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拓
邓拓 不求甚解
邓拓(1912~1966) 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 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 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 1966年5月含冤去世。 主要著作《中国救荒史》、《燕山夜 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 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 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 泽东选集》
邓拓(1912~1966) 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 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 长,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 1966年5月含冤去世。 主要著作《中国救荒史》、《燕山夜 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 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 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 泽东选集》
驳论女 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 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 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 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 质疑,进行商榷
驳论文 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一 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 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 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 质疑,进行商榷
体阒读思考, 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反驳的? 3、作者是怎样理解不 求甚解的?
整体阅读思考: 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反驳的? 3、作者是怎样理解不 求甚解的?
鳖体感知,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纫。 第一段: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 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第四段: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第七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八段: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 第九段: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整体感知,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 甚解”的意思。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 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本文的论证思路: 竖靶子 引出处 举例论证 ·《不求甚解》释新义 驳论道理论证 援例子 引语录 对比论证 结上文
本文的论证思路: • 《不求甚解》 竖靶子 引出处 释新义 援例子 引语录 结上文 驳论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讲透? 1、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 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 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 “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1、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 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 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 “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讲透?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 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 不求深入理解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 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 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 不求深入理解。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 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 “精神实质”呢?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 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结论
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 “精神实质”呢?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 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结论
独立思考 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 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 法,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 然,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可抠 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其结果仍然 要读懂才行
独立思考 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 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 法,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 然,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可抠 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其结果仍然 要读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