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巍山高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揣度/置之度外称职/称兄道弟薄田/日薄西山 B.扛旗/力能扛鼎行当/行云流水绰约/绰绰有余 C.晦暗/诲人不倦揣摩/惴惴不安格律/恪守不渝 D.殉职/徇私枉法弹劾/言简意赅疏浚/日月如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食着人 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之中 这个人失去双手,正用嘴衔着毛笔在地上写字。一笔一画写得很认真,由于写字用 力大,他的脸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滴下。他每写完一个字,就醮些墨接着写 C.风阻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汽车的外形,而流线形的车身可以获得理想的风阻系数 D.念大化造物,天造地设,独垂青于中华大地。清闲日子,我常到山清水秀的圣地 沐浴旖旎风光,感受历史沧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金杯玉盏怎敌咱木人石心,这才是我们经受住执政考验的关键。 B.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黑龙江领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 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 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D.为了做一名优秀的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 不得浪费一分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是否加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直 到明年年中都有加息的可能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 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如果人们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 阶段,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D.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口角引起的家庭命案。人们都为这家人为老不尊、为幼 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5.概括下面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字)(3分) 十字路口,人们不时见到赫然而立的标牌,上书“此处多次死人,危险”“死亡事故多 发地段,小心”等等。乍一看这类触目惊心的标语,我就手心出汘,惟恐一时闪失,酿成大
1 2010 年巍山高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卷) 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揣度./置之度.外 称.职/称.兄道弟 薄.田/日薄.西山 B.扛.旗/力能扛.鼎 行.当/行.云流水 绰.约/绰绰..有余 C.晦.暗/诲.人不倦 揣.摩/惴惴..不安 格.律/恪.守不渝 D.殉.职/徇.私枉法 弹劾./言简意赅. 疏浚./日月如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食着人 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之中。 B.这个人失去双手,正用嘴衔着毛笔在地上写字。一笔一画写得很认真,由于写字用 力大,他的脸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滴下。他每写完一个字,就醮些墨接着写。 C.风阻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汽车的外形,而流线形的车身可以获得理想的风阻系数。 D.念大化造物,天造地设,独垂青于中华大地。清闲日子,我常到山清水秀的圣地, 沐浴旖旎风光,感受历史沧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杯玉盏怎敌咱木人石心 ....,这才是我们经受住执政考验的关键。 B.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黑龙江领域,五风十雨 ....,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 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 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了。 D.为了做一名优秀的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 ....便直奔老师家,舍 不得浪费一分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是否加息要根据 CPI 的快速下降来确定,直 到明年年中都有加息的可能。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 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如果人们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 阶段,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D.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口角引起的家庭命案。人们都为这家人为老不尊、为幼 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5.概括下面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0 字)(3 分) 十字路口,人们不时见到赫然而立的标牌,上书“此处多次死人,危险”“死亡事故多 发地段,小心”等等。乍一看这类触目惊心的标语,我就手心出汗,惟恐一时闪失,酿成大
祸。最怕的还是我的儿子,十字路口的那块标牌,唬得他上学、放学时宁愿绕上一个大圈儿 再一想,这类标语似乎在警告我等不要走这条路,就像劝阻我们不要自蹈雷区一样。然而这 路却非走不可。立标语者是提醒路人多加小心,注意安全,但不必要以如此恐怖的字眼刺激 交通标语作为一种示众语言,亲切也好,严肃也罢,首先必须得体,惟有得体,才能被 公众认同,并最终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恫吓式的标语显然不在此列,而且这种不文明用 语,与一个正在走向开放的大都市不太相称。 倘要提醒行人与司机,就应酌情拟出得体的警示标语。我想有关部门只要稍加注意,是 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 6.下面是一位中学生作文的开头部分。沿着这几句话的思路,用幽默的笔法,续写两三句 话,与之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4分) 中国人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 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 7.下面是一幅某地农民工集体骑摩托车长途回家过春节的新闻照片。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5分) (1)请对这些农民工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和祝福之情,至少用 种修辞方法。(65字以内)(3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囗囗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 祸。最怕的还是我的儿子,十字路口的那块标牌,唬得他上学、放学时宁愿绕上一个大圈儿。 再一想,这类标语似乎在警告我等不要走这条路,就像劝阻我们不要自蹈雷区一样。然而这 路却非走不可。立标语者是提醒路人多加小心,注意安全,但不必要以如此恐怖的字眼刺激 人。 交通标语作为一种示众语言,亲切也好,严肃也罢,首先必须得体,惟有得体,才能被 公众认同,并最终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恫吓式的标语显然不在此列,而且这种不文明用 语,与一个正在走向开放的大都市不太相称。 倘要提醒行人与司机,就应酌情拟出得体的警示标语。我想有关部门只要稍加注意,是 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 6.下面是一位中学生作文的开头部分。沿着这几句话的思路,用幽默的笔法,续写两三句 话,与之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4 分) 中国人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 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 7.下面是一幅某地农民工集体骑摩托车长途回家过春节的新闻照片。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5 分) (1)请对这些农民工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和祝福之情,至少用 一种修辞方法。(65 字以内)(3 分) □□□□□□□□□□□□□□□□□□□□□□□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囗囗口口口口口 (2)为了这些农民工能安全返乡,交警部门在加油站专门设置了休息点,配备热水,发放 安全行车资料,还安排警力在车流密集路段引领他们安全通过。请对此作简要评论。(不超 过30字为宜)(2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 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 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秋笔 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就极 其敏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古论 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都是“历 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此,时下 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 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爆异常的几个阶段。 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 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 所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 的,这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 命样板戏”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 的“历史话语”几乎完全消失 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对 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 品”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 电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 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的 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史 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电视 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蔚为大 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 《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标 3
3 □□□□□□□□□□□□□□□□□□□ (2)为了这些农民工能安全返乡,交警部门在加油站专门设置了休息点,配备热水,发放 安全行车资料,还安排警力在车流密集路段引领他们安全通过。请对此作简要评论。(不超 过 30 字为宜)(2 分) □□□□□□□□□□□□□□□□□□□□□□□ □□□□□□□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雷 颐 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 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 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秋笔 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就极 其敏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古论 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都是“历 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此,时下 “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 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爆异常的几个阶段。 “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 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 所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 的,这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 命样板戏”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 的“历史话语”几乎完全消失。 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对 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 品”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 电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 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的 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史 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电视 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蔚为大 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 《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标
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煕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 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时 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 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史题 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历 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干方百计适应观众的 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塑造 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互动,二者的“共谋”形 成了荧屏消费“历史”的繁荣局面。 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历史”过去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 “小说家言”书写;现在,在这个所谓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 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 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 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某种程度上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 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 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其责任之重大 恐怕连生产者自己也想象不到。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8.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B.在中国民间,“历史剧”曾经历过“消失”阶段和“复活”阶段。 C.《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大陆“消闲历史剧”制作的新纪元。 D、“荧屏历史”将对人们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9.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 A.民间曲艺说书 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C革命样板戏 D.小说《三国演义》 10.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 么?(2分) 11.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进行探究并分条阐述。(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拜谒屈原祠
4 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 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时 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 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史题 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历 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千方百计适应观众的 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塑造了 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互动,二者的“共谋”形 成了荧屏消费“历史”的繁荣局面。 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历史”过去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 “小说家言”书写;现在,在这个所谓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 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 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 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某种程度上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 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 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其责任之重大, 恐怕连生产者自己也想象不到。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7 年第 26 期) 8.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B.在中国民间,“历史剧”曾经历过“消失”阶段和“复活”阶段。 C.《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大陆“消闲历史剧”制作的新纪元。 D、“荧屏历史”将对人们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9.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 ) A.民间曲艺说书 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C.革命样板戏 D.小说《三国演义》 10.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 么?(2 分) 11.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进行探究并分条阐述。(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拜谒屈原祠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 浴着一种皈依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荫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字。牌坊 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喧嚣。 走到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一次。在 那群雄争霸、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位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汩罗河边 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磬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 常彻底,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心中的爱国之 情。他赴身汨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有立足的地 方;楚天之大,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小小的汨罗河,成了伟人的归宿。 屈原别无选择。作为正直的屈原、大爱的屈原,这是唯的结果。屈原的一生是入世的、 积极的。而入世的、妥协的宋玉,只是屈原的另一种结果。屈原思想只可能有着一如自身 再就是一如宋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是屈原价值观的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可 是,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入世的绝对。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生命观来 阐释屈原的爱国行为。他是在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好让 他身后的人不再有如他这样的境遇,同时,他也是在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 国忠魂的地方。 他之身殁,竟如明镜,一下子就鉴出了历史的身影。百姓也是明镜。屈原的忠魂并没让 那如铁的宫墙阻挡在荒妤野外,而是被那些握锄的手、摇橹的手、打鱼的手从不同的时空中 伸过来,以端午、粽子、龙舟以及有关龙舟的一切习俗的方式,给予了他无限的抚慰。那些 安魂的手,一直抚慰了几千年。他们的这种抚慰,何止是抚慰了一个忠魂,更抚慰了一个民 族的爱心。 已经来到屈原面前。他的目光正对着我,让我感到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 到来。他着广袖长袍翘头履,那褶皱竟如破冰冷流,使他显得有几分苍凉和孤独,而合了祠 牌上那“孤忠”的意境。他是青铜的。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面部肌肉在颤动,嘴在沉吟。 好在,他和他的祠静卧在那些橘树丛中。祠顶用的是琉璃瓦,廊柱是深红色,整个祠依山傍 水。祠里依次立着他的文献碑刻。那字是铁笔银钩,那诗是干年不朽,那石是本色质朴,那 气象是绯红云雾,是万古流芳。咀嚼着他用生命熔铸的诗章,我如获大释。此时,这祠已经 成为每个爱国之士的朝圣之地。屈原文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当屈原的 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他竟在思想的墙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 志射到文学的屋子里,成就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 12.统观全文,说说第一段中的“精神圣殿”的具体含义。(4分) 答 13.作者说“他之身殁,竟如明镜”,又说“百姓也是明镜”,这两个“明镜”含义一样吗?为什 么?(6分) 答
5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 浴着一种皈依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荫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字。牌坊 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喧嚣。 走到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一次。在 那群雄争霸、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汩罗河边, 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磬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 常彻底,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心中的爱国之 情。他赴身汩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有立足的地 方;楚天之大,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小小的汨罗河,成了伟人的归宿。 屈原别无选择。作为正直的屈原、大爱的屈原,这是唯一的结果。屈原的一生是入世的、 积极的。而入世的、妥协的宋玉,只是屈原的另一种结果。屈原思想只可能有着一如自身, 再就是一如宋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是屈原价值观的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可 是,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入世的绝对。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生命观来 阐释屈原的爱国行为。他是在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好让 他身后的人不再有如他这样的境遇,同时,他也是在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 国忠魂的地方。 他之身殁,竟如明镜,一下子就鉴出了历史的身影。百姓也是明镜。屈原的忠魂并没让 那如铁的宫墙阻挡在荒郊野外,而是被那些握锄的手、摇橹的手、打鱼的手从不同的时空中 伸过来,以端午、粽子、龙舟以及有关龙舟的一切习俗的方式,给予了他无限的抚慰。那些 安魂的手,一直抚慰了几千年。他们的这种抚慰,何止是抚慰了一个忠魂,更抚慰了一个民 族的爱心。 已经来到屈原面前。他的目光正对着我,让我感到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 到来。他着广袖长袍翘头履,那褶皱竟如破冰冷流,使他显得有几分苍凉和孤独,而合了祠 牌上那“孤忠”的意境。他是青铜的。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面部肌肉在颤动,嘴在沉吟。 好在,他和他的祠静卧在那些橘树丛中。祠顶用的是琉璃瓦,廊柱是深红色,整个祠依山傍 水。祠里依次立着他的文献碑刻。那字是铁笔银钩,那诗是千年不朽,那石是本色质朴,那 气象是绯红云雾,是万古流芳。咀嚼着他用生命熔铸的诗章,我如获大释。此时,这祠已经 成为每个爱国之士的朝圣之地。屈原文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当屈原的 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他竟在思想的墙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 志射到文学的屋子里,成就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 12.统观全文,说说第一段中的“精神圣殿”的具体含义。(4 分) 答: 13.作者说“他之身殁,竟如明镜”,又说“百姓也是明镜”,这两个“明镜”含义一样吗?为什 么?(6 分) 答:
14.作者说“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5.文章最后一段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 分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6-18题。 甲文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 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土之风。今举事一不幸, 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1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干,深輮戎马之地,抑数 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围之。转斗干里,矢尽道穷,土张空誊[2],冒 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淘]媒藥: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2】彎(quan):弩弓 乙文 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 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 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 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6 14.作者说“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 分) 答: 15.文章最后一段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 分) 答: 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16—18 题。 甲文: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 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 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1]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 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2],冒 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 [1]媒蘖: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2]弮(quān):弩弓 乙文: 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 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 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 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 B.抑数万之师 抑:遏止 C.遽加厚诛 诛:诛杀 D.设使陵不苟其生 苟:苟且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①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②不出,火且尽 C.①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②是以后世无传焉 D.①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②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18.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 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 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 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 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9-20题。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 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日:“皇后何为若是?”对日:“妾闻主圣臣 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19.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上句读(断句)。(3分) 太宗曾罢朝怒日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 2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分) 译文 (2).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3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6分) 鹉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7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 B.抑数万之师 抑:遏止 C.遽加厚诛 诛:诛杀 D.设使陵不苟其生 苟:苟且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①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②不出,火且尽 C.①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②是以后世无传焉 D.①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②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18.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 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 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 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 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 19—20 题。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 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 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19.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上句读(断句)。(3 分) 太 宗 曾 罢 朝 怒 曰 会 杀 此 田 舍 汉 文 德 后 问:“谁触忤陛下?” 2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 分) 译文: (2).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3 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1—22 题。(6 分) 鹊 桥 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唐代诗人贺知章年老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2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2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3-24题(4分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孑游对曰:“昔者偃也 闻诸夫子月,“君自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 言戏之耳。(17.4) 【注】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23.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应的本体 分别是什么?(2分) 24.俞廷镳说:“‘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感伤,似颠倒, 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四书评本》)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复杂的感情,你是 如何理解的,试结合孔子的理想作简要分析。(2分) (五)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子日:“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8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唐代诗人贺知章年老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2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 分) 2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23—24 题(4 分)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 闻诸夫子月,‘君自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 言戏之耳。”(17.4) 【注】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23.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应的本体 分别是什么?(2 分) 24.俞廷镳说:“‘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感伤,似颠倒, 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四书评本》)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复杂的感情,你是 如何理解的,试结合孔子的理想作简要分析。(2 分) (五)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9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