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春潮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 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 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具准备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 的能力。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 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 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 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如果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 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 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 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 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査学生 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水声 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 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一一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 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精读悟情 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 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 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4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
第二单元:春潮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 11 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 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 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具准备: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 的能力。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 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 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 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如果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 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 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 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 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 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 水声 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 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 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 )美。”) 三、精读悟情 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 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 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 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 4 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
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 读的好一—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 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3段,全班感情朗读第4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 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一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4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 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一一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 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 教师及时评价一一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 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 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 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 四、总结全文 l、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一一全 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 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 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 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 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 3 段,全班感情朗读第 4 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 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 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 4 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 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 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 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 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 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 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 ,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 班齐读 7-9 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 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 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