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 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1分)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填作者名]《师说》) (2分) (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关。”(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描述孔雀女与凤凰男组合的诗,恰当的一项是(B )。(2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C.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D.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当下一些剧组选演员,重视颜值而非演技,你要提醒剧组关注这一问题, 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 )。(3分) A.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 胡晓明 ①《富川山居图》中有8个人物,分别为士人、渔父、樵子。其实在中国画中, 此种分别是不重要的,这都是士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化身 ②富春江文学传统中核心的人物,即严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钓者;而富春 江上的钓台,也是历代文本化山水中最重要的钓台。写到富春江的诗歌,几乎没 有不写到严子陵和钓台。这不等于说,《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画的就一定是 严子陵。中国山水画有渔父樵子,则是极其常见普通的事情:而且,画家写意, 绝不可能将山水画中的人物,指实为某某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富春山居 图》出现了“渔樵”就是写严子陵的故事 ③但是,有趣的是,黄公望的《画山水诀》,很奇怪地解释了一个有关水的名词: 濑。《画山水诀》“画水”云:山下有水潭,谓之濑,画此甚有生意 ④ ⑤因此,换一个角度想,由于富春江严子陵故事的文学影响力太强,黄公望心目 中如果反而没有这个文学传统的影响,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不妨认为, 《山居图》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二而一,即易 于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系;“渔樵”,正是他们共同享有的重要文化符号。 因此,很自然,后人在有关《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不约而同地,仿佛解读 样,常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先来看有关《富春大岭图》的题跋,譬如:
上海市八校 2017 届高三第二次(3 月)联考 语文试卷 一 积累运用(10 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 分)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1 分)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填作者名]《师说》) (2 分) (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关。”(2 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5 分) (1)描述孔雀女与凤凰男组合的诗,恰当的一项是( B )。(2 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C.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D.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当下一些剧组选演员,重视颜值而非演技,你要提醒剧组关注这一问题, 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 )。(3 分) A.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二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8 题(16 分)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 胡晓明 ①《富川山居图》中有 8 个人物,分别为士人、渔父、樵子。其实在中国画中, 此种分别是不重要的,这都是士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化身”。 ②富春江文学传统中核心的人物,即严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钓者;而富春 江上的钓台,也是历代文本化山水中最重要的钓台。写到富春江的诗歌,几乎没 有不写到严子陵和钓台。这不等于说,《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画的就一定是 严子陵。中国山水画有渔父樵子,则是极其常见普通的事情;而且,画家写意, 绝不可能将山水画中的人物,指实为某某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富春山居 图》出现了“渔樵”就是写严子陵的故事。 ③但是,有趣的是,黄公望的《画山水诀》,很奇怪地解释了一个有关水的名词: 濑。《画山水诀》“画水”云:山下有水潭,谓之濑,画此甚有生意。 ④ ⑤因此,换一个角度想,由于富春江严子陵故事的文学影响力太强,黄公望心目 中如果反而没有这个文学传统的影响,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不妨认为, 《山居图》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二而一,即易 于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系;“渔樵”,正是他们共同享有的重要文化符号。 因此,很自然,后人在有关《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不约而同地,仿佛解读一 样,常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先来看有关《富春大岭图》的题跋,譬如:
黄公手比愚公强,富春移来咫尺长。子陵之居在何处,千载烟云长渺茫。(【明】 祝允明《题富春大岭图》) 泖塘卜筑严陵客,富春正筑南楼墨。(【清】翁方纲《题富春大岭图》) ⑥再如有关《富春山居图》仿本和黄公望其他作品的题跋: 粉本大痴山,髙风子陵里。玉圃积琼葩,不数孤山美。(【清】叶绍本《富春梅 隐》,《白鹤山房诗钞》卷十七,清道光七年本 我们看乾隆在子明卷《富春山居图》上的题跋,也有这样的联想: 自富阳至桐庐,胜甲浙右。子陵高风,与山水同远。丙戊(1766) 癸卯(1783)冬初,自盛京谒陵,回跸至夷齐庙,俯仰山川,清风斯在。悠然有 会于子陵桐江之间。因书此卷。以志一时。 ⑦由此可见,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系,不是我们今天的新发明, 古人正是这样鉴画的。伟大的艺术家、普通的诗人、收藏家甚至身为异族统治者 的皇帝,都与此一大文化心灵相通。然而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的主流解读却完 全撇开了此一传统 ⑧再联想到黄公望的名字,不妨另下一解。一般人都过于相信志书与画史上所说 他的父亲“九十得子”,“黄公望子久矣”,以得名。然而,班固《汉书》颜师 古注云: 师古曰:望,谓太公望,即吕尚也。钓于渭水。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得非 龙、非螭、非豹、非罷,乃帝王之辅。果遇吕尚于渭阳,与语,大悦,曰:吾太 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班固《汉书》卷一百上) ⑨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典故,黄公望的父亲为他取名,不可能不知。为什么志书 与画史皆不提?细思之,太公望著《六韬》,“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 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史记》);又,太公望不是一般的帝王师,而是助 文武夺取天下的人物,此种身份,恐怕完全不合于蒙元统治时期的一般汉族读书 士子之人生规划,或因此而易于遭忌受害,故一般人缄口不提,或代以九十老夫 之说,就合理自然了。然而,黄公望之得名,其父必知《汉书》此典,因而赋此 名也必有重大期望,则是可能肯定的。而公望一生,亦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 为崇尚离心之钓者,决然在《山居图》中,借渔人开头与结尾都循环而行,自成 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或不是偶 (有删减) 【注】①严光,字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帮助刘秀起 兵,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黄公望,元代 画家,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 3.第①段中加点的“化身”在文中的意思是形象、身份定位、角色。(2分) 4.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严光是富春江文学的代表人物。 B.“钓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贤者渴望被赏识的心理。 C.“文本化山水”是指诗意的山水 D.富春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严光的故事。 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黄公手比愚公强,富春移来咫尺长。子陵之居在何处,千载烟云长渺茫。(【明】 祝允明《题富春大岭图》) 泖塘卜筑严陵客,富春正筑南楼墨。(【清】翁方纲《题富春大岭图》) ⑥再如有关《富春山居图》仿本和黄公望其他作品的题跋: 粉本大痴山,高风子陵里。玉圃积琼葩,不数孤山美。(【清】叶绍本《富春梅 隐》,《白鹤山房诗钞》卷十七,清道光七年本) 我们看乾隆在子明卷《富春山居图》上的题跋,也有这样的联想: 自富阳至桐庐,胜甲浙右。子陵高风,与山水同远。丙戊(1766) 癸卯(1783)冬初,自盛京谒陵,回跸至夷齐庙,俯仰山川,清风斯在。悠然有 会于子陵桐江之间。因书此卷。以志一时。 ⑦由此可见,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系,不是我们今天的新发明, 古人正是这样鉴画的。伟大的艺术家、普通的诗人、收藏家甚至身为异族统治者 的皇帝,都与此一大文化心灵相通。然而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的主流解读却完 全撇开了此一传统。 ⑧再联想到黄公望的名字,不妨另下一解。一般人都过于相信志书与画史上所说 他的父亲“九十得子”,“黄公望子久矣”,以得名。然而,班固《汉书》颜师 古注云: 师古曰:望,谓太公望,即吕尚也。钓于渭水。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得非 龙、非螭、非豹、非羆,乃帝王之辅。果遇吕尚于渭阳,与语,大悦,曰:吾太 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班固《汉书》卷一百上) ⑨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典故,黄公望的父亲为他取名,不可能不知。为什么志书 与画史皆不提?细思之,太公望著《六韬》,“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 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史记》);又,太公望不是一般的帝王师,而是助 文武夺取天下的人物,此种身份,恐怕完全不合于蒙元统治时期的一般汉族读书 士子之人生规划,或因此而易于遭忌受害,故一般人缄口不提,或代以九十老夫 之说,就合理自然了。然而,黄公望之得名,其父必知《汉书》此典,因而赋此 名也必有重大期望,则是可能肯定的。而公望一生,亦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 为崇尚离心之钓者,决然在《山居图》中,借渔人开头与结尾都循环而行,自成 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或不是偶 然。 (有删减) 【注】①严光,字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帮助刘秀起 兵,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黄公望,元代 画家,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 3.第①段中加点的“化身”在文中的意思是形象、身份定位、角色。(2 分) 4.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 A.严光是富春江文学的代表人物。 B.“钓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贤者渴望被赏识的心理。 C.“文本化山水”是指诗意的山水。 D.富春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严光的故事。 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C )。 (2 分)
(1)毕竟,这个水名太有名了。 (2)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严陵濑、子陵濑、七里濑。 (3)江南的水名,有很丰富的名词,但黄公望其他什么都没有说。 (4)而且,“画水”一共只有两条,这句话就占了一条。 A.(2)(1)(3)(4)B.(1)(2)(4)(3) C.(3)(4)(2)(1)D.(4)(1)(2)(3) 6.简析第⑤⑥段引用题跋的作用。(4分) 引用《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说明《富春山居图》 中的“渔樵”和“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 系。借助各类人的题跋,引出下文观点(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 系是鉴赏《富春山居图》的传统),引用的题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4 分) 7.下列说法与文意相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山水画中“渔樵”意象必不可少。 B.中国山水画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中的“渔樵”是“二而一”的关 系 C.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对《富春山居图》的主流解读忽视了富春江文学传统这 视角。 D.志书与画史都不提“黄公望”名字与“太公望”典故的关系,是因为作者怕遭 忌受害 8.根据文意,概括《富春山居图》中“渔樵”意象的象征意义。(3分) 象征隐者:象征严子陵这一富春江文学传统中的典型隐者(象征如严子陵一样的 隐者);象征画家“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为崇尚离心之钓者”的人生追求。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6分)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 地方。 ③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 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④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 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 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 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 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 远去 ⑤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 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 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1)毕竟,这个水名太有名了。 (2)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严陵濑、子陵濑、七里濑。 (3)江南的水名,有很丰富的名词,但黄公望其他什么都没有说。 (4)而且,“画水”一共只有两条,这句话就占了一条。 A.(2)(1)(3)(4) B.(1)(2)(4)(3) C.(3)(4)(2)(1) D.(4)(1)(2)(3) 6.简析第⑤⑥段引用题跋的作用。(4 分) 引用《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说明《富春山居图》 中的“渔樵”和“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 系。借助各类人的题跋,引出下文观点(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 系是鉴赏《富春山居图》的传统),引用的题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4 分) 7.下列说法与文意相一致的一项是( C )。(3 分) A.中国山水画中“渔樵”意象必不可少。 B.中国山水画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中的“渔樵”是“二而一”的关 系。 C.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对《富春山居图》的主流解读忽视了富春江文学传统这 一视角。 D.志书与画史都不提“黄公望”名字与“太公望”典故的关系,是因为作者怕遭 忌受害。 8.根据文意,概括《富春山居图》中“渔樵”意象的象征意义。(3 分) 象征隐者;象征严子陵这一富春江文学传统中的典型隐者(象征如严子陵一样的 隐者);象征画家“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为崇尚离心之钓者”的人生追求。 (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9~12 题。(16 分)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 地方。 ③19 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 离杭州 100 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④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 30 岁时,才同 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 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 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 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 远去…… ⑤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 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 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⑥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 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 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⑦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 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 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 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⑧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 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 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 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 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 格格不入…… ⑨我究竟来自何方? ⑩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 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 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 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 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 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 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①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 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 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 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 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⑩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⑩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⑩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 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 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 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⑤然而在城市闷热室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 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 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 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 园 (有删 减) 9.从景物描写的角度鉴赏第④段画线句。(4分)
⑥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 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 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⑦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 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 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 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⑧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 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 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 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 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 格格不入…… ⑨我究竟来自何方? ⑩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 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 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 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 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 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 21 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 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⑪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 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 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 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 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⑫我 19 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⑬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⑭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 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 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 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⑮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 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 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 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 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 园。 (有删 减) 9.从景物描写的角度鉴赏第④段画线句。(4 分)
答案示例:画线句从视觉(色彩)、听觉(声音)、嗅觉(清香)的角度(或动 静结合的角度)描写“老家”景色: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 岛,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盈盈鸟声、阵阵葵花香,渲染出宁静诗意的氛围,表 现出作者对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的赞 10.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第⑨段“我究竟来自何方?”用疑问语气(或单句独立成段)强烈表达出 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承接上文“我”对故乡的陌生、茫然、隔膜与格格不入 的感觉,引出下文寻觅、创造第二故乡一一精神家园的感悟(或推进文意;寻觅 创造第二故乡一一精神家园的感 1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故乡在远方”的含义。(4分) 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自己的出生地,还是自己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 方,更是自己在不断寻觅、创造着的能让人心灵安宁净化的精神家园。追求精神 家园的脚步不会停止,更丰富的故乡一一精神家园永远在远 方 12.以第⑩①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分) 答案示例: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碧玉般的青草”,“落雪有声 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 ,“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 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小动物的“脚印儿”“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 号”,贴切而富创造性;拟人如“山泉一路叮咚欢歌”,“雪花亲吻着树叶”, “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等,生动而富形象性。多处运用叠词,如“轻轻慢 慢”“亮晶晶”“一夜夜”“隆隆”“咔咔”“悄悄”“一条条”“细 细”“一个个”,精妙和谐富有音韵美。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 感染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荒经历的青春岁月有着无比亲切的感觉与怀 念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髙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十年三月,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的“八司马”中的五 人再遭贬谪,“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 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
答案示例:画线句从视觉(色彩)、听觉(声音)、嗅觉(清香)的角度(或动 静结合的角度)描写“老家”景色: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 岛,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盈盈鸟声、阵阵葵花香,渲染出宁静诗意的氛围,表 现出作者对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的赞 叹。 10.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第⑨段“我究竟来自何方?”用疑问语气(或单句独立成段)强烈表达出 “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承接上文“我”对故乡的陌生、茫然、隔膜与格格不入 的感觉,引出下文寻觅、创造第二故乡一一精神家园的感悟(或推进文意;寻觅、 创造第二故乡一一精神家园的感 悟)。 1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故乡在远方”的含义。(4 分) 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自己的出生地,还是自己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 方,更是自己在不断寻觅、创造着的能让人心灵安宁净化的精神家园。追求精神 家园的脚步不会停止,更丰富的故乡——精神家园永远在远 方。 12.以第⑩⑪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 分) 答案示例: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碧玉般的青草”,“落雪有声, 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 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小动物的“脚印儿”“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 号”,贴切而富创造性;拟人如“山泉一路叮咚欢歌”,“雪花亲吻着树叶”, “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等,生动而富形象性。多处运用叠词,如“轻轻慢 慢”“亮晶晶”“一夜夜”“隆隆”“咔咔”“悄悄”“一条条”“细 细”“一个个”,精妙和谐富有音韵美。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 感染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荒经历的青春岁月有着无比亲切的感觉与怀 念。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3~15 题。(8 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十年三月,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的“八司马”中的五 人再遭贬谪,“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 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
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 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②乱飐(zhan):吹 动。③薜荔,一种蔓生的香草。 3.与柳宗元同属中唐的诗人是(D )。(1分) A.李商隐B.杜甫C.杨炯D.白居易 14.下列诗句与首联“城上髙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感物起兴写法相同的 一项是 A)。(2分) A.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B.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 明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 答案示例:这两联融情于景。颔联写近景,描写风急雨骤的景象,急风吹动水中 的芙蓉,密雨斜侵着覆墙的薜荔,作者借美好芳洁的芙蓉、薜荔被吹风雨打含蓄 地表达了自己熬过了十年永州贬谪之苦后再次被贬的深痛与哀怨;颈联写远景, 仰视则见重岭密林遮断了向千里外眺望彰汀封连好友的眼睛,俯察则见江流曲折 好似九回之肠,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了思念好友、关怀好友处境但望而不见的惆 怅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 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②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 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 归,悉上送官。 ③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 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 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④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 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 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 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 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 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⑤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 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 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 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 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 “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⑥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 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 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②乱飐(zhǎn):吹 动。③薜荔,一种蔓生的香草。 13.与柳宗元同属中唐的诗人是( D )。(1 分) A.李商隐 B.杜甫 C.杨炯 D.白居易 14.下列诗句与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感物起兴写法相同的 一项是( A )。(2 分) A.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B.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 明。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 分) 答案示例:这两联融情于景。颔联写近景,描写风急雨骤的景象,急风吹动水中 的芙蓉,密雨斜侵着覆墙的薜荔,作者借美好芳洁的芙蓉、薜荔被吹风雨打含蓄 地表达了自己熬过了十年永州贬谪之苦后再次被贬的深痛与哀怨;颈联写远景, 仰视则见重岭密林遮断了向千里外眺望彰汀封连好友的眼睛,俯察则见江流曲折 好似九回之肠,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了思念好友、关怀好友处境但望而不见的惆 怅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 题。(18 分) 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 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②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 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 归,悉上送官。 ③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 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 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④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 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 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 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 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 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⑤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 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 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 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 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 “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⑥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 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注】①觌,相见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赠送、馈赠、送) 2)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将近、将要、将)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A.预备B.事先 C.参 D.安乐 (2)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C A.无品 B.非凡品位 C.最高官位 D.最高品类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初,彬之总师也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 重焉。 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不依靠他,除非公事不到太祖那里去。大家 聚会酒宴,他也很少参与,因此(太祖)更加器重他(因此更加受到器重/被太 祖器重)。6 分 20.第④段中“彬忽称疾不视事”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2分) 21.第⑤段写道“美窃式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 由。(4分) 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许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 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 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题。(12分)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 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 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之 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葳、芑之菜,槠、栎、 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 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溮蔤曲折,注入大谷。其 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注】①觌,相见。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赠送、馈赠、送) (2)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将近、将要、将)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B ) A.预备 B.事先 C.参加 D.安乐 (2)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 C ) A.无品 B.非凡品位 C.最高官位 D.最高品类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B )。(2 分) A.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初,彬之总师也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 重焉。 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不依靠他,除非公事不到太祖那里去。大家 聚会酒宴,他也很少参与,因此(太祖)更加器重他(因此更加受到器重/被太 祖器重)。6 分 20.第④段中“彬忽称疾不视事”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2 分) 21.第⑤段写道“美窃式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 由。(4 分) 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许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 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 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2~题。(12 分)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 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 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之 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 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 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 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②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 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 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③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 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 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 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藿②。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 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彼之苦,吾之乐 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 兴,毋亦犹是也夫?” ④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有删减) 【注】①荼蓼:指野苦菜。②藿(diao):野草。 2.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其下惟白云”的表达效果。(2分) 这句话描写了白云绕山的情状,衬托出匡山之高 23.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匡山的植物被山中甘而善苦的北风吹刮,因而味道是苦的。 B.山中野蜂所酿之蜜味苦,但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C.剑溪水中的鱼喜欢吹沙,味道苦有点微辣,可以醒酒。 D.作者目之所见,口之所食,足之所至,心之所想,无一不“苦” 24.第②段画线句表现了先生登山临水,与樵歌相和答的自得(或自适;安贫乐 道之情)。(2分) 25.下列句子与本文思想不相符的一项是(D )。(2分)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则何适 而非快?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简析第③段写膏粱之子的用意。(4分) 膏粱之子富贵时住华屋、睡厚褥、吃珍馐美食,出则仆役相拥,不历农耕辛劳 而一旦运穷福艾遭遇不测,他们不适应粗食劣物,缺乏生存能力。通过举例,具 体阐发了“乐与苦,相为倚伏”的哲理;借批评膏粱之子只图安逸享乐赞扬了苦 斋主人苦中求乐、恬然自安的宽敞襟怀(或寄托了苦斋主人安贫乐道的情 怀) 三写作(70分)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波创业浪潮袭来,在成千上万的创业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奇葩项目。“代 人读书”,为企业家和高管挑书、看书、划重点;“包月内裤”,为中等收入 不愿为购物花费时间的男性包月送内裤;“互联网十殡葬”除了能在网上买墓
②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 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 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③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 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 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 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②。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 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彼之苦,吾之乐; 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 兴,毋亦犹是也夫?” ④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有删减) 【注】 ①荼蓼:指野苦菜。②藋(diào):野草。 22.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其下惟白云”的表达效果。(2 分) 这句话描写了白云绕山的情状,衬托出匡山之高。 23.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 A.匡山的植物被山中甘而善苦的北风吹刮,因而味道是苦的。 B.山中野蜂所酿之蜜味苦,但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C.剑溪水中的鱼喜欢吹沙,味道苦有点微辣,可以醒酒。 D.作者目之所见,口之所食,足之所至,心之所想,无一不“苦”。 24.第②段画线句表现了先生登山临水,与樵歌相和答的自得(或自适;安贫乐 道之情)。(2 分) 25.下列句子与本文思想不相符的一项是( D )。(2 分)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则何适 而非快?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简析第③段写膏粱之子的用意。(4 分) 膏粱之子富贵时住华屋、睡厚褥、吃珍馐美食,出则仆役相拥,不历农耕辛劳, 而一旦运穷福艾遭遇不测,他们不适应粗食劣物,缺乏生存能力。通过举例,具 体阐发了“乐与苦,相为倚伏”的哲理;借批评膏粱之子只图安逸享乐赞扬了苦 斋主人苦中求乐、恬然自安的宽敞襟怀(或寄托了苦斋主人安贫乐道的情 怀)。 三 写作(70 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波创业浪潮袭来,在成千上万的创业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奇葩项目。“代 人读书”,为企业家和高管挑书、看书、划重点;“包月内裤”,为中等收入、 不愿为购物花费时间的男性包月送内裤;“互联网+殡葬”除了能在网上买墓
地,还提供心理干预、太空葬礼、生前告别会等服务;“”,利用通讯费用低廉 的网络电话,对骚扰者实施精准的“手机轰炸”……很多投资机构对奇葩创业项 目避之不及,但一些大胆的投资者还是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 间
地,还提供心理干预、太空葬礼、生前告别会等服务;“”,利用通讯费用低廉 的网络电话,对骚扰者实施精准的“手机轰炸”……很多投资机构对奇葩创业项 目避之不及,但一些大胆的投资者还是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