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四校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日常感觉:智慧栖身之地 唐韧 ①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正是人类的日常感觉。 ②曾有欧洲某国的一个妈妈把教给她孩子读字母“0”的幼儿园老师告上法庭, 罪名是老师剥夺了孩子的想象权一一孩子本可以从一个小圆圈想到许多许多,现 在只剩了一个字母“0”。这个母亲告赢了。 ③我们的孩子一学话,家长就急急如敕地命他们背唐诗,幼儿园也忙于让他们学 写字学英文,为的是叫他们比别人早些钻进知识技能中去,在未来的升学就业竞 争中多持一个筹码。 ④此举的结果也许是,背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孩子,对枝头的鸟啼 丧失了感觉 ⑤苏格兰哲学学派把“日常感觉”称为“来自日常感觉的正常人类理智 哲学”的提法,含义就是日常感觉对人理智的长成,其意义绝不低于书本智慧。 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讲到他自幼所受的教育,说曾有孩子指着一只黑颈 鸫,问他这鸟叫什么,他答不上来,那孩子就不以为然地说:“你爸爸怎么什么 都没教你呢?”费曼回忆道: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一—“看见那 只鸟儿了吗?”他说,“我可以教你怎么称呼这只鸟,可还是一点儿也不懂得它。 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 ⑦费曼说,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 西”的区别 ⑧这也正好是会背诵“处处闻啼鸟”和会欣赏、分辨各种鸟啼两种能力的区别 ⑨费曼的父亲比一般家长更洞悉人类理智发育的生态,他更珍惜儿子对生活现象 的观察理解力:能积累提取日常感觉的能力是髙于万物、唯人才有的生态优势 “理论之树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他聪明地避开高踞灰色树上的虚荣, 给儿子预留了充足的理智发育的空间,轻松地指点幼子仰视“正常人类理智哲 学”的常青树风景。将来别的孩子拼尽全力爬到灰色树顶时,费曼却可能从容地 攀上了常青树。∥ ⑩自然,所有的比喻都有缺陷。人不可能不必爬“灰色树”,但只知爬灰色树的 人,是看不见常青树的。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大家,都不可能单靠已有知识从事 创造,尤其是首创,因为所谓首创,正是“发现书本(前人、他人)目前还没有 的东西”。 ①以笔者熟悉的文学家为例。所有优秀文学家赖以工作的东西,恰恰是一些既有 私人性又有特殊概括力的日常感觉,它们大到笼罩整部作品(主题),小到一个 细节,其中没有为他人触及过的尤其珍贵。 ⑩王安忆曾说,处女作中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因为它带有非常纯粹的感性, 这种感性没有受到污染”,即“没有受到前人的经验和约定俗成的法规的约束和 影响”,“……完全是他个人的东西,个人始发的经验”。这和人的“日常感觉 的首创状态多么相似一一它微妙而切近地触动着我们一一它就是日常感觉本身 ⑩3“日常感觉”涵盖人生存中的一切感受,其中有许多特别隐秘和曲折 的
上海市十四校 2017 届高三 12 月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 阅读 8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7 分) 日常感觉:智慧栖身之地 唐韧 ①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正是人类的日常感觉。// ②曾有欧洲某国的一个妈妈把教给她孩子读字母“O”的幼儿园老师告上法庭, 罪名是老师剥夺了孩子的想象权——孩子本可以从一个小圆圈想到许多许多,现 在只剩了一个字母“O”。这个母亲告赢了。 ③我们的孩子一学话,家长就急急如敕地命他们背唐诗,幼儿园也忙于让他们学 写字学英文,为的是叫他们比别人早些钻进知识技能中去,在未来的升学就业竞 争中多持一个筹码。 ④此举的结果也许是,背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孩子,对枝头的鸟啼 丧失了感觉。 ⑤苏格兰哲学学派把“日常感觉”称为“来自日常感觉的正常人类理智 哲学”的提法,含义就是日常感觉对人理智的长成,其意义绝不低于书本智慧。 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讲到他自幼所受的教育,说曾有孩子指着一只黑颈 鸫,问他这鸟叫什么,他答不上来,那孩子就不以为然地说:“你爸爸怎么什么 都没教你呢?”费曼回忆道: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 只鸟儿了吗?”他说,“我可以教你怎么称呼这只鸟,可还是一点儿也不懂得它。 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 ⑦费曼说,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 西”的区别。 ⑧这也正好是会背诵“处处闻啼鸟”和会欣赏、分辨各种鸟啼两种能力的区别。 ⑨费曼的父亲比一般家长更洞悉人类理智发育的生态,他更珍惜儿子对生活现象 的观察理解力:能积累提取日常感觉的能力是高于万物、唯人才有的生态优势。 “理论之树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他聪明地避开高踞灰色树上的虚荣, 给儿子预留了充足的理智发育的空间,轻松地指点幼子仰视“正常人类理智哲 学”的常青树风景。将来别的孩子拼尽全力爬到灰色树顶时,费曼却可能从容地 攀上了常青树。 // ⑩自然,所有的比喻都有缺陷。人不可能不必爬“灰色树”,但只知爬灰色树的 人,是看不见常青树的。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大家,都不可能单靠已有知识从事 创造,尤其是首创,因为所谓首创,正是“发现书本(前人、他人)目前还没有 的东西”。 ⑪以笔者熟悉的文学家为例。所有优秀文学家赖以工作的东西,恰恰是一些既有 私人性又有特殊概括力的日常感觉,它们大到笼罩整部作品(主题),小到一个 细节,其中没有为他人触及过的尤其珍贵。 ⑫王安忆曾说,处女作中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因为它带有非常纯粹的感性, 这种感性没有受到污染”,即“没有受到前人的经验和约定俗成的法规的约束和 影响”,“……完全是他个人的东西,个人始发的经验”。这和人的“日常感觉” 的首创状态多么相似——它微妙而切近地触动着我们——它就是日常感觉本身。 ⑬“日常感觉”涵盖人生存中的一切感受,其中有许多特别隐秘和曲折 的,
⑩名著之所以为经典,皆因它汲取并提炼了人类的日常感觉。就说“阿Q精神”、 “国民性负面因素”这名称,后来确称为术语和理论了,但那是评论家抽取论定 之后的事,在写《阿Q正传》之际却是没有的。鲁迅先生对那种在困顿中以精神 胜利自我平息自我抚慰的精神习性的概括,未见于任何历史书理论书,而应来自 民弱国贫年代从小康沦于困顿的处境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它一旦被提取、流传, 就有强大的生命力 O15还有另一种更为珍贵的睿智。一个善于聆听自己和他人日常感觉的 作家,往往能够逃脱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的不幸,无意间站到了比他人更 高瞻远瞩的位置上。 O161959年之前的赵树理,是中国文坛的旗帜,他本可轻松顺从当时流行的理 性召唤,按照当时的逻辑去写作,像很多人那样赢得喝彩和拥捧。但他却是焦虑 到了极点。写了很多分量很重,与众不同的信件。他受到组织的严厉讨伐。他伤 感地对友人叹息:“我是农民中的圣人,知识分子中的傻瓜”。 ○17三年之后,讨伐者们醒来了。邵荃麟说:“我们的社会常常欠缺独立思考, 而老赵,认识力,理解力,独立思考,我们是赶不上的。”老赵所遵从的良知, 当然为任何书本材料所无,只能来自他作为一个中国农民的日常感觉,而批判者 们正好是被书本条条和强大的推理能力“导入歧途”的。/ ○18日常感觉的芽花果,均结于生活之树。珍惜和尊重人的日常感觉能力,就 是珍惜和尊重人常青的理智源泉,珍惜和尊重人天赋的首创能力,就拥有了人对 自身理智发育的良知。说到底,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正是 人类的日常感觉。一个连啼鸟都不去听的人,是写不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的。∥/ (《文汇报》2012年6月13日,有删节) 1.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分析:句段作用题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如果没有特殊手法的使用 直接概括内容主要大意。结构上作用注意到句子在特殊位置,重点考虑引出下文 等作用,当然本题还有对比关系。 答案:1.(2分)欧洲的母亲状告幼儿园老师剥夺孩子想象权,与下文中国家 长在教育孩子上只关注知识技能的行为形成对比,(1分)引出关于日常感觉对 人智慧长成的重要意义。(1分) 2.第⑨段划线句的含义 是 (2分) 分析:句子含义题首先要圈划出重点词语“灰色树”“常青树”“爬”,要找出 前两者用了喻体的指代意思,通过上下文可以分别找到对应的本体的,另外相对 应的动词也要有所转换,本题难度不大。 答案:2.(2分)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1分)费曼却可能轻 松地获得来自日常生活的智慧。(1分)(或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 候,费曼却可能轻松地到达理智发育的高地。)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①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①敏感和善于表达的作家,多半也会觉得自己表达出来的,是他日常感觉的那 部分 ②属于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要去形诸语言文字的潜意识 ③即使如此,他们还永远会有表达不透的遗憾
⑭名著之所以为经典,皆因它汲取并提炼了人类的日常感觉。就说“阿 Q 精神”、 “国民性负面因素”这名称,后来确称为术语和理论了,但那是评论家抽取论定 之后的事,在写《阿 Q 正传》之际却是没有的。鲁迅先生对那种在困顿中以精神 胜利自我平息自我抚慰的精神习性的概括,未见于任何历史书理论书,而应来自 民弱国贫年代从小康沦于困顿的处境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它一旦被提取、流传, 就有强大的生命力。 ○15 还有另一种更为珍贵的睿智。一个善于聆听自己和他人日常感觉的 作家,往往能够逃脱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的不幸,无意间站到了比他人更 高瞻远瞩的位置上。 ○161959 年之前的赵树理,是中国文坛的旗帜,他本可轻松顺从当时流行的理 性召唤,按照当时的逻辑去写作,像很多人那样赢得喝彩和拥捧。但他却是焦虑 到了极点。写了很多分量很重,与众不同的信件。他受到组织的严厉讨伐。他伤 感地对友人叹息:“我是农民中的圣人,知识分子中的傻瓜”。 ○17 三年之后,讨伐者们醒来了。邵荃麟说:“我们的社会常常欠缺独立思考, 而老赵,认识力,理解力,独立思考,我们是赶不上的。”老赵所遵从的良知, 当然为任何书本材料所无,只能来自他作为一个中国农民的日常感觉,而批判者 们正好是被书本条条和强大的推理能力“导入歧途”的。// ○18 日常感觉的芽花果,均结于生活之树。珍惜和尊重人的日常感觉能力,就 是珍惜和尊重人常青的理智源泉,珍惜和尊重人天赋的首创能力,就拥有了人对 自身理智发育的良知。说到底,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正是 人类的日常感觉。一个连啼鸟都不去听的人,是写不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的。// (《文汇报》2012 年 6 月 13 日,有删节) 1.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 分) 分析:句段作用题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如果没有特殊手法的使用 直接概括内容主要大意。结构上作用注意到句子在特殊位置,重点考虑引出下文 等作用,当然本题还有对比关系。 答案:1.(2 分)欧洲的母亲状告幼儿园老师剥夺孩子想象权,与下文中国家 长在教育孩子上只关注知识技能的行为形成对比,(1 分)引出关于日常感觉对 人智慧长成的重要意义。(1 分) 2.第⑨段划线句的含义 是 (2 分) 分析:句子含义题首先要圈划出重点词语“灰色树”“常青树”“爬”,要找出 前两者用了喻体的指代意思,通过上下文可以分别找到对应的本体的,另外相对 应的动词也要有所转换,本题难度不大。 答案:2.(2 分)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1 分)费曼却可能轻 松地获得来自日常生活的智慧。(1 分)(或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 候,费曼却可能轻松地到达理智发育的高地。)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⑬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① 敏感和善于表达的作家,多半也会觉得自己表达出来的,是他日常感觉的那 一部分 ② 属于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要去形诸语言文字的潜意识 ③ 即使如此,他们还永远会有表达不透的遗憾
④属于心灵深处的小颤动 ⑤一一许多这种小颤动就像水中的小鱼儿,尾巴一摆就没了 A.①④②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④①⑤②③ 分析:本到排序题比较难,4和5会形成干扰,结果发现如果4和5捆绑一起 只有C选项,但发现C选项3之后是4太突兀,不可选。然后可以通过对比选项 寻找突破口,2和4选项或者4和2应该是捆绑在一起,这样就排除D。在A和 B中选,这样A选项中1排在开始就不合理了,因为4的主语就没了,只能选择 B 3.(3分)B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费曼的父亲认为:要真正懂得一只鸟,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它,而 不是知道它的名字。 B.王安忆认为,处女作可贵之处在于不受前人的影响,完全是他个人的东西、 个人始发的经验 C.“阿Q精神”这一理论术语并非鲁迅创造,但是对于这种精神习性的概括却 是鲁迅独创的 D.“知识分子中的傻瓜”是赵树理对自己因没有顺应当时的逻辑和理性写作而 受到批判的自嘲 分析:信息筛选一定要认真核对原文内容。了解常见的出题陷阱。B选项以偏 概全处女作中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这里王安忆是说有一种可贵的东西是完全个 人的,不是说处女作中所以的内容。 答案:4.(3分)B 5.请概括作者认为“日常感觉”是“智慧栖息之地”的理由。(3分 分析:要点概括,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就是“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 栖身处,正是人类的日常感觉。”文章开头已经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理论论据来证明日常感觉对于人智慧成长的作用。通过划分 层次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首段直接提出观点,2-17论证日常感觉的三大作用, 18提出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日常感觉以及重新开篇的观点,首尾照应。答题 本题答题区间为2-17,一定要区别例子和观点的表述 答案:5.(3分)①日常感觉为人的理智发育预留了充足的空间;②日常感觉 能让人发现书本目前没有的东西,有创造性。(日常感觉含有人天赋的首创能力) ③日常感觉让人能够不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髙 瞻远瞩。(三点各占1分) 6.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例,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变形记》《边城》《守财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分析:压轴题为拓展性试题,要围绕文中的划线句子的观点,结合一下某部作品 分析。考察学生积累了使用论据的能力 答案:6.(4分)答案示例:《变形记》中主人公承受着生活的重重压力,变成 了甲虫,最终被社会家庭抛弃。借以表现生存的压力使人精神扭曲、人性异化的 主题。(2分)这是在金钱社会中人们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真 实写照,(1分)是卡夫卡汲取并提炼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而创作的。 (1分) 二、阅读文章中,完成第7-11题。(19分)
④ 属于心灵深处的小颤动 ⑤ ——许多这种小颤动就像水中的小鱼儿,尾巴一摆就没了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②①③⑤ C. ②①③④⑤ D. ④①⑤②③ 分析:本到排序题比较难,4 和 5 会形成干扰,结果发现如果 4 和 5 捆绑一起, 只有 C 选项,但发现 C 选项 3 之后是 4 太突兀,不可选。然后可以通过对比选项 寻找突破口,2 和 4 选项或者 4 和 2 应该是捆绑在一起,这样就排除 D。在 A 和 B 中选,这样 A 选项中 1 排在开始就不合理了,因为 4 的主语就没了,只能选择 B 3.(3 分) B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费曼的父亲认为:要真正懂得一只鸟,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它,而 不是知道它的名字。 B.王安忆认为,处女作可贵之处在于不受前人的影响,完全是他个人的东西、 个人始发的经验。 C.“阿 Q 精神”这一理论术语并非鲁迅创造,但是对于这种精神习性的概括却 是鲁迅独创的。 D.“知识分子中的傻瓜”是赵树理对自己因没有顺应当时的逻辑和理性写作而 受到批判的自嘲。 分析:信息筛选一定要认真核对原文内容。了解常见的出题陷阱。 B 选项以偏 概全处女作中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这里王安忆是说有一种可贵的东西是完全个 人的,不是说处女作中所以的内容。 答案:4.(3 分) B 5.请概括作者认为“日常感觉”是“智慧栖息之地”的理由。(3 分) 分析:要点概括,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就是“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 栖身处,正是人类的日常感觉。”文章开头已经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理论论据来证明日常感觉对于人智慧成长的作用。通过划分 层次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首段直接提出观点,2-17 论证日常感觉的三大作用, 18 提出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日常感觉以及重新开篇的观点,首尾照应。答题 本题答题区间为 2-17,一定要区别例子和观点的表述。 答案:5.(3 分) ①日常感觉为人的理智发育预留了充足的空间;②日常感觉 能让人发现书本目前没有的东西,有创造性。(日常感觉含有人天赋的首创能力) ③日常感觉让人能够不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高 瞻远瞩。(三点各占 1 分) 6. 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例,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 分) 《变形记》 《边城》 《守财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分析:压轴题为拓展性试题,要围绕文中的划线句子的观点,结合一下某部作品 分析。考察学生积累了使用论据的能力。 答案:6.(4 分)答案示例:《变形记》中主人公承受着生活的重重压力,变成 了甲虫,最终被社会家庭抛弃。借以表现生存的压力使人精神扭曲、人性异化的 主题。(2 分)这是在金钱社会中人们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真 实写照,(1 分)是卡夫卡汲取并提炼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而创作的。 (1 分) 二、 阅读文章中,完成第 7—11 题。(19 分)
耒歌 陈绍龙 ①一片雨烟。一片朦胧 ②耒歌响起的时候我还在梦里。耒歌,是耕田人耕田时唱的歌。秋李郢人叫 它“嘞嘞”,或叫“打嘞嘞”。耕田人是报时鸟,秋李郢人说他们都是属“鸡” 的,差不多鸡叫过之后他们就起身了。耒歌为秋李郢报时。 ③秋李郢人听惯了耒歌。只是听耒歌要早。起先,耒歌被淹没在夜色里, 一声,一声,仿佛那娇嫩的鸟喙始终还没有啄开壳儿,忽然,歌如闪电,裂帛声 出,这只壳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咿呀”一声,晨,破壳而出。 ④耕田要早。野地里,听到鸡鸣,耕田人也会仰着脖子“喔、喔、喔”的, 学着鸡叫,玩。他们这样“喔”的时候就把耒歌停下了,鸡不叫的当儿,他们照 样唱他们的耒歌。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 ⑤牛听了有精神。牛不说话,只在默默地耕田,在水田里拉犁,垄笔直 夜还黑着呢,都不走字。“牯子 每句词前面都加“牯子”,“牯子,哥 哥想你到五更哟,牯子”,好像耒歌就是唱给牛听的。牯子能听明白吗。真是。 牯子是牛。 ⑥天没亮的时候,耒歌唱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句子。秋老二还会唱《姐是 枝花》的情歌。有人听过。天亮的时候秋老二就不唱了。有人不断地怂恿,来 段嘛。来一段嘛。“谁是你姐呀? 枝花是谁呀。”秋老二没有接话,始终 不抬头,像是做过见不得人的事似的。这会,他如见光的合欢,叶子蔫了。秋老 五十多岁了,单身。对牛谈情,耒歌真是这样的。田野原本是黑的,在梦里, 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睁开惺忪的眼睛,似被耒歌唤醒。鞭催花发,押着 水韵,梢头的水雾在绽放。鞭子打在歌间,歌不断:鞭子打在牛背上,牛背上不 见一丝鞭痕。伸直臂膀,秋老二把鞭子抡圆,在空中画个圆圈,然后猛地一抽, 像是在空中写了一个“中”字,只是那一竖特别地长,几乎近地。“叭”的一个 响点,牛会猛地一触,一个机灵,向前一步。夜色顿时活泼了许多 ⑦“打伴儿”。问急了,秋老二说了实话。耒歌唱给自己听,给自己打伴 儿。黑夜寂寥,唱歌,跟牛说话,跟自己说话,一个人在心里,一个人在嘴上。 ⑧秋老二耕田的时候喜欢带他的黑黑。黑黑是条狗。黑黑的叫声夹杂在耒 歌里。黑黑叫,隐约地,村庄也便传来狗的叫声。耒歌是秋李郢的晨曲。黑黑的 叫声有点沙哑,像这支曲子里的锣,或是铙。远处的狗叫声成了低音部的和弦 ⑨黑黑一身黑,没杂毛。黑黑有劲,个大,有小半人高,也能吃。早年, 粮食金贵,一条狗的饭量能顶一个人呢。好些人劝他,勒了吧,多肥。秋老二不 吱声。过年的时候,又会有好些人到他家晃悠:勒了吧,喝酒 ⑩0“滚 ○l1他们是冲着那条狗的,想吃狗肉,喝狗血汤。狗血汤没喝到,一个 个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12秋老二多心疼黑黑呀。没有人理解。那会秋李郢人家家都有二亩自 留地。自留地得请人耕田呀。秋老二是耕田的好手,请他的人多。队里的牛,队 里的犁。用犁无妨,用牛得把牛喂饱。饿牛不耕田,这是铁律。给哪家耕田了 哪家得把牛喂饱,也还要做份早茶或者晩茶给耕田人的。早茶、晚茶也是尽村民 家之所有。秋李郢人不怠慢耕田人。有人发现,吃晚茶或是早茶的时候,秋老 会偷偷用手帕包一块饼或者一块鸡肉揣在怀里。动作之快,像是魔术。人们知道 了,那是带给黑黑吃的。秋老二不想让人说闲话,狗哪能吃饼,吃肉?
耒歌 陈绍龙 ① 一片雨烟。一片朦胧。 ②耒歌响起的时候我还在梦里。耒歌,是耕田人耕田时唱的歌。秋李郢人叫 它“嘞嘞”,或叫“打嘞嘞”。耕田人是报时鸟,秋李郢人说他们都是属“鸡” 的,差不多鸡叫过之后他们就起身了。耒歌为秋李郢报时。 ③秋李郢人听惯了耒歌。只是听耒歌要早。起先,耒歌被淹没在夜色里, 一声,一声,仿佛那娇嫩的鸟喙始终还没有啄开壳儿,忽然,歌如闪电,裂帛声 出,这只壳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咿呀”一声,晨,破壳而出。 ④耕田要早。野地里,听到鸡鸣,耕田人也会仰着脖子“喔、喔、喔”的, 学着鸡叫,玩。他们这样“喔”的时候就把耒歌停下了,鸡不叫的当儿,他们照 样唱他们的耒歌。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 ⑤牛听了有精神。牛不说话,只在默默地耕田,在水田里拉犁,垄笔直, 夜还黑着呢,都不走字。“牯子——”,每句词前面都加“牯子”,“牯子,哥 哥想你到五更哟,牯子”,好像耒歌就是唱给牛听的。牯子能听明白吗。真是。 牯子是牛。 ⑥天没亮的时候,耒歌唱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句子。秋老二还会唱《姐是一 枝花》的情歌。有人听过。天亮的时候秋老二就不唱了。有人不断地怂恿,来一 段嘛。来一段嘛。“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秋老二没有接话,始终 不抬头,像是做过见不得人的事似的。这会,他如见光的合欢,叶子蔫了。秋老 二五十多岁了,单身。对牛谈情,耒歌真是这样的。田野原本是黑的,在梦里, 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睁开惺忪的眼睛,似被耒歌唤醒。鞭催花发,押着 水韵,梢头的水雾在绽放。鞭子打在歌间,歌不断;鞭子打在牛背上,牛背上不 见一丝鞭痕。伸直臂膀,秋老二把鞭子抡圆,在空中画个圆圈,然后猛地一抽, 像是在空中写了一个“中”字,只是那一竖特别地长,几乎近地。“叭”的一个 响点,牛会猛地一触,一个机灵,向前一步。夜色顿时活泼了许多。 ⑦“打伴儿”。问急了,秋老二说了实话。耒歌唱给自己听,给自己打伴 儿。黑夜寂寥,唱歌,跟牛说话,跟自己说话,一个人在心里,一个人在嘴上。 ⑧秋老二耕田的时候喜欢带他的黑黑。黑黑是条狗。黑黑的叫声夹杂在耒 歌里。黑黑叫,隐约地,村庄也便传来狗的叫声。耒歌是秋李郢的晨曲。黑黑的 叫声有点沙哑,像这支曲子里的锣,或是铙。远处的狗叫声成了低音部的和弦。 ⑨黑黑一身黑,没杂毛。黑黑有劲,个大,有小半人高,也能吃。早年, 粮食金贵,一条狗的饭量能顶一个人呢。好些人劝他,勒了吧,多肥。秋老二不 吱声。过年的时候,又会有好些人到他家晃悠:勒了吧,喝酒。 ⑩“滚!” ○11 他们是冲着那条狗的,想吃狗肉,喝狗血汤。狗血汤没喝到,一个 个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12 秋老二多心疼黑黑呀。没有人理解。那会秋李郢人家家都有二亩自 留地。自留地得请人耕田呀。秋老二是耕田的好手,请他的人多。队里的牛,队 里的犁。用犁无妨,用牛得把牛喂饱。饿牛不耕田,这是铁律。给哪家耕田了, 哪家得把牛喂饱,也还要做份早茶或者晚茶给耕田人的。早茶、晚茶也是尽村民 家之所有。秋李郢人不怠慢耕田人。有人发现,吃晚茶或是早茶的时候,秋老二 会偷偷用手帕包一块饼或者一块鸡肉揣在怀里。动作之快,像是魔术。人们知道 了,那是带给黑黑吃的。秋老二不想让人说闲话,狗哪能吃饼,吃肉?
O13他咋对黑黑那么好? ○14那天有人晚茶用酒招待他,他喝大了。他哭了。黑黑早有人觊觎, 那天他的黑黑给偷了,真的叫人给勒了。地上一大撮狗毛。 O15“打伴儿… ○16从秋老二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人们拼凑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O17有一天早起,天黑。毛毛雨。秋老二耕田没归。“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如风,如阳光,庄稼人都喜欢,没有归的。秋老二只顾在雨地里唱他的耒歌了 黑黑的撕咬声他没听到。天亮时他发现,黑黑嘴角流血,一只耳朵耷拉到了嘴边, 血肉模糊。再一看,田头一只狼眼放绿光,另两只狼夹着尾巴跑了。“放绿光” 的那只狼见状小坐之后也跑了。 O18黑黑救了秋老二一命 ○l9秋李郢人说,“五狼神”,狼喜结群,五只狼就是神了,无人能敌 ○20原来如此。秋李郢似乎理解了这个“伴儿”更深的内容。 ○21秋老二把那撮狗毛给埋了,边上竖了块木板。 ○22好些年,我早上听到秋李郢上空有耒歌响的时候,都仿佛能听到里 面有黑黑的叫声。仿佛看到,黑黑端坐在田头,端坐在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 着田野。 O23田野,一抹雨烟。 (选自《散文》2016年07) 7.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分析:考察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如果答比喻要注意把本体和喻体交代清楚, 同时准确概括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7.(3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鸟喙渐的渐啄破蛋壳”来比“耒歌 渐渐打破黑夜”(1分),形象地写出了耒歌由弱到强的过程(1分),写出唱 耒歌的耕田人的劳作之辛苦(1分)。(通感、比拟) 8.下面对⑥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在对话中表现出秋李郢人对秋 老二的调侃与不屑 B.“梢头的水雾在绽放”,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晨雾在秋老二的鞭下四 下溅开的状态。 C.“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语言独 具特色。 D.用“伸直”“抡圆”“猛地一抽”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秋 老二是耕田好手。 分析:A项的不屑的表达是有问题的,人们表达的是善意的调侃和关心 8.(3分)A 9.从叙述顺序的角度,说说第○17段的作用。(4分) 分析:考察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题型比较常规。插叙的作用答题思路要帮学生重 点梳理 答案:9.(4分)运用插叙(1分),交代了秋老二对黑黑“那么好”的原因 不止是单身寂寞的陪伴、情感倾诉的对象,更是生死相依的“伴儿”(2分)。 拓展了故事内涵,深化了主题。(1分)(答出生死相依得2分,只答出陪伴 倾诉对象的,得1分。) 10.赏析本文第○22段。(4分)
○13 他咋对黑黑那么好? ○14 那天有人晚茶用酒招待他,他喝大了。他哭了。黑黑早有人觊觎, 那天他的黑黑给偷了,真的叫人给勒了。地上一大撮狗毛。 ○15“打伴儿……” ○16 从秋老二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人们拼凑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17 有一天早起,天黑。毛毛雨。秋老二耕田没归。“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如风,如阳光,庄稼人都喜欢,没有归的。秋老二只顾在雨地里唱他的耒歌了。 黑黑的撕咬声他没听到。天亮时他发现,黑黑嘴角流血,一只耳朵耷拉到了嘴边, 血肉模糊。再一看,田头一只狼眼放绿光,另两只狼夹着尾巴跑了。“放绿光” 的那只狼见状小坐之后也跑了。 ○18 黑黑救了秋老二一命。 ○19 秋李郢人说,“五狼神”,狼喜结群,五只狼就是神了,无人能敌。 ○20 原来如此。秋李郢似乎理解了这个“伴儿”更深的内容。 ○21 秋老二把那撮狗毛给埋了,边上竖了块木板。 ○22 好些年,我早上听到秋李郢上空有耒歌响的时候,都仿佛能听到里 面有黑黑的叫声。仿佛看到,黑黑端坐在田头,端坐在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 着田野。 ○23 田野,一抹雨烟。 (选自《散文》2016 年 07) 7.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分析:考察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如果答比喻要注意把本体和喻体交代清楚, 同时准确概括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7.(3 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鸟喙渐的渐啄破蛋壳”来比“耒歌 渐渐打破黑夜”(1 分),形象地写出了耒歌由弱到强的过程(1 分),写出唱 耒歌的耕田人的劳作之辛苦(1 分)。(通感、比拟) 8. 下面对⑥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在对话中表现出秋李郢人对秋 老二的调侃与不屑。 B.“梢头的水雾在绽放”,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晨雾在秋老二的鞭下四 下溅开的状态。 C.“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语言独 具特色。 D.用“伸直”“抡圆”“猛地一抽”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秋 老二是耕田好手。 分析:A 项的不屑的表达是有问题的,人们表达的是善意的调侃和关心。 8. (3 分) A 9. 从叙述顺序的角度,说说第○17 段的作用。(4 分) 分析:考察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题型比较常规。插叙的作用答题思路要帮学生重 点梳理。 答案:9.(4 分)运用插叙(1 分),交代了秋老二对黑黑“那么好”的原因: 不止是单身寂寞的陪伴、情感倾诉的对象,更是生死相依的“伴儿”(2 分)。 拓展了故事内涵,深化了主题。(1 分)(答出生死相依得 2 分,只答出陪伴, 倾诉对象的,得 1 分。) 10. 赏析本文第○22 段。(4 分)
分析:赏析题在散文阅读中要注意从写作手法切入,写出写作手法的效果,对象 的特点及其写作的意图或者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10.(4分)答案示例:虚实结合(1分),实写作者听到其他耕田人唱 耒歌,由此想象(虚写)黑黑端坐在田头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的情景(1 分),暗示失去“伴儿”黑黑的秋老二的境况(或:想象出失去黑黑后的秋老二 的孤单)(1分),含蓄地表达了对秋老二的同情和担忧。(1分)。(拟人、 反复、环境烘托、语言整散结合) 11.请分析本文为什么以“耒歌”为题。(5分) 分析:考察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全面作答,压轴题注意结 合主旨。本文是一篇小说,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借助耒歌来呈现。跟耒歌关系密切 的有一个农人这个群体,同时还有主人秋老二,围绕这两个点作者的感情态度归 纳出来即可。 答案:11.(5分)结构上,耒歌是全文的线索。(1分) 内容上,耒歌是耕田人用来消解起早摸黑耕地的辛劳的,是秋老二排解个人寂寞 的歌(耒歌是辛苦的耕田人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的歌)(1分 耒歌代表(概括或反映)了耕田人辛劳艰苦的生存状态(1分);作者听到耒歌就 想起了耕田人,想起了秋老二,所以耒歌又是作者用于表达对耕田人情感的载体 (2分)。 (二)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不忍登高临远, ,归思难收。(柳永《八 声甘州》)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4)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5)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6)故声闻过情, (《诸子喻山水》) (7)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桃之天天 (《诗经·国风·周南》) 分析:本次联考仍然延续了老版本,没有按照本届高考的新模式,没有出现语用 题,默写还是老模式,这个也是本卷的不足之处 答案:(四)(8分)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望故乡渺邈 (2)玉簪螺髻(3)虎鼓瑟兮鸾回车(4)竟无语 凝噎 (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6)君子耻之(7)知来者之可追(8)灼灼其华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分析:赏析题在散文阅读中要注意从写作手法切入,写出写作手法的效果,对象 的特点及其写作的意图或者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10. (4 分)答案示例:虚实结合(1 分),实写作者听到其他耕田人唱 耒歌,由此想象(虚写)黑黑端坐在田头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的情景(1 分),暗示失去“伴儿”黑黑的秋老二的境况(或:想象出失去黑黑后的秋老二 的孤单)(1 分),含蓄地表达了对秋老二的同情和担忧。(1 分)。(拟人、 反复、环境烘托、语言整散结合) 11.请分析本文为什么以“耒歌”为题。(5 分) 分析:考察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全面作答,压轴题注意结 合主旨。本文是一篇小说,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借助耒歌来呈现。跟耒歌关系密切 的有一个农人这个群体,同时还有主人秋老二,围绕这两个点作者的感情态度归 纳出来即可。 答案:11.(5 分)结构上,耒歌是全文的线索。(1 分) 内容上,耒歌是耕田人用来消解起早摸黑耕地的辛劳的,是秋老二排解个人寂寞 的歌(耒歌是辛苦的耕田人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的歌)(1 分), 耒歌代表(概括或反映)了耕田人辛劳艰苦的生存状态(1 分);作者听到耒歌就 想起了耕田人,想起了秋老二,所以耒歌又是作者用于表达对耕田人情感的载体 (2 分)。 (二) 默写。(6 分)【任选 6 空作答,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2.(1)不忍登高临远, ,归思难收。(柳永《八 声甘州》)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3)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4)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5)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6)故声闻过情, 。(《诸子喻山水》) (7)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桃之夭夭, 。(《诗经•国风•周南》) 分析:本次联考仍然延续了老版本,没有按照本届高考的新模式,没有出现语用 题,默写还是老模式,这个也是本卷的不足之处 答案:(四)(8 分)默写(6 分)【任选 6 空作答,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2.(1)望故乡渺邈 (2)玉簪螺髻 (3)虎鼓瑟兮鸾回车 (4)竟无语 凝噎 (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6)君子耻之(7)知来者之可追(8)灼灼其华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 13—15 题。(8 分)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3.选出与所给作品体裁相同的一项( )(1分) A.《蝶恋花》(柳永) B.《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玉台新 咏》) C.《月夜》(杜甫)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4.以下对这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用互文手法,男女音容都显出喜乐自得的样子。 B.诗中用叠词“索索”,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 C.诗中“卖黄犊”一句是以典型事件来突出喜悦心情。 D.本诗由欢乐转到苦乐,文势跌宕又增强了鞭挞的深度。 15.结合全诗,任选一个角度,简析画线句的妙处。(4分) 分析:诗歌鉴赏考察了诗歌体裁和诗歌具体内容的分析,简答题赏析题比较宽松, 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度,就大大降低了难度,个人觉得题目不难。但是要注意把 握诗歌的主旨。 答案 13.(1分)B 14.(3分)C 15.(4分)答案示例:侧面描写:野蚕结茧无人来顾及,化了蛾,在桑叶上飞 来飞去,从侧面写出农人忙于农事丰收(无暇收野茧),(2分);为下文农民 把丰收成果都用于官家缴纳赋税自己无法享用、鞭挞统治者的对百姓的贪婪盘剥 做铺垫。(2分)(叠词、情景关系角度)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8分) ①和土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其先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士开幼而聪慧, 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天保初,世祖封长广王,辟士开开府行 参军。世祖性好握槊,士开善于此戏,由是遂有斯举。加以倾巧便僻,又能弹胡 琵琶,因此亲狎。尝谓王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 也,是世神也。”其深相爱如此 ②世祖践祚,累除侍中,加开府。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士开每谏不从。 属帝气疾发,又欲饮,士开泪下獻欷不能言。帝曰:“卿此是不言之谏。”因不 复饮。言辞容止,极诸鄙亵,以夜继昼,无复君臣之礼。至说世祖云:“自古帝 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 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世祖大 悦。其年十二月,世祖寝疾于乾寿殿,士开入侍医药。世祖谓士开有伊、霍之才, 殷勤属以后事,临崩,握士开之手曰:“勿负我也。”乃绝于士开之手。 ③世祖时,恒令士开与太后握槊,又出入卧内无复期限,遂与太后为乱。及世祖 崩后,弥自放恣。琅邪王俨恶之,与领军库狄伏连、侍中冯子琮、御史王子宜、 武卫高舍洛等谋诛之。伏连发京畿军士,帖神武、千秋门外,并私约束,不听士 开入殿。其年七月二十五日旦,士开依式早参,伏连前把士开手曰:“今有一大 好事。”王子宜便授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遣兵士防送,禁于治书侍御 厅事。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时年四十八,簿录其家口。 ④士开禀性庯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惟以谄媚自资。河清、天统以后,威权 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 人同在昆季行列 (节选自《北齐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3.选出与所给作品体裁相同的一项( )(1 分) A.《蝶恋花》(柳永) B.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玉台新 咏》) C.《月夜》(杜甫)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4.以下对这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用互文手法,男女音容都显出喜乐自得的样子。 B.诗中用叠词“索索”,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 C.诗中“卖黄犊”一句是以典型事件来突出喜悦心情。 D.本诗由欢乐转到苦乐,文势跌宕又增强了鞭挞的深度。 15.结合全诗,任选一个角度,简析画线句的妙处。(4 分) 分析:诗歌鉴赏考察了诗歌体裁和诗歌具体内容的分析,简答题赏析题比较宽松, 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度,就大大降低了难度,个人觉得题目不难。但是要注意把 握诗歌的主旨。 答案: 13.(1 分)B 14.(3 分)C 15.(4 分) 答案示例:侧面描写:野蚕结茧无人来顾及,化了蛾,在桑叶上飞 来飞去,从侧面写出农人忙于农事丰收(无暇收野茧),(2 分);为下文农民 把丰收成果都用于官家缴纳赋税自己无法享用、鞭挞统治者的对百姓的贪婪盘剥 做铺垫。(2 分)(叠词、情景关系角度) (五)阅读下文,完成 16—21 题。(18 分) ①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其先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士开幼而聪慧, 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天保初,世祖封长广王,辟士开开府行 参军。世祖性好握槊,士开善于此戏,由是遂有斯举。加以倾巧便僻,又能弹胡 琵琶,因此亲狎。尝谓王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 也,是世神也。”其深相爱如此。 ②世祖践祚,累除侍中,加开府。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士开每谏不从。 属帝气疾发,又欲饮,士开泪下歔欷不能言。帝曰:“卿此是不言之谏。”因不 复饮。言辞容止,极诸鄙亵,以夜继昼,无复君臣之礼。至说世祖云:“自古帝 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 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世祖大 悦。其年十二月,世祖寝疾于乾寿殿,士开入侍医药。世祖谓士开有伊、霍之才, 殷勤属以后事,临崩,握士开之手曰:“勿负我也。”乃绝于士开之手。 ③世祖时,恒令士开与太后握槊,又出入卧内无复期限,遂与太后为乱。及世祖 崩后,弥自放恣。琅邪王俨恶之,与领军库狄伏连、侍中冯子琮、御史王子宜、 武卫高舍洛等谋诛之。伏连发京畿军士,帖神武、千秋门外,并私约束,不听士 开入殿。其年七月二十五日旦,士开依式早参,伏连前把士开手曰:“今有一大 好事。”王子宜便授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遣兵士防送,禁于治书侍御 厅事。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时年四十八,簿录其家口。 ④士开禀性庸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惟以谄媚自资。河清、天统以后,威权 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 人同在昆季行列。 (节选自《北齐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
16.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辟士开开府行参军( (2)累除侍中( 分析:实词解释难度不大 答案16.(2分)(1)征召(2)多次、屡次 17.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最准确的一项。(2分) (1)属帝气疾发,又欲饮( A.叮嘱 B.新近 C.属于 D.适逢 (2)不听士开入殿( A.听从 B.听任 C.听话 D.听命 分析:实词选择降低难度 17.(2分)(1)D(2)B 18.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士开善于此戏 急于星火 B.卿此是不言之谏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因此亲狎 不如因善遇之 D.惟以谄媚自资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分析:A都是介词,但是前者翻译为对,后者比B选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取 消句子独立性C选择前者介词因为,后者解题趁机。D选项都是介词用、拿之意。 答案:18.(3分)D 19.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河清、天统以后,威权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 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人同在昆季行列 分析:翻译句子长难度较大,学生对称谓不熟悉 19.(6分)河清、天统年间以后,权势渐渐加重,大商人不分早晚都来拜见, 不知廉耻的大臣们也跑来依附他,甚至有人作了他的干儿子,和一些市井小人称 兄道弟。(“转盛”、“朝夕”、定语后置句、假子、昆季、通顺各1分) 20.第③段叙述了和士开被杀的 (2分) 分析:高度概括题,难度一般 答案:20.(2分)原因过程 21.请填写与和士开有关的表格。(3分) 言行 特点 善握槊、琵琶 ① 阿谀奉承 劝君恣作乐 纵 容失职 与太后为乱 分析:提出较好这种考察形式在高考题有先例,既考察了概括事件同时也考察学 生概括人物品质的能力 答案:21.(3分)①多才多艺 ②赞王为“天帝” ③邪淫荒唐(意 思对即可)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16. 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辟士开开府行参军( ) (2)累除侍中( ) 分析:实词解释难度不大 答案 16.(2 分)(1)征召 (2)多次、屡次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最准确的一项。(2 分) (1)属帝气疾发,又欲饮( ) A.叮嘱 B.新近 C.属于 D.适逢 (2)不听士开入殿( ) A.听从 B.听任 C.听话 D.听命 分析:实词选择降低难度 17.(2 分)(1) D (2)B 18.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 A.士开善于此戏 急于星火 B.卿此是不言之谏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因此亲狎 不如因善遇之 D.惟以谄媚自资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分析:A 都是介词,但是前者翻译为对,后者比 B 选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取 消句子独立性 C 选择前者介词因为,后者解题趁机。D 选项都是介词用、拿之意。 答案:18.(3 分)D 19.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河清、天统以后,威权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 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人同在昆季行列。 分析:翻译句子长难度较大,学生对称谓不熟悉 19.(6 分)河清、天统年间以后,权势渐渐加重,大商人不分早晚都来拜见, 不知廉耻的大臣们也跑来依附他,甚至有人作了他的干儿子,和一些市井小人称 兄道弟。(“转盛”、“朝夕”、定语后置句、假子、昆季、通顺各 1 分) 20. 第③段叙述了和士开被杀的 和 。(2 分) 分析:高度概括题,难度一般 答案:20.(2 分)原因 过程 21. 请填写与和士开有关的表格。(3 分) 言行 特点 善握槊、琵琶 ① ② 阿谀奉承 劝君恣作乐 纵 容失职 与太后为乱 ③ 分析:提出较好这种考察形式在高考题有先例,既考察了概括事件同时也考察学 生概括人物品质的能力 答案:21. (3 分)①多才多艺 ②赞王为“天帝” ③邪淫荒唐(意 思对即可) (六)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2 分)
中述 欧阳修 ①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孔子罪宰予曰:“于予与何诛①!” 罪冉求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科③ 以列其门弟子,取者不过数人,于宰予有辞命之善则取之,于冉求有政事之善则 取之,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孔子岂阿其所好哉?所求于人者薄也。管仲功施天下, 孔子小之。门弟子三千人,孔子独称颜回为好学,问其余,则未为好学者。闵损 原宪、曾子之徒不与焉:冉求、宰予之得罪又如此。孔子岂不乐道人之善哉?辨 是与非无所苟也。所求于人者薄,所以取人者厚。 ②盖辨是与非者无所苟,所以明圣人之道。如宰予、冉求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则 士之难全者众矣;恶足以取人善乎?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 子之徒皆称好学,则好学者若是而止矣,恶足以明圣人之道乎?取人如此,则吾 之自取者重,而人之所处者易。明道如此,则吾之与人其所由可知矣 ③故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所以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④而 【注】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②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可也。”③为科:评定等级。④中:指中庸。 22.从第①段看,宰予的“是与非”是 指 (2分) 分析:考察词语在文章中的指代意思,从文章可以找出,注意组织答案要翻译过 来 22.(2分)是:擅长辞令的长处;非:白天睡觉的缺点。(每个点1分) 23.对“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B.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C.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D.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分析:通过对比选项,句子前后有两处翻译要注意的,一处是贬的翻译,一处是 而”字关联处的翻译。排除法做题。 答案:23.(2分)C 24.对第①段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门见山地提出君子评判人和事的具体态度和方法 B.孔子评判弟子与管仲的典型材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画线句借助反问句,排除了对孔子做法误解的可能 D.运用并列式结构,使本段的论证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分析:首段的作用削减了题目的难度 24.(3分)D 25.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2分) 分析:句子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注意术语的准确性。 答案:25.(2分)内容上看,是对上文论述内容的补充;形式上看,使论证更 加严密。(每个点1分) 26.简述“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在孔子身上的表现。(3分
中述 欧阳修 ①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孔子罪宰予曰:“于予与何诛①!” 罪冉求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科③ 以列其门弟子,取者不过数人,于宰予有辞命之善则取之,于冉求有政事之善则 取之,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孔子岂阿其所好哉?所求于人者薄也。管仲功施天下, 孔子小之。门弟子三千人,孔子独称颜回为好学,问其余,则未为好学者。闵损、 原宪、曾子之徒不与焉;冉求、宰予之得罪又如此。孔子岂不乐道人之善哉?辨 是与非无所苟也。所求于人者薄,所以取人者厚。 ②盖辨是与非者无所苟,所以明圣人之道。如宰予、冉求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则 士之难全者众矣;恶足以取人善乎?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 子之徒皆称好学,则好学者若是而止矣,恶足以明圣人之道乎?取人如此,则吾 之自取者重,而人之所处者易。明道如此,则吾之与人其所由可知矣。 ③故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所以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④而 已。 【注】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②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可也。”③为科:评定等级。④中:指中庸。 22.从第①段看,宰予的“是与非”是 指 (2 分) 分析:考察词语在文章中的指代意思,从文章可以找出,注意组织答案要翻译过 来 22.(2 分)是:擅长辞令的长处;非:白天睡觉的缺点。(每个点 1 分) 23.对“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B.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C.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D.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分析:通过对比选项,句子前后有两处翻译要注意的,一处是贬的翻译,一处是 “而”字关联处的翻译。排除法做题。 答案:23.(2 分)C 24.对第①段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开门见山地提出君子评判人和事的具体态度和方法。 B.孔子评判弟子与管仲的典型材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画线句借助反问句,排除了对孔子做法误解的可能。 D.运用并列式结构,使本段的论证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分析:首段的作用削减了题目的难度 24.(3 分)D 25.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2 分) 分析:句子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注意术语的准确性。 答案:25.(2 分)内容上看,是对上文论述内容的补充;形式上看,使论证更 加严密。(每个点 1 分) 26.简述“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在孔子身上的表现。(3 分)
分析:文章的中心观点以及运用该该观点分析具体事例。具有一定的难度 26.(3分)文中的“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是指圣人评判人事的态度和方法 是建立在中庸的基础之上的。(1分)孔子虽然批评宰予和冉求,但仍然取其 “善”,不因其缺点而忽视他们的长处。(1分)这种不偏不倚评判符合中庸思 想。(1分)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最近,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女歌手与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 情”传承人一同演唱经典名段,她用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演唱,遭评委老师质疑 她解释说法语歌词里有她自己的理解,且在场有外国人听;而评委老师强调对于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用中文唱 分析:到底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这种继承的形 式会戕害继承的内容吗?学生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并且给以一些继承非物质文 化的态度和策略。个人认为评委老师有些苛刻,但是也有些警示作用。青年歌手 的传承方式不能全部否定,最后坚持辩证看待双方的立场,当然可以有侧重点 2017届高三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语文学科试卷答案 (三)(17分) 1.(2分)欧洲的母亲状告幼儿园老师剥夺孩子想象权,与下文中国家长在教 育孩子上只关注知识技能的行为形成对比,(1分)引出关于日常感觉对人智慧 长成的重要意义。(1分) 2.(2分)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1分)费曼却可能轻松地获 得来自日常生活的智慧。(1分)(或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费 曼却可能轻松地到达理智发育的高地。) 3.(3分)B 4.(3分)B 5.(3分)①日常感觉为人的理智发育预留了充足的空间;②日常感觉能让人 发现书本目前没有的东西,有创造性。(日常感觉含有人天赋的首创能力)③日 常感觉让人能够不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髙瞻远 瞩。(三点各占1分) 6.(4分)答案示例:《变形记》中主人公承受着生活的重重压力,变成了甲虫, 最终被社会家庭抛弃。借以表现生存的压力使人精神扭曲、人性异化的主题。(2 分)这是在金钱社会中人们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真实写照,( 分)是卡夫卡汲取并提炼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而创作的。(1分) (四)(19分) 7.(3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鸟喙渐渐啄破蛋壳”来比“耒歌渐渐打破 黑夜”(1分),形象地写出了耒歌由弱到强的过程(1分),写出唱耒歌的耕 田人的劳作之辛苦(1分)。(通感、比拟) 8.(3分)A 9.(4分)运用插叙(1分),交代了秋老二对黑黑“那么好”的原因:不止是 单身寂寞的陪伴、情感倾诉的对象,更是生死相依的“伴儿”(2分)。拓展了
分析:文章的中心观点以及运用该该观点分析具体事例。具有一定的难度。 26.(3 分)文中的“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是指圣人评判人事的态度和方法 是建立在中庸的基础之上的。(1 分)孔子虽然批评宰予和冉求,但仍然取其 “善”,不因其缺点而忽视他们的长处。(1 分)这种不偏不倚评判符合中庸思 想。(1 分) 二 写作 70 分 27.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最近,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女歌手与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 情”传承人一同演唱经典名段,她用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演唱,遭评委老师质疑。 她解释说法语歌词里有她自己的理解,且在场有外国人听;而评委老师强调对于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用中文唱。 分析:到底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这种继承的形 式会戕害继承的内容吗?学生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并且给以一些继承非物质文 化的态度和策略。个人认为评委老师有些苛刻,但是也有些警示作用。青年歌手 的传承方式不能全部否定,最后坚持辩证看待双方的立场,当然可以有侧重点一 方。 2017 届高三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语文学科试卷答案 (三) (17 分) 1.(2 分)欧洲的母亲状告幼儿园老师剥夺孩子想象权,与下文中国家长在教 育孩子上只关注知识技能的行为形成对比,(1 分)引出关于日常感觉对人智慧 长成的重要意义。(1 分) 2.(2 分)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1 分)费曼却可能轻松地获 得来自日常生活的智慧。(1 分)(或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费 曼却可能轻松地到达理智发育的高地。) 3.(3 分) B 4.(3 分) B 5.(3 分) ①日常感觉为人的理智发育预留了充足的空间;②日常感觉能让人 发现书本目前没有的东西,有创造性。(日常感觉含有人天赋的首创能力)③日 常感觉让人能够不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高瞻远 瞩。(三点各占 1 分) 6.(4 分)答案示例:《变形记》中主人公承受着生活的重重压力,变成了甲虫, 最终被社会家庭抛弃。借以表现生存的压力使人精神扭曲、人性异化的主题。(2 分)这是在金钱社会中人们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真实写照,(1 分)是卡夫卡汲取并提炼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而创作的。(1 分) (四) (19 分) 7.(3 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鸟喙渐渐啄破蛋壳”来比“耒歌渐渐打破 黑夜”(1 分),形象地写出了耒歌由弱到强的过程(1 分),写出唱耒歌的耕 田人的劳作之辛苦(1 分)。(通感、比拟) 8. (3 分) A 9.(4 分)运用插叙(1 分),交代了秋老二对黑黑“那么好”的原因:不止是 单身寂寞的陪伴、情感倾诉的对象,更是生死相依的“伴儿”(2 分)。拓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