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大脑皮层 B.神经冲动的传递现象依赖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D.神经元的胞体膜表面受到其他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 答案B 解析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A项错误。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项 错误。神经元的胞体膜表面受到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D项错误。 2.电子皮肤是一种新型可穿戴仿生触觉传感器,能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如温度、压力等。据此 可知,电子皮肤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答案A 3.以牛蛙为材料进行脊髓反射实验时,常先用探针破坏牛蛙的高位脊髓,这是为了() A.破坏感受器 B.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C破坏反射中枢 D.破坏传入神经 答案B 4.运动员听到枪声后起跑。下列关于这一反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视觉中枢 B.该反射可能涉及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先后兴奋 C.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A 解析运动员听到枪声后起跑,调节该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与视 觉中枢无关,A项错误。 5.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 ① ④ ② ⑤ ③ 图 -⑥ A.②和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兴奋只能由③传递到④,而不能反过来
第 2 章过关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大脑皮层 B.神经冲动的传递现象依赖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D.神经元的胞体膜表面受到其他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 答案 B 解析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A 项错误。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 项 错误。神经元的胞体膜表面受到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D 项错误。 2.电子皮肤是一种新型可穿戴仿生触觉传感器,能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如温度、压力等。据此 可知,电子皮肤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答案 A 3.以牛蛙为材料进行脊髓反射实验时,常先用探针破坏牛蛙的高位脊髓,这是为了( ) A.破坏感受器 B.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C.破坏反射中枢 D.破坏传入神经 答案 B 4.运动员听到枪声后起跑。下列关于这一反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视觉中枢 B.该反射可能涉及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先后兴奋 C.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 A 解析运动员听到枪声后起跑,调节该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与视 觉中枢无关,A 项错误。 5.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和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兴奋只能由③传递到④,而不能反过来
C.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 D.⑥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B 解析兴奋只能由④突触前膜传递到③突触后膜,而不能反过来,B项错误。 6.用针刺激人的手指可产生痛觉,用热水刺激人的手指可产生热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感觉的形成过程就是非条件反射过程 B.大脑皮层没有参与痛觉和热觉的形成过程 C,不同感觉产生的原因与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不同有关 D.针和热水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使其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答案 解析痛觉和热觉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A、B两项错误。针和热水刺激 感受器,最终导致大脑皮层产生了相应的感觉D项错误。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正常交谈,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活动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可判断是脊髓受损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血糖、水平衡和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的调控 D.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轻击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答案A 解桐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大脑皮层受损可能会影响这些功能,A 项正确。意识丧失是因为大脑皮层受损,无意识的排尿表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能力 丧失,所以受损伤部位应该在大脑皮层,B项错误。小脑控制的是身体的平衡,下丘脑对体 温、血糖、水平衡和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的调控,与躯体运动无关,C、D两项错误。 8.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 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处理 心率/(次min)》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兴奋 客案 解桐由表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 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略有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 交感神经的作用相抗衡。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下, 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均可以检测到兴奋。 9.下图是人体神经元及信号传导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C.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 D.⑥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 B 解析兴奋只能由④突触前膜传递到③突触后膜,而不能反过来,B 项错误。 6.用针刺激人的手指可产生痛觉,用热水刺激人的手指可产生热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种感觉的形成过程就是非条件反射过程 B.大脑皮层没有参与痛觉和热觉的形成过程 C.不同感觉产生的原因与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不同有关 D.针和热水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使其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答案 C 解析痛觉和热觉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A、B 两项错误。针和热水刺激 感受器,最终导致大脑皮层产生了相应的感觉,D 项错误。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正常交谈,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活动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可判断是脊髓受损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血糖、水平衡和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的调控 D.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轻击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答案 A 解析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大脑皮层受损可能会影响这些功能,A 项正确。意识丧失是因为大脑皮层受损,无意识的排尿表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能力 丧失,所以受损伤部位应该在大脑皮层,B 项错误。小脑控制的是身体的平衡,下丘脑对体 温、血糖、水平衡和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的调控,与躯体运动无关,C、D 两项错误。 8.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 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min-1 )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兴奋 答案 C 解析由表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 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略有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 交感神经的作用相抗衡。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下, 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均可以检测到兴奋。 9.下图是人体神经元及信号传导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刺激 +++++士 土土++ 23+++++++ ++++++++ ② A.①内的物质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②处 B.②内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 C.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神经细胞功能正常 D.静息状态下,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B 解析和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分泌到②突触间隙,A项错误。②是突触间隙,其内 液体是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B项正确。由于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需 要消耗能量,所以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影响兴奋的传递,C项错误。静息状态下,电流 计两电极都是正电位,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项错误。 10.反射弧中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被切断后,断口处离脊髓近的一侧称为向中段,离脊髓远的 一侧称为外周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测量静息电位,可将电流计的两极同时放置在膜外 B.传入神经某处被切断后,刺激其外周段时肌肉不会收缩 C.兴奋的传导过程消耗能量,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不消耗能量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B 解析若要测量静息电位,可将电流计的两极分别放置在膜外和膜内,A项错误。神经递质的 释放过程属于胞吐,消耗能量,C项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完成化学信号 到电信号的转变,D项错误。 11.研究表明,晒太阳能改善学习和记忆,这与其能促进脑内神经元合成和释放谷氨酸有关。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都形成一个突触小体 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谷氨酸需要消耗ATP C.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含案A 解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所以每个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会形成很多个突触小体.A项错误。 12.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 觉。下列关于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光 眼 高级中枢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A.①内的物质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②处 B.②内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 C.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神经细胞功能正常 D.静息状态下,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 B 解析①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分泌到②突触间隙,A 项错误。②是突触间隙,其内 液体是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B 项正确。由于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需 要消耗能量,所以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影响兴奋的传递,C 项错误。静息状态下,电流 计两电极都是正电位,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 项错误。 10.反射弧中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被切断后,断口处离脊髓近的一侧称为向中段,离脊髓远的 一侧称为外周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测量静息电位,可将电流计的两极同时放置在膜外 B.传入神经某处被切断后,刺激其外周段时肌肉不会收缩 C.兴奋的传导过程消耗能量,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不消耗能量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 B 解析若要测量静息电位,可将电流计的两极分别放置在膜外和膜内,A 项错误。神经递质的 释放过程属于胞吐,消耗能量,C 项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完成化学信号 到电信号的转变,D 项错误。 11.研究表明,晒太阳能改善学习和记忆,这与其能促进脑内神经元合成和释放谷氨酸有关。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每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都形成一个突触小体 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谷氨酸需要消耗 ATP C.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 A 解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所以每个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会形成很多个突触小体,A 项错误。 12.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 觉。下列关于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窨案p 解析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 导,A项正确。在突触部位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项正确。大脑皮 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项正确。题图中没有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反射孤不完整D项错误。 13.曲线α为某种有效刺激刺激神经纤维后,膜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浸泡神经纤维的外 界溶液中加入药物X(某种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再施加相同的刺激,测得电位的变化为曲 线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 田 时间/ms -b -70 A药物X能抑制神经细胞内的K+外流 B.药物X可能为Na通道蛋白抑制剂 C药物X能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D.药物X能降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中的曲线b可知,药物X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说明其可能为Na通道蛋白 抑制剂,能抑制神经细胞外的N内流,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药物X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 低,从而降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 14突触有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类,电突触的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间隙很小,电信号可由突触 前膜跨越到突触后膜,反之亦然,而化学突触则需要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均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电信号经过化学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率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率慢 D.信号在电突触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在化学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 解析电突触的信号传递不需要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故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率比化学突 触的信号传递速率快C项错误。 15.下图表示与膝跳反射有关的两个神经元,a、b为电位计的两个连接点,c为刺激点。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静息状态时,b处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 C.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不会导致a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D.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1次偏转
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 D 解析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 导,A 项正确。在突触部位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 项正确。大脑皮 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 项正确。题图中没有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反射弧不完整,D 项错误。 13.曲线 a 为某种有效刺激刺激神经纤维后,膜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浸泡神经纤维的外 界溶液中加入药物 X(某种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再施加相同的刺激,测得电位的变化为曲 线 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药物 X 能抑制神经细胞内的 K+外流 B.药物 X 可能为 Na+通道蛋白抑制剂 C.药物 X 能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D.药物 X 能降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 答案 A 解析分析题图中的曲线 b 可知,药物 X 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说明其可能为 Na+通道蛋白 抑制剂,能抑制神经细胞外的 Na+内流,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药物 X 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 低,从而降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 14.突触有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类,电突触的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间隙很小,电信号可由突触 前膜跨越到突触后膜,反之亦然,而化学突触则需要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均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电信号经过化学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率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率慢 D.信号在电突触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在化学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 C 解析电突触的信号传递不需要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故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率比化学突 触的信号传递速率快,C 项错误。 15.下图表示与膝跳反射有关的两个神经元,a、b 为电位计的两个连接点,c 为刺激点。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静息状态时,b 处膜外 K+浓度高于膜内 K+浓度 C.在 c 处给予适宜刺激,不会导致 a 处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 D.在 c 处给予适宜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 1 次偏转
答案B 解析在反射孤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故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 项正确。通常情况下,膜内K+的浓度高于膜外,故静息状态时,b处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K+浓 度,B项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不会传递到 处,故不会导致a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C项正确。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能传导 到b处,但不能传递到a处,故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1次偏转D项正确。 16.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脑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含量不足会引起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症 状是静止颤抖,继而导致身体僵硬、行走困难。下列关于该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最不可行的是 () A服用多巴胺降解酶的抑制剂,以减弱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降解 B.服用刺激多巴胺受体的药物.以提高多巴胺受体的敏感度 C服用促进多巴胺受体生成的药物,以增加多巴胺受体的数量 D.服用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以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合成量 答案C 解析服用多巴胺降解酶的抑制剂,可以减弱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降解,A项不符合题意。由 于受体敏感度高,即使多巴胺含量少,也能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多巴胺含 量少,受体再多也不能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C项符合题意。服用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间产 物,可以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合成量,进而增加突触间多巴胺的含量,D项不符合题意。 17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 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下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 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④③神经 ②①神经 S刺激 左肌肉 右肌肉 A.能传递兴奋的结构是②④,能传导兴奋的结构是①③ B.用适宜电流刺激左肌肉,右肌肉不会随之收缩 C.用适宜电流刺激③,左、右肌肉都能收缩 D.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答案D 解析①③为神经纤维,②④与突触结构类似,故能传递兴奋的结构是②④,能传导兴奋的结构 是①③,A项正确。通过分析可知,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故 用适宜电流刺激左肌肉,右肌肉不会随之收缩B项正确。用适宜电流刺激③.左肌肉能产生 收缩反应:由于③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故右肌肉也会收缩C项正确。肌肉兴奋时.其 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项错误。 18.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如果 神经元释放的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盐酸氟西汀可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D.麦角酸二乙酰胺可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 答案B
答案 B 解析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故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 项正确。通常情况下,膜内 K+的浓度高于膜外,故静息状态时,b 处膜外 K+浓度低于膜内 K+浓 度,B 项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 c 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不会传递到 a 处,故不会导致 a 处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C 项正确。在 c 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能传导 到 b 处,但不能传递到 a 处,故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 1 次偏转,D 项正确。 16.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脑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含量不足会引起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症 状是静止颤抖,继而导致身体僵硬、行走困难。下列关于该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最不可行的是 ( ) A.服用多巴胺降解酶的抑制剂,以减弱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降解 B.服用刺激多巴胺受体的药物,以提高多巴胺受体的敏感度 C.服用促进多巴胺受体生成的药物,以增加多巴胺受体的数量 D.服用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以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合成量 答案 C 解析服用多巴胺降解酶的抑制剂,可以减弱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降解,A 项不符合题意。由 于受体敏感度高,即使多巴胺含量少,也能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 项不符合题意。多巴胺含 量少,受体再多也不能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C 项符合题意。服用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间产 物,可以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合成量,进而增加突触间多巴胺的含量,D 项不符合题意。 17.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 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下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 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传递兴奋的结构是②④,能传导兴奋的结构是①③ B.用适宜电流刺激左肌肉,右肌肉不会随之收缩 C.用适宜电流刺激③,左、右肌肉都能收缩 D.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答案 D 解析①③为神经纤维,②④与突触结构类似,故能传递兴奋的结构是②④,能传导兴奋的结构 是①③,A 项正确。通过分析可知,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故 用适宜电流刺激左肌肉,右肌肉不会随之收缩,B 项正确。用适宜电流刺激③,左肌肉能产生 收缩反应;由于③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故右肌肉也会收缩,C 项正确。肌肉兴奋时,其 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 项错误。 18.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如果 神经元释放的 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盐酸氟西汀可抑制突触前膜对 5-羟色胺的回收,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D.麦角酸二乙酰胺可特异性阻断 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 答案 B
解析5-羟色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项错误。 19.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 部位均正常。下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刺激 h 注:图中黑色区域为兴奋部位,灰色阴影区域为损伤部位。 A.兴奋传到b点时电表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含案A 解桐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 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电表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 项错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由此推测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项正 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C项正确。根据刺激前 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项正确。 20.胃泌素释放肽(G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 破坏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浓度的GRP,小 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B.GRP与GRPR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 C.GRP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回收 D.若抑制GPR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 答案A 解析将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带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 的神经元,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8分)我们几乎不停地被各种声音、气味、景象等刺激所“轰炸”,神经系统使这些刺激对 人体产生意义,并使人体对这些刺激产生反应,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图1展示了人脑的主要分区,图2展示了患阿尔茨海默病人数的百分比与头围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图1
解析 5-羟色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 项错误。 19.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 a、c 两点,c 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 部位均正常。下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图中黑色区域为兴奋部位,灰色阴影区域为损伤部位。 A.兴奋传到 b 点时电表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损伤部位 c 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A 解析当在 a 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 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 b 点时,a 点又恢 复为正电位,而此时 c 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 b 点时电表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 项错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 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由此推测损伤部位 c 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 项正 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C 项正确。根据刺激前 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 项正确。 20.胃泌素释放肽(GR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 破坏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浓度的 GRP,小 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 GRP 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B.GRP 与 GRPR 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 C.GRP 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回收 D.若抑制 GRPR 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 答案 A 解析将 GRP 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带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 的神经元,A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1.(8 分)我们几乎不停地被各种声音、气味、景象等刺激所“轰炸”,神经系统使这些刺激对 人体产生意义,并使人体对这些刺激产生反应,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图 1 展示了人脑的主要分区,图 2 展示了患阿尔茨海默病人数的百分比与头围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100 教育程度高 9080060040 -…教育程度低 020 0 0 中 小头围 图2 (1)除脑外,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还包括 ;神经系统接受刺激 并使人体产生反应是通过 活动完成的。 (2)大脑是脑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图中显示的是大脑 半球。 如果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晴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 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员为确定头围、教育水 平与患病风险的关系,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图2显示了研究的总体结果。 ①头围大小与患病风险的关系是 ②患病概率最大的是 的人。在头围的人群中,教育程度的差异 对患病风险的影响较显著。 答案)脊髓及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反射 (2)左③小脑 (3)负相关头围小、教育程度低中 22.(10分)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 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质量分数为0.5%的 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质量分数为0.5%的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 因是。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质 量分数为0.5%的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质量分数为0.5%的疏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填“能”或“不 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23.(10分)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某些 成瘾行为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 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2)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 。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 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回收, 从而 (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填“x*“y”或 “)曲线表示
图 2 (1)除脑外,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还包括 ;神经系统接受刺激 并使人体产生反应是通过 活动完成的。 (2)大脑是脑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图中显示的是大脑 半球。 如果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睛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 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 。 (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员为确定头围、教育水 平与患病风险的关系,进行了为期 10 年的调查,图 2 显示了研究的总体结果。 ①头围大小与患病风险的关系是 。 ②患病概率最大的是 的人。在头围 的人群中,教育程度的差异 对患病风险的影响较显著。 答案(1)脊髓及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反射 (2)左 ③ 小脑 (3)负相关 头围小、教育程度低 中 22.(10 分)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 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质量分数为 0.5%的 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质量分数为 0.5%的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 因是 。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质 量分数为 0.5%的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质量分数为 0.5%的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填“能”或“不 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 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23.(10 分)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某些 成瘾行为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 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2)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 。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 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回收, 从而 (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 (填“x”“y”或 “z”)曲线表示
每100 、 50 时间 答案1)特异性受体(或受体)相反 (2)大脑皮层延长y 24.(10分)将新生小鼠的神经元置于小鼠血浆中,将一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接于神经纤维的 a、b两处细胞膜外表面,当在a的左侧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当刺激,可迅速引发此处兴奋的产 生和传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 ,其形成原因是 处 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内钠离子浓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血浆中钠离子浓 度。 (2)在a的左侧施加刺激后电表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据此能否得出“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的结论?如能,请说明理由:如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 (3)若实验所用神经元先经过了24、5℃的低温处理,测得动作电位峰值较处理前有所下 降,分析其原因是 答案1)外负内正钠离子内流低于 (2)不能;解决方案:在a、b两点之间(除a、b之间的中间点外)施加适宜的刺激,观察电表指针 是否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低温使Na通道活性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降低),使神经兴奋时Na内流量减少:同 时低温使钠钾泵的活性降低和能量供应减少,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减小 解析I)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所致,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无论 有没有产生动作电位,膜内钠离子浓度始终低于膜外(血浆中)钠离子浓度。 (2)将电表的两端分别接在a、b两处,在a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受刺激部位立即产生兴奋,当 兴奋传至a处,电表发生一次偏转,再传到b处,电表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这只能证明神 经纤维上兴奋能够发生(一个方向的)传导;要通过一次刺激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双向传 导,应该在a、b两点之间(除a、b之间的中间点外)施加适宜的刺激,观察电表指针是否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低温使Na通道活性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降低),使神经兴奋时Na内流量减少;同 时低温使钠钾泵的活性降低和能量供应减少,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减小。 25.(12分)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兴奋产生、传导和传递原理的常用方 法。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方法和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答案(1)特异性受体(或受体) 相反 (2)大脑皮层 延长 y 24.(10 分)将新生小鼠的神经元置于小鼠血浆中,将一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接于神经纤维的 a、b 两处细胞膜外表面,当在 a 的左侧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当刺激,可迅速引发此处兴奋的产 生和传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 ,其形成原因是 。处 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内钠离子浓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血浆中钠离子浓 度。 (2)在 a 的左侧施加刺激后电表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据此能否得出“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的结论?如能,请说明理由;如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 (3)若实验所用神经元先经过了 24 h、5 ℃的低温处理,测得动作电位峰值较处理前有所下 降,分析其原因是 。 答案(1)外负内正 钠离子内流 低于 (2)不能;解决方案:在 a、b 两点之间(除 a、b 之间的中间点外)施加适宜的刺激,观察电表指针 是否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低温使 Na+通道活性降低(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降低),使神经兴奋时 Na+内流量减少;同 时低温使钠钾泵的活性降低和能量供应减少,细胞膜两侧的 Na+浓度差减小 解析(1)动作电位的形成是 Na+大量内流所致,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无论 有没有产生动作电位,膜内钠离子浓度始终低于膜外(血浆中)钠离子浓度。 (2)将电表的两端分别接在 a、b 两处,在 a 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受刺激部位立即产生兴奋,当 兴奋传至 a 处,电表发生一次偏转,再传到 b 处,电表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这只能证明神 经纤维上兴奋能够发生(一个方向的)传导;要通过一次刺激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双向传 导,应该在 a、b 两点之间(除 a、b 之间的中间点外)施加适宜的刺激,观察电表指针是否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低温使 Na+通道活性降低(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降低),使神经兴奋时 Na+内流量减少;同 时低温使钠钾泵的活性降低和能量供应减少,细胞膜两侧的 Na+浓度差减小。 25.(12 分)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兴奋产生、传导和传递原理的常用方 法。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方法和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O 0 M 突触 888 小泡 图1 0 50 100 150 -697 人时间/ms -70 、静息 电位 图2 012345678 时间/m -70 静息 -71 电位 72 -73 IPSP 图3 (1)当图1中的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 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 (2)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N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 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导致该电 位变化产生的原因: (3)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 后电位(PSP),如图3所示。已知K+和C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原理 是 (4)已知从刺激开始到动作电位产生有一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有关。为了规避该延迟对 测量精度的影响,请利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设计实验,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 率 (实验仪器:微电极记录设备、刺激器、计时器、刻度尺等。) 答案1)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 合,产生动作电位 (2)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少量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 (3)K+通道开放导致K*外流,C通道开放导致CI内流 (4)在神经轴突上选取两点,插入微电极记录设备,用刻度尺测量两微电极之间的距离,用刺激 器刺激两微电极同一侧的轴突某点,分别记录微电极测得动作电位的时间,用微电极间的距离 除以二者产生动作电位的时间差即为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率
图 1 图 2 图 3 (1)当图 1 中的微电极 M 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 , 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 。 (2)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 N 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 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 2 所示。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导致该电 位变化产生的原因: 。 (3)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 N 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 后电位(IPSP),如图 3 所示。已知 K+和 Cl-通道都参与了 IPSP 的形成,IPSP 产生的原理 是 。 (4)已知从刺激开始到动作电位产生有一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有关。为了规避该延迟对 测量精度的影响,请利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设计实验,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 率: 。 (实验仪器:微电极记录设备、刺激器、计时器、刻度尺等。) 答案(1)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 合,产生动作电位 (2)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少量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 (3)K+通道开放导致 K+外流,Cl-通道开放导致 Cl-内流 (4)在神经轴突上选取两点,插入微电极记录设备,用刻度尺测量两微电极之间的距离,用刺激 器刺激两微电极同一侧的轴突某点,分别记录微电极测得动作电位的时间,用微电极间的距离 除以二者产生动作电位的时间差即为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