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5滕王阁序 编写人:李彩红审查人:任聚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2、翻译重要句子 学习重点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学法难点翻译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 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 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 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 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 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 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 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 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 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 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 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 满座大惊。” 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 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 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 5 滕王阁序 编写人:李彩红 审查人:任聚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2、翻译重要句子 学习重点 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学法难点 翻译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 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 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 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 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 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 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 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 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 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 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 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 满座大惊。” 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 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 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一—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 性文字。《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 赠序类的文章 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骖驿() 睇眄() 捧袂() 瓯越() 潦水()簪笏() 桑梓() 台隍() 舸舰()帝阍()叨陪() 懿范() 彭蠡()虢州()遄飞()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 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 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2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2 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 性文字。《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 赠序类的文章。 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 骖. ( ) 睇眄.( ) 捧袂.( ) 瓯.越( ) 潦.水( ) 簪.笏( ) 桑梓.( ) 台隍.( ) 舸.舰( ) 帝阍.( ) 叨.陪( ) 懿.范( ) 彭蠡.( ) 虢.州( ) 遄.飞( )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 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 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3)句式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纤歌凝而白云遏 童子何知。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譫帷暂驻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二、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结构 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大意并 在括号里写出紧扣题目中的哪个词而写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 和周围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3 (3)句 式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纤歌凝而白云遏 童子何知。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二、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结构。 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 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大意并 在括号里写出紧扣题目中的哪个词而写。 第一部分( 1 ):概写洪洲 , 引 出 。( ) 第二部 分( 2) :写 三秋 时节 滕王 阁的 和 周围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的 第三部分(3-4):写宴会 抒发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 介书生 俊采星弛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4.江南三大名楼是指 初唐四杰是指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4 的 。( ) 第三部分(3—4):写宴会 ,抒发 。 ( )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4.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王勃,字 有 》文集存世。 学习反思: 5滕王阁序 编写人:李彩红审查人:任聚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 复杂情感。 2、背诵2-5段 学习重点赏析景物描写作技巧,体会语言美。 学习难点背诵2-5段,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骈文语言特点: 骈俪藻饰,辞采华美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 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 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 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 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 仄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 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 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5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 ; 王 勃 , 字 ________ , 有 《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学习反思: 5 滕王阁序 编写人:李彩红 审查人:任聚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 复杂情感。 2、背诵 2 –5 段, 学习重点 赏析景物描写作技巧 ,体会语言美。 学习难点 背诵 2 –5 段,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骈文语言特点: 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 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 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 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 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 仄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 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 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本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 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 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 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 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 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运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 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 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 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 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 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 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 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 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 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 再回来了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6 本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 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 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 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 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 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运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 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 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 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 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 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 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 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 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 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 再回来了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 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 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 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 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 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 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 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髙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 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 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预习检测 名句默写 烟光凝而暮山紫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7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 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 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 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 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 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 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 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 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 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预习检测 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晩,响穷彭蠡之滨;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1、分段背诵 分段默写 合作探究 赏析下列名句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8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分段背诵 2、分段默写 二、合作探究 赏析下列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拓展探究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2)远近变化之美。 (3)上下浑成之美 (4)虚实相衬之美。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 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 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 学习小结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9 三、 拓展探究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2)远近变化之美。 (3)上下浑成之美。 (4)虚实相衬之美。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 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 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学习小结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达标检测 1、用课文原句填空 劝勉变节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奋进的人: 劝勉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有点灰心的人: 劝勉不珍惜时间的人: 朋友聚会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境 2、有人说,王勃的《滕王阁诗》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两角度去写的。你以为 呢?空间上写了哪些内容?时间上写了哪些内容?写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 传达的是什么情感? 滕王阁诗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选做题(全国卷1)(09年)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 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 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 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 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0 达标检测 1、用课文原句填空 劝勉变节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奋进的人: 劝勉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有点灰心的人: 劝勉不珍惜时间的人: 朋友聚会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境: 2、有人说,王勃的《滕王阁诗》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两角度去写的。你以为 呢?空间上写了哪些内容?时间上写了哪些内容?写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 传达的是什么情感?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3、选做题 (全国卷 1)(09 年)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 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 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 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 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