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丨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别答在答题 卡(卷)和答卷(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卷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连累累积连篇累牍罪行累累 B.伉俪抗争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C.间谍间隙间不容发黑白相间 D.绯红诽谤匪夷所思缠绵悱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坐拥大型标准化中药材仓库20栋,年静态储存各类药材近4万吨,西北最 大的药仓甘肃陇西中药材物流中心呼之欲出 B.长江大学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少年的事迹证明,“90后”表现出来的坚忍自强 团结互助、无所不为的精神,并不比以往任何一代逊色。 C.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雪甚至暴雪,南方各个城市也是五风 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D.在汗牛充栋的教育论著里,有关教育主体性和科学性的内容却常常无迹可寻,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认为这种教育研究失之偏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国际航空业普遍不景气的2009年,中国航空业一枝独秀,无论何时走进 国内各大机场,都能看到人流如织、客流量络绎不绝的繁忙景象。 B.码头工人孔祥瑞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他刻苦钻硏,锐意创新,取得了180 多项科技成果,是当代知识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C.首个专门针对“甲流”的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具有费用低、疗程短、见 效快、无副作用,能达到有效预防“甲流”的目的。 D.《物权法》一经出台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对自我
1 2010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别答在答题 卡(I 卷)和答卷(Ⅱ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连累. 累.积 连篇累.牍 罪行累.累 B.伉.俪 抗.争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 C.间.谍 间.隙 间.不容发 黑白相间. D.绯.红 诽.谤 匪.夷所思 缠绵悱.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坐拥大型标准化中药材仓库 20 栋,年静态储存各类药材近 4 万吨,西北最 大的药仓甘肃陇西中药材物流中心呼之欲出 ....。 B.长江大学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少年的事迹证明,“90 后”表现出来的坚忍自强、 团结互助、无所不为 ....的精神,并不比以往任何一代逊色。 C.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雪甚至暴雪,南方各个城市也是五风.. 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D.在汗牛充栋 ....的教育论著里,有关教育主体性和科学性的内容却常常无迹可寻,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认为这种教育研究失之偏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国际航空业普遍不景气的 2009 年,中国航空业一枝独秀,无论何时走进 国内各大机场,都能看到人流如织、客流量络绎不绝的繁忙景象。 B.码头工人孔祥瑞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他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取得了 180 多项科技成果,是当代知识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C.首个专门针对“甲流”的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具有费用低、疗程短、见 效快、无副作用,能达到有效预防“甲流”的目的。 D.《物权法》一经出台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对自我
财产的保护意识,使个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 如果一味地妄自菲薄,随波逐流 就可能乱了自己的阵脚,迷失了自我 ①认同的背后,实际上是弱势对强势的响应和臣服 ②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 ③连强势文化衍生的流行文化也比弱势文化更容易被人认同 ④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对峙中,强势文化容易同化并影响弱势文化的发展 ⑤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A.②④⑤③①B.②⑤④③①C.④①②③⑤D.④③②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提起外来物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些陌生的物种,殊不知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番茄等食物,以及猪、牛、羊等家畜 也都是我们从国外引进的,它们都是“外来客”,它们并没有引起任何环境问题 而且对我们有巨大贡献。 据统计,在所有被引入的外来物种中,大约有10%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可以 自行繁殖,而在这些可以自行繁殖的外来物种中,又有大约10%会造成生物灾 害,成为外来入侵种。这一小股力量不可小觑,它们不仅会破坏我们的环境,还 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我们的生存也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从 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外来的物种被引入到个新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可能 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恰好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很好地生存下去。那么,这部分能够生存的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就可能产 生如下影响:一是外来入侵种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物种单-化;二是通过压迫 和排斥本地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遭 受破坏。在这里我们定要区分开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种这两个概念。外来物种 是指那些岀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分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 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而当外来 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了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的时候,才成为外来入侵种。也就是说,外来入侵种只是外来物种的—部分
2 财产的保护意识,使个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味地妄自菲薄,随波逐流, 就可能乱了自己的阵脚,迷失了自我。 ①认同的背后,实际上是弱势对强势的响应和臣服 ②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 ③连强势文化衍生的流行文化也比弱势文化更容易被人认同 ④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对峙中,强势文化容易同化并影响弱势文化的发展 ⑤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A.②④⑤③① B.②⑤④③①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②①⑤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提起外来物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些陌生的物种,殊不知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番茄等食物,以及猪、牛、羊等家畜 也都是我们从国外引进的,它们都是“外来客”,它们并没有引起任何环境问题, 而且对我们有巨大贡献。 据统计,在所有被引入的外来物种中,大约有 10%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可以 自行繁殖,而在这些可以自行繁殖的外来物种中,又有大约 10%会造成生物灾 害,成为外来入侵种。这一小股力量不可小觑,它们不仅会破坏我们的环境,还 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我们的生存也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从 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外来的物种被引入到一个新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可能 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恰好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很好地生存下去。那么,这部分能够生存的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就可能产 生如下影响:一是外来入侵种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物种单一化;二是通过压迫 和排斥本地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遭 受破坏。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种这两个概念。外来物种 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分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 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而当外来 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了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的时候,才成为外来入侵种。也就是说,外来入侵种只是外来物种的一部分
有人把外来入侵种看作是“偷渡客”,客观地讲,有些物种是为了迎合我们 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有意引进的,部分是由于疏于管理才变得失控的,包括用于养 殖、种植花卉等目的的引种,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 的引种,如作为宠物的巴西龟,作为观赏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改良土壤、 绿化海滩的互花米草,作为食物的福寿螺以及以饲料形式引进的凤眼莲等。另- 类外来入侵种的引进属于无意引进,包括随航空、陆路、水路运输工具和压舱水 引入,随进口货物和包装材料引入,旅客无意引入等。此外还有自然入侵,这主 要是指物种随风、虫、鸟等媒介自然传播或海洋垃圾漂移。 (选自梁宇《危险的“外来客”》,有删改) 5.下列对“外来物种”这一概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外有意引进的玉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及猪、牛、羊等家畜,这些对 我们有重大贡献的物种。 B.为了适应我们的某种需要而被引入,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生态平衡 之外,未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的物种。 C.出现在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分散潜力以外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 影响的,被有意、无意或自然引入的物种 D.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种群,形成优势,使本地物种组成和结构发 生变化而反客为主的被引进物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被引入的物种中占10%的份额,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自行存活、继而繁 殖、最终建立种群、威胁本地生态系统的叫外来入侵种。 B.外来入侵种进入的渠道主要是有目的的引进,无意引进,通过风、虫、鸟或 海洋垃圾而传播的自然入侵。 C.外来入侵种能形成危害,主要是因为它们能恰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顺利地生存繁衍,从而成为优势种群。 D.文中的“外来客”指的是外来物种,“偷渡客”指的是外来入侵种,外来入 侵种是外来物种的一部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外来物种被引入到一个新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不会造成危害,可能是因 为它被严格管理,未能发展为种群。 B.有人之所以把外来入侵种看作“偷渡客”,是因为有些外来物种不是人们为 了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有意引入的。 C.由于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不可小觑,所以我们引进那些陌生的物种时一定要慎
3 有人把外来入侵种看作是“偷渡客”,客观地讲,有些物种是为了迎合我们 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有意引进的,部分是由于疏于管理才变得失控的,包括用于养 殖、种植花卉等目的的引种,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 的引种,如作为宠物的巴西龟,作为观赏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改良土壤、 绿化海滩的互花米草,作为食物的福寿螺以及以饲料形式引进的凤眼莲等。另一 类外来入侵种的引进属于无意引进,包括随航空、陆路、水路运输工具和压舱水 引入,随进口货物和包装材料引入,旅客无意引入等。此外还有自然入侵,这主 要是指物种随风、虫、鸟等媒介自然传播或海洋垃圾漂移。 (选自梁宇《危险的“外来客”》,有删改) 5.下列对“外来物种”这一概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外有意引进的玉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及猪、牛、羊等家畜,这些对 我们有重大贡献的物种。 B.为了适应我们的某种需要而被引入,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生态平衡 之外,未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的物种。 C.出现在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分散潜力以外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 影响的,被有意、无意或自然引入的物种。 D.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种群,形成优势,使本地物种组成和结构发 生变化而反客为主的被引进物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被引入的物种中占 10%的份额,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自行存活、继而繁 殖、最终建立种群、威胁本地生态系统的叫外来入侵种。 B.外来入侵种进入的渠道主要是有目的的引进,无意引进,通过风、虫、鸟或 海洋垃圾而传播的自然入侵。 C.外来入侵种能形成危害,主要是因为它们能恰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顺利地生存繁衍,从而成为优势种群。 D.文中的“外来客”指的是外来物种,“偷渡客”指的是外来入侵种,外来入 侵种是外来物种的一部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 A.一个外来物种被引入到一个新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不会造成危害,可能是因 为它被严格管理,未能发展为种群。 B.有人之所以把外来入侵种看作“偷渡客”,是因为有些外来物种不是人们为 了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有意引入的。 C.由于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不可小觑,所以我们引进那些陌生的物种时一定要慎
之又慎,而且要加强管理 D.生态系统平衡的唯一条件就是需要外来物种受到环境、天敌、种群竞争、人 为干扰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为所欲为”。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好学,有雅量。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 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居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周弘 正,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谢岐 何妥在坐,弘正谓妥日:“恣卿所问,勿以童稚相期。”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 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 吴郡,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土矣。”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倚,君正 日:“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 析如流.到溉顾宪日:“袁君正其有后矣。″三年,迁御史中丞,领羽林监。时豫 章王叔英不奉法度,逼取人马,宪依事劾奏,叔英由是坐免黜,自是朝野皆严惮 焉。宪详练朝章,尤明听断,至有狱情未尽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闲暇,常为上言 之,其所申理者甚众。尝陪宴承香阁,宾退之后,高宗留宪与卫尉樊俊徙席山亭, 谈宴终日。高宗目宪而谓俊曰:“袁家故为有人。”其见重如此。宪以久居清显, 累表自求解任。高宗日:“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 甄录,且勿致辞。”及高宗不豫,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始兴王叔陵之肆 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二年,行释奠之礼,宪 于是表请解职,后主不许,给扶二人,进号云麾将军,置佐史。皇太子颇不率典 训,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 后主欲立宠姬张贵妃子始安王为嗣,尝从容言之,吏部尚书蔡徵顺旨称赏,宪厉 色折之曰:"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夏,竞废太子 为吴兴王。后主知宪有规谏之事,叹曰:“袁德章实骨鲠之臣。”即日诏为尚书仆 (节选自《陈书·袁宪传》,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 延:请 B.学司衔之 衔:遵奉。 C.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 逆:叛乱
4 之又慎,而且要加强管理。 D.生态系统平衡的唯一条件就是需要外来物种受到环境、天敌、种群竞争、人 为干扰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为所欲为”。 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好学,有雅量。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 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居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周弘 正,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谢岐、 何妥在坐,弘正谓妥日:“恣卿所问,勿以童稚相期。”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 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 吴郡,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倚,君正 日:“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 析如流.到溉顾宪日:“袁君正其有后矣。”三年,迁御史中丞,领羽林监。时豫 章王叔英不奉法度,逼取人马,宪依事劾奏,叔英由是坐免黜,自是朝野皆严惮 焉。宪详练朝章,尤明听断,至有狱情未尽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闲暇,常为上言 之,其所申理者甚众。尝陪宴承香阁,宾退之后,高宗留宪与卫尉樊俊徙席山亭, 谈宴终日。高宗目宪而谓俊曰:“袁家故为有人。”其见重如此。宪以久居清显, 累表自求解任。高宗日:“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 甄录,且勿致辞。”及高宗不豫,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始兴王叔陵之肆 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二年,行释奠之礼,宪 于是表请解职,后主不许,给扶二人,进号云麾将军,置佐史。皇太子颇不率典 训,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 后主欲立宠姬张贵妃子始安王为嗣,尝从容言之,吏部尚书蔡徵顺旨称赏,宪厉 色折之曰:“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夏,竞废太子 为吴兴王。后主知宪有规谏之事,叹曰:“袁德章实骨鲠之臣。”即日诏为尚书仆 射。 (节选自《陈书·袁宪传》,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ZXXK] A.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 延:请。 B.学司衔.之 衔:遵奉。 C.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 逆:叛乱
D.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 悛改:悔改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袁宪深受推重的一组是 ①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 ②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 ③袁君正其有后矣 ④袁家故为有人 ⑤诸人在职,屡有谤书 ⑥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宪很有才学。周弘正等对他多方问难,他神色从容,论辩自如;参加策试 时,考官对他百般刁难,他应对如流。到溉、周弘正等都很欣赏他 B.袁宪熟知朝廷的法规制度,尤其能准确判决诉讼,由他向皇上申说而重新办 理的案件很多。曾经与高宗谈宴终日,很受高宗赏识。 C.袁宪多次上表请求解职,然而高宗和后主都认为他清白廉洁,不愿另选他人, 还加封他为云麾将军、尚书仆射。 D.袁宪为人正直。豫章王叔英不遵守法度,他弹劾叔英;吏部尚书蔡徵顺承后 主轻言废立,他严厉指责蔡徵, 第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卷(Ⅱ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把座号填写 在答卷(Ⅱ卷)第l页右上角的座号栏内。 2.本试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宪依事劾奏,叔英由是坐免黜,自是朝野皆严惮焉。 (2)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注]①苏舜钦:北宋著名诗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被保守派诬陷而遭罢黜, 隐居不仕。此诗是作者的应和之作。②喧卑地:吵闹狭窄的小港口。③沧溟:大 海
5 D.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 悛改:悔改。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袁宪深受推重的一组是 ①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 ②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 ③袁君正其有后矣 ④袁家故为有人 ⑤诸人在职,屡有谤书 ⑥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宪很有才学。周弘正等对他多方问难,他神色从容,论辩自如;参加策试 时,考官对他百般刁难,他应对如流。到溉、周弘正等都很欣赏他。 B.袁宪熟知朝廷的法规制度,尤其能准确判决诉讼,由他向皇上申说而重新办 理的案件很多。曾经与高宗谈宴终日,很受高宗赏识。 C.袁宪多次上表请求解职,然而高宗和后主都认为他清白廉洁,不愿另选他人, 还加封他为云麾将军、尚书仆射。 D.袁宪为人正直。豫章王叔英不遵守法度,他弹劾叔英;吏部尚书蔡徵顺承后 主轻言废立,他严厉指责蔡徵。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卷(Ⅱ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把座号填写 在答卷(Ⅱ卷)第 l 页右上角的座号栏内。 2.本试卷共 11 小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宪依事劾奏,叔英由是坐免黜,自是朝野皆严惮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①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②,吹入沧溟③始自由。 [注]①苏舜钦:北宋著名诗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被保守派诬陷而遭罢黜, 隐居不仕。此诗是作者的应和之作。②喧卑地:吵闹狭窄的小港口。③沧溟:大 海
(1)从全诗看,首句中的“天共流”有什么作用? (2)有人认为此诗立意高远,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陶 渊明《归去来兮辞》)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苏洵《六国论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细碎的阳光,金 黄在春夭湿漉漉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色雾气的田塍上,卬满牛羊蹄印的纷乱 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 生满幽绿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士斑驳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 垣上 ②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舂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那微小鹅黄的花 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 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蓬枯 白的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朵野菊,像-矦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 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场漫天漫 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也就沉沉睡去了,村庄 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③蒲公英是舂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 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眷就早早把它们带进临近
6 (1)从全诗看,首句中的“天共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此诗立意高远,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 渊明《归去来兮辞》)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奉之弥繁,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苏洵《六国论》)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细碎的阳光,金 黄在春天湿漉漉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色雾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 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 生满幽绿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 垣上。 ②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那微小鹅黄的花 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 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 白的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 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 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也就沉沉睡去了,村庄 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③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 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眷就早早把它们带进临近
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 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牙子上,但 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看不出颜色 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 声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④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 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 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 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 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⑥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120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 转眼二十余年了,从—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年届不惑的人 去年深秋时,我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被霜 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沾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的蒲公 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 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 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晾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 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 星。 ⑦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 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 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飞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 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 走了 ⑧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 的田塍上、山坳里,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7 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 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牙子上,但 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看不出颜色 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 声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④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 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 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 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 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⑥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 120 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 转眼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年届不惑的人。 去年深秋时,我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被霜 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沾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的蒲公 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 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 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晾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 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 星。 ⑦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 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 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飞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 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 走了。 ⑧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 的田塍上、山坳里,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⑨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 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又将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 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为生计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 什么时候能让灵魂回到生育和养育自己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⑩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_粒士。不管岁月多么地苍凉,不 管脚步多么地蹒跚,不管回家的路多么地漫长,不管生命多么地沉浮,它都是 定要飞回去的,回到粒熟稔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一条 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14.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4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2)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 16.第②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任举两例加以简析。(6分) 17.联系全文,简述标题的含意和作用。(6分 六、(15分) 18.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 。夸父说:我追 精卫说:我 。后羿说:我射。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 我。有巢说:我搭。鲧说:我堵。禹说:我 干将、莫邪 说:我铸。鲁班说:我锯。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 孟子说:我 。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这样,开天辟地、利用自然、制
8 ⑨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 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又将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 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为生计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 什么时候能让灵魂回到生育和养育自己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⑩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地苍凉,不 管脚步多么地蹒跚,不管回家的路多么地漫长,不管生命多么地沉浮,它都是一 定要飞回去的,回到一粒熟稔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一条 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14.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 分) (1)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任举两例加以简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全文,简述标题的含意和作用。(6 分)[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 分) 18.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完成下面的填空。(3 分)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__________。夸父说:我追。 精卫说:我_________。后羿说:我射。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 我_________。有巢说:我搭。鲧说:我堵。禹说:我__________。干将、莫邪 说:我铸。鲁班说:我锯。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__________。孟子说:我 __________。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这样,开天辟地、利用自然、制
造工具、创立学说的先秦文化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19.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6分) 20.参考示例,从下面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段评论。要求见解鲜明,语言 简洁,突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艺术特点。(6分 《雷雨》 《闺塾》 《阿Q正传》 示例:《荷花淀》:荷花淀碧波荡漾荷昋阵阵令人陶醉,水生嫂淳朴善良深明 大义让人钦敬,美丽富饶的荷花淀成了保家卫国抗击敌寇的战场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前进:向前行动或发展。生活中,人们常常赋予“前进”以勇者的赞誉,为 它所体现的那种昂扬、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喝彩。 后退:向后退,退回。其实,很多时候,后退也并非绝不可取。“激流勇退” 退一步海闭天空”,就告诉我们有时后退也是一种智慧。 你怎样看待“前进”与“后退”呢?你的周围发生过哪些与此有关的事情? “前进”与“后退”引发了你的哪些感触? 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 造工具、创立学说的先秦文化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19.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参考示例,从下面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段评论。要求见解鲜明,语言 简洁,突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艺术特点。(6 分) 《雷雨》 《闺塾》 《阿 Q 正传》 示例:《荷花淀》:荷花淀碧波荡漾荷香阵阵令人陶醉,水生嫂淳朴善良深明 大义让人钦敬,美丽富饶的荷花淀成了保家卫国抗击敌寇的战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前进:向前行动或发展。生活中,人们常常赋予“前进”以勇者的赞誉,为 它所体现的那种昂扬、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喝彩。 后退:向后退,退回。其实,很多时候,后退也并非绝不可取。“激流勇退” “退一步海闭天空”,就告诉我们有时后退也是一种智慧。 你怎样看待“前进”与“后退”呢?你的周围发生过哪些与此有关的事情? “前进”与“后退”引发了你的哪些感触? 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12分,每小题3分)1.A(读音全都相同,读1i) 2.D(A“呼之欲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十分生动,对象用错:B“无所不为”指什么 坏事都干,感情色彩不当:C“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望文生义) 3.B(A“客流量络绎不绝”搭配不当,C“具有”缺宾语,D“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 杂糅)4.B 、(9分,每小题3分)5.C(A不是解释概念而是从一个方面举例:B与原文“有可能 存活、继而繁殖”不符;D解释的是外来入侵种) 6.A(“10%的份额”有误)7.D(“唯一条件”错误) 三、(9分,每小题3分)8.B(衔:怀恨) 9.D(②表明袁君正清明耿直,⑤是高宗评说其他人的话) 10.C(认为他清白廉洁的是高宗,加封他为云麾将军和尚书仆射的是后主) 四、(23分)11.(10分)(1)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 外都十分畏惧袁宪。(“由是”“黜”“焉”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皇太子很不遵守典章制度,袁宪亲手写奏表提出了共十条谏议,都援引古今事例,措 词切要率直。(“率”“手表”“切直”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12.(8分)(1)“天共流”描绘出水流浩荡、水天相连的阔大景象,开篇即为全诗营造壮阔 的意境;与结句的想象相照应。(意思对即可。分号前后各2分,共4分) (2)示例:同意。全诗从水天共流、长风万里的雄伟景象,想象到驶入大海的开阔自由 既流露出乘风破浪的快意,又表达了冲破现实羁绊、纵横广阔天地的豪情,可谓境界阔大, 立意高远。(若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4分) 13.(5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落霞与孤鹜齐飞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暴秦之欲无厌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 该空不给分) 五、(22分)14.(4分)①花开得早,随处绽放:②花色金黄鲜亮,花期长;③可食用,能 败火祛毒;④生命力强:⑤种子回归乡野。(答出其中4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 15.(6分)(1)新鲜的蒲公英运到城里,被那些从乡间走进城市的人们买走。(意思对即可。 (3分) (2)漂泊在外的人对故土和亲情有着永久的眷恋依归。(意思对即可。3分) 16.(6分)语言特点:细致、生动、传神。(意思对即可。2分) 简析示例:①运用比喻,“微微燃烧的火苗”形象地写出了花开的形态、色泽和动感。②运 用拟人,“醒着”“沉睡”,赋予泥土、村庄、鸟、虫以人的神态,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和时 令的关系、时令对村庄的影响。③词性活用,“金黄”“黄茸茸”原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 里用作动词,突出了蒲公英明亮的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任举两例
10 2010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1.A(读音全都相同,读 lěi) 2.D(A“呼之欲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十分生动,对象用错;B“无所不为”指什么 坏事都干,感情色彩不当;C“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望文生义) 3.B(A“客流量络绎不绝”搭配不当,C“具有”缺宾语,D“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 杂糅) 4.B 二、(9 分,每小题 3 分)5.C(A 不是解释概念而是从一个方面举例;B 与原文“有可能 存活、继而繁殖”不符;D 解释的是外来入侵种) 6.A(“10%的份额”有误) 7.D(“唯一条件”错误) 三、(9 分,每小题 3 分)8.B(衔:怀恨) 9.D(②表明袁君正清明耿直,⑤是高宗评说其他人的话) 10.C(认为他清白廉洁的是高宗,加封他为云麾将军和尚书仆射的是后主) 四、(23 分)11.(10 分)(1)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 外都十分畏惧袁宪。(“由是”“黜”“焉”各 1 分,大意 2 分,共 5 分) (2)皇太子很不遵守典章制度,袁宪亲手写奏表提出了共十条谏议,都援引古今事例,措 词切要率直。(“率”“手表”“切直”各 1 分,大意 2 分,共 5 分) 12.(8 分)(1)“天共流”描绘出水流浩荡、水天相连的阔大景象,开篇即为全诗营 造壮阔 的意境;与结句的想象相照应。(意思对即可。分号前后各 2 分,共 4 分) (2)示例:同意。全诗从水天共流、长风万里的雄伟景象,想象到驶入大海的开阔自由, 既流露出乘风破浪的快意,又表达了冲破现实羁绊、纵横广阔天地的豪情,可谓境界阔大, 立意高远。(若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4 分) 13.(5 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落霞与孤鹜齐飞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2)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暴秦之欲无厌 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 该空不给分) 五、(22 分)14.(4 分)①花开得早,随处绽放;②花色金黄鲜亮,花期长;③可食用,能 败火祛毒;④生命力强;⑤种子回归乡野。(答出其中 4 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 15.(6 分)(1)新鲜的蒲公英运到城里,被那些从乡间走进城市的人们买走。(意思对即可。 (3 分) (2)漂泊在外的人对故土和亲情有着永久的眷恋依归。(意思对即可。3 分) 16.(6 分)语言特点:细致、生动、传神。(意思对即可。2 分) 简析示例:①运用比喻,“微微燃烧的火苗”形象地写出了花开的形态、色泽和动感。②运 用拟人,“醒着”“沉睡”,赋予泥土、村庄、鸟、虫以人的神态,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和时 令的关系、时令对村庄的影响。③词性活用,“金黄”“黄茸茸”原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 里用作动词,突出了蒲公英明亮的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任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