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校2012-2013学年高一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美感与快感 朱光潜 ①拿一幅画给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他总是说“很好看”。如果追问 他“它何以好看?”不外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通常 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②许多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英国学者罗斯金就曾很坦白地 说:“我从来没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愉快的标准看,后者引诱力自然比前者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觉得 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二者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 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罗斯金的错误在把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 去测量艺术作品。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引诱力,所以他以为 比不上英国姑娘。 ③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 个分别来,却又往往不符事实。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 他们所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鼻、舌、 皮肤、筋肉等等都是“低等感官”,只有“高等感官”可以尝到美感而“低等感 官”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 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引起不快感。美感有普遍性 快感没有普遍性。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 值。拿什么标准说耳、目是“高等感官”?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 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 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 凭。口腹有同嗜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 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我曾经听过一位很时髦的英国老太 婆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比金字塔再拙劣的东西。” ④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 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快感同为实用的, 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 ⑤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 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 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 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 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 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 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⑥这个道理一经说破,本来很容易了解。口口许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个很浅显的道 理,遂走上迷路。近来德国和美国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人就是如此。他们 拿一些颜色、线形或是音调来请受验者比较,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
上海市七校 2012-2013 学年高一 5 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 阅 读(6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 题。(12 分) 美感与快感 朱光潜 ①拿一幅画给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他总是说“很好看”。如果追问 他“它何以好看?”不外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通常 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②许多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英国学者罗斯金就曾很坦白地 说:“我从来没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愉快的标准看,后者引诱力自然比前者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觉得 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二者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 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罗斯金的错误在把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 去测量艺术作品。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引诱力,所以他以为 比不上英国姑娘。 ③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 个分别来,却又往往不符事实。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 他们所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鼻、舌、 皮肤、筋肉等等都是“低等感官”,只有“高等感官”可以尝到美感而“低等感 官”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 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引起不快感。美感有普遍性, 快感没有普遍性。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 值。拿什么标准说耳、目是“高等感官”?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 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 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 凭。口腹有同嗜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 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我曾经听过一位很时髦的英国老太 婆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比金字塔 再拙劣的东西。” ④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 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快感同为实用的, 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 ⑤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 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 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 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 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 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 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⑥这个道理一经说破,本来很容易了解。□□许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个很浅显的道 理,遂走上迷路。近来德国和美国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人就是如此。他们 拿一些颜色、线形或是音调来请受验者比较,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
然后作出统计来,说某种颜色是最美的,某种线形是最丑的。独立的颜色和画中 的颜色本来不可相提并论。在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而且最易引起快感 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美。他们的错误是很显然的。 1.简析第①②段的作用。(2分) 答2分 第③段引用一位很时髦的英国老太婆的话是为了说明 3.根据文意,区分美感和快感的基本原则是 分) 4.第⑥段空格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口口,理由是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认为,“低等感官”只能尝到快感而不能拥有美感 B.“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指的是审美过程是“无所为”的、无功利的,而正 是在这种纯粹的境界中才达到了“审美”这一“有为”目的。 C.“直觉”就是“忘却自我”,是意识不到自己在欣赏,是“不觉得所生的感 觉是愉快的”。一旦觉得自己是在欣赏了,感觉到快感了,那么这便是在“反省 了 D.作者以“提灯寻影”为喻,提着灯是寻不到影子的,灯光达到的一刹那就是 影子消失的那一刻,那么由反省变为直觉的时候也就是美感态度失去的时候。 E.文章最后强调,个人好恶并不是评价美的准则,“实验美学”犯的就是这 类的错误,由此强调美感不是快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13分) 旧式的情感 叶兆言 ①三年前,在纪念祖父诞辰一百周年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 总是对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 很看重,尤其“文化大革命”后期,一家老小,都盼过节似地惦记着祖父的生日。 是不是整数无所谓,过阴历或阳历也无所谓,快到了,就掰着指头数,算一算还 有多少天。 ②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 看大家的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那一天 祖父很喜欢过生日,喜欢那个热闹。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于过 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两个生日都过 ③想一想也简单,一个老人乐意过生日,原因就是平时太寂寞。老人永远是寂寞 的,尤其是一个高寿的老人。同时代的人,一个接一个去了,活得越久,意味着 越要忍受寂寞的煎熬。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也是如此,小辈们一个个都相对独立 有了自己的小家,下了乡,去了别的城市,只有老人过生日这个借口,才能让大 家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走到一起。 ④老人的寂寞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 写毛笔字,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差不多相同的日子里,父亲想
然后作出统计来,说某种颜色是最美的,某种线形是最丑的。独立的颜色和画中 的颜色本来不可相提并论。在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而且最易引起快感 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美。他们的错误是很显然的。 1.简析第①②段的作用。(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引用一位很时髦的英国老太婆的话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2 分) 3.根据文意,区分美感和快感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第⑥段空格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 分) A.作者认为,“低等感官”只能尝到快感而不能拥有美感。 B.“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指的是审美过程是“无所为”的、无功利的,而正 是在这种纯粹的境界中才达到了“审美”这一“有为”目的。 C.“直觉”就是“忘却自我”,是意识不到自己在欣赏,是“不觉得所生的感 觉是愉快的”。一旦觉得自己是在欣赏了,感觉到快感了,那么这便是在“反省” 了。 D.作者以“提灯寻影”为喻,提着灯是寻不到影子的,灯光达到的一刹那就是 影子消失的那一刻,那么由反省变为直觉的时候也就是美感态度失去的时候。 E.文章最后强调,个人好恶并不是评价美的准则,“实验美学”犯的就是这一 类的错误,由此强调美感不是快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6-11 题。(13 分) 旧式的情感 叶兆言 ①三年前,在纪念祖父诞辰一百周年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 总是对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 很看重,尤其“文化大革命”后期,一家老小,都盼过节似地惦记着祖父的生日。 是不是整数无所谓,过阴历或阳历也无所谓,快到了,就掰着指头数,算一算还 有多少天。 ②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 看大家的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那一天。 祖父很喜欢过生日,喜欢那个热闹。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于过 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两个生日都过。 ③想一想也简单,一个老人乐意过生日,原因就是平时太寂寞。老人永远是寂寞 的,尤其是一个高寿的老人。同时代的人,一个接一个去了,活得越久,意味着 越要忍受寂寞的煎熬。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也是如此,小辈们一个个都相对独立, 有了自己的小家,下了乡,去了别的城市,只有老人过生日这个借口,才能让大 家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走到一起。 ④老人的寂寞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 写毛笔字,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差不多相同的日子里,父亲想
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那些一时不易得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 笔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候,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闲 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唐人的诗,宋人的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 写了,寄出去,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为止 ⑤我记得常常陪祖父去四站路以外的王伯祥老人处。这是一位比祖父年龄更大的 老人,他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 谊。难能可贵的,是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祖父订了 份大字《参考》,大概因为级别才订到的,王伯祥老人虽然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一级研究员,他似乎没有资格订阅,于是祖父便把自己订的报,带去给他看。每 次见面大约两个多小时,一方是郑重其事地还报纸,另一方毕恭毕敬地将新的报 纸递过去,然后就喝茶聊天,无主题变奏。 ⑥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不投机,酒逢知己,关键是看这一点。有时候,聊天也 是一种寂寞,老人害怕寂寞,同时也最能享受寂寞。明白的老人永远是智者。我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些老人的寂寞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从老派人的聊天中 明白了许多老式的情感。旧式的情感是人类的结晶,只有当它们真正失去时,我 们才会感到它的珍重。老派的人所看中的那些旧式情感,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物 是人非,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寂寞成了奢侈品,热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 ⑦老人最害怕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心里都 特别难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他坐在写字桌前写日记,我站在 边,有报纸,随手捞起一张,胡乱看下去。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 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海阔天空。祖父平时很喜欢和我对话,他常常表扬 我,说我小小年纪,知道的事却不少,说我的水平似乎超过了同龄人。我记得他 总是鼓励我多说话,说讲什么并不重要,人有趣了,说什么话,都会有趣。早在 还是一个无知的中学生时,我就是一个善于和老人对话的人。我并不知道祖父喜 欢听什么,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曾经真的是觉得自己知道的事多,肚 子里学问大,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源于老人的寂寞。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 B.只有老人过生日这个借口,才能让大家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走到一起。 C.他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谊 D.物是人非,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 7.文中的“祖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是 (1分) 8.根据文意,祖父“寂寞”的原因主要有两条:(2分) (1) (2) 9.第⑥段画线句中“这一点”是指 。(1分) 10.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恰当的的两项是( )(4分) A.第①段写全家“盼过节似地惦记着祖父的生日”,从侧面表现祖父生日的隆 重程度。 B.第②段写祖父“孩子气地”宣布一年过两个生日,表明祖父童心未泯,喜欢 热闹 C.替侄女写慰问信,帮儿子抄资料,给他人写书法,文章用事实证明祖父并不 寂寞
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那些一时不易得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 一笔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候,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闲 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唐人的诗,宋人的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 写了,寄出去,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为止。 ⑤我记得常常陪祖父去四站路以外的王伯祥老人处。这是一位比祖父年龄更大的 老人,他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 谊。难能可贵的,是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祖父订了一 份大字《参考》,大概因为级别才订到的,王伯祥老人虽然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一级研究员,他似乎没有资格订阅,于是祖父便把自己订的报,带去给他看。每 次见面大约两个多小时,一方是郑重其事地还报纸,另一方毕恭毕敬地将新的报 纸递过去,然后就喝茶聊天,无主题变奏。 ⑥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不投机,酒逢知己,关键是看这一点。有时候,聊天也 是一种寂寞,老人害怕寂寞,同时也最能享受寂寞。明白的老人永远是智者。我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些老人的寂寞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从老派人的聊天中, 明白了许多老式的情感。旧式的情感是人类的结晶,只有当它们真正失去时,我 们才会感到它的珍重。老派的人所看中的那些旧式情感,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物 是人非,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寂寞成了奢侈品,热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 ⑦老人最害怕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心里都 特别难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他坐在写字桌前写日记,我站在 一边,有报纸,随手捞起一张,胡乱看下去。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 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海阔天空。祖父平时很喜欢和我对话,他常常表扬 我,说我小小年纪,知道的事却不少,说我的水平似乎超过了同龄人。我记得他 总是鼓励我多说话,说讲什么并不重要,人有趣了,说什么话,都会有趣。早在 还是一个无知的中学生时,我就是一个善于和老人对话的人。我并不知道祖父喜 欢听什么,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曾经真的是觉得自己知道的事多,肚 子里学问大,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源于老人的寂寞。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 B.只有老人过生日这个借口,才能让大家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走到一起。 C.他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谊。 D.物是人非,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 7.文中的“祖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是______。(1 分) 8.根据文意,祖父“寂寞”的原因主要有两条:(2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⑥段画线句中“这一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1 分) 10.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恰当的的两项是( )( )(4 分) A.第①段写全家“盼过节似地惦记着祖父的生日”,从侧面表现祖父生日的隆 重程度。 B.第②段写祖父“孩子气地”宣布一年过两个生日,表明祖父童心未泯,喜欢 热闹。 C.替侄女写慰问信,帮儿子抄资料,给他人写书法,文章用事实证明祖父并不 寂寞
D.第⑤段中“坚持”、“每星期”、“坐着公共汽车”等词充分表现祖父对友 情的执着。 E.第⑥段中“热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因为热闹背后往往缺失了那份寂寞 的温情。 11.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组,分析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旧式的情感”。(3分) 杨绛与老王萧红与鲁迅史铁生与他的母亲 (三)默写。(5分)【任选5空,超过5空,按前5空评分】 12.(1)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辅车相依, (左丘明《左传》) (5)鹫翎金仆姑, (卢纶《塞下曲》) (6)分野中峰变, 。(王维《终南山》) (7)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6分) 游东田 (南齐)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牛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①无悰:没有欢乐。②阡阡:茂盛状。 13.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口口诗。(1分) 14.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以记游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B.本诗全部借景抒情,含蓄委婉不失清新 C.本诗三处运用叠词,增强形象性音乐美。 D.本诗语言平易淡雅,而又不失轻盈灵动 15.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3分) 答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2分)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 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 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
D.第⑤段 中“坚持”、“每星期”、“坐着公共汽车”等词充分表现祖父对友 情的执着。 E.第⑥段中“热闹反 而让我们感到恐惧”,因为热闹背后往往缺失了那份寂寞 的温情。 11.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组,分析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旧式的情感”。(3 分) 杨绛与老王 萧红与鲁迅 史铁生与他的母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5 分)【任选 5 空,超过 5 空,按前 5 空评分】 12.(1)_________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辅车相依,______________。(左丘明《左传》) (5)鹫翎金仆姑,________________。(卢纶《塞下曲》) (6)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7)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5 题。(6 分) 游东田 (南齐)谢朓 戚戚苦无悰①,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 ①无悰:没有欢乐。②阡阡:茂盛状。 13.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 分) 14.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诗以记游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B.本诗全部借景抒情,含蓄委婉不失清新。 C.本诗三处运用叠词,增强形象性音乐美。 D.本诗语言平易淡雅,而又不失轻盈灵动。 15.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12 分)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 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 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
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 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 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 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 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 有光《项脊轩志》)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迨诸父异爨 迨: (2)乳二世 乳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 (4)大母过余曰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墙往往而是 而母立于兹 B.鸡栖于厅 室西连于中闺 C.娘以指叩门扉曰 比去,以手阖门 D.先妣抚之甚厚 顷之,持一象笏至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译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 19.依据本段,“可悲”之事包括 和功名未就三件事。(2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2分) 情采(节选) 刘勰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 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 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 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 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 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 情待实;況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 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裴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 反本 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摘藻,使文不灭质,博 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注]①诸子之徒:承上“辞人”而言,指汉以后的辞赋家。②鬻声钓世:指沽名 钓誉。③轩冕:轩,有帷幕的车。冕,礼帽。借指官位爵禄。④皋壤:水边的原
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 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 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 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 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 有光《项脊轩志》)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迨诸父异爨 迨:________ (2)乳二世 乳:________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______ (4)大母过余曰 过:________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墙往往而是 而母立于兹 B.鸡栖于厅 室西连于中闺 C.娘以指叩门扉曰 比去,以手阖门 D.先妣抚之甚厚 顷之,持一象笏至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据本段,“可悲”之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功名未就三件事。(2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4 题。(12 分) 情采(节选) 刘勰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 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①,心非郁陶, 苟驰夸饰,鬻声钓世②,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 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 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③,而泛咏皋壤④。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⑤弗存, 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 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⑥,反所以失 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⑦,恶文太章⑧;贲象穷白⑨,贵乎 反本。 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 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注]①诸子之徒:承上“辞人”而言,指汉以后的辞赋家。②鬻声钓世:指沽名 钓誉。③轩冕:轩,有帷幕的车。冕,礼帽。借指官位爵禄。④皋壤:水边的原
野,此指隐居之所。⑤真宰:真实的心地。宰,指心是身的主宰。⑥翠纶:用翡 翠鸟毛羽装饰钓丝。桂饵:用肉桂作鱼饵。⑦衣锦裝(ji6ng)衣:指在锦服外 加上麻布罩衫。⑧恶文太章:嫌恶花色过于鲜明。章,同“彰”。⑨贲象穷白 《易经》中贲的卦象最后一爻是“白”。 20.分析画线句“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的 表达效果。(3分) 答 21.为什么说“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22.“为文造情”的作品有何毛病?(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答 2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篇是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创作风气而发的,作者 认为有纯正充沛的思想感情,又善于运用健美的文采;情采交融,这才能说服读 者,打动人心。 B.第②段从文情关系的角度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种是《诗经》 以来“为文而造情”的优良传统,一种是后世“为情而造文”的不良倾向。 C.作者指出“采滥辞诡”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应是首 先确立内容,然后造文施采,使内容与形式密切配合,而写成文质兼备的理想作 品 D.作者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应该文质并重。他也 强调文必有采,但必须以“述志为本”,不能以文害质 24.刘勰认为好的文章应是内容与形式兼顾,请联系高一教材中的任一篇目加以 阐释。(3分) 答 二写作(40分) 25.以“不该失去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检测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1.(2分)列举人们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的现象(1分),引出下文对两者之异 的思考与分析(1分)。 2.(2分)口腹有同嗜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意近即可)
野,此指隐居之所。⑤真宰:真实的心地。宰,指心是身的主宰。⑥翠纶:用翡 翠鸟毛羽装饰钓丝。桂饵:用肉桂作鱼饵。⑦衣锦褧(jiǒng)衣:指在锦服外 加上麻布罩衫。⑧恶文太章:嫌恶花色过于鲜明。章,同“彰”。⑨贲象穷白: 《易经》中贲的卦象最后一爻是“白”。 20.分析画线句“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的 表达效果。(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文造情”的作品有何毛病?(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篇是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创作风气而发的,作者 认为有纯正充沛的思想感情,又善于运用健美的文采;情采交融,这才能说服读 者,打动人心。 B.第②段从文情关系的角度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种是《诗经》 以来“为文而造情”的优良传统,一种是后世“为情而造文”的不良倾向。 C.作者指出“采滥辞诡”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应是首 先确立内容,然后造文施采,使内容与形式密切配合,而写成文质兼备的理想作 品。 D.作者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应该文质并重。他也 强调文必有采,但必须以“述志为本”,不能以文害质。 24.刘勰认为好的文章应是内容与形式兼顾,请联系高一教材中的任一篇目加以 阐释。(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写 作(40 分) 25.以“不该失去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文体。 (2)不少于 800 字。 (3)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2 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检测试卷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 题。(12 分) 1.(2 分)列举人们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的现 象(1 分),引出下文对两者之异 的思考与分析(1 分)。 2.(2 分)口腹有同嗜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意近即可)
3.(2分)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经验是直 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共两点,每点给1分) 4.(2分)但是(或:“然而”等)(1分)理由:上句的“很容易了解”与下句 的“不明白这个很浅显的道理”(1分)意思相反,形成转折(1分) 5.(4分)AD(A:在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 自清凉无汘”等名句中提到的味觉、触觉等低等感官也能产生美感。D:应是“由 直觉变为反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13分) 6.(2分)D(“物是人非”表示景物依然,人事已非,强调人事的变化;而本句 意在强调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加快,应使用“时过境迁”等成语更合适) 7.(1分)叶圣陶 8.(2分)(1)同时代的人相继离世;(2)小辈们先后独立与离家 9.(1分)是否把聊天内容当作重要的事 10.(4分)DE(A项:全家惦记祖父生日,是因为祖父喜欢过生日;B项:一年 过两个生日,只因祖父喜欢过生日时的热闹,反衬祖父平时的寂寞,跟“童心 无关;C项:祖父所作的这些事只为打发寂寞,为他人忙碌的背后恰恰反映祖父 的寂寞常被我们忽视) 11.(3分)旧式情感的含义,1分;结合课文内容分析,2分 示例:所谓“旧式的情感”,依据文意,是指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相濡以沫的 情感(1分)。杨绛一家与老王互帮互助,历经战乱及文革等困难时期,这种情感 就是一种老式的情感。 (三)默写。(5分)【任选5空,超过5空,按前5空评分】 12.(1)吴宫花草埋幽径(2)欲辨已忘言(3)玉簪螺髻(4)唇亡齿寒(5)燕尾绣蝥弧 (6)阴晴众壑殊(7)水澹澹兮生烟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6分) 13、(1分)古体 14.(2分)B(全是借景抒情) 15.(3分)描写角度(动静、远近、俯仰、有声无声等)1分,具体赏析2分。 示例:画线四句诗,描写景物角度丰富,前两句写远树绿意葱茏,轻烟云水在山 中弥漫缭绕;后两句写游鱼嬉戏在清水绿荷间,林中小鸟喧闹飞散后,落英缤纷, 无声飘落(1分);由远及近,以声衬静,创造了远景迷蒙、近景明朗的初夏暮春 奇景异色(1分),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留恋中忘却苦恼的愉悦之情(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2分) 16.(4分)(1)等到(2)喂养(3)指儿童时代(4)拜访,看望 17.(2分)C(A:修饰关系连词:同“尔”,你的,代词。B:在,介词;和, 介词。C:用,介词。D:她,代词;音节助词,无义) 18.(4分)(1)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重点词:西、庖 2分)(②2)庭院中开始时建了篱笆,不久变成了墙,总共变了两次。(重点词:已、 凡,2分) 19.(2分)家族衰败、慈母早逝
3.(2 分)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经验是直 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共两点,每点给 1 分) 4.(2 分)但是(或:“然而”等)(1 分) 理由:上句的“很容易了解”与下句 的“不明白这个很浅显的道理”(1 分)意思相反,形成转折(1 分)。 5.(4 分)A D(A:在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 自清凉无汗”等名句中提到的味觉、触觉等低等感官也能产生美感。D:应是“由 直觉变为反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6-11 题。(13 分) 6.(2 分)D(“物是人非”表示景物依然,人事已非,强调人事的变化;而本句 意在强调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加快,应使用“时过境迁”等成语更合适) 7.(1 分)叶圣陶 8.(2 分)(1)同时代的人相继离世;(2)小辈们先后独立与离家。 9.(1 分)是否把聊天内容当作重要的事 10.(4 分)D E(A 项:全家惦记祖父生日,是因为祖父喜欢过生日;B 项:一年 过两个生日,只因祖父喜欢过生日时的热闹,反衬祖父平时的寂寞,跟“童心” 无关;C 项:祖父所作的这些事只为打发寂寞,为他人忙碌的背后恰恰反映祖父 的寂寞常被我们忽视) 11.(3 分)旧式情感的含义,1 分;结合课文内容分析,2 分。 示例:所谓“旧式的情感”,依据文意,是指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相濡以沫的 情感(1 分)。杨绛一家与老王互帮互助,历经战乱及文革等困难时期,这种情感 就是一种老式的情感。 (三)默写。(5 分)【任选 5 空,超过 5 空,按前 5 空评分】 12.(1)吴宫花草埋幽径(2)欲辨已忘言(3)玉簪螺髻(4)唇亡齿寒(5)燕尾绣蝥弧 (6)阴晴众壑殊(7)水澹澹兮生烟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5 题。(6 分) 13、(1 分)古体 14.(2 分)B(全是借景抒情) 15. (3 分)描写角度(动静、远近、俯仰、有声无声等)1 分,具体赏析 2 分。 示例:画线四句诗,描写景物角度丰富,前两句写远树绿意葱茏,轻烟云水在山 中弥漫缭绕;后两句写游鱼嬉戏在清水绿荷间,林中小鸟喧闹飞散后,落英缤纷, 无声飘落(1 分);由远及近,以声衬静,创造了远景迷蒙、近景明朗的初夏暮春 奇景异色(1 分),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留恋中忘却苦恼的愉悦之情(1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12 分) 16.(4 分)(1)等到(2)喂养(3)指儿童时代(4)拜访,看望 17.(2 分)C(A:修饰关系连词;同“尔”,你的,代 词。 B:在,介词;和, 介词。 C:用,介词。 D:她,代词;音节助词,无义) 18.(4 分)(1)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重点词:西、庖, 2 分)(2)庭院中开始时建了篱笆,不久变成了墙,总共变了两次。(重点词:已、 凡,2 分) 19.(2 分)家族衰败、慈母早逝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2分) 20.(3分)这句是全文的主旨句。作者用织布时经纬线的交错(1分)来比喻(1分) 文章应该是情理(内容)与文辞(形式)的结合,形象生动而又句式齐整(1分)。 21.(2分)《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1分),于是 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1分)。 (2分)淫丽、烦滥 (2分)B 24.(3分)篇名1分,内容分析1分,形式分析1分 示例:古诗词如柳永的《八声甘州》(1分),作者通过秋暮雨景、雨后暮景、 凋零秋景等三幅画面的描摹,写出秋天凄凉萧飒之景,由景生情,抒发了思乡和 怀人情怀(内容1分)。全词分别用“对”“不忍”两词领起上、下片,结构严 谨而又动荡开合(1分)。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小说如《项链》(1分),以项链为线索(1分),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 链、得知项链是假的等跌宕起伏的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因虚荣而导致的悲剧命 运(1分)。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散文如《合欢树》(1分),前半部分通过“我”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命运 变化,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后半部分以合欢树的栽种、成长来追忆母亲, 表现母爱对“我”的影响,从而使合欢树成为母爱的象征。全文以“合欢树”为 题,将前后部分严丝合缝地交融在一起(2分)。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参考译文: 思想感情是文采的经线,言辞是思想内容的纬线。只有经线正了,用纬线才能织 成布帛;只有思想内容确立了,语言才能通达流畅。这是作文章的根本法则。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作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 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 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 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 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 造作感情。所以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 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可是后来的作者却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 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 品日渐稀少,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篇章却越来越多。所以有人热衷于高官厚禄, 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心里老是牵挂着繁忙庸俗的政务,却空洞地描述 尘世之外的情趣。真情实感没有一点,写的跟想的恰好相反。桃李从不自夸,人 们自然会在树下踩出一条条小路,那是由于枝头有果实存在。相传男子种出的兰 花不能发出幽香,那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象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 要依赖感情结出果实,何况文章,以抒情述志为本。写的作品与自己的心志完全 相反,这样的作品难道值得效法! 因此连缀文辞运用文采,为的是要表达思想;要是文彩浮滥、言辞虚伪,那么思 想内容会被遮蔽得愈加模糊。要知道用翡翠羽毛来做钓丝,用肉桂来作钓饵,反 而是钓不到鱼的原因。(庄子所说的)“言语的真义被文采所掩盖”,大概指的 就是这种现象吧。所以有人穿着锦衣,外面还要再罩上一件单衣,是因为讨厌文 彩过于显露:贲卦的最后一爻是白,这就说明事物贵在回复到朴质的本性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4 题。(12 分) 20.(3 分)这句是全文的主旨句。作者用织布时经纬线的交错(1 分)来比喻(1 分) 文章应该是情理(内容)与文辞(形式)的结合,形象生动而又句式齐整(1 分)。 21.(2 分)《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1 分),于是 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1 分)。 22.(2 分)淫丽、烦滥 23.(2 分)B 24.(3 分)篇名 1 分,内容分析 1 分,形式分析 1 分。 示例:古诗词如柳永的《八声甘州》(1 分),作者通过秋暮雨景、雨后暮景、 凋零秋景等三幅画面的描摹,写出秋天凄凉萧飒之景,由景生情,抒发了思乡和 怀人情怀(内容 1 分)。全词分别用“对”“不忍”两词领起上、下片,结构严 谨而又动荡开合(1 分)。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小说如《项链》(1 分),以项链为线索(1 分),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 链、得知项链是假的等跌宕起伏的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因虚荣而导致的悲剧命 运(1 分)。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散文如《合欢树》(1 分),前半部分通过“我”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命运 变化,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后半部分以合欢树的栽种、成长来追忆母亲, 表现母爱对“我”的影响,从而使合欢树成为母爱的象征。全文以“合欢树”为 题,将前后部分严丝合缝地交融在一起(2 分)。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参考译文: 思想感情是文采的经线,言辞是思想内容的纬线。只有经线正了,用纬线才能织 成布帛;只有思想内容确立了,语言才能通达流畅。这是作文章的根本法则。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作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 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 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 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 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 造作感情。所以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 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可是后来的作者却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 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 品日渐稀少,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篇章却越来越多。所以有人热衷于高官厚禄, 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心里老是牵挂着繁忙庸俗的政务,却空洞地描述 尘世之外的情趣。真情实感没有一点,写的跟想的恰好相反。桃李从不自夸,人 们自然会在树下踩出一条条小路,那是由于枝头有果实存在。相传男子种出的兰 花不能发出幽香,那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象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 要依赖感情结出果实,何况文章,以抒情述志为本。写的作品与自己的心志完全 相反,这样的作品难道值得效法! 因此连缀文辞运用文采,为的是要表达思想;要是文彩浮滥、言辞虚伪,那么思 想内容会被遮蔽得愈加模糊。要知道用翡翠羽毛来做钓丝,用肉桂来作钓饵,反 而是钓不到鱼的原因。(庄子所说的)“言语的真义被文采所掩盖”,大概指的 就是这种现象吧。所以有人穿着锦衣,外面还要再罩上一件单衣,是因为讨厌文 彩过于显露;贲卦的最后一爻是白,这就说明事物贵在回复到朴质的本性
25.(40分)须厘清以下问题:谁的记忆?什么记忆?如何失去?为何不该失去? 可以是抽象的记忆,如节俭、童心、方言、梦想、自信、幸福、文化… 也可以是具象的记忆,如城市、乡村、老街、田园、亲人、朋友、先辈… 可以组合而成,如: 城市,不该失去的文化记忆 乡村,不该失去的幸福记忆 朋友,不该失去的童年记忆 先辈,不该失去的梦想记忆… 作文评分标准:(40分) 类卷(36-40)基准分38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岀,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 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3035)基准分33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 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21-29)基准分2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13-20)基准分17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 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12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 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 分。(5)各校作文均分控制在28分上下
25.(40 分)须厘清以下问题:谁的记忆?什么记忆?如何失去?为何不该失去? 可以是抽象的记忆,如节俭、童心、方言、梦想、自信、幸福、文化…… 也可以是具象的记忆,如城市、乡村、老街、田园、亲人、朋友、先辈…… 可以组合而成,如: 城市,不该失去的文化记忆 乡村,不该失去的幸福记忆 朋友,不该失去的童年记忆 先辈,不该失去的梦想记忆…… 作文评分标准:(40 分) 一类卷(36—40)基准分 38 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 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30—35)基准分 33 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 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21—29)基准分 25 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13—20)基准分 17 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 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12 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 2 分。(2)错别字 1 个扣 1 分,至多扣 3 分。(3)标点错误多,酌 情扣 1—2 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 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 1—2 分。(5)各校作文均分控制在 28 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