然.矣( ) 21、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2) ①弦而鼓之 ( ) ②还之 (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工之侨闻之 ( ) 2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 寓意: 三(写作 43 分,其中 3 分写字分) 23、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 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 是真情。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 念,一次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 请以“珍藏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 600 字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和校名。 题目:珍藏
八年级语文第8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8页(共 8 页) 400 200 600
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分) (共4分)骤泓殉嵌 2.(共6分)①荡胸生层云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留取丹心照汗青④相伴过年华⑤不畏浮云遮 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共3分)C 4.(共6分)(一)鸭绿江秦始皇(蒙恬)等孟姜女哭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等 (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八年级语文第9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9页(共 8 页) 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25 分) 1.(共 4 分)骤 泓 殉 嵌 2.(共 6 分)①荡胸生层云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留取丹心照汗青④相伴过年华⑤不畏浮云遮 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共 3 分)C 4.(共 6 分)(一)鸭绿江 秦始皇(蒙恬)等 孟姜女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等 (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800
5.(共4分)①忽(或才)②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6.(一)6、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2分)7、列数字、打比方(作用略)(3分)8(2分) (二)9、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10、父子如兄弟,甚至是“没大没小”;父亲对 儿子宽容,让他们自由发展;都保持童心。11、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因为父 子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而且充满人情味,与封建家长制格格不入,体现出现 代化的新型的父子关系。12、(1)他爱孩子,带着孩子玩。(2)对孩子的学业 关心而不强求。(3)给孩子的学业和发展提建议、给帮助。13、(1)与孩子关 系好,“我”被打成“黑帮”后,孩子们跟“我”还很亲热。(2)父子间互相理解, 文革”期间让儿子带一个“黑帮”子女回家住了四十多天;儿子谈恋爱,了解 但不干涉。14、议论叙平凡的事,抒真挚的感情:十分自然而又含深意:语 言清新朴实而富于表现力 三)15、布鞋: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母亲的怀念、感激。 (每空1分,共3分)16、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 大小一致,煞是好看。(1分)17、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18、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 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下对母亲的惦 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2分 (四)19、略 20、名词用作动词残断不齐的花纹换这样 21、不译代词代词这件事 22、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 地适应环境,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43分,其中含写字3分) 24.作文评分标准 类卷 二类卷 三类卷 四类卷五类卷 35-40分3034分25-29分21-24分20分以下 中心明确 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 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文不对题 内容 真实健康真实健康|较真实健康不够真实健康内容失真 内容充实 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空泛 八年级语文第10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 10页(共 8 页) 5.(共 4 分)①忽(或 才)②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6.(一)6、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2 分)7、列数字、打比方(作用略)(3 分)8(2 分) (二)9、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10、父子如兄弟,甚至是“没大没小”;父亲对 儿子宽容,让他们自由发展;都保持童心。 11、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因为父 子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而且充满人情味,与封建家长制格格不入,体现出现 代化的新型的父子关系。 12、(1)他爱孩子,带着孩子玩。(2)对孩子的学业 关心而不强求。(3)给孩子的学业和发展提建议、给帮助。 13、(1)与孩子关 系好,“我”被打成“黑帮”后,孩子们跟“我”还很亲热。(2)父子间互相理解, “文革”期间让儿子带一个“黑帮”子女回家住了四十多天;儿子谈恋爱,了解, 但不干涉。 14、议论 叙平凡的事,抒真挚的感情;十分自然而又含深意;语 言清新朴实而富于表现力。 (三) 15、布鞋;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母亲的怀念、感激。 (每空 1 分,共 3 分)16、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 大小一致,煞是好看。(1 分)17、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2 分)18、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 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下对母亲的惦 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2 分) (四)19、略 20、名词用作动词 残断不齐的花纹 换 这样 21、不译 代词 代词 这件事 22、 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 地适应环境,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三、(43 分,其中含写字 3 分) 24.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 35-40 分 二类卷 30-34 分 三类卷 25-29 分 四类卷 21-24 分 五类卷 20 分以下 内容 中心明确 思想感情 真实健康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思想感情 真实健康 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思想感情 较真实健康 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不明确 思想感情 不够真实健康 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 内容失真 等次 分 项 数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