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忻州一中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 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 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 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 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 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 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 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刨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 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 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 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 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
2012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 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 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 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 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 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 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 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 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 “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 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 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 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 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 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
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 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 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 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 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 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 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 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 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 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 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宮严重千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 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 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 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 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 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 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 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
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 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 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 “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 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 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 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 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 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 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 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 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 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 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 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 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 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 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
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 刨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 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 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 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 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 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 涵的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 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 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 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 和“暴力美学”正是迫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 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 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 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日:“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 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 石权豪之党 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 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 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日:“范滂清裁,犹以 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
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 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 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 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 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 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 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 涵的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 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 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 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 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 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 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 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 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 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 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 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 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
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 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日:“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 滂日:“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日:“滂 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日:“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滂执公仪诣蕃 执:施行 B.请署功曹 署:代理 滂后事释 释:释放 D.滂死则祸弭 弭:消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分) ①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②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③滂怀恨,弃官而去 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⑤滂在职,严整疾恶 ⑥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B.②③④ C.③④ D.④⑤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 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 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二 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邮弃的外甥李颂 D.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 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5分) (2)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3。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 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8.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5分) 9.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6分
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 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 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 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滂执公仪诣蕃 执:施行 B. 请署 . 功曹 署:代理 C. 滂后 . 事释 释:释放 D. 滂死则祸 . 弭. 弭:消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 分) ①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②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③滂怀恨,弃官而去 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⑤滂在职,严整疾恶 ⑥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⑤ D. 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 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 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 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二 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 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 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5 分) (2)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 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 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8.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5 分) 9.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见贤思齐焉, (《论语》) (5)元嘉草草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 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 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 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 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 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 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孑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 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 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我呢,你看得明自,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1)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 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 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 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 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 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 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 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 啊,天主! 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 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
易丝娘家姓万釆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这个人 纳法尼亚①,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他们 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②,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 叫厄菲阿尔忒斯迫,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那时候咱 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 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孑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做到几 品官了?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 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精致的烟盒 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 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 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 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 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 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岀皱纹来了…他妻孑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 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这个人, 纳法尼亚①,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他们 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②,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 叫厄菲阿尔忒斯③,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 那时候咱 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 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 ”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 做到几 品官了?”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 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精致的烟盒 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 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 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 啊?”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 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 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 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 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 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孑皱起眉头说,“佝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 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 承大人体恤关注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是 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 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孑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岀像中国人那样 的笑声:“嘻嘻嘻。”他妻孑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三个 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注】①纳法奈尔的爱称。②希腊人,公元前356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 庙,因而闻名。③希腊人,公元前5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火车站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胖子,瘦子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家庭、个人现在 的情况。整个画面中气氛亲切、热烈而又和谐 B.“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 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进出火星来似的。”此处描写表明瘦子对老朋友的高升感 到衷心的愉快。 C.“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 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在一句话里瘦子变换了两种称谓,开始是“大人”,最后 是“您老”,可见波尔菲里内心是多么地诚惶诚恋。 D.胖子对瘦子“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恶心得要呕”,因为胖子 是一个重视友情,反感官场奉承的人 E.小说在简洁的叙述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减弱了 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2)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 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纳法奈尔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 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眉头说,“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 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 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 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 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像中国人那样 的笑声:“嘻嘻嘻。”他妻子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三个 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注】 ①纳法奈尔的爱称。② 希腊人,公元前 356 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 庙,因而闻名。 ③ 希腊人,公元前 5 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在火车站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胖子,瘦子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家庭、个人现在 的情况。整个画面中气氛亲切、热烈而又和谐。 B.“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 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此处描写表明瘦子对老朋友的高升感 到衷心的愉快。 C.“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 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在一句话里瘦子变换了两种称谓,开始是“大人”,最后 是“您老”,可见波尔菲里内心是多么地诚惶诚恐。 D.胖子对瘦子“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恶心得要呕”,因为胖子 是一个重视友情,反感官场奉承的人。 E.小说在简洁的叙述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减弱了 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2)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 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6 分) (3)小说中纳法奈尔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对于胖子,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而 不是达官贵人胖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通俗史学家蔡东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 争到八年抗日等惊天动地的事件。 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日益加深忧患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家学 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岀身贫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 无耻恶习,决意避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民国演义》问世后, 因秉笔直书,触犯军阀,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 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他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蔡东藩的种 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最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是《历朝通俗演义》。他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 俗历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 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国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岀两干多年 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辛亥革命 爆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清史 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 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撰者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 对“洪宪帝制”作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祸之际,蔡东藩更运 其如椽之笔,历数民国以来的动乱不宁,明确表达正直的史德:“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
(4)对于胖子,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而 不是达官贵人胖子?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 争到八年抗日等惊天动地的事件。 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日益加深忧患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家学 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 无耻恶习,决意避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民国演义》问世后, 因秉笔直书,触犯军阀,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 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他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蔡东藩的种 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最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是《历朝通俗演义》。他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 俗历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 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国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 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辛亥革命 爆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清史 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 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撰者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 对“洪宪帝制”作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祸之际,蔡东藩更运 其如椽之笔,历数民国以来的动乱不宁,明确表达正直的史德:“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
实,…借说部之体载,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司马迁“善善恶恶,不虚 美,不隐恶”的实录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东藩所著虽是通俗演义,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 识亦使他直追司马遗风,颇有良史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出以威胁之 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虽以“演义″为名,并不相沿 所谓“演义体”。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说:“若罗氏所著作之《三国志演 义》则脍炙人口.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罗氏 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处不少也”蔡氏著“新演义 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于通俗历史别开新途。蔡氏著书博览群籍,广搜史料,间入 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 教化之助。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通俗史类,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 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 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干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 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 辜件目见耳闻,否则,《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 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 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 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 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实,……借说部之体载,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司马迁“善善恶恶,不虚 美,不隐恶”的实录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东藩所著虽是通俗演义,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 识亦使他直追司马遗风,颇有良史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出以威胁之 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虽以“演义”为名,并不相沿 所谓“演义体”。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说:“若罗氏所著作之《三国志演 义》则脍炙人口……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罗氏 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处不少也。”蔡氏著“新演义”, 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于通俗历史别开新途。蔡氏著书博览群籍,广搜史料,间入 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 教化之助。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通俗史类,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 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 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 部 600 余万字, 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 事件目见耳闻,否则,《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 “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 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 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 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2)作者认为蔡东藩“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这些品质 (6分) (3)蔡东藩在历史编集法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分条陈述。(6分) (4)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你 认为影响他写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表达题(80分) 五、语盲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身为炎黄子孙,我 们真切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 B.闹得纷纷扬扬的欧债危机刚告一段落,美债违约问题又浮出水面,全球金融市场脆 弱的神经再次绷紧。 C.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 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 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要在城市奉献了春后“俏然高去”,是所有 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淇视的问题 B.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用她稚嫩的双肩全力撑起了几经风雨的家。她的行为, 使养母有了生存的勇气,更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C.在大多数普通乘客看来,高铁是否便民利民,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购票方便,换 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 D.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中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抱有很大的遗憾与批判,特别是对 当今中国人奉行的“犬儒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教育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学家背定 ①西方博学且天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几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 ②道家思想更注重“道”与“自然”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无限效力 的·⑥因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 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因材施教 ⑤此外,他也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不要让他们 去学习 ⑥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 A.①④②⑤⑥③ B.③②①④⑥⑤ D.⑥⑤②④①③ 16.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在语体风格、用词等方面均有不当 之处,请找出并改正。(5分)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 树,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 九名的骄人成绩。⑤希望你们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敝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 为优秀学子
(2)作者认为蔡东藩“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这些品质。 (6 分) (3)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分条陈述。(6 分) (4)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 部 600 余万字,你 认为影响他写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 ....的变化。身为炎黄子孙,我 们真切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 B. 闹得纷纷..扬扬..的欧债危机刚告一段落,美债违约问题又浮出水面,全球金融市场脆 弱的神经再次绷紧。 C. 近日,81 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1 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 人皆知 ...,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D.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 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 ....的。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要在城市奉献了青春后“悄然离去”,是所有 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B. 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用她稚嫩的双肩全力撑起了几经风雨的家。她的行为, 使养母有了生存的勇气,更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C. 在大多数普通乘客看来,高铁是否便民利民,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购票方便,换 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 D. 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中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抱有很大的遗憾与批判,特别是对 当今中国人奉行的“犬儒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教育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学家肯定, , , , , , 。 ①西方博学且天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 ②道家思想更注重“道”与“自然”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无限效力 ③因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 的” 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因材施教” ⑤此外,他也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不要让他们 去学习 ⑥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 A. ①④②⑤⑥③ B. ③②①④⑥⑤ C. ④②①③⑥⑤ D. ⑥⑤②④①③ 16. 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在语体风格、用词等方面均有不当 之处,请找出并改正。(5 分)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 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 400 米第 九名的骄人成绩。⑤希望你们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敝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 为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